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作者:康贻祥 更新:2021-11-29 01:10
而古往今来成就大事业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具有大肚量和城府很深的人,即使心理有什么不痛快,他们也不表露出来,即使对某人如何不满意,也决不流露出来。相反,再狂的大话和再软的小话都能说得出口,再大胆的事情和再卑微的举动都能做得出来的人,往往最终一事无成。
除了张良给人拾鞋的故事之外,我们还可以找出一大把具有博大胸襟的成功人物的故事:韩信在人胯下钻过,这是肚量;越王勾践败在夫差手下后,自己和妻子到吴宫内去做奴仆,这是肚量。
良贾深藏若虚表现的是肚量,也是一种智慧,它是创业者成就事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资本”。甚至有人说:人的脸皮有多厚,肚量就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良贾深藏若虚,这是经商的至理名言!
掌握经商的规律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一个成功的商人,他成功的故事流传千古,没有遭皇帝迫害又有美女相伴,他就是陶朱公——范蠡。后人在记住他灭吴的计谋功业,还有和西施浪漫爱情的同时,也记住了他的商业天才。在秦汉时代,人们把那些巨富们称为“陶朱公”,由此可见,范蠡的名字已经成为财富的象征。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重建霸业,功成而后退身。他的智慧胜人一筹,因而既保全了性命,又发了财。范蠡在19年之间三掷千金,他乐善好施,接济贫贱,被后人传为佳话。
范蠡很有经商的头脑。他的主要经济思想之一是“极而复反”的规律。
他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判断价格的涨落,即“论其(商品)有余和不足,则知(价格)贵贱。”他发现价格涨落有个极限,即贵到极点后就会下落;贱到极点后就会上涨,出现“一贵一贱,极而复反”的规律。这是很符合现代市场规律的,因为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就会更多地生产、供应市场,这就为价格下跌创造了条件;相反,如果价格太低,就打击了积极性,人们就不愿生产,市场的货物也就少了,又为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故范蠡提出一套“积贮之理”,就是说在物价便宜时,要大量收进。他说“贱取如珠玉”,即像重视珠玉那样重视降价的物品,尽量买进存贮起来。等到涨价之后,就尽量卖出。“贵出如粪土”,即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可惜地尽量抛出。
那么价格涨落的原因在哪里呢?
范蠡生活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产品是市场上最大宗、最主要的商品。农业有很强的季节性,每年气候不同,产量也就不同,对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所以满足农业需要、为农业服务,就成为他经商的主要方向。他根据季节规律,提早储备物资,即所谓“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就是说,像作战之前要做好准备一样,根据季节的需要(时用)就可以预知市场所需要的商品(知物)。
季节和气候变化是有规律的。范蠡引用了我国早已有的一条关于气候变化的规律性的古语,作为预知农业丰歉的依据。这条古语说:“6岁穰、6岁旱,12年1大饥。”这是说,每六年有一年风调雨顺的上好年景,也有1个旱年,每12年有个大旱年,也有1个水年。
根据这个规律,他丰年就大胆收进。因为不会年年丰收,收进的货物不愁没有机会售出。同样,在大旱年物价上涨时,他就尽量抛售,不愁以后没有进货的机会。就这样,他不但自己致富,也为平抑物价、避免丰收年谷贱伤农与饥荒年民不聊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范蠡确实是一代商业奇才。据史书记载,在他从商的19年中,他曾经“三掷千金”——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发家。就是放在今天这个时代,这也算得上是一个奇迹!古人有“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的说法,但范蠡能算得上既富且仁了。[奇书网-wWw.QiSuu.cOm]
第6节: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
第6节: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
司马迁曾评论他是“富好行德”。作为生意人,这也是对我们的告诫,经商赚钱,但也不能忘了做人的本质,乐善好施,拥有良好的品德是生意做大的根本。
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
创业者的目标是市场,是消费者,做生意就要了解行情,定位准确,明白消费至上的道理,供其所需。这样才能把生意做好。明代开国功臣刘基曾讲过一个“蜀市三贾”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四川某地有三个商人:张甲、王乙、李丙,他们分别在城里开药铺。张甲的铺子专门经销名贵药材,价格昂贵,而且一成不变,去他那里买药的都是达官显贵,即使是在药材销售的旺季,张甲的药铺门前,仍可“罗雀”,张甲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王乙的铺子既经销贵重药材,也经销一般药材,价格适中,他的生意还算可以,日子也比张甲好得多。
李丙的铺子专门经销普通药材,凡是平民百姓要用的,李丙的药铺都有。而且,李丙的药材按等级定价,随行就市。因此,李丙的药铺生意兴隆,长年不衰。李丙本人也很快发了财,成了富翁。
三个商人,三家药铺,三种不同的经销方式,三种截然不同的结局。由此可知,了解行情,对症下药乃是商家成功的保证。
宝洁是我们熟悉的一家国际性大公司,“消费者至上”不仅仅是公司的原则,它更是驱使宝洁深入了解消费者及进行其他企业行为的基本动力。
宝洁公司推崇“消费者至上”的原则。首先是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仅就洗发水的品牌而言,宝洁就有海飞丝、飘柔、潘婷、沙宣等好几个,而且每个品牌下又有不同的产品,如飘柔,就有去头屑的、营养护发的、洗护二合一的等好几种产品。虽然品牌众多,但宝洁绝非盲目生产,而是经过了认真的市场调查后,真正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去开发这些产品。
以宝洁在中国推出的洗发精为例,“海飞丝”的个性在于去头屑,“潘婷”的个性在于对头发的营养保健,而“飘柔”的个性则是使头发光滑柔顺。针对不同的产品,宝洁推出的产品广告更是出手不凡:“海飞丝”洗发精,海蓝色的包装,首先让人联想到蔚蓝色的大海,带来清新凉爽的视觉效果,“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干净”的广告语,更进一步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海飞丝”去头屑的信念;“飘柔”,从品牌名字上就让人明白了该产品使头发柔顺的特性,草绿色的包装给人以青春美的感受,“含丝质润发素,洗发护发一次完成,令头发飘逸柔顺”的广告语,再配以少女甩动如丝般头发的画面,更深化了消费者对“飘柔”飘逸柔顺效果的印象;“潘婷”,用了乳白色的包装,首先给人以营养丰富的视觉效果。
宝洁提供高品质、高价值的产品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接受、认同,以至于提升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这是宝洁产品在销售量上领先同行业并且获利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创业者应该借鉴的策略。
农末兼营创财富
公元前482年,“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王北上称霸的目的得以达成。随着吴国日渐强盛的同时,它的另一临近小国——越国也悄然兴起,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控制权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越国相对弱小,面对虎视眈眈的对手,它致力于发展经济、训练军队,希望有朝一日和吴国一较短长。在长期的对垒中,越国在公元前494年草率攻吴受挫,几遭亡国之祸以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重用范蠡、文种等大臣,为复兴越国而进行了改革。
《越绝书》中有记载,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复仇,召谋臣计倪、范蠡问策。范蠡提出了“广天下,尊万乘之主;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者,唯兵。兵之要在于人,人之要在于谷。谷多,则兵强。王而备此二者,然后可以图之也。”的政治主张,得到勾践的赞同。
越王于是缓刑薄罚,省其赋敛,内实府库,垦其田畴,于是人民日益殷富,“皆有带甲之勇”,国力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终于一跃而成为东方强国。
第7节: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7节: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
“治牧江南,七年后擒吴”,随即“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王使人赐勾践祚,命为伯。”为此,司马迁称赞说:“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2000多年前,古人劝农桑,务积谷,是非常有远见的,如今,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仍需如此。解放初期,我国发展国民经济就提出了“以农业为基幢的方针,后来也曾提出“广积粮”的口号。
范蠡的另一经商思想是:农末兼营。中国历史以农业为本,其余各业为末。为了使农末俱兴,计然、范蠡为勾践制定了关于粮食的价格政策。他认为:“粜石20则伤农,90则病末。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故粜高不过80,下不过30,农末俱利矣。”
在越国三大夫文种、计然、范蠡的苦心经营下,商品生产已具相当规模,商品十分丰富。在以“农末兼营”为立国思想的指导下,农业手工业都已具规模经营,仅《越绝书》的记载统计就有:纺织业、冶铸业、造船业,养殖业,采伐业、盐业。主要商品则有麻、葛制品、船只、木材、弓箭、粮食等。这些行业尽管都是以官办为主,主要用来为伐吴战争服务,但从中也可看出:当时的生产规模和民间的生产水平是相当高的;民间的商业活动,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亦已相当发达。
除了张良给人拾鞋的故事之外,我们还可以找出一大把具有博大胸襟的成功人物的故事:韩信在人胯下钻过,这是肚量;越王勾践败在夫差手下后,自己和妻子到吴宫内去做奴仆,这是肚量。
良贾深藏若虚表现的是肚量,也是一种智慧,它是创业者成就事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资本”。甚至有人说:人的脸皮有多厚,肚量就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良贾深藏若虚,这是经商的至理名言!
掌握经商的规律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一个成功的商人,他成功的故事流传千古,没有遭皇帝迫害又有美女相伴,他就是陶朱公——范蠡。后人在记住他灭吴的计谋功业,还有和西施浪漫爱情的同时,也记住了他的商业天才。在秦汉时代,人们把那些巨富们称为“陶朱公”,由此可见,范蠡的名字已经成为财富的象征。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重建霸业,功成而后退身。他的智慧胜人一筹,因而既保全了性命,又发了财。范蠡在19年之间三掷千金,他乐善好施,接济贫贱,被后人传为佳话。
范蠡很有经商的头脑。他的主要经济思想之一是“极而复反”的规律。
他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判断价格的涨落,即“论其(商品)有余和不足,则知(价格)贵贱。”他发现价格涨落有个极限,即贵到极点后就会下落;贱到极点后就会上涨,出现“一贵一贱,极而复反”的规律。这是很符合现代市场规律的,因为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就会更多地生产、供应市场,这就为价格下跌创造了条件;相反,如果价格太低,就打击了积极性,人们就不愿生产,市场的货物也就少了,又为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故范蠡提出一套“积贮之理”,就是说在物价便宜时,要大量收进。他说“贱取如珠玉”,即像重视珠玉那样重视降价的物品,尽量买进存贮起来。等到涨价之后,就尽量卖出。“贵出如粪土”,即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可惜地尽量抛出。
那么价格涨落的原因在哪里呢?
范蠡生活在农业经济时代,农产品是市场上最大宗、最主要的商品。农业有很强的季节性,每年气候不同,产量也就不同,对市场价格有重大影响。所以满足农业需要、为农业服务,就成为他经商的主要方向。他根据季节规律,提早储备物资,即所谓“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就是说,像作战之前要做好准备一样,根据季节的需要(时用)就可以预知市场所需要的商品(知物)。
季节和气候变化是有规律的。范蠡引用了我国早已有的一条关于气候变化的规律性的古语,作为预知农业丰歉的依据。这条古语说:“6岁穰、6岁旱,12年1大饥。”这是说,每六年有一年风调雨顺的上好年景,也有1个旱年,每12年有个大旱年,也有1个水年。
根据这个规律,他丰年就大胆收进。因为不会年年丰收,收进的货物不愁没有机会售出。同样,在大旱年物价上涨时,他就尽量抛售,不愁以后没有进货的机会。就这样,他不但自己致富,也为平抑物价、避免丰收年谷贱伤农与饥荒年民不聊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范蠡确实是一代商业奇才。据史书记载,在他从商的19年中,他曾经“三掷千金”——三次散尽家财,又三次重新发家。就是放在今天这个时代,这也算得上是一个奇迹!古人有“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的说法,但范蠡能算得上既富且仁了。[奇书网-wWw.QiSuu.cOm]
第6节: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
第6节: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
司马迁曾评论他是“富好行德”。作为生意人,这也是对我们的告诫,经商赚钱,但也不能忘了做人的本质,乐善好施,拥有良好的品德是生意做大的根本。
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
创业者的目标是市场,是消费者,做生意就要了解行情,定位准确,明白消费至上的道理,供其所需。这样才能把生意做好。明代开国功臣刘基曾讲过一个“蜀市三贾”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四川某地有三个商人:张甲、王乙、李丙,他们分别在城里开药铺。张甲的铺子专门经销名贵药材,价格昂贵,而且一成不变,去他那里买药的都是达官显贵,即使是在药材销售的旺季,张甲的药铺门前,仍可“罗雀”,张甲的日子过得很艰难。
王乙的铺子既经销贵重药材,也经销一般药材,价格适中,他的生意还算可以,日子也比张甲好得多。
李丙的铺子专门经销普通药材,凡是平民百姓要用的,李丙的药铺都有。而且,李丙的药材按等级定价,随行就市。因此,李丙的药铺生意兴隆,长年不衰。李丙本人也很快发了财,成了富翁。
三个商人,三家药铺,三种不同的经销方式,三种截然不同的结局。由此可知,了解行情,对症下药乃是商家成功的保证。
宝洁是我们熟悉的一家国际性大公司,“消费者至上”不仅仅是公司的原则,它更是驱使宝洁深入了解消费者及进行其他企业行为的基本动力。
宝洁公司推崇“消费者至上”的原则。首先是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仅就洗发水的品牌而言,宝洁就有海飞丝、飘柔、潘婷、沙宣等好几个,而且每个品牌下又有不同的产品,如飘柔,就有去头屑的、营养护发的、洗护二合一的等好几种产品。虽然品牌众多,但宝洁绝非盲目生产,而是经过了认真的市场调查后,真正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去开发这些产品。
以宝洁在中国推出的洗发精为例,“海飞丝”的个性在于去头屑,“潘婷”的个性在于对头发的营养保健,而“飘柔”的个性则是使头发光滑柔顺。针对不同的产品,宝洁推出的产品广告更是出手不凡:“海飞丝”洗发精,海蓝色的包装,首先让人联想到蔚蓝色的大海,带来清新凉爽的视觉效果,“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干净”的广告语,更进一步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海飞丝”去头屑的信念;“飘柔”,从品牌名字上就让人明白了该产品使头发柔顺的特性,草绿色的包装给人以青春美的感受,“含丝质润发素,洗发护发一次完成,令头发飘逸柔顺”的广告语,再配以少女甩动如丝般头发的画面,更深化了消费者对“飘柔”飘逸柔顺效果的印象;“潘婷”,用了乳白色的包装,首先给人以营养丰富的视觉效果。
宝洁提供高品质、高价值的产品给消费者,让消费者接受、认同,以至于提升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这是宝洁产品在销售量上领先同行业并且获利成长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也是创业者应该借鉴的策略。
农末兼营创财富
公元前482年,“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王北上称霸的目的得以达成。随着吴国日渐强盛的同时,它的另一临近小国——越国也悄然兴起,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控制权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越国相对弱小,面对虎视眈眈的对手,它致力于发展经济、训练军队,希望有朝一日和吴国一较短长。在长期的对垒中,越国在公元前494年草率攻吴受挫,几遭亡国之祸以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重用范蠡、文种等大臣,为复兴越国而进行了改革。
《越绝书》中有记载,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复仇,召谋臣计倪、范蠡问策。范蠡提出了“广天下,尊万乘之主;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者,唯兵。兵之要在于人,人之要在于谷。谷多,则兵强。王而备此二者,然后可以图之也。”的政治主张,得到勾践的赞同。
越王于是缓刑薄罚,省其赋敛,内实府库,垦其田畴,于是人民日益殷富,“皆有带甲之勇”,国力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终于一跃而成为东方强国。
第7节: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
第7节: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
“治牧江南,七年后擒吴”,随即“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王使人赐勾践祚,命为伯。”为此,司马迁称赞说:“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2000多年前,古人劝农桑,务积谷,是非常有远见的,如今,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仍需如此。解放初期,我国发展国民经济就提出了“以农业为基幢的方针,后来也曾提出“广积粮”的口号。
范蠡的另一经商思想是:农末兼营。中国历史以农业为本,其余各业为末。为了使农末俱兴,计然、范蠡为勾践制定了关于粮食的价格政策。他认为:“粜石20则伤农,90则病末。农伤则草木不辟,末病则货不出。故粜高不过80,下不过30,农末俱利矣。”
在越国三大夫文种、计然、范蠡的苦心经营下,商品生产已具相当规模,商品十分丰富。在以“农末兼营”为立国思想的指导下,农业手工业都已具规模经营,仅《越绝书》的记载统计就有:纺织业、冶铸业、造船业,养殖业,采伐业、盐业。主要商品则有麻、葛制品、船只、木材、弓箭、粮食等。这些行业尽管都是以官办为主,主要用来为伐吴战争服务,但从中也可看出:当时的生产规模和民间的生产水平是相当高的;民间的商业活动,国与国之间的商品交换亦已相当发达。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