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作者:断刃天涯    更新:2021-11-29 06:57
  正是:比花花解语,比玉玉生香。
  赵姬一见嫪毐,当即如痴如醉,要死要活,史书上说她“绝爱之”。赵姬轻唤声“爱哥!”便颤舌呻吟,娇语呢喃,浑身瘫软如条虫子,口口口口口口(作者此处删除XXX字)。有诗为证:
  灯光影里,鲛绡帐中,一个玉臂忙摇,一个金莲高举。一个莺声呖呖,一个燕语喃喃。
  好似君瑞遇莺娘,犹若宋玉偷神女。山盟海誓,依稀耳中;蝶恋蜂恣,未能即罢。
  正是:被翻红浪,灵犀一点透酥胸;帐挽银钩,眉黛两弯垂玉脸。
  经过赵姬的亲身实验,嫪毐果然坚强无比,久战不疲,如实如获至宝,倍加珍惜,二人遂天天热火朝天,夜夜如火如荼。
  在嫪毐孜孜不倦的努力下,赵姬久旱的田野开始孕育着新的希望,不久便生下一个儿子,没过两年,梅开二度,又生了个儿子。
  然而嫪毐同志受了太后的熏陶竟然有了远大的志向,对太后申述自己只能在后宫里耀武扬威,却见不得世面,因为人们都知道他是个阉人,没有社会地位,太后于是要儿子封他的后爹为长信侯,并给了不小的封地。
  嫪毐要太后生了两个儿子,就以为也可以给秦王赢政当爹了,国王儿子做得,老子为什么做不得?他的亲爹吕不韦不也想做国王吗,他想得,我为什么就想不得?于是异想天开的与秦王赢政商量禅位之事。
  这时秦王赢政已渐渐长大,但他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如果没有点魄力也不会完成统一祖国的大业。他先下手为强,一不做,二不休,联合吕不韦一起拿获了嫪毐将其脑袋搬了家,太后和嫪毐所生的两子也被当作杂种装在麻袋里摔死了。
  而那个赵姬也象一朵野花一样被扔进了冷宫,夜深人静的时候总是唱着歌想着她的老爱:
  山上的野花为谁开又为谁败,
  静静的等待是否能有人采摘;
  我就像那花一样在等他到来,
  拍拍我的肩我就会听你的安排。
  ……
  让我渴望的坚强的你呀经常出现在夜里,
  我无法抗拒我无法将你挥去。
  歌声催人泪下。而曾经她的坚强的他再也不会出现在夜里了,再无法抗拒也要将他挥去了。
  第四十二章
  赵姬的意思吕不韦自然是明白,知道赵姬这是在埋怨自己。事实上,也没有哪个女人在心理上喜欢在几个男人之间徘徊,吕不韦虽然成就了赵姬的富贵风光,却也给赵姬带来了更多的无奈,也许自从吕不韦把赵姬送给秦公子襄时,就已经注定了。
  史书往往都是由男人在写,对赵姬的许多评价未必是公允的,我倒是相信一点,赵姬如果不是一代国后,她的事情也就是那个时代一段寻常百姓家中,一个漂亮风骚女子几次改嫁的故事而已,顶多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话题。
  赵姬面前的吕不韦似乎也有点伤感,一个女人和个人的前途富贵取舍之时,也许这个时代男人们,没几个会选择女人吧,有钱有权的时候还怕没女人么?这也许才是吕不韦的真实想法。
  此刻四下无人,吕不韦却没有像以前一样上前搂住赵姬,而是向后退了两步,弯腰拱手道:“夫人,不韦此来,实有要事相商。”
  吕不韦的举动是一种疏远的态度,赵姬见了不由烧起一股怒火,小性子上来,眉毛往两边一耷拉,抬了抬身子,嘴角带着冷笑道:“我只是个居住后宫的女人,丞相大人有国家大事,去找外面的臣子们商量就是,本宫累了,想去休息。”
  说甩脸子就甩脸子,吕不韦不由苦笑起来,轻声道:“夫人!时下联军大军压境,咸阳危机,不韦需要夫人的帮助啊。”
  赵姬其实也是说说气话,怎么说吕不韦是她的第一个男人(注:据说秦始皇也是他们生的,这个不好肯定的说了),刚才就是气吕不韦那般疏远的态度而已。现在吕不韦现出哀求之色,赵姬也就软了下来道:“哼!有事才想起我。有什么事?说吧。”
  吕不韦这才赶紧将大殿上的事情做了汇报,最后道:“不韦来此,是请夫人出马,劝大王接受不韦派人和谈一事。”
  赵姬道:“好吧,我们这就去见大王。”
  秦王赢政在二人的联手面前,自然没有反抗的余地,和联军谈判的主意是不错,可赢政的骨子里还是希望通过战争来解决这个事,现在吕不韦拉上赵姬一起来,虽然赢政应允了,心里却又给吕不韦记下了一笔帐。
  吕不韦过了赢政这一关,便匆忙出来,见到在外等候的众臣,决定采取樊于期的建议,派人去联军处,能谈的下来就谈,谈不下来能拖一天就拖一天。
  吕不韦打的如意算盘,韩非这边的联军也知道时间对自己的重要性,大军一早开拔,杀奔咸阳,一路只上少有阻敌,下午的时候便开到咸阳城外二十里处扎营,时间不早,立刻进攻那叫莽撞,韩非下令全军,做好防御,明日之内,必须做好一切攻城的准备,后天拂晓向咸阳发起进攻。
  布置完一切,韩非让人请来庞援等领军将领,军事实际操作一道是韩非的弱项,自然是要听听大家的意见。
  韩非这边的作为暂且不说,单说蕞城内的王剪,也在今天等来了函谷关方面的消息,函谷守将已经亲帅一万五千人马,在五十里外悄悄的扎营,王剪得了消息大喜,立刻找来李信等人商议,决定今夜突袭齐军,内外夹击。
  是夜,蕞城内。王剪站在城头上,焦急的朝着东面看去。时间已经是午夜,齐军的营帐里只有少许的篝火还在亮着,齐军有六万守在城东,目的正是切断蕞城与函谷方向的联系。
  黑糊糊的夜晚中,一片安静。站在城头的王剪,只听见风吹动旗帜的响声,还有就是心脏一下一下在跳动的声音,这一仗一旦失败,意味着什么,王剪非常清楚。
  终于,齐军身后一片火起,接着是千军万马喊着杀声朝齐军营寨杀去,城头上的王剪看见齐营火光起时,猛的抄起身边的长戟冲下城来,踏上早就准备好的战车,大喊一声:“开城门!”
  巨大城门被缓缓的推开,王剪一举手中长戟,朝着已经整装待发的士兵们高呼:“兄弟们,函谷关的援兵到了,跟着我杀啊!”
  喊罢,战车第一个冲出城门,身后的士兵犹如一条脱困浅滩的长龙,王剪就是龙头,朝齐军中杀将而去。
  前来偷袭的正是函谷关来的一万五千秦军,齐军没防备背后之敌,被函谷关方向的秦军一下冲进营中,顿时就乱了阵营。齐军一向害怕秦军,真实历史上第五次联合伐秦本就没有参加,这次来的其实也很勉强。
  乱了套的齐军根本没什么战斗力,加上秦军又是天下最强的军队,前后这一夹击,杀的齐军真是如丧家之犬,四散而逃。
  再看王剪,领着两万秦军,如同虎入羊群一般,在齐军中横冲直撞,当真是所向披靡,杀的齐军一路鬼哭狼嚎,人人只狠少生了两条腿。至于齐军主帅,见局势不受控制,干脆带上手下亲信,趁着夜色的掩护,逃跑去了,丢下士兵们任秦军追杀。
  这一仗秦军真是杀的痛快,足足杀了一个半时辰,破晓时分才结束,统计下来的战果是,秦军伤亡不过一千,齐军死伤三万,被俘4万余,负责监视咸阳方向的齐军将领倒也机灵,见势不妙,带上手下连夜往联军主力方向逃窜去也。
  ………………
  昨夜没怎么睡的韩非,五更十分便被外面值日的士兵喊醒了,在身边的魏柔手忙脚乱的帮穿好衣服出来后,外面的士兵进来报告道:“禀报公子,蕞城方向传来消息,齐军遭到秦军夜袭,已经全军败退而去!”
  “什么?齐军败了?已经全军溃散?”韩非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以为这一大早的还没睡醒呢。
  揉了揉眼睛,再次确认消息后,韩非只觉得眼前一黑,心口一疼,嗓子眼一甜,一口热血忍不住的喷了出来!
  第四十三章 撤退
  原来历史依旧在原来的轨迹上运行着,只不过像那九曲黄河一般,在某个地方转了个弯而已。韩非想到这时,摇晃的身子脚步也稳了下来,心情似乎反而变的轻松了。
  从里面出来的魏柔看见韩非吐血,吓的脸色立刻就白了,冲上前来扶住韩非道:“韩非,你没事吧?你别吓我!”
  韩非摇了摇手示意没事,被魏柔扶着坐下后,韩非抬头给魏柔一个笑容道:“我没事,你去让人把各国将领都请来,就说我急事相商。”
  魏柔有点不放心的看着韩非又问:“你真的没事么?”
  韩非笑笑道:“不碍事,这些天老觉得胸口闷的慌,可能是累的缘故,这口血吐出来,舒坦多了。”
  “来人,伺候好公子。”魏柔叫来手下侍女伺候韩非,这才回头对韩非道:“我去去就来,你自己当心点,凡事想开点,别着急,哦!”
  说完魏柔走了,韩非靠在使女端来的墩子上,嘴角露出苦笑。就在刚才,韩非总算明白一个问题,自己已经和过去那个教书的韩非没有任何联系,已经完全融入了这个时代。作为一个临时统帅,战场上的一胜一负牵动着自己心,原来自己对改变历史有着强烈的欲望,也对这一仗给予了太多的冀望,难怪刚才听到齐军失败的消息时,会激动的使韩非子留下的孱弱的身体一时承受不起,其根源还是因为自己太看重这一次战役了。
  就算打下咸阳,改变了历史进程,又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