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作者:杨佳富    更新:2021-11-29 12:29
  训练内容主要有,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理论,爆炸、暗杀等恐怖活动的技能,体能训练等。训练班学员多数参与了1991年到1993年发生在新疆各地的爆炸、暗杀抢劫等重大恐怖活动。
  艾山所在的“真主党”也是其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疆警方人员告诉记者:“训练基地都选在离老百姓居住地很远的地方,我们是在1992年乌鲁木齐发生的震惊全国的‘2?5’公共汽车爆炸案侦察中,获得了相关线索,在1992年发现了这个训练营。”
  1993年10月,因为很多线索都指向艾山,警方以从事暴力活动的罪名判处艾山劳教三年,在喀什执行。
  当年提审过艾山的一名干警介绍说,他看上去只是一个普通的维族青年,不到1.7米的个子,满脸大胡子,而且当时29岁的他已经开始微微发福了。但是在审讯过程中,艾山很快就给这名干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的激进”。在他头脑里只有一条,就是要“通过暴力、通过‘圣战’建立伊斯兰国家”。
  新疆公安厅某官员介绍说,在境外有几股势力,其中在新疆周边南亚这一块的代表人物就是艾山?买合苏木,“他是宗教狂热分子,坚决主张暴力,极力鼓吹‘圣战’”。
  公安部《啄木鸟》杂志社副主编张西在2002年5月底到新疆,随后撰写了我国第一部揭开“东突”恐怖组织神秘面纱的长篇小说《国家荣誉》,她在新疆期间,听到了艾山演讲的带子,她说:“那是一份演讲辞,听录音我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但是从他的声音和语调上,我能强烈感觉到他的那种煽动性。”
  口才好和讲经极具煽动性是艾山之所以能在众多恐怖分子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另外一点,警方人员分析说是因为他“出徒”高。当年带他学经的师傅是新疆解放后潜伏下来的分裂分子,在伊斯兰教中任职极高,被称为阿不力柯木?买合苏木。
  阿不力柯木在喀什的叶城县培养“塔利甫”──指学经弟子,一直与解放时逃亡境外的分裂分子保持着联系。阿不力柯木后来逐渐成为境内恐怖分子精神上膜拜的“祖师爷”。
  艾山原籍在喀什地区的疏勒县阿拉甫乡12村5组,新疆公安厅某官员介绍说,新疆是绿洲经济,喀什、疏附、疏靳和阿克陶是四块绿洲,而喀什与疏勒距离最近。艾山出身自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现在他的妹妹、弟弟和母亲还都在喀什务农”。
  只有小学文化的艾山从小就追随阿不力柯木,他是阿不力柯木比较得意的“八大弟子”之一,艾山在宗教中也就逐渐由最低级的塔利甫成长为小“毛拉”,在伊斯兰教中,“毛拉”是对主持的尊称,而能做到大“毛拉”的人则少之又少,而艾山最终被尊称为大“毛拉”。
  该官员提到,这里有一个国际背景是,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伊斯兰运动第二次复兴,中国的背景是改革开放,所以在新疆,有很多人在那时出国,他们回来后就开始宣扬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到了20世纪90年代,国际局势发生皏g蟊浠樟澹肪绫洌了估几葱怂汲痹俅斡科穑澜缧缘拿褡宸掷胫饕宸豪摹6谡馐保陆娜屏Α酥饕濉至阎饕搴凸士植乐饕逋瞥隽怂堑摹叭苹?“第一个十年,就是1980~1990这十年间,是所谓的唤起觉醒阶段。第二个十年在1990~2000年间,进行游击战,武装起义。第三个十年是21世纪的头十年,是夺取政权阶段。”
  该官员介绍说,艾山就是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艾山的覆灭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这个30年规划的覆灭──“9?11”事件之后,通过国际合作反对恐怖主义已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阿不力柯木手下的“八大弟子”并没有排名的先后之分,艾山在其中既不突出也不落后。他们都是阿不力柯木自己感觉比较得意的学徒,他们在学成之后分别回到自己的地盘带徒弟,“有点像传销的模式,或者以裂变的模式发展人员”。
  无论是艾山等这些组织的骨干,还是他们发展的组织成员,警方分析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来源基本上是当地农民,没受过正规教育,头脑比较简单,很容易被狂热的宗教和民族情绪煽动。他们在组织里也没什么明确分工,由于必须保持隐蔽,他们选择的组织活动场所一般在比较偏远的农村,这样不容易被发现,但也因此使他们一直无法建立更庞大正规的组织,基本上是有一个具体的破坏案件才能明确分工不同并执行。这些分布在新疆各地的组织实际上都比较松散,特别是早期连经济来源都成问题,他们就靠制造抢劫、盗窃等事件积累活动经费。
  艾山是喀什人,在上世纪80年代他“出徒”之后便开始在喀什策划活动。
  新疆警方告诉记者,艾山刚开始在当时若干分散于新疆的恐怖分子中“名气不算大”,“他们这些组织很零散,没有足够有权威的人把他们聚拢在一起,所以艾山只是活跃于其中的一个中上层骨干,组织里的成员因为有共同的信仰聚集到一块,还谈不上对他们组织头目的个人狂热”。
  上世纪90年代“东突”分子掀起了一个搞恐怖活动的高潮,包括艾山在内的“八大金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警方说,他们被派到新疆和田、阿克苏、克州等地实行恐怖活动。早期公安机关在侦察各种恐怖犯罪行为时,并不知道彼此之间的关联,到后来逐渐发现90年代新疆爆发的一系列恐怖活动基本上都是这“八大弟子”所为,发生在阿克陶县发生的巴仁乡暴乱就是阿不力柯木的另一个弟l亲手策划的。
  及至后来,警方发现若干境外“东突”组织,也是由当年和阿不力柯木一起策动谋反的分子在新疆解放时逃亡建立的,所以这些“东突”组织基本上是一脉相承。
  1996年劳教结束,新疆警方说,艾山出来后继续活跃在一些地下组织中,但是很快他就偷跑到了巴基斯坦,那时距他劳教结束只有4个月。艾山在1997年与疏附县只有初中文化的阿不都卡德尔?亚甫泉一起出逃,这一年艾山33岁,也在这一年才真正开始他的“艾山时代”。
  警方说,艾山是在后来和政府的对抗过程中逐渐被推到显著位置上的。
  艾山早期在喀什的“伊斯兰真主党”的几个主要人物分别被新疆的公安机关抓获,只有艾山出逃在外,公安机关对艾山的追逃行动使他的影响在狂热分子中不断增大。一位反恐干警介绍说,由于新疆的恐怖分子缺少像本?拉登这样既有经济实力、又有政治影响、宗教修养又高的“绝对领袖”,所以他们大多只是散兵游勇,内部并不团结。在这位干警看来,恐怖头目在组织内要树立自己的绝对影响,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搞过影响力大的恐怖活动;二是宗教修养高;再就是个人组织能力强。
  由于我国政府对恐怖势力一直采取高压严打态势,坚持“露头就打”,所以在新疆的一些组织往往在初期阶段就被打掉。逃亡境外发展的艾山因为自己的“一直存在”而逐渐在极端分子心中奠定了“英雄形象”。
  1997年艾山到巴基斯坦参与成立了“东伊斯兰真主党”──也即公安部公布的第一个恐怖组织“东伊运”,其前身是1993年和田人买买提托乎提和阿不都热合曼纠集一伙“东突”分子在境外建立并于同年解体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该组织成立时,艾山只是其中的一个委员,一年后成长为首领。据一直紧密跟踪艾山行踪的一名公安干警推测,他成长为组织头目的最直接原因是:“特别狂热,反政府的极端思想和行为最为突出。”
  “东伊运”早期规模比较小,它在塔利班的鼎盛时期发展壮大,有媒体报道说它曾经发展到六七百人的规模,而它的发展壮大也与艾山的身份有密切联系。
  警方介绍说,艾山和“东伊运”在境外是作为新疆一方的代表出现──组织成员全部都是中国维族人,包括早期出境已经取得土耳其国籍的维族人和与艾山同期跑出境的新疆维族人,那时聚集在中亚的恐怖势力有塔利班、“乌伊运”、新疆分裂分子等几股不同的势力,由于每股势力都要有自己的声音,“东伊运”也就显得日渐重要。
  艾山很快受到本?拉登的注意,警方说,1997年年底,在本?拉登的指使下,艾山在阿富汗建立了自己的训练营,成为本?拉登“基地”组织的共同问题顾问,而艾山的活动经费一个重要渠道就是由本?拉登的“基地”组织提供资助。他们还通过走私贩运毒品、武器弹药和绑架、敲诈、勒索、抢劫等有组织犯罪筹集经费,据说国内也有其一部分资金来源。
  公安部此次公布的11名恐怖分子中,除艾山外,阿不都卡德尔?亚甫泉、阿不都米吉提?买买提克里木和阿不都拉?卡日阿吉三个榜上有名者同样来自喀什地区,也都是“东伊运”的骨干。官方资料说:“阿不都卡德尔多次派遣并指挥暴力恐怖分子入境,在新疆筹集经费,招募人员,自制武器和爆炸装置,并制造了一系列暴力恐怖案件,造成多人伤亡。阿不都米吉提?买买提克里木组织策划多起持枪杀人、抢劫案和爆炸案。阿不都拉?卡日阿吉组织大批暴力恐怖分子在‘东伊运’设于境外的基地内进行军事、体能训练,参与策划指挥境内多起暴力恐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