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科技革命
作者:闪烁    更新:2021-11-29 11:43
  、、、、、、、自从工业化大生产,及人类开始使用庞大的自然力量开始为自己服务的时候算起,人类在步入资本主义社会阶段之后,到2世纪80年代以前,一共产生了5次大规模的科技革命,或者说是产业革命。
  第一次产业革命是蒸汽与内燃机动力系统的大规模利用,第二次是以电子技术,核能,航天等技术的带规模应用,第三次则是网络与信息技术带来的生产力进步,第四次是生物基因技术带来的大飞跃,而第五次,则是从2070年左右开始,以第五代核能技术,基因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工业生产,以及对人类本身的改进所引发的新一轮产业革命!
  在中国,这多被叫做第五次科技革命,因为在那个时代,这些革命性动力多数还是表现在了科学研究方面的,真正的投入到生产活动中,还要到2085年之后了。
  但是,就是这次科技革命,将彻底的改变人类的面貌!鲁毅在主持战略处的工作时,出了极为重视情报工作之外,也非常的重视对那些虽然没有产生多少实际生产力,但是却能够在未来给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的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管理工作。
  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再也不是某个人就能够创造与发明出来的了,而是需要集体的合作与努力,需要许多科研工作者的配合,其中杰出科学家的作用,只是为大家指明了研究的方向,并且起到管理者的作用。
  但是,谁都知道,大部分专注于科研工作的杰出科学家在管理方面都不怎么在行,他们已经没有多少的精力用到管理上了。
  所以,在鲁毅统帅的战略处开始工作之后,他在这方面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全国的重点科研机构进行一个系统的分类,并且进行统筹管理!
  这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其中,不乏有大量的犹太人参与进来。而事实上,在鲁毅刚开始接触犹太科学家的时候,事情并不是那么的顺利!
  在对待尖端科学的问题上,犹太人并没有在情报方面那种合作的积极性。
  谁都知道,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之一,与中华民族一样,其历史上不乏伟大的科学家,特别是到了近代,几乎所有改变人类命运的伟大科学发明,都与犹太人有着多多少少的关系!
  这是犹太人的骄傲,也是他们聪明大脑的具体体现。而正因为这一点,所有犹太人并不是很愿意与任何国家,包括中国分享他们的科学技术与成果!
  要犹太人就范,其实并不困难,毕竟现在绝大部分的犹太人生活在中国境内的犹太人安置区内。
  只需要向那些希望改善生活的犹太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工作环境,并且给他们发放中国的身份证件,就足以让很多犹太人科学家选择为中国服务了。
  但是,鲁毅并没有采取这种变相的强迫手段,因为他知道,真正的科学家,对物资生活看得是很淡的,这是他在西北地区工作时就总结出的经验,他们需要的,只是一套能够供自己将理想变为现实的实验室,一些能够让他们继续工作,继续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研究设备而已!
  其实,这已经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很快,许三立亲自委派外交部的人员去处理这件事情。
  最终,以色列流亡政府,及现在在中国犹太人安置区内的实际领导机构就同意了与中国在科研方面进行合作,中国提供科学研究的场合,设备以及资金,而犹太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科学成果,将由两国共享。
  随后,中国在答应延长犹太安置区的使用时间,并且同意犹太人志愿的到中国各地工作,以改善生活条件,为其发放特殊的身份证件之后,以色列流亡政府决定拿出他们以往的所有科学研究所积累下来的成果与中国分享!
  当然,还有一份秘密协议是谁也不知道的,这是在未来,只要时机成熟,中国将提供一切手段,帮助犹太人复国!
  这才是这笔交易中的关键点,而也正因为复国的梦想,才最终让以色列流亡政府动心,舍得拿出他们最大的本钱,与中国来做这笔交易!
  两个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的精英份子集中到一起之后,所产生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
  虽然这两个民族都有着非常优秀的科学家,但是其研究方向,以及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这让双方能够取长补短,并且通过相互的协商与合作,解决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拓展了科学研究的空间,也让双方都享受到了这种变动带来的好处。
  而从这个角度来讲,双方科学家不但是在为中国,为犹太民族做贡献,其实也是在为全人类社会做贡献。
  而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第五次产业革命会在中国爆发,而不是生产技术更先进一些的欧洲与美国了!
  犹太科学家在看到了中国的科研成果的时候,都在感叹中国科学家所拥有的优越条件,以及中国在科研方面的广阔度。
  对一个超级大国来讲,中国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而且政府也划拨了大量的财力资源来支持科学家的工作,中国在广阔的范围类展开大规模的科学研究工作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但是,广阔就意味着,中国并不是在每一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这点,中国的领导人是非常清楚的。
  在中国重点发展的基因生物,第五代核能技术,以及航天技术方面,中国具备的领先优势是非常明显的,犹太科学家都不得不承认,中国在这些方面至少比以色列以前的研究领先了0年以上,甚至比欧美都领先了5年以上!
  这在超级大国激烈的竞争中,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优势了!但是,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这三个方面,中国却比欧美落后了至少5年,甚至更多,比起以色列来将,中国也不占有任何的优势!
  而在材料技术,超前沿科学技术方面,中国已经不如以色列了,但是比起欧美来讲,却并不落后!
  这是不争的事实,而中国科学家与犹太科学家的合作,却能够尽量的弥补中国与欧美的差距,同时扩大在优势领域的领先程度!
  当然,中国的科学家在看到了犹太人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之后,也学习到了他们的经验,即在某些重要的领域,特别是超前沿的领域投入巨大的力量,争取在未来成为科技领跑者,而这种重视深度投入的科研方法,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为国家提供巨大的帮助,并且取得很好的成果!
  很快,双方的科学家就相互合作,取长补短,通过强强结合,在207年,即开始合作的第一年年底,双方的科学家就拿出了第一个研究成果大规模工厂化农业生产的基因扩展技术!
  农业生产工厂化已经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基因科学在这方面发挥的作用是相当明显的,而且对人类的生活与生产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甚至颠覆了维持上万年的农业生产规律!
  谁都知道,农业生产是依靠天时地利,以及人类本身的巨大劳动投入而进行的。
  在基因农业技术没有普及之前,农业生产的效率是最为低下的。在2世纪初,虽然许多发达国家都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甚至全自动化生产,但是政府仍然不得不向农业提供巨额的补贴,这就是因为农业生产受到了土地,天气,水源等等因素的限制,在这些限制下,不可能有超过工业的生产效率。
  即使是在当时农业技术最发达的美国,一个农民几乎养活了上百个人,但是这却不能够解决农业本身低下的生产效率,农业发展的瓶颈,在出现革命性的变化之前,是无法消除的!
  而这个革命性的变革,就是基因技术的诞生!比起基因技术对人类本身的影响,其对农业产生的影响来得更快,而且没有道德伦理观念的限制,所以发展速度也是最快的。
  早在2030年左右,中国就已经开始进行农业工厂化生产方面的实验,并且通过基因改良技术,取得了不错的实验成果。
  但是,此时仍然存在着其他的技术限制,农业的工厂化大规模生产存在着成本高昂,难以替代原有农业生产模式的致命问题。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能源技术与材料技术的进步,到2050年左右,农业的工厂化大规模生产已经基本有了实际操作的可能性,而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农业逐步的被工业吞并,并且最终由工厂生产出来的食物充当了人类本身食物需要的主要来源!
  如果从人类的社会结构方面来看待这场技术革命的话,我们会发现,其实这是一次颠覆人类原有社会结构的巨大科技革命。
  农业的消失,也将导致农民这个社会特殊阶层的消失。到205年左右,即使是发展中国家都开始进行农业改革,依靠工业化的大生产,来提高农业生的效率。
  虽然,大部分人仍然将这种工厂化的大生产成为农业生产,但是谁都知道,这已经是标准的工业生产了,使用的是人造能源,是在厂房内进行生产,而且不受到地理条件以及天气水源的影响,能够全年不停的产出供人们消费的食物,并且食物的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导致食物的成本迅速降低!
  毫无疑问,当一项技术变革所产生的影响波及到了整个社会的时候,这已经是产业革命的标志了。
  所以,很多人认为,第五次产业革命应该从2050年左右算起,毕竟从这个时候,中国这个拥有最多农业人口的国家,开始迅速的降低其农业人口数量,城市化发展速度迅速加快,并且在205年左右,基本上完成了城市化建设工作。
  虽然,包括欧美这些发达国家在内,仍然保留着部分的依靠土地进行生产的原始农业,但是那只是生产一些奢侈品的工作了,根本算不上一种产业!
  当然,工厂化的农业生产本身也存在着不足,即食物的营养成分是无法同原始农业产品相提并论的,这是无法避免的问题。
  而这时候,中国与犹太人科学家所要做的工作,就是在工业化的农业大生产中,恢复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提高食物本身的可食用度。
  当然,这些都需要依靠发达的基因技术来支持,而这也正好是中国此时的科学强项!
  关于第五次产业革命到底应不应该从农业的工厂化大生产开始时算起,其实这早就有了定论,比起第五次产业革命中别的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以及人类本身带来的巨大影响,农业的工厂化大生产是很小的一部分了,甚至是不重要的一部分。
  而第一个开始冲击人类社会根基的技术,应该是从205年左右出现的基因器官移植!
  这绝对算得上是医疗技术上的巨大变革,在任何一本关于人类科技历史的籍中都会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205年初,在北京郊外发生的一次车祸中,一个名42岁,名叫易兰的妇女受了重伤,而此时她正怀着一个5个月大的孩子!
  在抢救的过程中,医生发现她的心脏已经无法正常工作了,即使是换上了人工心脏,也必然会威胁到腹中的孩子!
  而医院惊奇的发现,这位妇女在8岁的时候,做了基因档案备份,保存有她在8岁时的,拥有完整基因的健全细胞。
  怀这一试的心理,医生先给易兰装上了人工心脏,然后立即通过她8岁时保留下来的那个细胞,迅速的培养出了一个克隆心脏!
  4个月之后,易兰换上了新的克隆心脏,这也是她自己的心脏,再过了半个月,她安全的产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婴。
  这可以说是医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同时,这也是有资料记载的第一例使用克隆器官的病例!
  从此之后,人类的道德伦理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如果当时易兰不换上自己的克隆心脏的话,她很有可能在产子的时候死去,或者是选择放弃一个还未降生的生命!
  虽然克隆器官移植遭到了很多人的抵制与反对,但是毫无疑问的,这次的克隆器官移植却成功的挽救了两条生命!
  而也就是在此之后,克隆器官移植的道德与伦理限制终于动摇了,到了第二年,中国首先在这方面进行了立法工作,允许在必要的时候,为病人进行器官移植手术!
  但是,这个法律的缰绳一放松之后,器官移植手术就再也难以受到限制了,并且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风靡全球,成为了人类延长寿命的最为关键的一项技术!
  其实,以当时的技术水平,还有生产效率来看,器官移植手术是非常昂贵的,一般人,甚至连比较富裕的中产阶级都难以承担。
  即使是换一个普通的器官,都将消耗掉一个家庭几十年的储蓄,而这直接导致保险公司不为这方面提供医疗担保,这明显是亏本的生意!
  而这一技术的诞生,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却极大的加强了社会的贫富分化,严重的影响到了社会的平衡与稳定!
  所有国家都认识到,对科学的限制,只能够起到相反的作用,而且科学前进的力量是难以阻止的,即使是人类的道德观念,都必须要随着科学的进步而改变。
  所以,大部分国家并没有对器官移植进行强制性的限制,而是通过各种立法,来减轻这一技术对社会稳定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拖延大规模器官移植到来的时间。
  目的的非常明确的,即希望通过科学的进步,让这项技术的享受成本降低,等到大部分人都能够通过这项技术以延长寿命的时候,其产生的负面影响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中国与犹太人科学家在这方面的努力主要是降低器官移植手术中的技术障碍,也就是降低风险与成本,尽量的找出广泛实施的办法来!
  毕竟,此时基因技术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了,人类不但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生物的基因图谱,其中有包括人类本身的基因图谱,同时,也已经展开了基因改良方面的研究工作。
  现在缺乏的,只是一种有效的将这些实验室方式的工作效率提高到广泛应用的工作效率的办法而已了。
  而这方面的技术,到207年左右就已经基本上成熟了,随着成本的迅速降低,原本抵制器官移植技术的人也转移了阵地,这无非是他们也可以享受这一技术的成果,而不用再反对了!
  其实,人类本身就这么怪,当自己无法享受的时候,也会千方百计的去阻挠别人。
  而这在超级大国的第五代核能的研制方面,就体现得非常的明确了!说白了,第五代核能出了研制比反物资更强大的新能源之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将第四代核能技术投入到大规模的使用中来,减低成本,找到新的方法,成为了关键中的关键,而这也是第五代核能能否承认人类生产与发展新动力的关键因素!
  自从欧洲人在聚变核能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让聚变核能可以控制之后,人类拥有了从来没有过的强大力量,而随着相关的储能技术的发展,电能几乎取代了所有的其他形式的能源,成为了人类社会最为广泛利用,并且直接使用的能源!
  但是,从成本角度来看,依靠重氢与超重氢聚变所产生能源的方式仍然无法解决成本高昂的问题,因为收集这些聚变物资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另外,聚变电站本身的高昂成本,还有在技术方面需要付出的代价是难以忽视的!
  其实,这些能源技术所存在的成本问题,在民用方面仍然是可以接受的,虽然大家都想使用上免费的能源,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工厂来讲现在的电费几乎都可以忽略掉了。
  但是,聚变技术在更高领域的应用中,却存在着巨大的麻烦,而且降低成本永远是人类的追求目标,那么,研制更高效率的能源系统,就成为了几个超级大国最关心的事情,而另外的一些有实力的国家,包括以前的以色列,都在这方面投入了不小的力量!
  以当时人类的认知能力,最有前途的能源是反物质。反物质在与正物质的碰撞泯灭中,所有的质量都将按照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转化能能量,这种能源的利用效率可以说是最高的,远远的超过以往的任何一种能源利用方式!
  但是,这方面的技术难度也是最大的,因为反物质的产生是非常困难的,而且难以控制,更加难以保存!
  当然,人类的欲望是推动科学进步最大的动力,而中国与犹太人科学家在研究第五代核能系统的时候,进行了非常艰苦的努力,重点是放在了反物质的生产与保存方面。
  另外,这些人类的精英份子也在想办法开发别的超过了聚变核能的新能源,更便宜,也更加容易控制的能源。
  而在这方面,依靠氢元素直接进行的轻聚变反应技术就成为了关键!比起重氢与超重氢来讲,氢元素本身的数量更为巨大,而且非常容易提取,只需要一个电池,两个电极,再加上一盆盐水,就能够很容易的从水中电解出氢。
  如国轻聚变反应堆的研制工作取得成功,并且能够将成本控制到民用化的程度的话,那人类这才拥有了永远也用不完的能源,而且能源本身的成本将会大大降低,甚至可以完全忽略不计了!
  而这种技术带来的影响,甚至能够让人类走出太阳系这个狭小的空间,因为氢元素在宇宙的中到处都是,这比搜集重氢要简单得多了!
  其实,在核能的研究领域,还有一个非常偏的方面,即普通重核的裂变。
  谁都知道,原子弹其实是依靠放射形元素的裂变产生巨大的能量的,但是这只限制于铀与钚这两种有限的元素,而这两种元素的数量是非常的有限的,自然无法大规模的利用。
  但是,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普通的重核元素仍然可以通过裂变将质量转化为能量,但是这方面的反应却要困难多了,甚至是难以想象的。
  但是大胆的科学家却没有放弃这方面的努力,因为这种技术有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优点,即安全性非常高,不像另外的裂变,或者聚变一样,那么的难以控制,而且会产生对人类本身构成严重威胁的副产物!
  重核裂变研制的主要针对对象是军事用途,因为军队需要的就是一种大功率的能源,而且要体积小,安全,功率密度足够大!
  其中,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其实,在那个时代,大部分针对第五代核能技术的研究工作,都是基于军事需要的,只有军事需要,才能够给科学研究提供最大的动力!
  军事方面的需求,让中国投入了很多的精力在第五代核能技术的开发上,军队最需要的是一种小型的,大功率的能源系统,以代替现在使用在战舰上的聚变反应堆,使用在车辆上的电池,以及使用在飞机上的矿物燃料发动机。
  而最主要的工作,还是聚变反应堆的小型化,以及磁力推进系统的研制,这是与第五代核能技术无法分割的高级动力技术!
  虽然,到2050年左右,几个超级大国已经能够制造重量不超过0吨的小型聚变反应堆了,即使加上能量转化装置,磁力推进系统,其总重量都不会超过20吨。
  而在这个基础上,世界各国几乎研制出了不用着陆的战略轰炸机,以及大型战斗机,但是要让这些技术能够普及,出了降低成本之外,还需要进一步的缩小其体积与重量,并且提高其功率密度!
  而这些方面的科学研究,更多的还是涉及到了材料技术!这是犹太人科学家的强项,人类的每一次科技进步,其实都离不开材料技术的突飞猛进,甚至可以说,正是人类使用工具的材料变化,最终带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
  其实,在第五次产业革命的初期,最大的技术瓶颈就是材料!因为没有合适的材料,很多其他方面的科研成果都难以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更不要提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了。
  而在2070年左右,所有有能力的国家都在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而从这个角度来看,犹太人可以说是非常聪明的,在各超级大国都集中精力展开各方面的研究工作的时候,以色列人却将重点落到了关键性的材料科学,这个在很多人看来并没有多少实际经济利益的边缘科学上!
  可以说,这是2075年之前,中以科学家之间最为重要的合作,中国需要以色列科学家在材料科学方面的先进技术,而以色列科学家也需要借助中国在其他方面的科技优势,将他们的这种边缘性科学研究转化为实际的经济利益!
  可以说,从2070年开始,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才全面到来,随着这次科学技术大爆发,不但产生了大量的新产品,人类的生活不但被全面改变,甚至在2078年时,产生了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波尔的量子理论之后的又一次理论物理学的大飞跃。
  这个新的物理理论是以犹太人科学家德波尔与中国科学家张鸿的名字命名的,简称
  “张-德理论”。其在未来物理学上的地位,就如同相对论产生之后在物理学中的地位一样,是具有前瞻性的,创时代性的,对整个物理学发展有指导意义的新理论基础。
  当然,正如同以往要证明相对论的正确性一样,要想证明
  “张-德理论”的正确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至少以人类在2世纪的物理学实验基础,是根本就无法证明的!
  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证明这是超越了相对论的一个理论基础,而正是这个理论基础,为人类社会未来数百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然,以当时的环境,这次中以科学大合作,很多的工作集中在了现实的应用上,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内的应用上,因为这是当时最为迫切的需要。
  所以第五次科技革命的高潮还远没有到来!直到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因为迫切的军事需要,导致了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而在战争之后,这些原本为战争而开发的技术大规模的应用到了民用领域之后,第五次科技革命的高潮才到来。
  从这个时间段上来讲,第五次科技革命的启动时间比前一次科技革命要长得多!
  如果说鲁毅所率领的战略处在情报工作方面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话,但是这种贡献也是无法被更多人知道的,因为情报工作本身需要保密的性质,已经决定了其无法公开。
  但是,战略处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却能够被更广泛的人知道,特别是涉及到应用方面的新技术,很快就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所以,在大部分人的眼里,战略处几乎成为了一个科技部的替身,成为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风向标!
  其实,关于战略处在科技方面的贡献的记录是相当少的,因为战略处本身并没有一个直属的科学研究部分,战略处只负责为国家,为军队制订大的科学发展方向,具体的工作,仍然由下一级的研究部门来承担,所以荣誉也就多半落到了这些研究所的身上!
  但是,战略处在对科学研究的统筹与领导方面的贡献是绝对无法忽视的!
  根据当时的情况,以及鲁毅的身份,他所担负的责任,中国在这一时期内,科学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军事应用上,得到高度重视的有基因生物技术,材料技术,能源的小型化技术,以及动力系统技术这四个方面!
  而最让鲁毅感到满意的,还是在第五代核能方面的开发成果,中国是第一个将第五代核技术应用到军事领域方面的国家,在让鲁毅在其余生中,都为自己在这件事情中所发挥的作用而感到自豪!
  其实,第五代核武器就是大规模核武器的终结者!随着反物质核武器以及相关军事技术的发展,还有第五代核技术的附加产品-超级探测技术的发展,已经让以往的毁灭性核武器的作用大大降低了,甚至根本就无法发挥有效的威胁作用。
  当然,第五代核技术为国家战略防御系统所提供的强大动力,也是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
  从使用角度来讲,第五代核武器更倾向于常规作战使用,而已经不具备有完全毁灭地球的能力。
  从其破坏力上来看,这是核武器的倒退,但是对整个人类来讲,这是一种进步。
  而随着核武器的退化,基因武器取代了其原先的作用。但是相对于核武器的发展,随着基因技术的进步,基因武器已经难以对人类构成毁灭性的威胁了!
  这其实是一个悖论,一个体现了人类矛盾心理的矛盾。但是不管怎么讲,正是随着人类的技术进步,大规模毁灭性战争的阴影已经消退。
  对于人类社会复杂的动态平衡来讲,说不出这到底是好处,还是坏处!
  可以说,在那个特殊的时代,科学技术是日新月异,很多以往还只能在科幻中见到的东西,在经过了无数科学家的艰苦努力之后,都已经具备了实际使用的价值。
  而这些技术,首先就被应用到了军事上,成为了人类相互屠杀的战争利器!
  而正是随着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人类的战争模式不可避免的要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天军的兴起,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依靠了能源,动力以及材料技术的进步,陆军作用的完全转变,其实也是建立在这些技术基础上的。
  而空军与海军的改头换面,更是脱离不了技术的飞跃所带来的革命性进步!
  也许,当时并没有人知道,这些进步是好事还是坏事!谁都知道,人类的本性,决定了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出现,都会首先被应用到用来制造伤亡与毁灭的战争中去。
  但是,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些新技术在战争中为人类本身制造了巨大的伤亡之后,却会在战后,成为人类进步的关键性动力!
  这是矛盾的共同体,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到底是好还是坏,这就要看人类本身怎么使用科学的力量了!
  而在当时的情况下,也许没有人会认为这些进步在短时间内带给人类社会的会是好处,而非害处!
  可以说,主持战略处工作的那几年,是鲁毅一生中最辛苦的几年,即使在第三次对日战争期间,他在指挥舰队作战的时候,都没有体会到这中艰辛与困难。
  他不是直接面对敌人作战,而是在暗中进行战斗,而且他不仅仅需要自己的军事才华,更需要的是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以及对事物的分析与判断能力!
  其实,这也是鲁毅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一段时间,正是在这几年中,他看到了世界的未来,并且感觉到自己正掌握着世界的未来。
  这场科技革命不仅仅是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不可阻止的,不可抵挡的。
  正如同前面所说的一样,这些科学力量看的是人怎么去应用他,科学本身是没有错的!
  而鲁毅虽然是一名军人,但是从根本上,他并不是战争狂人,反而在多年的军旅生涯中,对战争产生了一种厌恶的感觉。
  所以,他也尽量的利用自己的影响,希望将这种巨大的力量引导到一个正确的轨道上来,为人类做贡献,而不是毁灭人类!
  这种艰苦的生活没有持续几年,到2074年时,战略处的工作已经基本上进入了正轨,而此时,鲁毅也知道自己的工作即将结束,新的使命正在等着他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