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舌尖上的华夏》(11k,求月票)
作者:月下吃柠檬    更新:2022-01-08 03:09
  电话那边的林代表很惆怅。
  方澈可是个摇钱树,以往无论是什么情况,方澈这棵树都能摇下来几颗金果子。
  就拿《华夏好声音》来说,独家赞助费最后给了一个多亿,但是在接下来的一季度里面,正宗好凉茶的销量提升了19%。
  赚大了。
  不过这一次这个《舌尖上的华夏》。
  他有点头大。
  你说你整纪录片干啥玩意,而且还是个美食纪录片。
  “方导,我们提前看看片子能行不?”林代表不太想驳了方澈的面子。毕竟以后还想合作呢。
  方澈笑了:“那肯定能行啊。”
  “好,那我这两天就来京城看看。”
  挂掉电话,方澈对上了许复利的目光。
  许复利的目光有点复杂,有点欲言又止。
  “许老师,您是不是有什么话想说?”方澈刚才从林代表的声音里也感觉到一些不对劲。
  就是林代表的情绪不怎么欢快,一点都不像是看到了钱的样子。
  许复利有些无奈地笑了下:“其实这个片子,早早就有人来咨询过。”
  这很正常,央视和方澈的合作,当初放出去风声的时候就有人来咨询,毕竟这两个都是金字招牌。
  方澈看着许复利的表情,再联想刚才林代表的表现,问道:“是不是结果不太理想?”
  许复利点了点头:“是的,一听说是纪录片,走了六成,再听说是美食纪录片,又走了两成。”
  这……这确实有点尴尬了。
  许复利解释道:“纪录片,很少有人投资的,美食性质的纪录片,更是闻所未闻。”
  说实话他也有点难顶,当时因为外界传言央视和方澈的关系紧张,所以紧急找了方澈做这么个事情。
  现在看来,当时还是有点欠考虑。
  方澈笑道:“那不还有两成呢嘛,不如我们开个招商会?”
  很多节目正式上线之前都会开招商会的。
  许复利想了想:“行,那我联系那些赞助商,你也联系一些。”
  随后他拍了拍方澈的肩膀:“没事,这个纪录片的投资一共才3000多万,就算是靠着央视的广告收入,也不会亏太多!”
  3000万,登峰出了两千多万,占股60%,方澈的策划,加上谢纹柯的工作,占股20%,其实央视就没拿多少钱出来。
  当时央视为了给方澈面子。
  因为多投就能多赚嘛。
  但是现在看来,央视感觉还逃过一劫了。
  这整的许复利还有点不好意思。
  “我去联系那些赞助商,定在后天开招商会如何?”许复利问道。
  方澈点点头:“可以。”
  许复利很快联系手下的人去通知其他的赞助商了。
  《舌尖上的华夏》工作室里,刚才的一幕,大家都看到了。
  此时所有的工作人员不免有些沮丧。
  谢纹柯把方澈拉到一边:“方导,咱这片子没有这么差吧?拉赞助这么难?”
  方澈笑了笑:“没事,要有信心。”
  然后他转身对大家说道:“各位,打起精神来,我们的作品是很好的,一定会有销路!”
  “动起来动起来,后天招商会,ppt什么的还需要做呢。忙完这两天我请大家吃饭。”
  方澈给大家打气。
  “好。”
  “嗯嗯,谢谢方导。”其他人强撑起笑脸来,开始工作。
  ……
  方澈走出了办公室,《舌尖上的华夏》的招商还真是个难题。
  这还真不是给赞助商们强行降智,因为在地球上,情况也差不多。
  地球上《舌尖上的中国》第一期的收视率是0.012,因为一般纪录片的收视率就是零点零几。
  没道理你拍个美食就比别人牛逼对吧?
  当年,《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也召开了招商会,甚至也请大家看了成品,但是最后的成果并不怎么理想。
  对于赞助商来说,每一笔投资都是在赌,有的作品看上去有大火的苗头,那就抢着赞助,比如《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播出的时候,大家摆明了知道这玩意能火了,所以这一季的赞助费直接过亿。
  而有的作品看不出来火的苗头,甚至是看不懂。
  这玩意谁会投啊。
  就好比吴京拍《战狼2》,拉不到投资,难道投资人们没看过剧本?
  就算没看过剧本,难道不知道吴京《战狼1》好歹也有5个多亿的票房?
  那肯定是知道,只不过是因为觉得这个题材不行,赚钱的概率不大,所以不跟嘛。
  《舌尖上的华夏》在这个世界,也是这样。
  此时正值下午六点多钟,方澈刚要出央视大厦,就看见两道人影嗖的一下从自己身边闪过。
  一黄一蓝,跟赛跑一样。
  “您好,美团外卖,您的外卖给您放到一楼大厅了,麻烦您给个五星好评。”
  “这里是饿了吗?先生您的外卖放到前台了啊,麻烦您给个好评。”
  两道人影一边打着电话,一边把手里的餐盒放在前台,出门的时候两个人还聊呢。
  “你什么时候开始干这个的?”身穿黄色马甲的美团外卖员问道。
  蓝色的饿了吗外卖员边走边说:“干了两个月了,这段时间比上班赚钱。”
  “说的是呢,对了,你们那边一单给多少补贴?”
  两人聊着就出了央视大厦,然后各自骑上自己的小电动车走了。
  方澈看着这两个人的身影,若有所思:“美团?饿了吗?”
  “外卖大战?”
  有一个问题问一下大家,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经常用手机软件点外卖的?
  15年?还是14年?
  方澈刚刚穿越过来的时候是13年,那时候宿舍里还有东门各个饭店发的广告。
  点外卖需要给他们打电话。
  14年的时候,移动和联通大范围的在高校组织4G换卡工作。
  方澈在14年5月的时候换了自己第一张4G卡,然后手机流量开始快起来。
  无论是下软件,还是在软件上大量的浏览图片,都变得很迅速。
  而外卖软件,实际上是在4G网络铺设之后才开始大量出现,因为这会儿可以很快的可以在手机上加载各种图片了呀。
  但是很可惜,方澈一毕业就天天回家吃饭了,压根没有啥点外卖的机会。
  这会儿看到两位外卖员,方澈才想起来。
  这都2015年了。
  外卖大战来了呀!
  然后方澈上网看了一下。
  果然,百度杀入了外卖领域,推出了百度外卖。
  美团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拿到了2500万美元。
  饿了么又拿下了一个城市的布局。
  三家打的那是相当热闹。
  想到这里,方澈拿出手机给王晨打了个电话。
  他们宿舍三个人都在秦城,所以联系一直没断。
  王晨的超级课程表可是做起来了,前段时间又完成了一轮融资。
  不过现在后劲不太足了,正在研究其他的软件呢。
  方澈想了想,给王晨打过去了电话。
  电话很快接通,对面立刻传来王晨那嘎嘎的声音:“嘿,老方,咋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
  方澈也不绕弯子:“正事啊,美团这些软件在你那里投过广告吗?”
  因为王晨的超级课程表已经做起来了。
  并且主要的用户都是学生。
  而外卖软件是不会放过高校这个市场的。
  所以王晨的这个软件,是这几个外卖软件不会放过的。
  王晨想都没想,兴奋地说道:“投了呀,给的价不低,而且前段时间是三家外卖公司一起来找的我。最后定下来的是饿了么,给的钱多呀。”
  “什么价?”
  “按照转换量来的,每注册一个用户,分15块钱。”
  靠。
  是真舍得烧钱。
  但是这也正常,在地球上,2015年,几个外卖软件大战的时候,疯狂地给用户补贴,饿了么融资10亿美金,到年底的时候生生烧的没劲了。
  美团融资20亿美金,也烧的差不多。
  百度最后烧的放弃抵抗,被饿了么给吞了。
  “怎么想起问这个来了?”王晨纳闷。
  “我不是拍了个美食的纪录片吗,找投资商呢,今天看到外卖员,想起来这几个软件了,你把这几个公司真正聊广告业务的人员电话给我,我联系一下。”
  王晨想起来了,今天看娱乐新闻的时候好像看到了这事。
  “你这纪录片……”王晨想说什么,干脆没说:“信息这就给你发过去,别自己打电话,自己打电话露怯,人家还以为你这片子没人投资呢。”
  嘿,王晨这段时间也是练出来了。
  方澈笑道:“我知道,我计划让我们这边工作人员给打呢。”
  王晨一瞪眼:“也别工作人员了,你那部边自己联系两个,我帮你打一个。”
  完事又交代了一些细节,两人挂掉了电话。
  另一边的王晨,抽了抽鼻子,换了换状态,然后给饿了么那边打了个电话:“喂,陈哥,忙着呢?陈哥,上次我在你这拿了不少钱,可别说弟弟没想着你啊。我那个同学方澈你知道吧,做了个美食的纪录片,最近找赞助商呢。”
  “陈哥,你想啊,美食,和咱外卖软件,多搭呀。”
  对面饿了么的陈总一听:“王总,你说的那个纪录片我知道,美食节目嘛投一投肯定没问题,但是美食纪录片,这纪录片……”
  陈总没兴趣。
  王晨抽了抽鼻子:“可拉倒吧陈哥,我听说人家美团和百度都开始和方澈那边联系了,我替你着急我才联系你的。”
  陈总一听:“???”
  “其他两家都联系了?”
  那我能拉下?
  “王总,不胜感激,不胜感激!”陈总心说好悬啊,其他两家都去了。咱能不去吗?
  “陈总,我把方澈他们节目组的电话号码给你啊。你直接找方澈,就说是我推荐的,我俩关系好着呢。”
  “感恩,心怀感恩!”
  说完之后两人就挂掉了电话。
  另一边,方澈回到办公室,还真的让工作人员联系其他的两个公司了。
  最先联系的是美团外卖。
  “喂您好,是百度外卖宣传部的刘总吗?这里是央视《舌尖上的华夏》节目组,想问一下您,我们节目有兴趣了解一下吗?后天我们这边有一个招商会。”
  对面的刘总一听。
  《舌尖上的华夏》?
  刘总不常上网,但是知道央视的牌子响亮。问道:“你们这个节目是什么类型的?”
  “是一个美食节目纪录片?”
  “纪录片?”刘总皱眉了。
  就在这时,饿了么陈总的电话打到了办公室来。
  另外一位工作人员接起电话对方澈喊道:“方导,饿了么宣传部的陈总经理找您,说一定要和您聊。”
  方澈走过去接电话,对面传来陈总热情的声音:“方导,久仰大名,我是你同学王晨王总推荐来的,听说咱们后天要开一个招商会?”
  方澈笑道:“是啊。”
  这话,正好让旁边电话那边美团的刘总听到。
  刘总不咋看娱乐新闻,但是也知道方澈。
  他知道纪录片的收视率一向不行。
  但是饿了么的陈总都主动给节目组打电话了?
  “后天的招商会我一定到。”
  “好嘞好嘞,我们这边也提前把资料给您发过去。”
  另一边,方澈也和陈总约好了时间。
  而后工作人员给百度外卖打过去电话。
  百度毕竟是做互联网公司起家的,对于娱乐圈的很多事情都很了解。
  一听是纪录片,立马就摆手不来了。
  工作人员补充道:“您来一趟看看也不亏吧,美团和饿了吗也会来的。”
  对面的总经理笑了笑:“还是算了。”
  让他们两家争吧。
  两个憨批,一点都不懂娱乐圈啊这是。
  纪录片能投吗?
  煞笔。
  两个外卖公司联系完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总算是热情起来一些。
  然后开始准备两天后的招商会了。
  ……
  两天之后,央视大厦的一个大会议室里。
  来了20多位公司的代表。
  其中就有饿了吗的陈总,还有美团的刘总。
  “来啦。”
  “嗯。”
  大家都是老熟人了。
  最前方,是节目组的一位副导演在讲ppt。
  “《舌尖上的华夏》不同与以往的纪录片,我们以美食为题材,连接人与自然……与此同时,我们采用了高清摄像机及微观拍摄手法,这也是之前的纪录片没有使用过的……”
  “注重叙事,挖掘美食背后的故事和人文内涵……”
  一通夸之后,还给大家放了30多分钟的片段。
  纪录片,基本上不会放全。
  人家赞助商也没时间把你这7期的纪录片全部看完。
  就这,有人听到一半都犯困了。
  方澈、谢纹柯、许复利等人看着大家的反应,好像不太乐观。
  还是那个事,在地球上,《舌尖上的华夏》也组织了招商会,但是照样不被看好。
  好看吗?
  好看!
  有几个人看的津津有味。
  但是你问他投不投资。
  不投。
  感觉没戏。
  不能说是这些赞助商傻,因为人家就没见过美食的纪录片。
  说句不好听的,国内第一部美食纪录片,人家不知道能不能火,所以为什么急着投啊?
  不用急,这玩意真火了,立马就有人跟风。
  我投后面的不也赶趟吗?
  又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像美团、饿了吗一样在打仗。
  副导演展示完了,方澈和许复利走上前去。
  “各位,有意向吗?”许复利问道。
  有人举手,然后笑道:“许台长,这个纪录片真的好看,也算是开了国内的先河了,但是我们公司之前没有投资过类似的项目,许台长赎罪,我们魄力还是不够。”
  许复利笑了笑没说话。
  方澈点点头:“理解。”
  “我们也是感觉,这个可能和我们的想法不太一样。”另外一个人也说道。
  这是一家冰箱公司的宣传部老总,其实和《舌尖上的华夏》这种选题还挺契合的。
  但是人家不投。
  聊着聊着,就有人离场了,毕竟不投,还在这呆着干啥呢。
  慢慢地,屋子里就剩下6个人。
  这6位有意向。
  “不知道许台长,对这个节目的独家赞助期待值是多少呢?”有人问道。
  许复利看了看方澈,然后笑道:“贵公司能出多少?”
  那人想了想:“700万。因为有央视一套打底的话,我相信收视率应该在0.3以上。”
  许复利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僵住了。
  700万?
  闹着玩呢?
  方澈想了想:“抱歉,我们的期待值还会高一些,如果是独家赞助的话,2000万起吧。”
  说实话,要两千万都少!
  但是剩下的那六个人,其中的四个听到这话,脸色都变了。
  “这太高了,太高了,我们担不起这么大的风险。”说着有人就拿起衣服往外走了。
  “许台长,抱歉哈,以后有机会我们再合作。”又有一个人起身。
  这下,屋子里就剩四个人了。
  美团的刘总。
  饿了吗的陈总。
  正宗好凉茶的林代表。
  还有一个松泊尔电饭煲。
  别说,剩下的这四家,都和美食相关。
  不过林代表不走,是因为他实在不想驳了方澈的面子。
  这会儿也犯难啊。
  2000万起?
  太贵了这个。
  果然,松泊尔的经理起身说话了:“方导,你的实力我们确实了解,但是能不能低一些呢?”
  这会儿还能留下来的,那确实是诚心想合作的。
  “那您的意思呢?”方澈问道。
  “1000万,我们可以接受,只要收视率到了0.8左右,我们就能回本,咱们当交个朋友。”
  林代表想了想:“方导,一千万我也可以。”
  方澈摇了摇头:“低于预期太多了。”
  林代表和那位松泊尔的经理都不说话了,这事儿显然谈不拢。
  方澈看了看林代表,又看了看后面坐着一直看戏没有说话的两位外卖公司的经理。他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这样吧,我们也不独家赞助了,联合赞助。然后……”
  方澈笑道:“对赌吗?”
  不知道怎么回事,林代表听到这话心里咯噔一下。
  “对赌?又赌?”林代表脱口而出。
  上一次可是拿出去一个多亿啊。
  但是松泊尔的赵经理却来了精神:“怎么赌?”
  方澈想了想:“就以收视率1.2为界限,1.2以下,按照2000万来算,两家各出1000万,每升高0.1,加800万。”
  这可和好声音不同。
  这是美食节目,在座的凉茶、还有松泊尔,这都是和美食契合度很高的公司,所以转化率会高很多。
  0.1加800万,不算多了。
  一旁地许复利还有一众工作人员看的是目瞪口呆。
  疯了?
  1.2为界限?
  闹呢?
  你跟这做慈善呢是不是?
  许复利伸出手想拦一下方澈,但是当着外人的面,他不好有所动作。
  最终还是没拦。
  没事,就算是亏,也亏不了多少。
  副导演的脸色都变了。
  这是疯了吧这个?
  只有谢纹柯,还在那大大咧咧地扣手呢。
  方澈什么时候亏过呀。
  林代表扣着手指头算,纪录片,就没见过收视率过0.5的,就算是央视,还有方澈的加成,能到1.2,拿1000万也不亏啊。
  你这玩意再牛逼,总不能破3吧。
  这买卖,能干啊!
  林代表的瘾头上来了:“我觉得可以!”
  松泊尔的赵经理想了想,然后一咬牙:“赌了!”
  这个时候一直坐在后面的美团的刘总说话了:“方导,我们这边怎么算?也是联合赞助?”
  方澈笑道:“咱们软件产品,就按照转换量来嘛,这个二位不用承担风险,有一个注册量咱就算一个的价钱。”
  两位经理点点头。
  这个可以有。
  这个亏不了。
  “方导,15块钱一个注册。”饿了吗的陈总最先说话,他知道方澈和王晨比较熟悉,所以给王晨什么价,他就给方澈什么价了。
  还别说,这价真就不高。
  互联网软件的推广,涉及到一个叫获客成本的概念。
  既每获得一个新用户,要花多少钱。
  在地球上,2008年,驴妈妈在黄山做宣传,只要扫码下载他们的app,原价50块钱的门票,9.9就可以买到。这么算下来获客成本是40块钱。
  就这,他们还美滋滋的。
  2014年,携程在高校做推广,一个下载量9-13元。
  支付宝是15。
  百度钱包是20元一个下载量,还送小礼品。(上面这三个软件,我上大学拉外联的时候都做过,携程一个月可以赚两万不到)。
  2018年,淘宝的获客成本是77.99 元/人。京东是103.90 元/人。
  拼多多牛逼,拼多多凭借着社交属性,在2017年的时候获客成本是1.95元每人。
  但是到了2018年,随着用户量的饱和,也已经到了54.71了。
  方澈估计,像美团和饿了吗在15年的烧钱大战,获客成本不低于40元。
  要不然两家公司咋烧30亿美元啊!
  饿了吗的陈总提出15元一个的价钱,刘总没说话。
  方澈摇了摇头:“陈总,互联网我也是懂一些的,您这个价低了点。”
  “16.5!”刘总出价了。
  饿了吗的陈总想了想,然后一咬牙:“17!而且每一个通过《舌尖上的华夏》引流过来的用户,附赠5块钱的外卖红包。”
  美团的刘总眉头皱起来。
  这可不算低了。
  陈总也是面露难色:“方导,这可真不低了,我们不能指望通过你这节目下载我们软件的所有人都会转化成我们的用户,这里面肯定有流失。而且最近饿了吗的补贴挺充分的,基本上每个新用户都有20元的礼包,这么算下来,我们一个新用户的价格在40块钱以上了这个。”
  方澈笑了笑:“好,那就依着陈总的意思,但是还有一个事情,那就是老用户,如果可以的话,老用户扫描我们给出的二维码,每次能获得1张1块的外卖红包,最多五次,只要在节目播出期间,这些老用户把5张红包用完了,那么一位用户我们抽3块钱。”
  好家伙,方澈是一点钱都不放过啊。
  因为他缺钱啊。
  特效公司有多烧钱,那真不是开玩笑的。
  《阿凡达》光制作经费就3个亿美金,方澈如果真的要进军国际的话,手里这点钱够吗?
  手里现在还剩下的这8个亿,喂给特效公司,顶多能撑两年。
  但是方澈的要求不算过分。
  既然是美团和饿了吗在打仗。
  那么方澈的节目如果能帮助饿了吗拉拢住老用户,那也是大功一件。
  陈总咬咬牙:“我豁出去了!”
  你一个美食节目,能带动多大的下载量?
  几十万都撑死了。
  刘总那边直接不跟了。
  “我们下次再合作。”
  “好嘞。”
  这一天,方澈终于是谈下来了赞助商。
  等送走了四位老总之后,方澈一回到会议室就对上了许复利无奈的眼神:“小澈,你这玩的也太大了吧这个。”
  方澈笑了笑:“没事,咱们应该亏不了。”
  然后他话锋一转:“不过台长,我可能需要跟您打个商量。”
  许复利一抬手:“你说。”
  方澈笑道:“刚才那个饿了吗的外卖软件,您也看到了,所以我们的播出时间我想跟您商量一下。”
  “以前定的是一天一集,但是这个周期太短了,咱们一共就7集,所以我的建议是隔一天一集,然后如果可以的话,在晚上十点半之后重播。”
  在地球上,《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是一天一集,火了之后,第二季就是周更了。
  收视率还从第一季第一期的0.012到了第二季的2.3。
  许复利都要发火了,就这玩意还要重播?
  虽然十点半之后不是啥黄金时段吧,播的也是一般的电视剧。
  “这个……我看没这个必要吧。”
  方澈叹了口气,这央视确实不如齐鲁好说话。
  如果是林厚朴的话,几乎是无条件相信方澈。
  搞呗,随便搞,半夜三点我都给你放你信不信?
  “这样吧,《舌尖上的华夏》播出的这半个月期间的广告损失,我来承担。”方澈正色道。
  许复利一听这话,直接摆手了:“算了算了,这叫什么事啊,就按你的意思来。9月7号播出怎么样?我这边排出档期来了。”
  许复利也不想和方澈闹得太不愉快。
  “谢谢许老师!”
  “嗐,说这话就客套了,对了,我听单公子说你有一部叫《山海情》的戏要出了?他说本子很好,要不然在央视播?”
  得,是在这等着呢。
  方澈笑了笑:“单公子跟我说过,这个我们可以到时候讨论一下。”
  ……
  当天晚上,央视的微博就发了公告:“《舌尖上的华夏》定档9月7号,下午五点半到六点半首播,晚上十点半到十一点半重播。”
  而且还发布了预告片。
  方澈也紧接着转发了微博。
  方澈的热度不低,而且美食纪录片这玩意也新鲜。
  网友们议论纷纷:“好家伙,真整出来了?还有重播?”
  “这力度很大呀这个,但是我实在是想不出来,美食纪录片有啥看的呢。”
  “不知道是拍的啥。”
  “从预告片来看,里面的美食是真的诱人呀,难道是做菜的?”
  方澈这边一有动作,经过资本壮大之后的星宇立马起了反应。
  有的资本给星宇打过去电话:“可靠消息,方澈的这个片子,赞助费只有两千万,还是两家公司凑的。”
  “据说当时央视和方澈拍这个片子,是为了平息网友的怒火,说起来,也算是被方澈道德绑架了。要不然不会由着他拍这样的片子出来。”
  公关部的人一听这个,立马就懂了。
  说实话,因为池荣星的事情,现在的方澈身上笼罩着一层悲情光环。
  人家都这么惨了,谁都不好意思批他。
  但是如果这么惨的人,背地里道德绑架别人呢?
  那悲情光环立马就破了。
  很快,几乎是在方澈发微博之后的一个小时。
  网络上就开始出现各种爆料了。
  甚至包括娱乐百晓生。
  “据可靠消息,当初央视和方澈的合作,是因为《士兵突击》的火爆给央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迫于舆论,央视找到了和方澈合作的方式来自证清白,所以这个《舌尖上的华夏》几乎是方澈对央视半胁迫之下的产物。”
  “如果不是这样,央视不会如此大胆地尝试美食纪录片这个题材。当初购买《士兵突击》的重播权,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
  娱乐百晓生在娱乐圈的口碑极好。
  几乎所有的爆料都是有的放矢。
  而且说实话,这条动态,是收钱了,但是说的是事实啊。
  只不过是一部分的事实罢了。
  当初是央视找上方澈要合作个节目,而不是方澈威胁央视。
  但是他这部分事实爆出来,味道立马就不对了。
  网友们看的直皱眉头:“原来事情是这样?”
  “不至于吧,方澈不至于是这个性格吧。”
  “说不好哦,方澈之前没上过央视,还不趁机敲竹杠?”
  紧接着铺天盖地的通稿发了出来。
  “一个妥协的产物,从根上就代表了目的不纯。”
  “《舌尖上的华夏》,据说是方澈一天之内写出来的东西,我们不谈方澈和央视合作的动机,单单就是这个创作时间,也不可能是精品。”
  有的路人不同意:“方澈写东西本来就快啊这个。”
  紧接着就有水军回复:“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方澈写东西快这是大家公认的,而且我也不觉得是方澈威胁央视,我反而觉得是当初央视求着方澈,方澈随手给了这么个东西,要不然谁会想到给美食拍纪录片呢?”
  看,这才叫高级水军。
  两边一唱一和,反正方澈里外不是人。
  要不然你就是威胁了央视了。
  要不然你就是粗制滥造了。
  这波通稿来的无比迅猛。
  随着通告而来的,是吴涛等人的粉丝。
  自己家割割就是因为他,先进了监狱。
  如果不是因为方澈,自己家割割就算是被爆出来料,那也能连夜逃走。
  这仇,大了去了!
  “只要是黑方澈的,我必跟!”
  “方澈就是我们快乐生活的拦路石!”
  立马这批人就跟了上去。
  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
  “方澈与央视到底怎么回事”上热搜了。
  “舌尖上的华夏到底有没有用心制作”也上热搜了。
  甚至有人去央视的微博下面留言。
  “网上说的是真的吗?”
  央视能怎么办?
  许复利看到这些微博的时候,脸都绿了。
  因为当时拉着方澈合作,确实有平息舆论的意思。
  但是你现在让他站出来说就是这么回事?
  这不把方澈往外卖嘛?
  央视微博紧急发布了公告:“针对网上出现的一些不实言论,我们郑重辟谣……央视和方澈之间绝非网上所说的关系,《舌尖上的华夏》也并非一时兴起的产物。”
  但是没用。
  紧接着就有人留言。
  “听说《舌尖上的华夏》赞助费只有2000万元,央视到现在还没有出现过这么低的赞助费的节目吧?”
  “这么低的赞助费,一般上不了央视一套吧,央视你要是被绑架了你就眨眨眼。”
  水军是把能用上的信息全用上了!
  得,这一下子网上越来越热闹。
  “舌尖上的华夏赞助费才2000万?”
  有理智的路人回复:“2000万真的不低啦!纪录片啊那可是。”
  “纪录片为什么不放在9套播出,而是放在1套?还是央视被绑架了?”又特么绕回去了。
  “舌尖的赞助费才2000万?方澈上一个节目赞助费可是1.6亿呀!”
  水军开始利用数字对比。
  有人不了解纪录片的行情,但是人家就是能看到数字。
  “你要这么比,那还真的差得远了。”
  水军:“是吧,偷偷告诉你哦,赞助商都是可以提前看片的,他们看完了之后才给2000万的赞助费,而且这还是看在央视的平台和方澈的面子上。”
  “那这片子是真不行了。”
  网上吵得沸沸扬扬。
  央视那边,《舌尖上的华夏》办公室,大家都乱成一锅粥了。
  “方导,这怎么办啊这个!”
  “怎么突然冒出来这么多人?”
  方澈皱着眉头,他也在想,怎么这一次的节奏这么大?
  然后方澈给周奇打了电话。
  电话一接通,周奇的声音就出来了:“哥,刚要给你打电话呢,我刚才找朋友查了一下,是星宇那边的动作。”
  方澈眉头一皱:“星宇?”
  星宇没有这么牛逼吧。
  周奇叹息道:“前段时间,星宇又注入了一大笔资金,包括各种人脉和社会关系,现在的力量大得很。”
  “而且我听说是因为你做特效公司这事。”
  “现在大家都以为你要进军仙侠市场,所以星宇那边已经开始在准备了。”
  方澈都愣了。
  我什么时候说要进军仙侠市场了?
  但是你既然先跟我动手。
  而且还要布局仙侠市场?
  办他!
  “我知道了。”方澈沉声说道。
  “对了,贫困地区的物流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蝉基金早就开始运作了。
  现在陆续捐了50多所学校,这方面花了四五千万了。
  但是让周奇在贫困地区铺设的物流站之类的,方澈还没来得及过问。
  周奇笑道:“这个早就办好了,秦巴山区那边不仅建了物流站,而且因为当地居民不相信这玩意,所以还建了收购站,现在已经屯了一大批的货了。”
  “镇巴那边还好,但是也建了收购站。甚至有的地方,还建了小型的食品初加工车间。”
  “考虑到销售的问题,我开通了几个网点,淘宝、京东,都有,他妈的现在开网店倒是费用挺高。”
  “反正这二十来个地方跑下来,花了不到两个亿。因为活比较急嘛。”
  方澈点点头:“行,办下来就好。”
  说到这,周奇也担心:“哥,你说我们现在花了这么多的钱,这些东西能卖出去吗?你这做慈善的别赔了本。”
  方澈叹了口气:“谁知道呢,看情况呗。”
  “呵呵,你每次说看情况,基本上最后情况都不错。”
  挂掉电话,再进行后期的最后检查。
  现在就等着节目上线了。
  网络上依然吵的沸沸扬扬。
  甚至《舌尖上的华夏》已经未播先烂了。
  但是这玩意你没办法。
  辟谣?
  有什么谣可辟的。
  央视已经辟谣一次了,没起到任何作用。
  现在大家认定了央视就是被威胁的。
  正宗好凉茶那边、松泊尔电器那边,都有点坐不住了,但是合同签了呀。
  饿了吗的陈总倒是不急。
  节目垃圾,没有下载量,那我不给钱不就完事了嘛。
  爱咋咋地呗。
  甚至,在第二天,央视内部都出现了这种声音。
  “听说了吗?因为这个舌尖,许台长做了很大的让步,就是当时《士兵突击》闹得呀。”
  “我知道,当时许台长还发火了嘛。”
  “谁知道,最后弄出来一个这,还把我十点半之后的时段给占了。”
  “切,人家背后有人呗。”
  舌尖节目组的人一个个脸上都挂不住了。
  一个20来岁的小姑娘,进了办公室就跺脚:“太气人了,丫知道什么呀就在这逼逼。我们的片子好着呢。”
  “嗐,你搭理他们干什么呀。”
  也有人今天一天的状态都不佳,甚至看方澈的眼光都不对。
  方澈也只是笑了笑。
  央视这地界,总是感觉没有齐鲁熟悉。
  眼瞅着,时间到了9月7号。
  网上还挺热闹呢。
  “舌尖可要开播了啊,我准备看看成色。”
  “我不想看,纪录片本身就没意思,而且粗制滥造的东西,能有多好看。”
  水军还是能起到一定地效果的。
  甚至有人去方澈微博下面留言。
  “澈儿,你和央视真的是这样吗?”
  “你倒是说句话呀。”
  留言还不少呢,上万条。
  方澈想了想,还是动弹一下吧,当即回复道:“好不好看,看不就完事了吗?一碗饭的功夫,好看就当下饭菜了,不好看,吃饱了正好来骂我呀。”
  嚯。
  这话说的,都把人们逗笑了。
  “也是,就一顿饭的功夫!”
  “哈哈哈,你倒是实诚。”
  “不好看我可来骂你了啊。”
  “我们家澈儿,我可舍不得。”
  但是别说,方澈这一回复,热度立马就起来了。
  大家寻思着,看一眼能咋!
  几分钟的事情。
  看!
  于是,五点多的时候,有的家庭,很自然地把电视播到了央视1套。
  原本这个时间点是要演一个达人秀节目的。
  全家都爱看。
  有的人,则是特意去看看这个《舌尖》到底咋样。
  而有的人,在大学宿舍里,捧着一盒外卖,打开了央视的网站,点了进去。
  看看能咋地。
  央视,《舌尖》办公室。
  所有人都紧张地等待着结果。
  终于,时间到了5点半。
  开播!
  随着一阵悠扬的音乐出来,视频开始放了。
  有的人家一懵:“今天不放达人秀了?换台。”
  有的人家看了一眼:“舌尖上的华夏,这是什么节目?看一看!”
  “后台数据多少?”谢纹柯问道。
  工作人员看了一眼:“5点半的时候是1.24,5点31,0.67。”
  这就叫骤降!
  因为有的人本来要看达人秀的,结果不是,立马就换台了。
  而节目也开始播放。
  “华夏拥有众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世界景观……”
  “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
  随着一幅幅精美的画面闪过,磁性的独白声音出来了。
  “嚯,这声音真好听。”
  《舌尖》的配音,是方澈按照地球上的原本的声色找了很久才找到的。
  这道声音,光是听着,你就感觉心里踏实。
  那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太浓厚了。
  有人看了下去。
  “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么多样的食物原材料……”
  画面闪过竹笋、辣椒、还有炒好的鱼香肉丝、锅里炖的大鱼……
  色泽那叫一个诱人。
  有爱吃的朋友,看完之后,直接咽了一口口水。
  然后端起手里的饭,多扒拉了两碗。
  后台数据终于是稳住了。
  因为央视一套的加持,现在开局是0.6。
  这已经算是逆天了。
  很快,视频播放到第一个食物,松茸。
  画外音娓娓道来。
  “吉迪村是香格里拉松茸产地的中心……”
  然后是松茸的采摘过程。
  舌尖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出这一切。
  观众们都看下去了。
  然后,画面到了松茸的制作。
  经典的名场面来了。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好家伙,切成片的松茸,在锅上,翻转,变黄,逐渐散发出诱人的金色光泽。
  一片片松茸带着油花,这太诱人了这个!
  看视频的观众一下子感觉自己饿了。
  然后又看了看桌上的西红柿炒鸡蛋。
  “这差距也太大了这个!”
  说着又扒拉了两碗饭。
  “松茸这玩意贵不贵啊!”有的人早就看了进去,一边吞口水,一边在网上搜索松茸。
  而有的人,看了之后,自己手里的饭直接不想吃了。
  “真好看,光是看这个视频,我就觉得享受。”
  画面精致,色调好看。
  关键是文案还牛的一批。
  旁白简直是无可挑剔。
  就这玩意,谁看谁不迷糊。
  终于,在不知不觉间,有些原本抱着试试看心态来看的人,猛然间发现自己已经看了半个多小时了。
  看入神了。
  而手里的一碗饭,已经吃的干干净净。
  “谁说这玩意粗制滥造?”
  “你管这个叫粗制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