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作者:九把刀 更新:2021-11-29 08:26
我没有什么太多善良的念头,只是直觉地到对面的中正堂买根热狗,然后偷偷领着癞皮狗到计中的厕所里,将热狗拨给牠吃。
癞皮狗认真地吃着吃着,我坐在马桶上,突然无法克制地大哭,近乎崩溃。
老实说,不是因为癞皮狗很惨让我觉得心疼,而是我突然好想puma。如果我想妈,或者妈想我,至少都明白我为什么不在彰化家里而是在新竹。
但puma不知道牠的主人怎么老是不在家,老是不在家……??有人在意puma晚上会害怕一条狗睡觉吗?有人知道puma很怕被死白木小孩子欺负吗?
puma知道我很想牠吗?知道我没回家不是因为牠做错了什么事吗?一想到妈将电话放在puma耳边,让我跟牠说说话,puma就会变得很安静的画面,我就只能坐在马桶上继续大哭。
癞皮狗将热狗吃完了。我难看的哭相却还僵着。
以后每次在街上或学校里,看见无精打采的流浪狗时,我都会忍不住幻想:“如果puma走失了,变成流浪狗,肚子一饿起来,一定非常可怜吧!”
一念及此,就会十分难受。于是我就会到附近的便利商店,买简单的肉包子,招呼流浪狗过来吃。如果这个肉包子不幸也是我的晚餐,那就只好一人一狗各自一半。
毛对我这点非常体谅。
即使毛非常害怕咄咄进逼的流浪狗,怕被咬,怕狗狗身上的虱子,毛还是会努力蹲在一旁,让我慢慢撕开包子,与流浪狗做陌生又热切的对话。毛也不会因为我突然停下机车,在7-11买了包子后折回某处,下车喂狗这种事抱怨什么。她说,我是她看过最善良的人。
也许我靠着那句赞美,更坚定了我对许多事物的信仰。
2005/04/16
妈已经展开了第四次的化疗。终于。
在医生告诉我们,妈最新的血液报告一切正常后,我们都松了一口气。但按照化疗的原理,妈还是再多做一次化疗比较妥当。于是我们又住进了彰基。
由于妈的肺结核状况得到很好的控制,我们居然住进很不想住进的四人房,医生说,没有关系。事实上回诊时我一直用念力告诉哥,要他开口跟医生讲我们希望等到有单人房时再住进医院,这样对妈的病情比较有帮助。但哥只是提了一下,医生就说先住进四人房,用排顺位的方式等候单人房会比较快。于是就这么定案。
我们住在四人房靠窗的位置,光线充足,幸好。只是多人房难以控制病人家属的相处素质的状况还是出现,隔壁床一直在召开家族探亲大会,每每到了深夜家属才逐渐散去,期间吵吵闹闹自是不必说的,也因为地小人绸,隔了活动帘幕,对方家属不小心碰撞到妈的病床的机率颇高,常让睡到一半的妈受惊吓。而对面床的欧巴桑很喜欢关心我们每一餐吃了什么、吃多少钱,爱跟妈抬杠,这倒是还好。
不过我们很庆幸妈这次治疗的情绪很不错,脸上常常都充满笑容,颇令我们放心。妈说,与其在家里等待不知道何时开始的治疗(既希望医生宣布她已经康复不需要再进行化疗,又担心不多做一次化疗是否不大保险),就这样直截了当住进医院展开疗程,反而心中比较舒坦。
弟弟分析得有道理。妈第一次化疗时还处于接受病情的阶段,心情的紊乱不在话下。第二次化疗一开始就做了脊椎搔刮,很痛,痛得意志力坚强的妈直喊疼,又加上有第一次化疗做了41天的恐怖经验,心情欠佳甚至有畏惧的倾向。而第二次化疗跟第三次化疗的顺利,让妈有了很好的心理基础,血液报告不错,医生也认为不需要再做一次脊椎液的刮取,于是造就了妈的好心情。
我在一旁观察,发觉妈根本是用看看朋友的心态回到彰基。因为许多曾经照顾过我们的护士都认识了妈,会跟妈说说话,听妈抬杠,会回答妈问“吃饭了没有”这样的老套问题,让妈有种不是被机器人照顾的安心。
护士苑婷很会笑,很有朝气,即使戴着口罩还是可以看见她的嘴巴笑得厉害。跟我同年的护士品洁也开始跟妈说起自己的故事。至于金玉姐,啊,她怀孕了,是第三胎!
2005/04/17
我必须说,四人房真是一个很磨人的困顿空间。
没有电视,没有冰箱,浴厕共享(包括跟隔壁床十几名家属共享),吵闹,吆喝,毫无隐私。医院的专属字典应该这么定义四人房。一点也不严苛。
没有电视,我没差,就是在计算机键盘上构画吸血鬼与猎命师之间的鏖战,丝毫不受影响。但没有了电视,妈却变得很无聊,每天晚上固定收看的番石榴连续剧通通变成一滩死水(虽然台湾电视剧具有三天看一次,剧情照样能完美理解,越是欧巴桑越有这方面的素质)。无聊的病人很容易胡思乱想,探究生命的种种哲学(我必须说,探究到后来肯定变得吹毛求疵,走火入魔),所以壹周刊成了妈戴起老花眼镜细细品味的好物,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连广告都没错过。
不知道我有没有说过,曾经罹患血癌的阿杰特医生在《从血癌到跑马拉松》一书中提及,他自生病住院起就是一路单人房到底,在自我隔离上拥有防御病毒的优势,在空间上拥有心理宽阔的自由,安静,更重要的是,拥有电视。阿杰特说,也许大家会指责他并非每个人都有能力负担得起单人房的昂贵费用,但他也反驳,这世界本来就不公平,如果要说他很幸运有钱到住得起单人房,为什么不叹息生病的为什么是他?
彰基单人房一天要两千五百块,三天收一次费,啧啧。虽然我们家负债累累,但为了让妈不被打扰,拥有干净的浴厕,拥有一台防无聊的电视,我们还是去护理站登记预约单人房,目前的顺位是第二。
住在我们斜对角的病床原本是空的,但昨天一个老男人患者搬了进来。这个患者好像做过气切手术,无法正常说话,进食也颇有困难之处。而且是一个人住了进来,我没有印象看过他的家属,处境十分可怜。
什么样的情况会让一个人生了病却没有人肯照顾?有很多种想象。在报纸上看多了各种被不孝子女弃养的惨剧,或是年轻时没有好好对待子女,晚年自然沦落成孤寡的理所当然,但不管是不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无聊推理,看到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在两公尺远的地方无助躺着,心中还是很难受。
落单住院,连医生对待他也格外不客气(虽然这位医生本身就有态度上的问题)。医生用很随便的口吻问他要不要动手术,患者说不要,医生便大声问道:“确定喔!是你自己说不要动手术的喔!”是啊,患者说不要就是不要,但医生连解释手术为什么需要都懒得分析,患者在无从理解自己的病情跟手术之间的关系下,医生就将医疗责任全都推给患者的“自我判断”,两手一摊。
干,医生是这么干的吗?总之落单了真的很可怜。
幸好我们对面床患者的家属欧巴桑(啰唆魔人),除了每天照三餐询问我们吃了些什么吃了多少钱有没有被贵到外,她的啰唆哲学也包含了关心人的实践,她出去买餐时会问那位孤寡的患者要吃什么,她顺便买回来,非常善良。非常善良的人我想啰唆一点也是无可厚非吧。
虽然有的医生态度很差,但彰基到底还是个充满人性的地方。营养部知道了这个落单患者的情况,主动提供免费的伙食给他,护士还会义务帮他泡牛奶。有个扫地的清洁工阿姨,也忍不住塞了三千块给他,叫他看着办,还送他一罐山药营养奶粉,说是要跟他结个善缘,让旁人看了也觉得很温暖。
比起来,妈很幸福。
希望妈很幸福之余,再多一点幸运,让我们赶快排到拥有电视遥控器的单人房吧。
2005/04/18上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看电影的人。
在这个时代,常可听见许多人在形容自己时,套上“喜欢看电影”或“超级喜欢看电影”或“嗑电影维生”之类的语汇,于是喜欢看电影几乎无法精准将一个人的特色带出,变成没有效度的个性指标。
但我还是硬要这么形容自己,一个非常喜欢电影的人。喜欢看,喜欢讨论,喜欢重复讨论,甚至喜欢到要参一脚的地步。
电影是种很奇妙的影像经验。有时候我偏执到只承认在电影院看电影才有所谓真正看电影的感觉。电影院屏幕大(你尽管用投影机投影吧!尽管用42吋的电浆电视吧!我不会承认你的家庭剧院比电影院的屏幕还大的!)音响好(什么!你家的环绕音响价值数十万!我不听我不听!),更重要的是,电影院是个没有个人遥控器的公众空间,你无法以个人喜好或憋尿系统出现问题而粗鲁地按下暂停钮,快转跳过无聊的情节、倒转确认刚刚女主角到底有没有露点。
总之,你就是得乖乖坐在位子上,心甘情愿跟着导演设计的镜头工程,一步步看完每个细节。如果你想尿尿,抱歉!你就得牺牲一些可能很精彩的养眼镜头,要不就是甘愿一点尿在裤子上。
这就是电影,很迷人吧!别告诉我座落在你家的家庭剧院可以挤三百个人,所以你家的超豪华家庭剧院当然少了三百个人的笑声、掌声、嘘声与泪水。当电影成为集体经验时,才能体现出电影的真正效果,而非过度私人化的解读(私人化的反刍解读当然重要,但这个部份依然能够在集体经验的同时一并留存)。
癞皮狗认真地吃着吃着,我坐在马桶上,突然无法克制地大哭,近乎崩溃。
老实说,不是因为癞皮狗很惨让我觉得心疼,而是我突然好想puma。如果我想妈,或者妈想我,至少都明白我为什么不在彰化家里而是在新竹。
但puma不知道牠的主人怎么老是不在家,老是不在家……??有人在意puma晚上会害怕一条狗睡觉吗?有人知道puma很怕被死白木小孩子欺负吗?
puma知道我很想牠吗?知道我没回家不是因为牠做错了什么事吗?一想到妈将电话放在puma耳边,让我跟牠说说话,puma就会变得很安静的画面,我就只能坐在马桶上继续大哭。
癞皮狗将热狗吃完了。我难看的哭相却还僵着。
以后每次在街上或学校里,看见无精打采的流浪狗时,我都会忍不住幻想:“如果puma走失了,变成流浪狗,肚子一饿起来,一定非常可怜吧!”
一念及此,就会十分难受。于是我就会到附近的便利商店,买简单的肉包子,招呼流浪狗过来吃。如果这个肉包子不幸也是我的晚餐,那就只好一人一狗各自一半。
毛对我这点非常体谅。
即使毛非常害怕咄咄进逼的流浪狗,怕被咬,怕狗狗身上的虱子,毛还是会努力蹲在一旁,让我慢慢撕开包子,与流浪狗做陌生又热切的对话。毛也不会因为我突然停下机车,在7-11买了包子后折回某处,下车喂狗这种事抱怨什么。她说,我是她看过最善良的人。
也许我靠着那句赞美,更坚定了我对许多事物的信仰。
2005/04/16
妈已经展开了第四次的化疗。终于。
在医生告诉我们,妈最新的血液报告一切正常后,我们都松了一口气。但按照化疗的原理,妈还是再多做一次化疗比较妥当。于是我们又住进了彰基。
由于妈的肺结核状况得到很好的控制,我们居然住进很不想住进的四人房,医生说,没有关系。事实上回诊时我一直用念力告诉哥,要他开口跟医生讲我们希望等到有单人房时再住进医院,这样对妈的病情比较有帮助。但哥只是提了一下,医生就说先住进四人房,用排顺位的方式等候单人房会比较快。于是就这么定案。
我们住在四人房靠窗的位置,光线充足,幸好。只是多人房难以控制病人家属的相处素质的状况还是出现,隔壁床一直在召开家族探亲大会,每每到了深夜家属才逐渐散去,期间吵吵闹闹自是不必说的,也因为地小人绸,隔了活动帘幕,对方家属不小心碰撞到妈的病床的机率颇高,常让睡到一半的妈受惊吓。而对面床的欧巴桑很喜欢关心我们每一餐吃了什么、吃多少钱,爱跟妈抬杠,这倒是还好。
不过我们很庆幸妈这次治疗的情绪很不错,脸上常常都充满笑容,颇令我们放心。妈说,与其在家里等待不知道何时开始的治疗(既希望医生宣布她已经康复不需要再进行化疗,又担心不多做一次化疗是否不大保险),就这样直截了当住进医院展开疗程,反而心中比较舒坦。
弟弟分析得有道理。妈第一次化疗时还处于接受病情的阶段,心情的紊乱不在话下。第二次化疗一开始就做了脊椎搔刮,很痛,痛得意志力坚强的妈直喊疼,又加上有第一次化疗做了41天的恐怖经验,心情欠佳甚至有畏惧的倾向。而第二次化疗跟第三次化疗的顺利,让妈有了很好的心理基础,血液报告不错,医生也认为不需要再做一次脊椎液的刮取,于是造就了妈的好心情。
我在一旁观察,发觉妈根本是用看看朋友的心态回到彰基。因为许多曾经照顾过我们的护士都认识了妈,会跟妈说说话,听妈抬杠,会回答妈问“吃饭了没有”这样的老套问题,让妈有种不是被机器人照顾的安心。
护士苑婷很会笑,很有朝气,即使戴着口罩还是可以看见她的嘴巴笑得厉害。跟我同年的护士品洁也开始跟妈说起自己的故事。至于金玉姐,啊,她怀孕了,是第三胎!
2005/04/17
我必须说,四人房真是一个很磨人的困顿空间。
没有电视,没有冰箱,浴厕共享(包括跟隔壁床十几名家属共享),吵闹,吆喝,毫无隐私。医院的专属字典应该这么定义四人房。一点也不严苛。
没有电视,我没差,就是在计算机键盘上构画吸血鬼与猎命师之间的鏖战,丝毫不受影响。但没有了电视,妈却变得很无聊,每天晚上固定收看的番石榴连续剧通通变成一滩死水(虽然台湾电视剧具有三天看一次,剧情照样能完美理解,越是欧巴桑越有这方面的素质)。无聊的病人很容易胡思乱想,探究生命的种种哲学(我必须说,探究到后来肯定变得吹毛求疵,走火入魔),所以壹周刊成了妈戴起老花眼镜细细品味的好物,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连广告都没错过。
不知道我有没有说过,曾经罹患血癌的阿杰特医生在《从血癌到跑马拉松》一书中提及,他自生病住院起就是一路单人房到底,在自我隔离上拥有防御病毒的优势,在空间上拥有心理宽阔的自由,安静,更重要的是,拥有电视。阿杰特说,也许大家会指责他并非每个人都有能力负担得起单人房的昂贵费用,但他也反驳,这世界本来就不公平,如果要说他很幸运有钱到住得起单人房,为什么不叹息生病的为什么是他?
彰基单人房一天要两千五百块,三天收一次费,啧啧。虽然我们家负债累累,但为了让妈不被打扰,拥有干净的浴厕,拥有一台防无聊的电视,我们还是去护理站登记预约单人房,目前的顺位是第二。
住在我们斜对角的病床原本是空的,但昨天一个老男人患者搬了进来。这个患者好像做过气切手术,无法正常说话,进食也颇有困难之处。而且是一个人住了进来,我没有印象看过他的家属,处境十分可怜。
什么样的情况会让一个人生了病却没有人肯照顾?有很多种想象。在报纸上看多了各种被不孝子女弃养的惨剧,或是年轻时没有好好对待子女,晚年自然沦落成孤寡的理所当然,但不管是不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无聊推理,看到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在两公尺远的地方无助躺着,心中还是很难受。
落单住院,连医生对待他也格外不客气(虽然这位医生本身就有态度上的问题)。医生用很随便的口吻问他要不要动手术,患者说不要,医生便大声问道:“确定喔!是你自己说不要动手术的喔!”是啊,患者说不要就是不要,但医生连解释手术为什么需要都懒得分析,患者在无从理解自己的病情跟手术之间的关系下,医生就将医疗责任全都推给患者的“自我判断”,两手一摊。
干,医生是这么干的吗?总之落单了真的很可怜。
幸好我们对面床患者的家属欧巴桑(啰唆魔人),除了每天照三餐询问我们吃了些什么吃了多少钱有没有被贵到外,她的啰唆哲学也包含了关心人的实践,她出去买餐时会问那位孤寡的患者要吃什么,她顺便买回来,非常善良。非常善良的人我想啰唆一点也是无可厚非吧。
虽然有的医生态度很差,但彰基到底还是个充满人性的地方。营养部知道了这个落单患者的情况,主动提供免费的伙食给他,护士还会义务帮他泡牛奶。有个扫地的清洁工阿姨,也忍不住塞了三千块给他,叫他看着办,还送他一罐山药营养奶粉,说是要跟他结个善缘,让旁人看了也觉得很温暖。
比起来,妈很幸福。
希望妈很幸福之余,再多一点幸运,让我们赶快排到拥有电视遥控器的单人房吧。
2005/04/18上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看电影的人。
在这个时代,常可听见许多人在形容自己时,套上“喜欢看电影”或“超级喜欢看电影”或“嗑电影维生”之类的语汇,于是喜欢看电影几乎无法精准将一个人的特色带出,变成没有效度的个性指标。
但我还是硬要这么形容自己,一个非常喜欢电影的人。喜欢看,喜欢讨论,喜欢重复讨论,甚至喜欢到要参一脚的地步。
电影是种很奇妙的影像经验。有时候我偏执到只承认在电影院看电影才有所谓真正看电影的感觉。电影院屏幕大(你尽管用投影机投影吧!尽管用42吋的电浆电视吧!我不会承认你的家庭剧院比电影院的屏幕还大的!)音响好(什么!你家的环绕音响价值数十万!我不听我不听!),更重要的是,电影院是个没有个人遥控器的公众空间,你无法以个人喜好或憋尿系统出现问题而粗鲁地按下暂停钮,快转跳过无聊的情节、倒转确认刚刚女主角到底有没有露点。
总之,你就是得乖乖坐在位子上,心甘情愿跟着导演设计的镜头工程,一步步看完每个细节。如果你想尿尿,抱歉!你就得牺牲一些可能很精彩的养眼镜头,要不就是甘愿一点尿在裤子上。
这就是电影,很迷人吧!别告诉我座落在你家的家庭剧院可以挤三百个人,所以你家的超豪华家庭剧院当然少了三百个人的笑声、掌声、嘘声与泪水。当电影成为集体经验时,才能体现出电影的真正效果,而非过度私人化的解读(私人化的反刍解读当然重要,但这个部份依然能够在集体经验的同时一并留存)。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