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作者:张引墨 更新:2021-11-25 17:18
这是怎么回事?母亲的关心不对吗?不是不该关心,而是注意力太集中了,妈妈,你考虑过吗,孩子在这种被“盯住”的感觉下是否失去了自己心灵的空间,甚至失去了自己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使命感和勇气?何况在对待“谈恋爱”这件事的认识上,两人根本无法彼此妥协,结果不是说谎隐瞒,就是忍受非意愿服从的巨大委屈。男朋友在美晴的心目中是内心的温暖之源,是驱散孤独寂寞的良药,是众多压力无法排遣之下用来缓释的法宝。难道这些对一个孤独的孩子没有意义吗?这些理由是无稽之谈?就像诺贝尔奖获得者比德尔说的:“人们忽视了孩子发育中最敏感最易接受的时期,严重低估了孩子的学习能力。问题是我们没有倾听。”
问题是我们没有倾听,是啊,人需要相互理解需要换位思考。不因为年龄有差异就忽视对方的心理需求,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面对这样大的升学压力,整天魂不守舍地打电话,即使并没有越雷池半步,时间和精力被大量挪作他用也着实让大人心焦。
这一段折磨快快结束吧,孩子啊,你的成长为何让人如此不安?你们是怎么了?我们是怎么了?比起老师,母亲担子很重,但她没有受过任何训练,对孩子的教导怎样更合适、更有教育效果。这些问题她们也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就像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艰难地探索一样。我们又怎能苛求她们成为教育家呢?
我们的父母是那样对我们的,虽然很多话最后被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我们理解的时候已经30岁,我们已经走了一些弯路。借鉴是必要的,但成长的历程证明毫无主见地放弃自己的想法一样会贻害终生。因为生活是自己的生活,感受是自己的感受,甜是自己的,痛是自己的,经验也只有自己去体会才能获得。何况时间这个永动机,到底哪一刻是更重要的呢,谁能说是现在还是无法预知的将来?
后记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2003年底交稿以后,我决定接着做中学生性行为的调查访谈。因为我慢慢发现,对于中学生个人而言,性仅仅是一种再表面不过的现象,那种身体之外的种种困惑才是重点所在。
所以在这本书里,我更想讲述一个个完整的成长故事,它是我对青少年成长问题研究和探索的延续。其中有些访谈是在撰写《藏在书包里的玫瑰》过程中就已经约好的,因为没有时间而被搁置了;而有些是应读者的要求,为了完成那本书后记中所说的“故事还没有讲完”的承诺,所以在这本书里把那些故事讲完。
采访的过程就是发现的过程,所有的交谈都会使我无限接近中学生生活的真实。也许因为近十年的工作就是与他们打交道,所以自然形成了一个有别于成人的立场,也许是我的,也许是孩子的,总之是我想表达的,孩子们都心有灵犀地明白了。
有一次,也是惟一一次,有妈妈参与的采访,这位妈妈后来告诉我,远远看着我与她的女儿交谈,她感到自己永远都做不到我那样的温和、平静。我笑了,告诉她有两个原因:一,我是一个旁观者,我如果是妈妈本身,可能不会比她好多少;二,孩子更愿意在陌生人面前自如地表现自己。
但是,还有一点我没有告诉这位妈妈,那就是,我更加相信孩子正在为自己的成长积蓄力量、锻炼智慧。这是他们的必经之路,他们要自己长大,况且,这个世界有太多路是需要自己一个人去走的。
我们不能按照我们的模式来塑造孩子,他们把自己对事物的看法置于和我们的看法同等的地位,并期待我们能认真对待他们的看法。
好多在成年人看来忧心忡忡的问题,在孩子眼里,根本就不是问题,他们只是在经历他们的生活。他们或许会重复上一代人的梦想和错误,但那是他们自己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注定不能重复别人的故事。
2000多年以前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是这样描述年轻人的:“他们的举止不合礼仪,见了长辈进屋根本不会起立。他们在同伴面前唾沫飞溅,在餐桌上狼吞虎咽,跷着二郎腿,还像暴君那样对待老Α!?BR> 实际上几千年来,长辈对晚辈的态度也同样没有太大的改变,一如既往地忧虑或者期待。但孩子已经不是从前的你我了,时代变了,社会变了,少年也变了。
但是,成长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或大或小,有时候甚至是生命。
况且,性教育开展得再好,100%不能保证孩子不出问题。现在社会上评价标准多得泛滥,孩子的高考压力一点儿都没有减轻,每个孩子都很不容易。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成长得有尊严,那就要尽可能多地伸出援助之手。
了解孩子是每个家长和老师的渴望,但读过各种教育心理学的他们仍然会发现,平等的交流是何其困难——因为你不是孩子,尽管你曾经当过孩子。我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帮助孩子坦然告诉你们:那种拔节般成长中的迷茫和疼痛,他们对成人社会的种种期望和看法,对现行教育的失望和不屑一顾……
也许,这本书会为孩子和师长开窗、架桥,会让大家都有一种了然于心的感觉。不再出现话语霸权主义,不再那么武断、自以为是。
对于孩子,他们需要又直观又感性地学习经验、打破爱情神话、安全跨过成长中的每一步危险,而不必非要品尝失败,遍体鳞伤地长大。
至于青春期必经的一些痛苦,就不要惧怕它们吧!因为只有经历这些才会使你们更成熟,更明白幸福的真谛。
我确信一点:没有人知道你们会变得有多好。
最后要感谢好朋友林伟峰、陈曦提供他们的研究成果成为本书的精彩附录,还要感谢本书的策划人李向晨为本书所做的贡献,没有他的努力,不会有现在这本书的存在。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奇书网—http://Www.Qisuu.Com
问题是我们没有倾听,是啊,人需要相互理解需要换位思考。不因为年龄有差异就忽视对方的心理需求,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面对这样大的升学压力,整天魂不守舍地打电话,即使并没有越雷池半步,时间和精力被大量挪作他用也着实让大人心焦。
这一段折磨快快结束吧,孩子啊,你的成长为何让人如此不安?你们是怎么了?我们是怎么了?比起老师,母亲担子很重,但她没有受过任何训练,对孩子的教导怎样更合适、更有教育效果。这些问题她们也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就像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艰难地探索一样。我们又怎能苛求她们成为教育家呢?
我们的父母是那样对我们的,虽然很多话最后被事实证明他们是对的,我们理解的时候已经30岁,我们已经走了一些弯路。借鉴是必要的,但成长的历程证明毫无主见地放弃自己的想法一样会贻害终生。因为生活是自己的生活,感受是自己的感受,甜是自己的,痛是自己的,经验也只有自己去体会才能获得。何况时间这个永动机,到底哪一刻是更重要的呢,谁能说是现在还是无法预知的将来?
后记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2003年底交稿以后,我决定接着做中学生性行为的调查访谈。因为我慢慢发现,对于中学生个人而言,性仅仅是一种再表面不过的现象,那种身体之外的种种困惑才是重点所在。
所以在这本书里,我更想讲述一个个完整的成长故事,它是我对青少年成长问题研究和探索的延续。其中有些访谈是在撰写《藏在书包里的玫瑰》过程中就已经约好的,因为没有时间而被搁置了;而有些是应读者的要求,为了完成那本书后记中所说的“故事还没有讲完”的承诺,所以在这本书里把那些故事讲完。
采访的过程就是发现的过程,所有的交谈都会使我无限接近中学生生活的真实。也许因为近十年的工作就是与他们打交道,所以自然形成了一个有别于成人的立场,也许是我的,也许是孩子的,总之是我想表达的,孩子们都心有灵犀地明白了。
有一次,也是惟一一次,有妈妈参与的采访,这位妈妈后来告诉我,远远看着我与她的女儿交谈,她感到自己永远都做不到我那样的温和、平静。我笑了,告诉她有两个原因:一,我是一个旁观者,我如果是妈妈本身,可能不会比她好多少;二,孩子更愿意在陌生人面前自如地表现自己。
但是,还有一点我没有告诉这位妈妈,那就是,我更加相信孩子正在为自己的成长积蓄力量、锻炼智慧。这是他们的必经之路,他们要自己长大,况且,这个世界有太多路是需要自己一个人去走的。
我们不能按照我们的模式来塑造孩子,他们把自己对事物的看法置于和我们的看法同等的地位,并期待我们能认真对待他们的看法。
好多在成年人看来忧心忡忡的问题,在孩子眼里,根本就不是问题,他们只是在经历他们的生活。他们或许会重复上一代人的梦想和错误,但那是他们自己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注定不能重复别人的故事。
2000多年以前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是这样描述年轻人的:“他们的举止不合礼仪,见了长辈进屋根本不会起立。他们在同伴面前唾沫飞溅,在餐桌上狼吞虎咽,跷着二郎腿,还像暴君那样对待老Α!?BR> 实际上几千年来,长辈对晚辈的态度也同样没有太大的改变,一如既往地忧虑或者期待。但孩子已经不是从前的你我了,时代变了,社会变了,少年也变了。
但是,成长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或大或小,有时候甚至是生命。
况且,性教育开展得再好,100%不能保证孩子不出问题。现在社会上评价标准多得泛滥,孩子的高考压力一点儿都没有减轻,每个孩子都很不容易。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成长得有尊严,那就要尽可能多地伸出援助之手。
了解孩子是每个家长和老师的渴望,但读过各种教育心理学的他们仍然会发现,平等的交流是何其困难——因为你不是孩子,尽管你曾经当过孩子。我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帮助孩子坦然告诉你们:那种拔节般成长中的迷茫和疼痛,他们对成人社会的种种期望和看法,对现行教育的失望和不屑一顾……
也许,这本书会为孩子和师长开窗、架桥,会让大家都有一种了然于心的感觉。不再出现话语霸权主义,不再那么武断、自以为是。
对于孩子,他们需要又直观又感性地学习经验、打破爱情神话、安全跨过成长中的每一步危险,而不必非要品尝失败,遍体鳞伤地长大。
至于青春期必经的一些痛苦,就不要惧怕它们吧!因为只有经历这些才会使你们更成熟,更明白幸福的真谛。
我确信一点:没有人知道你们会变得有多好。
最后要感谢好朋友林伟峰、陈曦提供他们的研究成果成为本书的精彩附录,还要感谢本书的策划人李向晨为本书所做的贡献,没有他的努力,不会有现在这本书的存在。
更多精彩,更多好书,尽在奇书网—http://Www.Qisuu.Com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