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作者:祝春亭    更新:2021-11-25 17:18
  因此最先的传闻是谋杀,第一“嫌犯”理所当然是开枪的演员迈克尔·麦西。
  24小时后,谋杀说又被推翻。迈克尔·麦西是按剧情开枪的,他认为他拿的枪里装的是“空弹”(没有弹头的空弹壳,但里面有火药,扣动扳机后,仍能冒出火花硝烟及响声)。最重要的是,迈克尔·麦西只管拍片时使用枪,而不准备枪,枪是道具总管交给他的。
  道具总管自然成了第二“嫌犯”,他称:他只保管枪支,装弹药的是特技人员。
  第三“嫌犯”的特技人员称:他装的是“空弹”,装完后,又交给道具总管。
  据传媒分析,三个人都有作案的可能:可能特技人员装的是实弹而非空弹,道具总管未检查就收下。可能是道具总管将枪里的空弹取出,换上实弹。可能是迈克尔·麦西自己换上的实弹。
  谁也没料到会出事,自然也没谁去监督从装弹到开枪的整个过程。并且,不是马上装弹马上开枪,准备好的枪,有时会延误几天才使用。
  因此,这三个人都有作案的可能,却都又证据不足。
  警方观看了李国豪中弹的毛片,并会同枪械专家检验了枪枝弹药。他们提出两种设想;一是装有实弹;二是枪膛里原来就有一颗弹头,装枪者与开枪者都懵然不知,因空弹壳里有火药,其推力仍可将弹头射出,在近距离内仍有较大的杀伤力。
  李国豪的死有两种可能:谋杀与意外。
  如是意外,这种事故的发生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却是让李国豪给撞上了。据健身房的老板戴维斯说;出事的三小时前,我们还在一起开玩笑,李国豪喜孜孜说,过两个月他就要跟丽莎举行婚礼,做新郎官了。
  如果是谋杀,仇人是谁?是片场的当事人及目击者?还是隐在幕后的人?甚至有人怀疑是其父李小龙的仇人,而寻他儿子雪恨。枪支保管不严,予人的可趁之机实在太多。
  警方与记者均对李国豪的品德及行为作了调查。少数人说他好相处。多数人认为他脾气很傲,不易相处,但又认为他是这种直性子,末听说他与谁有深仇大恨。
  李国豪的女友丽莎也承认:不少人认为他很嚣张。其实他是自信、认真、直爽,遇事喜欢单刀直入,很多人对此受不了。
  不少记者分析,不排除李国豪有仇敌的可能。因此,也不排除李国豪是被谋杀的可能。
  《乌鸦》是一部很邪的电影。
  片名本身就邪,在很多国家(尤其是中国)乌鸦被视为一种不吉利的鸟。而在摄制过程中,片场连连发生意外事故——好几个工作人员受伤或闯祸。
  《乌鸦》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李国豪所饰的摇摆乐歌手与他的女友双双被毒枭杀害,李国豪从阴间里还魂而出,为其女友复仇。这就是说,李国豪在电影中必须死一次,那当然是假死。谁也没想到:假戏真演,李国豪真的死了!并且永远不能还魂复生!影片已拍了七八成,还有一周便可封镜。
  这使人联想起李小龙未完成的《死亡游戏》,片名被人认为也是不吉利的。李小龙九死一生闯上塔顶,所获得的只是一句关于生与死的铨释:“生是一个等待死亡的历程。”中国人忌讳在生的时候谈论死,李小龙却偏去触这个大忌。于是,宿命论者多了一条证明其学说的佐证:天意如此;
  若真是如此,老天爷也太不公道了:李小龙只活了32岁,李国豪才28岁!
  李国豪英年早逝,港人与世界影迷扼腕叹息。
  李国豪葬在他父亲李小龙的墓旁,面对着两座坟墓。作为妻子和母亲的莲达,心情是多么地沉重和悲痛!
  至笔者此书杀青之时,仍末获悉美国警方关于李国豪死因的确切定论,仍将以极模糊的初步结论“死于非命”悬之于世。李国豪之死,与其父惊人地相似,这将又是一个千古之谜。
  父子俩都是不甘受命运摆布的强者,而最终逃不脱命运对他们的主宰——这是为什么?难道真如古代先哲所说“至刚者折”吗?
  芳草萋萋,墓地摆满了影迷献的鲜花……
  功夫影帝李小龙--附录
  附录
  我心中的李小龙
  莲达
  谨将此书献给富有自由之精神且富创造力的武术家。
  择其中之善者,由以之为发端。
  在我的丈夫李小龙的心中,总以为他自己不只是个演员,更重要的是他深深体会到自己是个武术家。从他13岁起,为了自卫强身,开始学习咏春拳。19年来,他无时不是以他的智慧结晶来孕化出一种技巧、一种艺术、一种哲学与生命之道。由不断的锻炼中来强化其身体;由阅读与深思熟虑中来培养其心灵的力量,19年来他一直是不懈地如此。而这本书便代表了他19年来生命的成果,他的一言一行、思想、观念均包含在内了。
  在他一生中无止境地自我追寻自我表达中,他从未须臾中止过探讨、分析与修正其所学之一切;而他主要的资料来源是他个人的图书室,内藏有2000册以上的书籍,包含有各式各样的武术、搏击技术、体育、防卫等等方面的资料。
  1970年,小龙的背部受了严重的伤害。他的医生嘱咐他停止功夫的练习,好好躺在床上等背部的伤痊愈。这段时间也许是他一生中最难熬与最沮丧的时刻了,他躺在床上足足有6个月,他的脑子闲不下来,便开始工作——结果产生了这本书。这本著作大都是那时所写的;也有些散张的笔记,则是较早或较晚些时候所记录下来的。由他的个人读书笔记中可发觉他特别对一些人的著作感到兴趣与受其影响的,如Edwin L.Haislet,Julio Martinez Castelto,Hugo,James Castello,Roger Crosnierl.(译注,以上所列之诸人,皆系拳击、西洋击剑中有极高深造诣者),李小龙有不少原理与思想是直接受到他们的影响。
  小龙原想在1971年完成这本书,但他在电影上的工作却使他无法完稿,同时他亦为这本书的出版可能被人用于歧途而感忧心仲仲。这本书他并非想教读者如何去做,去学,去使用功夫。他只希望这本书能作为一个思想的方法,作为一种指引而绝非一套固定的教法。倘你能以这种观点来看的话,你将会发觉这本书颇有可观之处。也许你会有一大堆问题,但,这些问题不妨由你自己来解答罢。一旦你读完了这本书,相信你会更加了解李小龙的,也同时希望你也能因此更加了解你自己。
  现在,放开你的心灵来读,尝试着来了解、体会,一旦你到了某种境界,不妨把这本书抛开。你将会发觉这本书是用来清除你纷扰之最佳途径的。
  (编者注:这篇短文是莲达为吉尔伯特·强生编辑的《李小龙截拳道》一书写的序言。标题是编者另加的。)
  功夫影帝李小龙--武道释义
  武道释义
  {{李小龙}}
  [[一、论禅]]
  欲能由武术中有所启发,意谓着能破除“真知”与“真命”之障碍。同时,并能发展无限的自我,无限的扩展自我。此亦绝非强调整体之某一面的发展,而你整体发展以及于整体之每一面才是。
  超越因果宿命之途全在于心灵与意志的适当运用其力量。
  虚空恰恰站在这与那之间。而虚空是什么都包括,没有对立的——没有不属于它的或是与之相反的。存在的虚空系一切形式的源头。虚空充塞在生命中、权力中甚而爱欲中。
  瞧向一木制的娃娃,她一无自我之意识,亦一无思考能力。一无贪欲亦一无顽冥不化。
  倘内心无任何固守僵结,则外在的事物自会开敞出现。移动一似流水般。静止时犹如镜子,反应时却恰似回声般。
  空是无法下定义解说的,正如最柔的东西是无法剪断的一般。
  我系移动着亦可谓全然末动。我恰似浪涛上的月般不止的颠簸、摇移着。真义非在“我正在从事什么”而是在“内心深处的自觉”,“何者深入我之中”。而过份的自我的意识系对一切身体行动的最大阻碍。
  心灵的偏狭意谓着心灵的冻结。一但停止其必需的自由流动性,心灵将不再是真正地处于心灵的状态。
  “不可移动性”系能量的集中于一焦点,一如轮子中之转轴轴心般,并非纷乱分散的。
  重要处在从事某事之过程而非其完成结果。没有动作者只有动作。没有经验者只有经验。
  单凭自己的偏好与欲求而能一无色彩地观察事物可谓能以其纯朴单纯的本性以观察事物。
  一无自我意识时,艺至其最高之境界。一个人一旦能超乎其所做事物成败之关切,则必可发现“自由”为何。
  完美的道路只对那些又选又挑的人方是困难重重的。无所好亦无所憎,如此心方可证明,一发之差犹如天地之别;倘真理证明于你面前,则永无是或非,是与非的挣扎战斗是心的大病。
  智慧并非是如何尝试将好的由坏的中抢取来。却是学习着如何驾御他们。一如软木飘荡在浪涛的波峰、波谷一般。
  驱使你自己与病同行、同在、同伴——此系消除此病之法。(奇书网|www.Qisuu.Com)
  论断惟有是行为的论断,不牵涉其任何论断的事物方可谓之禅。
  在佛中,并无努力之处。惟有平凡而一无特别。用自己的善,做自己的法事,挑自己的水,一旦累了,倒卧便睡。无知者自会笑我,但智者却会知我,其中有深意。
  并不为自己创立什么,惟像一无存在般的一闪而过,一如纯洁的静寂,得者实失之。
  切勿逃脱,奔放自己。毋寻寻觅觅,自会于己最不盼求之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