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作者:佚名 更新:2021-11-29 08:23
我们的讨论一直持续到晚上,尽管我们的谈话更多有个人性质。我们在谈到各自的家庭时,邓不住地往我的盘子里放入引人开胃的美味佳肴,我们频频举杯祝酒,邓对他有兴趣访美作了一些含蓄的暗示。他还作了一项神秘莫测的评论,大意是说他自己作为高级领导人只有3年的时间了,他这样说时,似乎在强调美中关系的进展有某种迫切性。我告诉他,我希望能在华盛顿我的家中回请他一次,以答谢这次宴请,邓微笑着接受了。”
邓小平接受布热津斯基的邀请,是在他们当天晚上的会谈中。他们在人民大会堂谈了一个下午。在快要吃晚饭的时候,转换地点来到了北海仿膳饭庄边吃边谈,由过去给毛泽东、周恩来作翻译的冀朝铸担任翻译。
这天黄昏时分的北海公园因为这次特别的宴会而载入了史册。湖面波光潋滟,灯影粼粼,垂柳依依,和风拂面。在公园西边的仿膳饭庄里,古香古色的宫廷菜与点心令人回味无穷。穿着黑色中山装的中国主人与西装革履的美国客人都因会谈的顺利而有些兴奋。
这是对中美关系起了重大作用的一次谈话。数年后,布热津斯基才知道,邓小平这次在北海公园的仿膳饭庄宴请他,是邓小平了解他,知道他这次访华的不易而给他的特殊礼遇。布热津斯基以后曾多次回忆起这一次谈话,说这是他终身难忘的一个夜晚。他说:“会见后不久,如上所述,他把我带到一家饭店,在那里我们继续讨论,气氛更加无拘无束,一直讨论到很晚。邓个子小,气魄却大,立即使我心折。他富有才智,机警、精明,理解很快,相当幽默,强硬而直率。和他谈话以后我更加理解他何以能经受住政治生涯中的所有挫折,但更重要的是,他的目的感和干劲使我印象深刻。他是一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能和谁打交道的政治领袖。”
次日下午,华国锋总理也接见了布热津斯基。布热津斯基递交了从月球采回的岩石标本及带上月球又带回来的五星红旗。
在告别宴会上,布热津斯基在原来准备的祝酒辞中,特意加上了关于卡特总统对美中关系正常化下了决心的段落。他在祝酒辞中首先表达了美国对中国的三个根本信念:第一,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友谊和关系正常化对世界和平极为重要和有益;第二,一个安全和强大的中国对美国有利;第三,一个强大、自信和参与全球事务的美国对中国有利。然后,他加了如下一段话:“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希望与强大的中国有友好联系。他决心和你们一起,在上海公报的范围内,克服两国关系正常化道路上尚存的障碍。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已经下了决心。”
布热津斯基一回到美国就立即向卡特总统提交了一份书面报告,认为这次访问“很成功”。5月26日,外出刚刚回到华盛顿的卡特就听取了布热津斯基的当面汇报。卡特也认为,尽管布热津斯基去中国的使命不是去谈判任何有关中美关系最后协议的,但是他干得很好,为后来取得进展奠定了基础。
这天,卡特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从伊利诺斯州和西弗吉尼亚州)回到华盛顿时,兹比格已经从中国回来了。他对中国人大为倾倒。我说他着了迷了。”
西方的传媒对布热津斯基的北京之行反应是积极的。法国《世界报》称这是“中美关系决定性的里程碑”。德国《法兰克福报》说“中国领导人隆重地接待布热津斯基,其规格可与接待基辛格相比”。
第二部分邓小平迷住了“三边主义”的创始人——邓小平和布热津斯基(3)
□令布热津斯基感到“的确相当惊奇”的是,“一个十亿人的领导人”到达美国后仅两小时就如约赶到他家吃美国风味的烤牛肉!
□布热津斯基问邓小平:“你在中国政治上也碰到了许多困难吧?”邓小平马上回答说:“有!在台湾!”
布热津斯基离开中国之后,中美于7月份正式开始了建交谈判。然而在美方接受与台湾“断交、废约、撤军”三大原则之后,谈判在出售武器给台湾的问题上,美国不让步。直到11月,谈判仍无进展。直到12月4日,中美建交谈判的第6次会议在中国外交部会议室举行,韩念龙代替黄华作为中方代表告诉美国代表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中国政府赞同美国提出的把1979年元旦作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日期,并告诉他邓小平副总理将于12月13日接见他,中美关系正常化才算正真有了重大转折。卡特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指示布热津斯基在邓小平接见伍德科克之前,会见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柴泽民。此后围绕这一问题,邓小平先后于12月13日上午、14日下午、15日下午,三次同伍德科克会谈。最后,邓小平一锤定音,双方就台湾问题达成了共识,搁置了分歧。
按照计划,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1月28日,邓小平应邀出访美国,作为30年来第一个访问美国的中国领导人,受到了美国卡特政府的隆重欢迎。
邓小平的专机波音707飞机,经过15个小时的飞行(中途在阿拉斯加州的安科雷奇空军基地停留1个小时),于北京时间29日凌晨4时半(美国东部时间1月28日下午3时半)到达华盛顿安德鲁斯空军基地。
瑞雪兆丰年。刚刚结束的一场大雪给华盛顿披上了一件银装。在机场,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受到了美国副总统蒙代尔和夫人、国务卿万斯和夫人等的热烈欢迎。
简短的欢迎仪式结束后,邓小平一行下榻在白宫对面的布莱尔大厦。
74岁的邓小平不顾长途跋涉的辛劳,信守8个月前在北京北海仿膳饭庄的诺言,在简单的安顿休息之后,便赶到华盛顿郊外麦克赖恩的布热津斯基家里,参加一个别有风味的美国家庭晚宴———吃烤牛肉。
为了迎接邓小平的到来,布热津斯基一家这几天可谓忙得不亦乐乎。布热津斯基自己负责选购了满满一柜美酒;夫人亲自精心选择拟定了菜单,并烹制了具有浓郁美国风味的烤牛肉、蟹肉、蔬菜和水果沙拉等等;他让三个孩子———伊恩、马克和米卡充当宴会服务员负责端菜倒酒的服务。布热津斯基还请奥克森伯格、万斯、伍德科克、霍尔布鲁克等出席作陪。晚宴上他们吃着美国饭菜,喝的是上等的苏联伏特加酒。
布热津斯基高兴地举杯给邓小平敬酒时说:“我用勃列日涅夫喜欢的美酒向你表达敬意。”
邓小平听后,哈哈大笑起来。
而在晚宴开始之前,布热津斯基和邓小平还进行了简短的会谈。
布热津斯基问邓小平:“中国在私人财产方面有什么限制?人们有没有私人住房?能不能雇用人?城市里有没有私人企业?”
邓小平回答说:“中国有私人住房。等将来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可以买小汽车,但那可能是十多年以后的事情。在中国可以雇人,现在人们的工资低,将来工资高了就雇不起了。中国的城市有些小商小贩,‘文化大革命’时取消了,今后要恢复。”
宴会开始后,酣畅耳热之时,布热津斯基当众发表了自己的高见说:“中国人和法国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认为自己的文明优于所有其他国家。”
邓小平反应很快,不紧不慢地回答说:“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东亚,中国的饭菜最好;在欧洲,法国的饭菜最好。”
邓小平的幽默风趣引得大家高兴地笑了。
布热津斯基又问邓小平:“卡特总统由于决定和中国关系正常化,他在国内已碰到一些政治上的困难。你在中国,是否也有人反对关系正常化,在政治上也碰到了许多困难吧?”
这是一个敏感而颇有些难度的问题。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把目光投给邓小平。
谁知邓小平很快就回答说:“有!”
大家都把眼睛紧紧地盯着邓小平,等待着他后面的回答。而邓小平大胆公开地说出了“有”,这就让人敬佩。当时在场的布热津斯基的高级助手、中国问题专家奥克森伯格后来回忆当时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说:“这将是令人高兴的夜晚。多么坦率啊!我们将了解中国制定政策的过程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
在稍停片刻之后,邓小平接着说:“台湾有人反对。”
邓小平说“台湾有人反对中美关系正常化”这样的回答,自然是布热津斯基所料想不到的。这也再次让他感受到第一次见到邓小平时给他留下的印象———富有才智,机警、精明,理解很快,相当幽默,强硬而直率。和他谈话以后我更加理解他何以能经受住政治生涯中的所有挫折,但更重要的是,他的目的感和干劲使我印象深刻。他是一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能和谁打交道的政治领袖。”
后来有人分析说,如果布热津斯基能预料到邓小平会如此巧妙地借用他的提问来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话,他极有可能会避开这个“愚蠢”的问题。
邓小平访美期间,布热津斯基几乎参加了所有的重要会谈和宴会。在他的回忆录中,他多次回忆起与邓小平交往的往事,用许多笔墨对邓小平的风采进行了充满崇敬的描绘。
而这次邓小平到布热津斯基家中作客,也就分明是在公开赞扬他对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所做出的积极贡献,给布热津斯基一家带来了极大的荣耀。因为,去年春天的时候,国务卿万斯曾抱怨布热津斯基的一些公开言论妨碍了他有效发挥国务卿的作用,因此卡特总统曾一度降低了布热津斯基的形象,让他躲在幕后。而这种情况直到他参加了中美建交谈判后才有所改变。
邓小平接受布热津斯基的邀请,是在他们当天晚上的会谈中。他们在人民大会堂谈了一个下午。在快要吃晚饭的时候,转换地点来到了北海仿膳饭庄边吃边谈,由过去给毛泽东、周恩来作翻译的冀朝铸担任翻译。
这天黄昏时分的北海公园因为这次特别的宴会而载入了史册。湖面波光潋滟,灯影粼粼,垂柳依依,和风拂面。在公园西边的仿膳饭庄里,古香古色的宫廷菜与点心令人回味无穷。穿着黑色中山装的中国主人与西装革履的美国客人都因会谈的顺利而有些兴奋。
这是对中美关系起了重大作用的一次谈话。数年后,布热津斯基才知道,邓小平这次在北海公园的仿膳饭庄宴请他,是邓小平了解他,知道他这次访华的不易而给他的特殊礼遇。布热津斯基以后曾多次回忆起这一次谈话,说这是他终身难忘的一个夜晚。他说:“会见后不久,如上所述,他把我带到一家饭店,在那里我们继续讨论,气氛更加无拘无束,一直讨论到很晚。邓个子小,气魄却大,立即使我心折。他富有才智,机警、精明,理解很快,相当幽默,强硬而直率。和他谈话以后我更加理解他何以能经受住政治生涯中的所有挫折,但更重要的是,他的目的感和干劲使我印象深刻。他是一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能和谁打交道的政治领袖。”
次日下午,华国锋总理也接见了布热津斯基。布热津斯基递交了从月球采回的岩石标本及带上月球又带回来的五星红旗。
在告别宴会上,布热津斯基在原来准备的祝酒辞中,特意加上了关于卡特总统对美中关系正常化下了决心的段落。他在祝酒辞中首先表达了美国对中国的三个根本信念:第一,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友谊和关系正常化对世界和平极为重要和有益;第二,一个安全和强大的中国对美国有利;第三,一个强大、自信和参与全球事务的美国对中国有利。然后,他加了如下一段话:“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希望与强大的中国有友好联系。他决心和你们一起,在上海公报的范围内,克服两国关系正常化道路上尚存的障碍。在这个问题上,美国已经下了决心。”
布热津斯基一回到美国就立即向卡特总统提交了一份书面报告,认为这次访问“很成功”。5月26日,外出刚刚回到华盛顿的卡特就听取了布热津斯基的当面汇报。卡特也认为,尽管布热津斯基去中国的使命不是去谈判任何有关中美关系最后协议的,但是他干得很好,为后来取得进展奠定了基础。
这天,卡特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从伊利诺斯州和西弗吉尼亚州)回到华盛顿时,兹比格已经从中国回来了。他对中国人大为倾倒。我说他着了迷了。”
西方的传媒对布热津斯基的北京之行反应是积极的。法国《世界报》称这是“中美关系决定性的里程碑”。德国《法兰克福报》说“中国领导人隆重地接待布热津斯基,其规格可与接待基辛格相比”。
第二部分邓小平迷住了“三边主义”的创始人——邓小平和布热津斯基(3)
□令布热津斯基感到“的确相当惊奇”的是,“一个十亿人的领导人”到达美国后仅两小时就如约赶到他家吃美国风味的烤牛肉!
□布热津斯基问邓小平:“你在中国政治上也碰到了许多困难吧?”邓小平马上回答说:“有!在台湾!”
布热津斯基离开中国之后,中美于7月份正式开始了建交谈判。然而在美方接受与台湾“断交、废约、撤军”三大原则之后,谈判在出售武器给台湾的问题上,美国不让步。直到11月,谈判仍无进展。直到12月4日,中美建交谈判的第6次会议在中国外交部会议室举行,韩念龙代替黄华作为中方代表告诉美国代表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中国政府赞同美国提出的把1979年元旦作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日期,并告诉他邓小平副总理将于12月13日接见他,中美关系正常化才算正真有了重大转折。卡特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指示布热津斯基在邓小平接见伍德科克之前,会见中国驻美国联络处主任柴泽民。此后围绕这一问题,邓小平先后于12月13日上午、14日下午、15日下午,三次同伍德科克会谈。最后,邓小平一锤定音,双方就台湾问题达成了共识,搁置了分歧。
按照计划,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1月28日,邓小平应邀出访美国,作为30年来第一个访问美国的中国领导人,受到了美国卡特政府的隆重欢迎。
邓小平的专机波音707飞机,经过15个小时的飞行(中途在阿拉斯加州的安科雷奇空军基地停留1个小时),于北京时间29日凌晨4时半(美国东部时间1月28日下午3时半)到达华盛顿安德鲁斯空军基地。
瑞雪兆丰年。刚刚结束的一场大雪给华盛顿披上了一件银装。在机场,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受到了美国副总统蒙代尔和夫人、国务卿万斯和夫人等的热烈欢迎。
简短的欢迎仪式结束后,邓小平一行下榻在白宫对面的布莱尔大厦。
74岁的邓小平不顾长途跋涉的辛劳,信守8个月前在北京北海仿膳饭庄的诺言,在简单的安顿休息之后,便赶到华盛顿郊外麦克赖恩的布热津斯基家里,参加一个别有风味的美国家庭晚宴———吃烤牛肉。
为了迎接邓小平的到来,布热津斯基一家这几天可谓忙得不亦乐乎。布热津斯基自己负责选购了满满一柜美酒;夫人亲自精心选择拟定了菜单,并烹制了具有浓郁美国风味的烤牛肉、蟹肉、蔬菜和水果沙拉等等;他让三个孩子———伊恩、马克和米卡充当宴会服务员负责端菜倒酒的服务。布热津斯基还请奥克森伯格、万斯、伍德科克、霍尔布鲁克等出席作陪。晚宴上他们吃着美国饭菜,喝的是上等的苏联伏特加酒。
布热津斯基高兴地举杯给邓小平敬酒时说:“我用勃列日涅夫喜欢的美酒向你表达敬意。”
邓小平听后,哈哈大笑起来。
而在晚宴开始之前,布热津斯基和邓小平还进行了简短的会谈。
布热津斯基问邓小平:“中国在私人财产方面有什么限制?人们有没有私人住房?能不能雇用人?城市里有没有私人企业?”
邓小平回答说:“中国有私人住房。等将来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可以买小汽车,但那可能是十多年以后的事情。在中国可以雇人,现在人们的工资低,将来工资高了就雇不起了。中国的城市有些小商小贩,‘文化大革命’时取消了,今后要恢复。”
宴会开始后,酣畅耳热之时,布热津斯基当众发表了自己的高见说:“中国人和法国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认为自己的文明优于所有其他国家。”
邓小平反应很快,不紧不慢地回答说:“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东亚,中国的饭菜最好;在欧洲,法国的饭菜最好。”
邓小平的幽默风趣引得大家高兴地笑了。
布热津斯基又问邓小平:“卡特总统由于决定和中国关系正常化,他在国内已碰到一些政治上的困难。你在中国,是否也有人反对关系正常化,在政治上也碰到了许多困难吧?”
这是一个敏感而颇有些难度的问题。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把目光投给邓小平。
谁知邓小平很快就回答说:“有!”
大家都把眼睛紧紧地盯着邓小平,等待着他后面的回答。而邓小平大胆公开地说出了“有”,这就让人敬佩。当时在场的布热津斯基的高级助手、中国问题专家奥克森伯格后来回忆当时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说:“这将是令人高兴的夜晚。多么坦率啊!我们将了解中国制定政策的过程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
在稍停片刻之后,邓小平接着说:“台湾有人反对。”
邓小平说“台湾有人反对中美关系正常化”这样的回答,自然是布热津斯基所料想不到的。这也再次让他感受到第一次见到邓小平时给他留下的印象———富有才智,机警、精明,理解很快,相当幽默,强硬而直率。和他谈话以后我更加理解他何以能经受住政治生涯中的所有挫折,但更重要的是,他的目的感和干劲使我印象深刻。他是一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能和谁打交道的政治领袖。”
后来有人分析说,如果布热津斯基能预料到邓小平会如此巧妙地借用他的提问来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话,他极有可能会避开这个“愚蠢”的问题。
邓小平访美期间,布热津斯基几乎参加了所有的重要会谈和宴会。在他的回忆录中,他多次回忆起与邓小平交往的往事,用许多笔墨对邓小平的风采进行了充满崇敬的描绘。
而这次邓小平到布热津斯基家中作客,也就分明是在公开赞扬他对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所做出的积极贡献,给布热津斯基一家带来了极大的荣耀。因为,去年春天的时候,国务卿万斯曾抱怨布热津斯基的一些公开言论妨碍了他有效发挥国务卿的作用,因此卡特总统曾一度降低了布热津斯基的形象,让他躲在幕后。而这种情况直到他参加了中美建交谈判后才有所改变。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