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作者:叶永烈 更新:2021-11-29 07:08
这样,携带这种带有磁性的书出门,就被探测器发现。
如果买书时付了钱,或者借书时办理了借书手续,营业员、图书馆管理员就用消磁器给书消磁。出门时,探测器就不会发出蜂鸣声。
同样道理,一些超级市场在所有的商品上涂了磁水,在门口安装磁性探测器,也可以减少货物被窃。
在候机大楼,除了用安全检查门和手提探测器对旅客进行人身检查外,还用X光机检查旅客的行李。
受检的箱子、旅行袋之类,一个挨一个放在传送带上,逐一移过X光机。检查人员坐在电视前监视着,在荧光屏上,那些行李仿佛变成透明了似的,一眼就可以看出里面的物品。
X光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自从采用X光检查,那些藏匿于手提把中的金条、藏匿于箱子夹层中的银圆,变得一目了然,原形毕露。
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付走私犯,使走私犯们感到惶恐不安了!
识破假古董
偷运珍贵文物、名画、也是走私犯们常干的罪恶勾当。一旦偷运出镜,他们便哄抬价格,以极高的价格出售,牟取暴利。
与此同时,他们又常常制造假古董、假名画,以假充真,同样牟取暴利。
在世界上,伪造假古董的案件,屡见不鲜。
西欧几个博物馆曾以高价从某古董商人那里收购了9件中国陶俑,据说是“六朝”时的珍品。所谓“六朝”,是指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都以建康(即今南京)为首都。在历史上,“六朝”一般泛指公元3世纪初至6世纪前后这300多年。
1970年,英国牛津大学考古研究室的科学家们,对那9件“六朝”陶俑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其中只有3件是真品,其余6件全是赝品。
科学家们如何鉴别老古董的真伪呢?
他们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测定“碳14”。
碳,是一种很普通的化学元素。在动、植物体内都含有碳元素,大气中也有碳的化合物——二氧化碳。
碳有两种同位素——碳12与碳14。在碳12中,每一个原子含有6个质子、6个中子;在碳14中,每一个原子含有6个质子,8个中子。碳12不具有放射性,碳14则是放射性元素,原子核不断发生裂变,变为碳1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碳,绝大部分是碳12,而碳14只占一万亿分之一。
当动、植物活着的时候,不断进行新陈代谢,体内的碳不断从大气中得到更换,所以体内两种碳的比例,是与大气中一样的。然而,当动、植物死亡以后,不再进行新陈代谢,体内的碳14不断分裂,于是碳14的比例不断减少碳12不断增加。
碳14的分裂速度是固定不变的。它每隔5730±40年,减少一半。因此,考古学家们通过测量古动、植物体内的碳14的含量,就可以推算出它的死亡年代。
同样,用古代动、植物制成的布、纸、木器、骨雕之类,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测出它们的“年龄”。
陶俑是用泥土做成的。泥土中往往含有动、植物腐烂后遗留下来的有机质。当然,也可以通过测定碳14含量,测定陶俑的制造年代。
测定碳14含量,是一种很精确的现代化技术。在它的面前,那些假冒的‘古代陶俑”,就现出了原形。
名画辨伪
1945年5月29日,两名荷兰警察来到阿姆朗特丹市凯策斯格拉赫特街321号,奉命逮捕了荷兰画家汉·范·米格伦。
画家为什么被捕呢?
罪名是相当可怕的——“叛徒”!
画家怎么会成为“叛徒”呢?原来,米格伦不仅是画家,也是画商。他,居然把荷兰17世纪著名画家弗美尔(1632—1675)的油画《耶稣基督与奸妇》高价卖给了德国的空军部长、纳粹头子海尔曼·戈林。这对于荷兰来说,米格伦的行为,构成了“叛国罪”。
“叛国罪”当然是很严重的罪行,米格伦即使免于一死,恐怕也要在监狱里蹲一辈子。
完全出人意料、米格伦不仅不承认自己的“叛国罪”,反而声称自己是一位“爱国者”!
他怎么又变成“爱国者”了呢?他申辩说,那幅卖给戈林的名画,并非弗美尔的作品,而是他画的赝品!他把赝品卖给了戈林,欺骗了敌人,那当然是一种“爱国行为”!
然而,法官却摇头:“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你想想,戈林是一位精明的名画收藏家,赝品岂能瞒过他的眼睛?
米格伦向法官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你们不相信的话,请把画笔、画架、面布和颜料运进监狱,我可以当场画一幅弗美尔的画给你们看看!”
果真,他画出了酷似弗美尔原作的油画!
这下子,法官不得不相信了,不再判他“叛国罪”。不过,这么一来,他犯了“伪造名画”罪,判处一年徒刑。
原来,米格伦本身,是一位三流画家。他是海牙艺术学院的毕业生,不过,他的作品不值钱,无人赏光。他穷极无聊,想起伪造名画展,高价出售,从中牟利。他伪造了14幅名画,卖掉了9幅,都未被人发现伪造。这一回,倘不是他为了表白自已是“爱国者”,和盘托出底细,恐怕不会有人怀疑他笔下的“名画”!
米格伦的伪造名画案,震惊了欧洲。
就在人们的惊叹声中,米格伦因心脏病发作,于1947年12月30日猝然死去。
米格伦一死,又节外生枝。有人说,米格伦的监狱中画的弗美尔的画,并不那么像。米格伦实际上并未伪造过弗美尔的画。他主动交代“伪造名画”,为的是开脱自己的“叛国罪”。
于是,米格伦案件,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有人说真,有人说假。嘁嘁喳喳,争个不休。
一直到1968年,美国卡纳吉——梅隆大学的科学家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鉴定,这才最后解决这一疑案。
美国科学家用的方法,类似于识破假古董用的碳14测定。油画中的白色颜料,过去是用碳酸铅。铅,也有好几种同位素,其中最多的是铅210,半衰期为22年。在天然的铅矿中,铅是由镭226衰变而来的。镭226的半衰期为1620年。在制成白色颜料后,铅210得不到镭226的补充,不断变少。因此,测定额料中铅210和镭226的衰变率,便可以测出颜料的年代,也就是油画的年代。
经过美国科学家的测定,那些由米格伦卖出的“名画”,用的是20世纪的新颜料,根本不是弗美尔的17世纪的颜料。也就是说,科学家们断定,米格伦确实是犯“伪造名画”罪,并非犯了“叛国罪”。
伪造名画者比比皆是。美国科学家判明了米格伦的罪行,这一方法同样也可以用来鉴定其他名画的真伪。
不久,美国科学家又发明用“离子探针分析仪”来鉴定古画。法国、英国、日本、前苏联、德国相继制成了这种仪器。我国现在也生产这种仪器。
离子探针分析仪是非常灵敏的仪器,它能激出一束比针还细的离子束,深入古画的颜料层中,分析出颜料的化学成分。由于探针极细,几乎无损于原画。
古代油画和现代油画所用的颜料不同。比如,白色颜料“锌钡白”在19世纪70年代才开始用于绘画;黄色颜料“锑黄”始用于18世纪;红色颜料中的“镉固色剂”,始用于19世纪……。通过离子探针分析颜料的化学成分,可以辨别真伪。
离子探针微分析仪是用氧气或者氩气,在离子源中电离,再加速、聚焦,成为一束纤细的高能离子束。用它轰击样品,使样品“溅射”出离子,经质谱仪分析,测得化学成分。
如今,离子探针微分析仪不光用来鉴别古画,而且也广泛用于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考古学等方面。
形形色色的假钞案
走私,又常常跟印制、使用假钞票联系在一起。最近几年,我国公安部门已经多次发现混入市场的假人民币。这些假人民币绝大部分是在海外印制的,通过走私集团混入我国市场,干扰和破坏我国的经济建设。
制造伪币,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古罗马市场上便发现用薄薄的银层包在铜币外面,冒充银币。
1816年,美国刚刚发行纸币不久,伪造纸币的罪犯们印制了大批伪钞,竟使美国国内流通的货币之中有三分之一是伪造的。大量的伪币,差一点使林肯总统垮台。为此,林肯总统命令:“建立一支正式的常备力量来镇压这些伪造货币的罪犯。”仅1865年一年,美国政府抓获的伪造货币的罪犯,便达200多人。
在形形色色的假钞案中,最为著名的要算是“柏恩哈特”假钞案了。
“柏恩哈特”假钞案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假钞票的制造者是德国特工组织,把这项秘密工作称为“相恩哈特行动计划”,策划者为德国“国家保安总部”第六处处长华特·舒伦堡及其副手威廉·霍特尔。德军“最高统帅”阿道夫·希特勒亲自过问了这个计划。
希特勒指示舒伦堡,首先着手伪造英镑。特工人员把全德国最优秀的雕刻家们都召来了,把大学的数学教授们也请来了。这些人举行了绝对保守秘密宣誓仪式之后,分头开始工作。
雕刻家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英镑,找出其中的鉴别记号,然后拿出看家本领,精雕细刻,为制造伪钞镌版。
如果买书时付了钱,或者借书时办理了借书手续,营业员、图书馆管理员就用消磁器给书消磁。出门时,探测器就不会发出蜂鸣声。
同样道理,一些超级市场在所有的商品上涂了磁水,在门口安装磁性探测器,也可以减少货物被窃。
在候机大楼,除了用安全检查门和手提探测器对旅客进行人身检查外,还用X光机检查旅客的行李。
受检的箱子、旅行袋之类,一个挨一个放在传送带上,逐一移过X光机。检查人员坐在电视前监视着,在荧光屏上,那些行李仿佛变成透明了似的,一眼就可以看出里面的物品。
X光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自从采用X光检查,那些藏匿于手提把中的金条、藏匿于箱子夹层中的银圆,变得一目了然,原形毕露。
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付走私犯,使走私犯们感到惶恐不安了!
识破假古董
偷运珍贵文物、名画、也是走私犯们常干的罪恶勾当。一旦偷运出镜,他们便哄抬价格,以极高的价格出售,牟取暴利。
与此同时,他们又常常制造假古董、假名画,以假充真,同样牟取暴利。
在世界上,伪造假古董的案件,屡见不鲜。
西欧几个博物馆曾以高价从某古董商人那里收购了9件中国陶俑,据说是“六朝”时的珍品。所谓“六朝”,是指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都以建康(即今南京)为首都。在历史上,“六朝”一般泛指公元3世纪初至6世纪前后这300多年。
1970年,英国牛津大学考古研究室的科学家们,对那9件“六朝”陶俑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其中只有3件是真品,其余6件全是赝品。
科学家们如何鉴别老古董的真伪呢?
他们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测定“碳14”。
碳,是一种很普通的化学元素。在动、植物体内都含有碳元素,大气中也有碳的化合物——二氧化碳。
碳有两种同位素——碳12与碳14。在碳12中,每一个原子含有6个质子、6个中子;在碳14中,每一个原子含有6个质子,8个中子。碳12不具有放射性,碳14则是放射性元素,原子核不断发生裂变,变为碳1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碳,绝大部分是碳12,而碳14只占一万亿分之一。
当动、植物活着的时候,不断进行新陈代谢,体内的碳不断从大气中得到更换,所以体内两种碳的比例,是与大气中一样的。然而,当动、植物死亡以后,不再进行新陈代谢,体内的碳14不断分裂,于是碳14的比例不断减少碳12不断增加。
碳14的分裂速度是固定不变的。它每隔5730±40年,减少一半。因此,考古学家们通过测量古动、植物体内的碳14的含量,就可以推算出它的死亡年代。
同样,用古代动、植物制成的布、纸、木器、骨雕之类,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测出它们的“年龄”。
陶俑是用泥土做成的。泥土中往往含有动、植物腐烂后遗留下来的有机质。当然,也可以通过测定碳14含量,测定陶俑的制造年代。
测定碳14含量,是一种很精确的现代化技术。在它的面前,那些假冒的‘古代陶俑”,就现出了原形。
名画辨伪
1945年5月29日,两名荷兰警察来到阿姆朗特丹市凯策斯格拉赫特街321号,奉命逮捕了荷兰画家汉·范·米格伦。
画家为什么被捕呢?
罪名是相当可怕的——“叛徒”!
画家怎么会成为“叛徒”呢?原来,米格伦不仅是画家,也是画商。他,居然把荷兰17世纪著名画家弗美尔(1632—1675)的油画《耶稣基督与奸妇》高价卖给了德国的空军部长、纳粹头子海尔曼·戈林。这对于荷兰来说,米格伦的行为,构成了“叛国罪”。
“叛国罪”当然是很严重的罪行,米格伦即使免于一死,恐怕也要在监狱里蹲一辈子。
完全出人意料、米格伦不仅不承认自己的“叛国罪”,反而声称自己是一位“爱国者”!
他怎么又变成“爱国者”了呢?他申辩说,那幅卖给戈林的名画,并非弗美尔的作品,而是他画的赝品!他把赝品卖给了戈林,欺骗了敌人,那当然是一种“爱国行为”!
然而,法官却摇头:“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你想想,戈林是一位精明的名画收藏家,赝品岂能瞒过他的眼睛?
米格伦向法官提出了这样的建议:“你们不相信的话,请把画笔、画架、面布和颜料运进监狱,我可以当场画一幅弗美尔的画给你们看看!”
果真,他画出了酷似弗美尔原作的油画!
这下子,法官不得不相信了,不再判他“叛国罪”。不过,这么一来,他犯了“伪造名画”罪,判处一年徒刑。
原来,米格伦本身,是一位三流画家。他是海牙艺术学院的毕业生,不过,他的作品不值钱,无人赏光。他穷极无聊,想起伪造名画展,高价出售,从中牟利。他伪造了14幅名画,卖掉了9幅,都未被人发现伪造。这一回,倘不是他为了表白自已是“爱国者”,和盘托出底细,恐怕不会有人怀疑他笔下的“名画”!
米格伦的伪造名画案,震惊了欧洲。
就在人们的惊叹声中,米格伦因心脏病发作,于1947年12月30日猝然死去。
米格伦一死,又节外生枝。有人说,米格伦的监狱中画的弗美尔的画,并不那么像。米格伦实际上并未伪造过弗美尔的画。他主动交代“伪造名画”,为的是开脱自己的“叛国罪”。
于是,米格伦案件,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有人说真,有人说假。嘁嘁喳喳,争个不休。
一直到1968年,美国卡纳吉——梅隆大学的科学家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鉴定,这才最后解决这一疑案。
美国科学家用的方法,类似于识破假古董用的碳14测定。油画中的白色颜料,过去是用碳酸铅。铅,也有好几种同位素,其中最多的是铅210,半衰期为22年。在天然的铅矿中,铅是由镭226衰变而来的。镭226的半衰期为1620年。在制成白色颜料后,铅210得不到镭226的补充,不断变少。因此,测定额料中铅210和镭226的衰变率,便可以测出颜料的年代,也就是油画的年代。
经过美国科学家的测定,那些由米格伦卖出的“名画”,用的是20世纪的新颜料,根本不是弗美尔的17世纪的颜料。也就是说,科学家们断定,米格伦确实是犯“伪造名画”罪,并非犯了“叛国罪”。
伪造名画者比比皆是。美国科学家判明了米格伦的罪行,这一方法同样也可以用来鉴定其他名画的真伪。
不久,美国科学家又发明用“离子探针分析仪”来鉴定古画。法国、英国、日本、前苏联、德国相继制成了这种仪器。我国现在也生产这种仪器。
离子探针分析仪是非常灵敏的仪器,它能激出一束比针还细的离子束,深入古画的颜料层中,分析出颜料的化学成分。由于探针极细,几乎无损于原画。
古代油画和现代油画所用的颜料不同。比如,白色颜料“锌钡白”在19世纪70年代才开始用于绘画;黄色颜料“锑黄”始用于18世纪;红色颜料中的“镉固色剂”,始用于19世纪……。通过离子探针分析颜料的化学成分,可以辨别真伪。
离子探针微分析仪是用氧气或者氩气,在离子源中电离,再加速、聚焦,成为一束纤细的高能离子束。用它轰击样品,使样品“溅射”出离子,经质谱仪分析,测得化学成分。
如今,离子探针微分析仪不光用来鉴别古画,而且也广泛用于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考古学等方面。
形形色色的假钞案
走私,又常常跟印制、使用假钞票联系在一起。最近几年,我国公安部门已经多次发现混入市场的假人民币。这些假人民币绝大部分是在海外印制的,通过走私集团混入我国市场,干扰和破坏我国的经济建设。
制造伪币,由来已久。早在公元前,古罗马市场上便发现用薄薄的银层包在铜币外面,冒充银币。
1816年,美国刚刚发行纸币不久,伪造纸币的罪犯们印制了大批伪钞,竟使美国国内流通的货币之中有三分之一是伪造的。大量的伪币,差一点使林肯总统垮台。为此,林肯总统命令:“建立一支正式的常备力量来镇压这些伪造货币的罪犯。”仅1865年一年,美国政府抓获的伪造货币的罪犯,便达200多人。
在形形色色的假钞案中,最为著名的要算是“柏恩哈特”假钞案了。
“柏恩哈特”假钞案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假钞票的制造者是德国特工组织,把这项秘密工作称为“相恩哈特行动计划”,策划者为德国“国家保安总部”第六处处长华特·舒伦堡及其副手威廉·霍特尔。德军“最高统帅”阿道夫·希特勒亲自过问了这个计划。
希特勒指示舒伦堡,首先着手伪造英镑。特工人员把全德国最优秀的雕刻家们都召来了,把大学的数学教授们也请来了。这些人举行了绝对保守秘密宣誓仪式之后,分头开始工作。
雕刻家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英镑,找出其中的鉴别记号,然后拿出看家本领,精雕细刻,为制造伪钞镌版。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