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作者:康贻祥 更新:2021-11-29 01:10
义利共生,义举生辉
“以仁义求富贵、富贵后施仁义”,是商人追求的理想境界。义利合一的传统思想是很多中国商人的经营成功之道。
义利之辩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命题。过去对儒家的义利观有一种普遍的误解,认为儒家重义轻利,甚至只讲义,不讲利。其根据是孔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其实,孔子在这里并不是谈义利关系,而是根据人的德行作出评价。这里的君子是指有高尚道德品行的人,小人指不讲道德、品德低下的人。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道德高尚的人能深明大义,不谋私利;道德低下的人则只知个人私利,不明大义。这两种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存在,孔子所处的时代是如此,当代也是如此。孔子并不反对利,只是强调要以义取利,见利思义,追求合于“义”的利。后世某些儒家只谈义、否定利的做法,并不符合孔子的本意。
《战国策》中所记载的“冯谖焚券”的故事,正是儒家“先义后利”的价值观念的生动说明。
有一年,孟尝君的领地薛闹了饥荒,没有人愿去代收租税。冯谖毛遂自荐,愿意为孟尝君效劳。他来到了薛,立即就以孟尝君的名义召见当地百姓,宣布一切债务作废,并把一切债券当场烧毁,老百姓纷纷欢呼“万岁”。冯谖回来以后,就对孟尝君说,孟府“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栋”,什么都不缺了,惟一缺的就只有一样——“义”。他这次给孟尝君买来了“义”。
孟尝君听了之后非常生气,但也没什么办法。到后来,齐国换了新的君主,国王因为听信谗言,把孟尝君的宰相之职撤了,并贬他到薛为侯。孟尝君上任时,未至百里,老百姓纷纷扶老携幼,前来欢迎孟尝君,欢呼之声,不绝于耳。这时,孟尝君才恍然大悟,如果没有冯谖当初买回来的“义”,自己哪会如此受到百姓的拥戴?
第27节:利义兼顾
第27节:利义兼顾
利义兼顾,最终创造极大的财富,这在加拿大商人林思齐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当今的加拿大华人,与欧美其他国家及东南亚地区的华人一样,已走出了餐馆、洗衣店的圈圈局限,有不少人当上了大学教授、企业的工程师、科学部门的专家学者、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律师,还有会计师、音乐家、艺术家、商人、高级管理人员、大财团的总裁乃至政府官员、部长等等,几乎遍及各行各业。
加拿大有位叫林思齐的华人,他是近20年来华人中颇有名气的一位。林思齐博士原来定居温哥华。1988年7月27日他接到加拿大联邦政府的通知,被马尔罗尼总理任命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总督,任期为5年。1988年9月9日,林先生在该省的省会维多利亚市的总督府内宣誓就职,成为加拿大立国以来首位华人总督。林思齐祖籍广东省揭阳市,1924年出生于香港。他的祖父林绍勋是牧师,父亲林子丰是香港教育家和金融家,也是香港培正中学、浸会学院和嘉华银行的创办人。
林思齐先后在香港和广州市的培正学校读完了小学和中学,1947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1948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坦普尔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取得了学位后,他又到纽约大学研究经济学,1950年返回香港,从事教育、工商、金融事业,曾任嘉华银行总经理。
林思齐在香港生活到1967年,当时他已44岁。他想利用50万加元现款及同等价值的嘉华银行股票,收购一家濒临倒闭的信托公司,但遭到家族成员的反对,他只好自行创业。此时他只有4万加元的资产,带着妻子和3个女儿移居到陌生地温哥华,准备创一番事业。岂知天涯处处都有不尽人意的事情,他到达温哥华后很久都找不到工作,一家5口人很快就把带来的钱花去一大半。有常识和有志气的林思齐不因身处逆境而气馁,他在找工作的同时,进入了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夜校攻读房地产估值课程。作为一位年近半百的人,在生活重压之下还坚持读夜校,可见他的决心和毅力确实过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林思齐掌握了一定的房地产业务知识后,果然在温哥华找到了一份经纪工作。他就任后,尽管极为努力工作,但工资微薄,家庭生活仍较为艰难。然而,机会总会降临到有准备的人的头上。林思齐在香港嘉华银行工作时,与香港不少客户有接触。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出现一种移民加拿大的热潮,其中有位老朋友找到林思齐请他帮助在加拿大买地产。这位老朋友出自对林思齐的信任和了解,愿借钱给他合作经营房地产买卖。他们的合作方式是各出资一半,林思齐的资金由那位朋友先借给他。这样,林思齐获得了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于1973年创立加拿大国际房地产公司。
林思齐运用自己在美国读书及在加拿大夜校时学习到的知识,再加上在香港从事金融业务的经验,发挥合作者的资金作用,不断把握时机,吸纳地皮,然后与人合作,建成物业。在短短10年多时间内,林思齐春风得意,如鱼得水,他拥有的20多处物业价值达5亿多美元,在房地产经营中名利双收。
从1981年起,加拿大房地产业步人发展高峰期。林思齐的地产多在温哥华豪华住宅区WestEnd,他迅速出售其中的大部分,把赢得的资金扩展到加拿大其他省市,甚至延伸到国外。那时,林思齐的财产估计已超过10亿美元。
随着名声的鹊起,实力的增强,加上渊博的知识,林思齐于1987年荣获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颁发的名誉博士学位,一年后又成为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代表。
林思齐在经济事业成功后,一直热心慈善公益活动。从1983年起,他每年捐赠超过100万美元的资金给各项慈善事业。他积极为加拿大华人服务,捐献大量钱财给有困难的华人及兴办图书馆。因此,1987年7月他又获得加拿大三级勋章,被誉为“杰出的华人慈善家”。
林思齐创业的成功,验证了当今工商界的两句名言,这就是“OPE”和“OPM”。“OPE”全称是otherpeople’sexperience,意思为别人的经验;“OPM”全称是otherpeople’smoney,意思为别人的金钱。这两句话的中心意思是说,当今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注意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和善于利用别人的金钱,在借助外来力量的同时,使自己的力量发挥得更充分,更有成效。
第28节:利市天下者,方能利己
第28节:利市天下者,方能利己
义利相生,义需要诚信,这才是生意人的真正智慧;而利令智昏,使巧弄诈则是最大的愚蠢。在《郁离子》中就有很多重利轻义的例子:
宋人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竟然不肯认罪导致最后死亡。郁离子觉得宋人贪财至死,与那只快被人打死也不肯吐掉嘴巴里的鸡的狸没什么两样;人被小利所迷惑,只见其利而不知其害,最终将会因福得祸,悔之晚矣。比如一个农夫因为偶然在自己的草棚里意外发现山鸡,从此天天等,终于等到一条毒蛇把他咬伤中毒而死;司城子的马官的儿子因为贪口腹之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吃河豚中毒而死;犁冥得玛瑙以为美玉,如获至宝,自以为奇货可居,在船即将沉没的生死关头因失其宝而痛哭,利令智昏,可笑可悲。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人类持续发生的悲剧,更是以“利”为目的的商人应该警惕的。商人除金钱以外,应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对“义”的追求,这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
刘基寓言式的义利之辩,是继承了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并使之发扬和光大,这些思想,直到今天对于经商者仍然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这种思想反映到经营理念中就是内敛与外张,就是义利相生。注重从自身的内在角度来发掘潜力,强调向内用功——具有“义”的品格才有“利”的产生。
利市天下者,方能利己
历史上的中国商人曾经以精明、善计算而著称于世,其经营水平规模一度领先于世界。但是,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大商业”的发展,传统的商业知识、经营技能、观念等,又以强大的惰性,束缚了东方商人的手脚。
有一个日本人因为拥有“利市天下者,方能利己”的思想而经商成功,他的名字就叫——吉田忠雄。
吉田忠雄被人称作“拉链大王”,他是日本吉田工业株式会社的总裁。1908年,吉田出生在日本富山县黑部市,少时贫穷,做过多种微贱工作。到而立之年,才与人合办“三S”公司,是一个专营拉链的公司。吉田虽然没读过多少书,却很有一套经营思想。据他归纳,这是一种被称为“善的循环”的经营思想。吉田认为,做生意,赚钱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你不为他人着想,自身也就不可能受益。吉田实践了他的这种主张。
首先,对待消费者,他除了在质量和服务上让他们满意外,还千方百计在价格上为他们着想。据统计,1950年,每公尺YKK拉链售价为106.5日元,到1980年,在物价、工资及其他费用都上涨的情况下,YKK每公尺的价格却下降至不足70日元。
“以仁义求富贵、富贵后施仁义”,是商人追求的理想境界。义利合一的传统思想是很多中国商人的经营成功之道。
义利之辩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命题。过去对儒家的义利观有一种普遍的误解,认为儒家重义轻利,甚至只讲义,不讲利。其根据是孔子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其实,孔子在这里并不是谈义利关系,而是根据人的德行作出评价。这里的君子是指有高尚道德品行的人,小人指不讲道德、品德低下的人。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道德高尚的人能深明大义,不谋私利;道德低下的人则只知个人私利,不明大义。这两种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存在,孔子所处的时代是如此,当代也是如此。孔子并不反对利,只是强调要以义取利,见利思义,追求合于“义”的利。后世某些儒家只谈义、否定利的做法,并不符合孔子的本意。
《战国策》中所记载的“冯谖焚券”的故事,正是儒家“先义后利”的价值观念的生动说明。
有一年,孟尝君的领地薛闹了饥荒,没有人愿去代收租税。冯谖毛遂自荐,愿意为孟尝君效劳。他来到了薛,立即就以孟尝君的名义召见当地百姓,宣布一切债务作废,并把一切债券当场烧毁,老百姓纷纷欢呼“万岁”。冯谖回来以后,就对孟尝君说,孟府“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栋”,什么都不缺了,惟一缺的就只有一样——“义”。他这次给孟尝君买来了“义”。
孟尝君听了之后非常生气,但也没什么办法。到后来,齐国换了新的君主,国王因为听信谗言,把孟尝君的宰相之职撤了,并贬他到薛为侯。孟尝君上任时,未至百里,老百姓纷纷扶老携幼,前来欢迎孟尝君,欢呼之声,不绝于耳。这时,孟尝君才恍然大悟,如果没有冯谖当初买回来的“义”,自己哪会如此受到百姓的拥戴?
第27节:利义兼顾
第27节:利义兼顾
利义兼顾,最终创造极大的财富,这在加拿大商人林思齐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当今的加拿大华人,与欧美其他国家及东南亚地区的华人一样,已走出了餐馆、洗衣店的圈圈局限,有不少人当上了大学教授、企业的工程师、科学部门的专家学者、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律师,还有会计师、音乐家、艺术家、商人、高级管理人员、大财团的总裁乃至政府官员、部长等等,几乎遍及各行各业。
加拿大有位叫林思齐的华人,他是近20年来华人中颇有名气的一位。林思齐博士原来定居温哥华。1988年7月27日他接到加拿大联邦政府的通知,被马尔罗尼总理任命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总督,任期为5年。1988年9月9日,林先生在该省的省会维多利亚市的总督府内宣誓就职,成为加拿大立国以来首位华人总督。林思齐祖籍广东省揭阳市,1924年出生于香港。他的祖父林绍勋是牧师,父亲林子丰是香港教育家和金融家,也是香港培正中学、浸会学院和嘉华银行的创办人。
林思齐先后在香港和广州市的培正学校读完了小学和中学,1947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1948年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坦普尔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取得了学位后,他又到纽约大学研究经济学,1950年返回香港,从事教育、工商、金融事业,曾任嘉华银行总经理。
林思齐在香港生活到1967年,当时他已44岁。他想利用50万加元现款及同等价值的嘉华银行股票,收购一家濒临倒闭的信托公司,但遭到家族成员的反对,他只好自行创业。此时他只有4万加元的资产,带着妻子和3个女儿移居到陌生地温哥华,准备创一番事业。岂知天涯处处都有不尽人意的事情,他到达温哥华后很久都找不到工作,一家5口人很快就把带来的钱花去一大半。有常识和有志气的林思齐不因身处逆境而气馁,他在找工作的同时,进入了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夜校攻读房地产估值课程。作为一位年近半百的人,在生活重压之下还坚持读夜校,可见他的决心和毅力确实过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林思齐掌握了一定的房地产业务知识后,果然在温哥华找到了一份经纪工作。他就任后,尽管极为努力工作,但工资微薄,家庭生活仍较为艰难。然而,机会总会降临到有准备的人的头上。林思齐在香港嘉华银行工作时,与香港不少客户有接触。20世纪70年代初,香港出现一种移民加拿大的热潮,其中有位老朋友找到林思齐请他帮助在加拿大买地产。这位老朋友出自对林思齐的信任和了解,愿借钱给他合作经营房地产买卖。他们的合作方式是各出资一半,林思齐的资金由那位朋友先借给他。这样,林思齐获得了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于1973年创立加拿大国际房地产公司。
林思齐运用自己在美国读书及在加拿大夜校时学习到的知识,再加上在香港从事金融业务的经验,发挥合作者的资金作用,不断把握时机,吸纳地皮,然后与人合作,建成物业。在短短10年多时间内,林思齐春风得意,如鱼得水,他拥有的20多处物业价值达5亿多美元,在房地产经营中名利双收。
从1981年起,加拿大房地产业步人发展高峰期。林思齐的地产多在温哥华豪华住宅区WestEnd,他迅速出售其中的大部分,把赢得的资金扩展到加拿大其他省市,甚至延伸到国外。那时,林思齐的财产估计已超过10亿美元。
随着名声的鹊起,实力的增强,加上渊博的知识,林思齐于1987年荣获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颁发的名誉博士学位,一年后又成为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代表。
林思齐在经济事业成功后,一直热心慈善公益活动。从1983年起,他每年捐赠超过100万美元的资金给各项慈善事业。他积极为加拿大华人服务,捐献大量钱财给有困难的华人及兴办图书馆。因此,1987年7月他又获得加拿大三级勋章,被誉为“杰出的华人慈善家”。
林思齐创业的成功,验证了当今工商界的两句名言,这就是“OPE”和“OPM”。“OPE”全称是otherpeople’sexperience,意思为别人的经验;“OPM”全称是otherpeople’smoney,意思为别人的金钱。这两句话的中心意思是说,当今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注意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和善于利用别人的金钱,在借助外来力量的同时,使自己的力量发挥得更充分,更有成效。
第28节:利市天下者,方能利己
第28节:利市天下者,方能利己
义利相生,义需要诚信,这才是生意人的真正智慧;而利令智昏,使巧弄诈则是最大的愚蠢。在《郁离子》中就有很多重利轻义的例子:
宋人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竟然不肯认罪导致最后死亡。郁离子觉得宋人贪财至死,与那只快被人打死也不肯吐掉嘴巴里的鸡的狸没什么两样;人被小利所迷惑,只见其利而不知其害,最终将会因福得祸,悔之晚矣。比如一个农夫因为偶然在自己的草棚里意外发现山鸡,从此天天等,终于等到一条毒蛇把他咬伤中毒而死;司城子的马官的儿子因为贪口腹之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吃河豚中毒而死;犁冥得玛瑙以为美玉,如获至宝,自以为奇货可居,在船即将沉没的生死关头因失其宝而痛哭,利令智昏,可笑可悲。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是人类持续发生的悲剧,更是以“利”为目的的商人应该警惕的。商人除金钱以外,应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对“义”的追求,这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
刘基寓言式的义利之辩,是继承了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并使之发扬和光大,这些思想,直到今天对于经商者仍然有很高的现实意义。
这种思想反映到经营理念中就是内敛与外张,就是义利相生。注重从自身的内在角度来发掘潜力,强调向内用功——具有“义”的品格才有“利”的产生。
利市天下者,方能利己
历史上的中国商人曾经以精明、善计算而著称于世,其经营水平规模一度领先于世界。但是,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大商业”的发展,传统的商业知识、经营技能、观念等,又以强大的惰性,束缚了东方商人的手脚。
有一个日本人因为拥有“利市天下者,方能利己”的思想而经商成功,他的名字就叫——吉田忠雄。
吉田忠雄被人称作“拉链大王”,他是日本吉田工业株式会社的总裁。1908年,吉田出生在日本富山县黑部市,少时贫穷,做过多种微贱工作。到而立之年,才与人合办“三S”公司,是一个专营拉链的公司。吉田虽然没读过多少书,却很有一套经营思想。据他归纳,这是一种被称为“善的循环”的经营思想。吉田认为,做生意,赚钱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你不为他人着想,自身也就不可能受益。吉田实践了他的这种主张。
首先,对待消费者,他除了在质量和服务上让他们满意外,还千方百计在价格上为他们着想。据统计,1950年,每公尺YKK拉链售价为106.5日元,到1980年,在物价、工资及其他费用都上涨的情况下,YKK每公尺的价格却下降至不足70日元。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