第79章
作者:于烟罗    更新:2021-11-29 20:42
  叶晓易想到即将到来的血腥和希望,禁不住微微颤抖起来,但目光却更加坚定。她举起杯子,冲郭嘉、华佗、沈娴举起:“干。”
  “干。”
  三人异口同声,把杯子撞在一起……
  几场轻雪中,中平元年的正月慢慢过去了,随之而来的二月,却让人感觉更加寒冷。因为朝廷收到呈报,说钜鹿人张角起事,焚烧官府、劫掠诸郡,而数日之间,各地响应,竟然聚起三十多万着黄巾之人,把各个州郡搅得官兵失手,百姓逃散。
  说到自称“大贤良师”的钜鹿张角,本是个事奉黄、老之道的家伙,平日蓄养弟子,还用符水给人治病,颇受人信任。不过这小子没安什么好心,他弄了八个弟子到各州郡宣扬,使得十余年间,青、徐、幽、冀、荆、杨、兖、豫这八州的很多人,都对将他视若神明。
  于是,在这种皇上昏庸、朝廷不明、教众爱戴的情况下,这个有组织、有预谋的张角自己偷偷置了三十六方,宣传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那每方便相当于将军之号,小的有六七千人,大的竟然上万。
  或许就是这人数让领导“方”的张角手下开始自我膨胀。到了中平元年,他属下有个叫马元义的人准备起事。
  马元义手下有荆州、杨州的数万人,平时也跟京城的几个中常侍交好。他打算在三月五日那天跟几个中常侍里应外合,一起作乱,但不巧的是张角有个弟子——济南唐周上书把他给告发了。结果灵帝震怒,下旨诛杀信奉张角之道的人,并逮捕张角。张角见势不好,便连夜让弟子联络各方,全部以黄巾为标帜,杀人祭天后,全部起事。张角自称“天公将军”,他一个弟弟张宝称“地公将军”,另一个弟弟张梁称“人公将军”。这三个别有企图的人带着渴求改变生存状态的百姓,把他们当成炮灰一样使用,四处烧杀抢劫,迅速让惶恐传入了洛阳。
  洛阳城中百姓自危,达官显贵也不甚乐观。谣言四散的街头,大家并不知道,有一场争论正在朝廷上展开。
  灵帝喜玩乐,但也知此事重大,便召集了朝臣,商议对策。众大臣三言两语争论间,一个名为向栩的人出列了。
  说到向栩,也算是个有特点的。这家伙是河内朝歌人,年轻时候便喜欢读《老子》,整天就披头散发,跟摇滚小青年一样,癫狂过市,闲暇便坐在板床上,不吱声,光长啸。后来有人慕名求学,他就管人家叫什么“颜渊”、“子贡”、“冉有”,还带着徒弟骑驴上街转悠,不是乞讨就是宴请乞丐,搞得大家都猜不透他的为人。
  百般窥测不得其解的情况下,大家按照当时的流行习惯,征辟这家伙当官。结果这家伙便乘着光鲜亮丽的马车,让高头大马拉着上任了,但上任后,却什么都不管,搞得府内办公处长满了荒草,导致大家怀疑起他的为人。
  怀疑归怀疑,向栩这运气好、性格臭的家伙最后还是被被征为侍中,调到了洛阳,上朝供职。这个时候,他才恢复了正常士人的模样,很正经、很严肃、很恶毒地讨论起天下大事来,弄得百官都很忌惮他。
  此值张角作乱,百官议论纷纷,向栩也不客气。他既没有提出安抚政策,也没有支持派兵围剿。一如既往,他很毒蛇地建议,找个将军乘船到河上,让那将军很虔诚地面向北方读《孝经》,那些黄巾军就不战自退了。
  此言一出,三分之一的朝臣昏倒,三分之一的朝臣喷笑,三分之一的朝臣怨毒。中常侍张让心中生出杀意,琢磨要把这向栩干掉,但他还不能当朝朝廷众臣的面表露,只是跟灵帝建议,派人率兵出征,解黄巾之围,因为这黄巾军都闹到了颍川地盘,眼见就快进洛阳了。
  说到退敌,朝堂上站出一人来,就是皇甫嵩。他是度辽将军皇甫规的哥哥的儿子,文武全才,很有志向。
  他向来和宦官看不对眼,因此站出来后,首先建议皇上先解除党禁,然后再掏钱出马,募选朝中良将,发天下精兵,声讨黄巾逆贼。
  皇帝正发愁呢,见皇甫嵩自己跳出来了。高兴得顺水推舟,就把事情丢给了皇甫嵩,任命他为左中郎将,持节,与右中郎将朱儁、北中郎将卢植一起,统领五校、三河的人马,去讨伐颍川、汝南、陈国等地的黄巾军,务必干掉张角。此外,还把何皇后那升为河南尹的哥哥何进,提拔成大将军,屯兵都亭……
  朝廷下旨,皇甫嵩等人立即出兵。而他们前脚刚走,叶府那从九原调来的四百死士,便在叶晓易、郭嘉的带领下出城。
  华佗、沈娴、叶青、叶虎、八名女护士、烧菜的、画陶瓷的、看家护院的……洛阳城中叶府人一个不落,全部带走。就连那个戏志才,也因为被郭嘉和叶晓易“捉奸在床”,灰溜溜地带着自己的两位夫人“小柴胡”、“小丁香”,跟叶晓易等人上路。
  身外之物早就送回了并州,留在洛阳的只有人而已。叶府上下,男女皆会骑马,人手一弓一刀,也足以防身,这样的队伍,走到哪里,都还算安全。只要不碰上手无寸铁的黄巾老弱,估计大家没有什么不能动手的。
  “颍川!”叶晓易、郭嘉挥鞭,和众人一起,奔入茫茫的黑夜……
  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颍川迁徙(上)
  初春的颍川,已经开始混乱。黄巾军势如破竹敌地挺进,而朝廷大军也将开拔至此。往日里悠闲的颍川士子们,不得不担忧起未来的日子:颍川,即将成为征战之地,大家又该往何处去?
  家族人口庞多的,已经开始打点行囊;人丁凋零的,也开始整理财物。除了那些冥顽不灵、死守故土的,除了那些相信朝廷能在短期打败黄巾军的人,颍川的大部分人,都有了远离这里的准备。
  就在这样人心惶惶的时候,有人在傍晚看到:大儒陈寔的家门口,来了六七百号人。为首的,就是陈寔的弟子郭嘉,和被陈寔收为义女的叶晓易。而陈纪的儿子陈群骑马跟在后头,下马后,上前几步敲开了门。
  “来人啊,姑姑她们回来了。”陈群指挥家中的仆佣,把叶晓易等人领进去,又安排后面的几百人先牵马到院中、房中稍歇。
  “两位哥哥好。”叶晓易一身戎装打扮,腰间佩剑,身上也穿了叶府自制的软甲护身。她跟陈纪、陈谌兄弟施礼后,又对闻讯出来的陈寔的孪生弟弟道:“叔父近来可好?奉孝送的信,叔父可曾收到?家中一切都做了准备?”
  陈寔的孪生弟弟点头,指了指陈群的父亲陈纪,陈纪回答道:“晓易,幸亏你和奉孝提早告知,我们才准备好了车辆、马匹。不过,并州异族众多,且粮食不足,北边鲜卑常来寇掠,我们稍安一时或许可以,但日后……”
  “大哥放心,这不过是叶府在并州的一部分家丁。粮草问题无需担忧,奉孝和我已经囤积了大量的粮草,足够奉养叔父和两位兄长。事情繁杂,不便细说,还请兄长下令,让家人把除书籍、粮食、钱财之外的东西丢弃,我们轻装上路,赶在黄巾军来到前,到达并州地界。”叶晓易说完,回头看了眼陈群、郭嘉,他们便也上前顺着叶晓易的话劝说。
  陈纪听了儿子和郭嘉的话,就让家人把打包好的东西重新整理,争取夜半上路。
  “二哥,除了咱们家,还有别的人家要避难么?”如果有,介绍给我,我好全部打包带走啊。叶晓易脸上平静、心中暗爽。战争要起,颍川这帮文人能弄走一个就是一个,到了并州好好经营,不怕声势不起。当然,东边靠海的地方也有不少名士,但那帮人基本都躲辽东去了,弄也弄不到手。
  “有。按照奉孝信上所说,我们问过一些知交好友,但他们大部分都有地方可去。只有少数几家愿意和我们同行。我和你大哥门下,还有几个尚无家室的弟子愿意跟随。”陈谌不愿强人所难,也没有太尽心为叶晓易等人做说客。
  “没关系,辛苦两位哥哥了。”有总比没有好。叶晓易看着大家忙碌来忙碌去,让叶青出去叫人进来帮陈家众人打包。
  “晓易,这个,我还有一个客人……”陈纪拉过叶晓易,指指坐在角落处旁若无人看书的少年道:“此子最近来到我们家中,要拜在我父亲门下求学。他是淮南成惪人,值此大乱,他也无法回家,我想带他一起走,待到战事平定时,再让他回家吧。”
  “哦,好,没问题。敢问兄长,他姓甚名谁啊?”叶晓易看看这少年,发现他不过十五六的年纪,表情却很淡定,让人猜不透他在想什么,而且那微微翘起的眉毛和略显阴郁的目光,让他文弱的脸上平添杀气。
  “他叫刘晔。”陈纪回答。
  刘晔?这名字不熟悉。
  叶晓易从脑袋里翻出“汉末人名词典”,汗颜地发现自己对武将的记忆比文人多。她转头想问下华佗,却见华佗两眼放光地朝她点头,活似捡了块宝。
  既然华佗觉得不错,那就不错了。不过,如果真的不错……到时候不送走就好了。哈哈哈哈哈哈。叶晓易看陈家人的东西打包好装车,就让叶青下令,先让大家草草填下肚子,歇息一下,再过小半个时辰就上路。
  叶府众人吃饭的吃饭、喂马的喂马,井然有序得让陈家兄弟放心不少,而这时,一直忙碌的陈群好像想起了什么,他走到陈纪旁边嘀咕了几句,陈纪也紧张起来。
  “兄长,可还有什么要办的事情,尽管吩咐晓易。”叶晓易看看陈家父子,发现这俩家伙个性太温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