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作者:老摇    更新:2021-11-29 02:35
  “嗯,那还是对的,”我老实承认说,“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小说就不可以概念化?难道一定要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爱荷华的中国男生才算好小说?事实上我对国内文学杂志上千篇一律的所谓生活小说还有意见呢。照我看,小说得给人美感,那种生活小说,味同嚼蜡,刚嚼还有点新鲜感,嚼多了我就觉得奇怪,它们明明不过是写得专业点的记叙文,也配叫小说!”
  作家笑了笑,引得他又咳了两声:“咳咳,那你对小说有什么概念化的看法?”
  “什么叫概念化?作老师我跟你说实话,我还真不知道什么叫概念化,这个词是他们加在我头上的。但我确实也有些看法,”既然作家问起,我就顺便夹带点私货:
  “比如说我是做计算机的,我们用的编程语言,一开始叫C语言,后来用C++,现在又出来个C#。那个C语言很强大,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但就是对程序员要求很高,不然动不动就系统崩溃。C++在设计上变成‘个体化(Object Oriented)’,从个体的角度写程序,再链接起来运行。这样效率差了一点,但接近现实,容易实现。C#就进化到‘元件化(Component Oriented)’,进一步把程序标准化,以保证安全和程序员的效率。这是因为现在编程已不再是以前那种‘科学+艺术’,而成了一项大众产业——您看我这样的都混进去了就知道这行现在已经滥竽充数到什么地步了——一切都标准化,程序员只要往框框里填点东西,添砖加瓦盖房子就行了。这样写出来的东西,功能不够强大,智力上也不够美,但安全快速,适合常人。——打个比方,C语言象极权制度,C#就象现代文明社会了。——文学从某种角度看也在遵循这同一进化路线,因为这是工业化时代不可避免的趋势: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有些艺术种类已经在这条路上走得相当远了,不象文学,我这个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还有可能来发表一点见解。那么我想,将来可能会出现‘个体化’、‘元件化’的小说——作者,或者公司,生产出描述人物、环境的界面,然后用户来自己开发,比如你生产出一个阳谷县的界面,里面有武松、武大郎、潘金莲、西门庆,然后施耐庵拿去写了《水浒传》,笑笑生拿去写了《金瓶梅》……”
  作家在听到C#时闭上了眼睛,当我讲到未来的设想时,已经开始发出鼾声,连我特意加上的“潘金莲”、“西门庆”,都没能把他唤醒。当然我不怪他,因为后来我们到达目的地,他在台上发表《写作与心灵》的演讲时,我也很快打起了瞌睡。想来C、C++、C#对他的催眠效果,也正和“心灵”、“纯洁”、“道德”之对我相仿吧。
  把我从昏昏沉沉的瞌睡中惊醒的,是作家忽然提到了我的名字:“……比如你们这里的一位青年作者老摇,在开车送我来这里的路上,就提出了一个很好的理论。他说他们做计算机的,用一种C语言,还有C加加,还有个叫C……C什么的……”
  我赶紧接口说:“C#。”
  “对,C#!他就通过对这三种语言的比较,得出了一些文学语言上的心得。我看这就是个好例子,充分说明了你们海外华人文学界的优势。你们身处海外,眼界开阔,能接触到国内人接触不到的东西……”
  作家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我,引得很多人都扭头过来看我。我被看得羞愧不已,只好希望这些人都不懂计算机,别以为我还真狂妄到好像计算机语言只有海外华人懂似的。
  这时作家的声音也往上拔去,看来他的嗓子没白保护,最后几句铿锵有力:“……而仍然能钟情于文学,说明大家仍然渴望着心灵的纯洁。因此我相信,海外文学的前途是光明的!”
  大家纷纷鼓掌,他的演讲就此结束,听众又问了些问题后,便开始签名售书。我站在队伍外,正百无聊赖间,忽然有人用英语对我说:“嗨!还记得我吗?”
  我转头一看,原来是昨晚在赌场遇到的那个白人算牌手。我不由得“喔”了一声,说:“嘿,真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你!”
  “我也没想到!”他大笑着说,“我太太喜欢这个作家,老早就说要来听他的演讲,我今天陪她过来,进来一看见作家,就对她说,嘿,[奇书网·手机电子书-wWw.QiSuu.cOm]这人我昨天就在赌场里遇到过了!我太太还不信!”
  我也笑了起来,说:“我希望这不会影响你太太对作家的看法。”
  “那怎么会?”他指着队伍的前列说:“那就是我太太,正在请作家签名的那个。”
  我顺着他的手势看去,是个四十岁上下的女士,小眼睛,高颧骨,脸上化着精心的浓妆,脖上套着明晃晃的金项链,正把书递给作家,一面激动地说:“作老师您说得实在太对了!我看现在中国大陆的问题就是道德沦丧,人们丧失了基本的诚信,贪污腐败,伪劣横行,所以怎么可能有好的文学作品出来!我这个人也是,出国越久反而越爱国,所以最恨的就是那些贪官污吏……”
  听她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本来我心里还有些嘀咕,以作家在演讲时的纯洁心灵标准,恐怕赌博也该算在非礼勿为之列,于是笑着对他说:“我知道你懂些中文,作家今天的演讲叫‘写作与心灵’,不过我们中国人认为赌博是人之常情,不算道德问题。”
  “对极了!”这个算牌手立刻眉开眼笑地伸出手来,“我叫吉姆。”
  “我叫老摇。”我和他握了一下手。他的手很有力。“很高兴认识你。”
  “我得感谢你昨天的翻译。我懂的中文只是……”他换中文说:“一点点——你好!吃了吗?”
  我笑着说:“你讲得不错!向我学中文的美国朋友,前五个词都是……”我放低了声音,“他妈的,我操,鸡巴,逼,和傻逼!”
  我们一起大笑起来,引得四周的人都向我们看。
  “这些词……你要考虑到是谁教我中文的!——不过我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吉姆低声说,“这几个词的中文我都懂,而且还有更多!”
  我们又一起大笑,吉姆环顾了一下周围,说:“我们到边上来吧。”我们走到房间角落,吉姆微笑着说:“我还懂一个词,‘suan pai’,你昨天的翻译真是妙极了……”
  我连忙道歉说:“对不起,我不该在桌上说你算牌的……”
  “不不不,你不需要道歉!”吉姆笑着打断了我的话,“事实上我倒很佩服,你这么快就看出来我在算牌。”
  “哦,我以前也算牌的。”
  “以前?”吉姆眼光一闪,“那你现在不算了吗?”
  我知道他是大行家,就老实说:“我输了很多钱,后来发现自己技术不够,就放弃了。”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可以告诉我你什么技术不够好吗?”
  “我对剩余副数的估计总是偏低,因此赌注偏高,风险加大,所以一个打击就把我打垮了。”
  “剩余副数的估计?那稍微训练一下就行了,不是大问题啊。”
  “我试过参加别人的算牌团队,他们说这是大问题,说旧习惯很难纠正,成本和风险太高,不愿意要我。”
  “哦?”吉姆很有兴趣地问,“你可以告诉我那个团队的头是谁吗?”
  “我不知道他的真名,不过在斯坦福·王的二十一点网站上,他叫比尔。”
  “比尔?四指比尔?哈哈……”吉姆大笑起来,“不,老摇,这不是个大问题。如果你愿意的话,”他向四周看了一下,“欢迎你加入我们的团队,我们可以训练你。”
  我一下子楞住了。吉姆见我犹豫,递过来一张名片:“这是我的名片,我们正在寻找一个亚裔算牌手,请你认真考虑一下。”
  “亚裔算牌手?为什么?”
  “因为现在赌场里的亚裔豪客(high-roller)越来越多,而且他们的赌注变化通常都很大,当然你我和赌场都知道,那是因为他们是萝卜,但这正好可以成为算牌手绝好的伪装。赌场对这样的赌客不但不会怀疑,还会大加欢迎,生怕丢掉了这样的顾客,所以在鉴定亚裔算牌手时也会分外谨慎。”
  “呃,我得考虑一下。”我低头看了看他的名片,上面他的头衔是“投资顾问”。
  “那当然,你慢慢考虑,到时候跟我联系。”他见我打量名片,又笑着说,“你也知道,算牌其实也不过就是一种投资,只不过风险比较大,但数学上可以保证长期肯定赢而已。”
  我说:“对,就是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
  吉姆忙说:“其实没那么难。如果你加入我们的话,我们可以给你训练一下,你就知道了。”这时他太太也找了过来,吉姆给我们介绍了。她叫萨丽,很兴奋地大讲作家和她的对话,又给我们看作家的签名。临分手时,吉姆和我握手说:“老摇,我们是认真地、诚心诚意地要找一个你这样的合作伙伴,请你务必考虑一下。”
  其实也没有可什么考虑,我在他提出邀请时就知道我拒绝不了这样的诱惑。过去算牌的经历一下子涌上我心头,曾经的辉煌和得意被我反复回放,最后的惨败和羞辱则被我弃之不顾,认为有了吉姆这样的行家指点,我再不会重蹈覆辙。当天晚上,我就给吉姆回了电话,表示愿意加入他的团队。
  二十
  吉姆的团队共有七个人,都是老手,最年轻的伊万也有十年的“获利玩家”经验,还是个计算机高手,最光辉的业绩是攻破过轮盘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