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作者:九把刀    更新:2021-11-29 08:50
  “居士的命格充满沧桑啊,您瞧,这掌纹凶险不断,危机起伏彼此,按照古代猎命仙人留下的掌谱,这叫不死凶命。”城门口的算命老人说,翻开厚重的竹简,仔细找了张刻图。
  “不死凶命?”樊于期疑惑,一旁的荆轲也楞了一下。
  “是啊,人有形,命有气。人一生下来就栖息着命。这命的凶霸之处,在于不断掠夺宿主至亲好友的性命,导致宿主一生孤苦悲绝,最后终至自行了断。”算命老人实话实说。
  “你说的是。”樊于期点点头,将银两放在算命老人的手上。
  久经沙场的人,什么样的怪事都见过。什么都愿意信。
  樊于期站起,拍拍身上的尘埃,就要与荆轲走人。
  “等等。”算命老人叫祝
  “还有何事?”樊于期。
  “一年内,不,或许三个月内,居士还有个大劫,这个大劫不只会让居士身边的朋友死绝,就连居士自己,恐怕也躲不过。”算命老人的语气很笃定。
  樊于期与荆轲相识一笑。
  一笑后,就是大笑。无可遏抑的大笑。
  “居士难道是不信么?”算命老人皱眉。
  “不……不是不信,而是先生说的完全正确!”荆轲笑得肚子痛了。
  “是啊是啊,我们三个月内死不了,才真得是毫无道理啊!”樊于期疯狂拍手。
  这两人,肯定是疯子。
  算命老人诚恳的眼神,伸出手:”既然居士也这么认为,不如把身上的银两通通施舍给我这可怜的老人吧,银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老头子我还用得着哩。”
  “先生敢开口,我又何尝不敢给!不过没办法给先生全部就是,将死之人嘛!要把银两通通拿去喝个痛快哩!”荆轲哈哈长笑,丢了一锭银子。
  5.
  王宫,太子殿。
  遣走了十多位来自越国的歌姬,整个太子殿只剩下两个人。
  角静静地站在一角,手中还拿着刚刚收到的竹简,竹简里刻有一个奇怪故事的断简残篇。蝉堡。
  身为一个刺客,每杀一次人,不分任务难易,角都会在隔日清晨收到一份不知所谓的蝉堡片段。久而久之,断断续续阅读这个奇怪故事,已成了角唯一的兴趣。
  至于竹简是谁送来的、从哪里送来的,角本能地不予关心,只视作杀人的额外报酬。
  “上次的事,你做得很漂亮。”太子丹亲自为角斟了一杯酒。
  角接过,一饮而荆
  战国时期,太子丹之能够成为左右燕国政局的第一人,肯定有金银财宝之外、乃至权力本身的坚实理由。
  拥有一百多位任凭差遣的杀神刺客,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关键。
  而角,则是太子丹门下刺客的翘楚,顶尖中的顶尖。
  莫名其妙死在角的暗杀剑法下的王宫贵族不计其数,但光明正大惨死在与角的公开比斗中的剑豪,同样堆尸成山。
  6.
  四年前。
  大燕国第一剑豪项十三,在宴会中严词拒绝了太子丹赠送的八名妖娆的歌姬。
  于是,角大大方方走进项十三的庄园,将项十三独子的头颅放在石亭上。
  “这……”项十三大骇,霍然而起。
  “拔剑。”角走出石亭,肩上扛剑,神色睥睨。
  角用了最卑鄙的手段,扰乱了项十三的心志,展开了极不公平的比斗。
  对角这样的杀手来说,为了求胜,手段的使用没有公不公平,只有正不正确。
  正不正确,完全是结果论了。
  “把命留下!”项十三果然大怒,一跃出亭。
  “喔。”角闪电出手。
  丧子之痛,让项十三狂风骤雨般的破军剑法威力更倍,但看在角的眼中,却是破绽百出。
  一咬牙,角回旋冲近,连中项十三可怕的七剑,却让角逮到一个要命的缝隙。
  利剑喷出,割开了项十三的咽喉。
  项十三倒地,火红的鲜血洒在角的脸上。
  一代剑豪。
  “一个屁。”角做了批注,折断了项十三的剑。
  7.
  从此,角取而代之,成了大燕国第一剑客,并连杀楚国与韩国来访的第一剑豪。
  许多人传言,或许角在剑道上的进境不及当今剑圣盖聂。但在杀人的实质技术上,角的剑,比起盖聂天人合一的剑,还要凶险许多。
  而角之所以在太子丹的门下,用他的剑替太子丹杀人,是因为太子丹有很多钱。
  很多很多的钱。
  多到,让角原本只能称做”快”的手,有足够的理由用血实战练剑。
  练到今日无情无感的地步。
  “但樊于期那家伙竟然无动于衷,不只没赶回家,事后连来太子殿兴师问罪都没有,实在是无趣至极,白白浪费了你的剑。”太子丹。
  角摇摇头,并不以为然。
  “喔?”太子丹。
  “这正证明,樊于期并不是等闲之辈。”角。
  “落魄闲人,能有什么作为?”太子丹嗤之以鼻。
  角不再说话。
  这几天,他曾远远观察家丧后的樊于期,发觉他经常与两个人厮混在一块。
  一个是光会击筑哼唱的吟唱歌者,一个总是让剑蒙尘的落魄剑客。
  那歌者也就罢了。但那落魄剑客,绝不简单。
  好几次,角都怀疑,那个落魄剑客发现了他比猫还轻的跟踪,若有似无地回头。
  “樊于期是剑客出身,在秦国也是一名小有名气的剑豪。你瞧他的剑怎么样?”太子丹看着宫殿外的假山柳树。
  “很强。”角。
  “跟你比起来?”太子丹斜眼。
  “不堪一击。”角。
  “很好。”太子丹满意。
  8.
  仇家之所以变成仇家,往往都是为了很可笑的原因。
  太子丹跟樊于期这两名天差地远的人物,本没道理结下这么大的梁子。
  追究起来,不过是为了女人。
  对太子丹来说,他杀的是区区一个在酒楼卖笑的风尘女子。
  对樊于期来说,他失去的是一个愿意为他洗净铅华的妻子。
  春暖花开。
  无视为众国抵御秦祸的赵国正值兵凶战危之际,燕王在太子丹的建议下召集文武百官,选了个好天气,于易水旌舟而下,赏景观水。
  王船在数十艘小船的护卫下,浩浩荡荡穿梭在江河之上。
  太子丹有个理论。
  如果这个人成为你的敌人,不管是什么理由,都要赶尽杀绝。若否,太子丹就会价日沉惑在被害的妄想里。
  是以樊于期也在邀请的名单里,踏上了燕王的王船。
  易水风光好,王船上暖溢着歌妓的欢笑声。
  正当众臣附庸风雅地弹琴作诗之余,一名受了太子丹指使的佞臣突然提议比剑,让船会有个英雄式的高潮。
  “唉,提议虽好,但每次都是太子手底下的剑客获胜,想来也没啥意思。”燕王摸着刚刚吃饱的大肚腩。
  太子丹却摇摇头,以无限赞叹的语气奏请:”王上有所不知,樊于期樊将军不仅谋懂兵法,在剑术上的造诣更是登峰造极,在秦国有第一剑豪的美名,败尽无数英雄。今天趁着我大燕大好易水风光,还请樊将军赐教。”
  樊于期全身震动了一下。
  好个奸险的伪君子。
  燕王并非全无见识之人,哼道:”秦国第一剑豪?那不是王剪么?要不就是早先失踪了的项少龙,哪轮得到樊将军?”并不以为可。
  不等樊于期逮机会谦让,另一名臣子又抢道:”樊于期将军屡次在众臣前夸口,不论在剑质、剑速、剑意上,秦国剑客皆远优于我大燕的剑客。还曾说,即使盖聂与之较剑,也无法撼动其半分,口气之大,实难教臣心服。”
  燕王的眉头一揪。
  樊于期心中一叹。
  与其说秦亡六国,不若说六国亡于自己之口。
  “哈哈哈,樊将军原来只是口说无凭之徒,罢了罢了。”又一个臣子摸着鼻子。
  但樊于期的性命有更崇高的用途,他并不苟同将性命快逞在匹夫之间的血气之争。
  于是樊于期诚惶诚恐跪下。
  “大王误听信坊间流言。臣家门刚逢不幸,心无余力,况且臣只懂得行兵打仗、粗莽砍劈那一套,对于剑道一事,可说全无心得。”樊于期叩首,大大方方示弱。
  与有备而来、一肚子坏水的太子丹硬碰硬,不可能讨得好去。
  “原来秦兵靠着将军口中粗莽砍劈那一套,就杀得咱六国胆战心惊啦?大王,臣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