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作者:祝春亭 更新:2021-11-25 17:18
修正过的影片,把故事背景由美国移至意大利,片名为《猛龙过江》,是香港第一部到欧洲拍摄外景的影片。
影片的主人公叫唐龙,含义是中国的龙。唐龙有李小龙的影子,取了他赴美谋生发展的某些经历。李小龙是这样阐述唐龙的:
“这真是一个简单的情节。一个乡下小子,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家,连那儿的话都不会说,却莫名其妙地取得了成功。这是因为他打败了对手,从而简单又诚实地显示了自己。”
影片具有意大利式的喜剧风格。唐龙生长在被西洋人视为“乡下地方”的香港,而唐龙又生活在被香港人视为“乡下地方”的新界。唐龙整天埋头练功,极少去市区,连香港繁华地段是怎样的都不知道。唐龙的亲戚在罗马开中国餐馆,为了免遭黑社会势力的欺诈,约唐龙去了罗马。
出现在银幕上的李小龙,纯粹一个“乡下佬进城”的形象,笑话百出。在餐馆里点错了菜,不会使用抽水马桶,他不相信银行,认为存钱等于白送人家要不回来。片中苗可秀所饰的表妹问他香港近况,他一问三不知,一副呆模痴相。
影片套用“英雄救美”的故事模式,但李小龙却毫无古代骑士在女人面前的潇洒,他是笨蛋一个。他无视苗可秀的清丽温存,亦不知苗可秀暗恋他。苗可秀带他游览罗马名胜,本来可罗漫蒂克一番,李小龙却大煞风景。见到废墟便说:“这些烂屋九龙城大把!”见到皇宫便说:“这么大一块地,用来建屋收租,定可赚不少钱。”
最可笑的,是李小龙因语言不通,给一位意大利女郎带回家,女郎坦胸露体,吓得李小龙如见妖怪似地夺门而逃,令观众忍俊不禁。
这部片,显示出李小龙喜剧表演的天赋。
这部片,跟他另几部片一样,主人公开初表现平凡,而最后表现非凡,犹如一块丑石,兀突而成一座巍峨壮观的大山。(奇书网|www.Qisuu.Com)
影片的前半部,李小龙给人的印象是个呆汉与丑角。跟他另几部片一样,主人公执著于武功,如痴如醉。他们虽身怀绝技,却只能含而不露,忍而不发。
《猛龙过江》的武打,较前两部片又有新的突破。李小龙手中的双节棍变成两对,表演难度极大,令人眼花缭乱。这种棍术,并非只是赏心悦目的花招,而适于实战,凌厉无比。李小龙在片中餐馆地窖,大败众匪徒。
李小龙与他的恩师严镜海一样,不相信中国功夫刀枪不入的神话。西方社会的黑势力,使用枪支十分普遍。匪徒欲消灭李小龙,不会再以空手肉搏,而会用上枪。因此,在这部片中,李小龙用上了武侠小说中常描绘的奇门暗器:飞镖。令观众眼界大开。
这部片最光辉的一幕,是李小龙邀请亦师亦友亦徒的世界空手道冠军罗礼士参与表演。当时,李小龙与罗礼士都处于体能与技能的颠峰期,这无疑是东、西方的武术流派进行较量。因此,行家评论:这是一场毫无花巧的真功夫的格斗,是功夫片诞生以来的经典场面。
格斗选择的地点,是古罗马竞技场。相传古罗马的奴隶在这里与狮子搏斗,奴隶要么死,要么获得自由,但通常只是死。斗兽场是死亡的象征,苍凉、古旧、空旷的圆形建筑使人感悟一种博大的悲剧气氛。
镜头里,唯一的观众却是一只小猫。这里没有喧哗和喝彩,只有生与死。恍然是远古场面的重演,而当事人皆埋葬于历史的尘埃中。
罗礼士在片中,是黑社会邪恶势力的武术高手。但这场戏的处理与其他片中高潮的处理旨趣相迥,擂台比武的味道掩盖了灭敌锄奸的目的。
戏一开始,罗礼士趾高气扬地站在竞技场的最高点,李小龙须跑一段路,拾级而上才能与罗礼士接近。这一处理,给观众一种洋人自以为高人一等的感觉,而李小龙步步向上,又给人振奋。
他们接近时,并末立即出手搏斗,而是脱下战袍,进行热身。生死搏斗成了擂台比武。比武要遵守规则,如一方被打倒,另一方不可趁人之危攻击,而应该等对方站起来再进行。这场戏中,罗礼士先占上风,以凌厉的攻势将李小龙击倒在地,罗礼士要李小龙认输,不必再打,只求胜敌,不求灭敌。后来李小龙使出绝招(连环三脚),将罗礼士踢倒在地,并断罗礼士胳膊,李小龙示意罗礼士认输,保全性命。罗礼士宁死不屈,殊死相搏,最后死于李小龙拳脚之下。
跟另几部影片不同的是:《唐山大兄》杀死韩英杰,《精武门》杀死铃木宽,《龙争虎斗》杀死石坚,李小龙露出胜利的喜悦,大快观众之心。而杀死罗礼士,却是异常悲壮的,观众不认为是魔头之死,而是豪杰之死。李小龙拾起战袍,盖在罗礼士尸身之上,以示敬意。最后,李小龙、苗可秀等,还上罗礼士墓前吊念。
《猛龙过江》于1972年12月30日首次公映。
在此之前,李小龙下了一个赌注,说这部电影的总收入会超过前两部电影,至少在香港会这样。他预计卖座会超过500万港币。当时报界听到他夸海口,都认为是不实际的。
首映那晚,邹文怀陪同李小龙夫妇去戏院观察观众的反应:观众的反应又是空前的热烈。海涛江潮般的掌声欢呼声宣告了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路数的成功。这也是邹文怀用人经营之术的又一个胜利。
《猛龙过江》的票房收入果真超过500万。
影迷们热烈地赞叹李小龙不仅是一个功夫大师,还是个喜剧天才。
邵氏公司的人士也承认,李小龙的功夫不是偶然的,证明他有实力、有潜力……但李小龙的成功不属邵氏,而属对手嘉禾。对邵氏公司的人来说,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小龙的朋友,棍王依鲁桑杜看过此片后说:
“李小龙在该片中,将他的截拳道向前推进了一步。李小龙一惯主张在极短的时间里,发出最大的力将敌手打败,最妙的就是一拳或一脚取胜。他很少考虑这个问题:若遇到旗鼓相当,或气势胜于他的敌手,不可能在一瞬间打败敌手,甚至还会被敌手打倒,真是这样,该怎么办?”
“罗礼士就是这样的一位强大的敌手,李小龙的快攻战术一时撼不动他,还被罗礼士击倒在地。这时候,李小龙机智果断地变化战术,以虚对实,以慢消快,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目的在消耗敌手的体力,洞察敌手的套路,伺机反击,而克敌致胜。”
“这些中国的古老武道之术,李小龙曾多多否定,多多嘲弄,现在又当至宝拾起——这还是他的截拳道,一切招数都可为已所用,目的惟有一个,打败敌手。”
“我看《猛龙过江》,李小龙与罗礼士在古罗马斗兽场的戏,不觉得是在看戏,而是俩人真正在讲手,在比武,在生死博斗。最后是罗礼士死了,那是电影的安排。”
不少电影界人士对李小龙的导演艺术也充分地肯定,认为他可与功夫片明星级大导演罗维比肩,在真实感方面还胜于罗维。好些年后,影评家澄雨在一篇系统评价李小龙电影的文章中,是这样比较罗李的导演手法的:
“在处理手法方面,这部戏和罗维的处理也有很大的分别。罗维喜欢用蒙太奇、用剪接来拍摄打斗场面,更喜欢用特写表现对手中拳或被踢中的场面。他的镜头是主观的,常出现李小龙面对镜头连踢三脚或连打数拳。但在《猛龙过江》中,李小龙却喜欢用中镜和长镜,李小龙的对手不是站在银幕的左右两边,就是90度的互相对峙。这样的拍摄方法接近拍摄舞台剧或擂台比赛。罗维较主观的处理,强调于打斗本身的感官刺激,以及暴力的震撼力。李小龙的处理是较客观的,重表演,杀气不象罗维那么重。不单只处理和罗礼士决斗的那一场如此,整个《猛龙过江》也如此。”
功夫影帝李小龙--第十八章将相不和李罗相争匕首见
第十八章将相不和李罗相争匕首见
与大导演罗维的裂痕渐深。他说:我未来港,罗维导的片充其量只卖得100万。罗维说:不是我的指导,他还在好莱坞跑龙套,焉能如此走红?他们由合作关系变得形如路人,互不理睬。终于一天,他冲到罗维跟前,破口大骂,尚不解恨,拨出锋利的匕首,欲取罗维身家性命……
自李小龙加盟嘉禾,一位权威人士把李小龙、罗维称为邹文怀门下的大将与丞相。
还在泰国拍《唐山大兄》的外景,李小龙与罗维“将相不和”的小道消息,陆续传至香港。邹文怀矢口否认,还说,李小龙染有美国人的作风,喜欢直来直去,若一声不吭,那才叫怪。
邹文怀从大局出发,竭力为李罗间矛盾打掩护。拍《精武门》,在香港,李小龙、邹文怀、罗维等人都是记者与公众关注的对象,李小龙对罗维的不满摆到脸上,邹文怀再怎样掩盖都无济于事。
李小龙对罗维的不满仅是工作上的,他虽是个演员,却要求剧组的人像他一样投入。他指责罗维导片时心不在焉,尤使他恼火的是,镜头正在拍摄一个十分感人的爱情场面,而罗维却在收听半导体里的赛马消息。
李罗不和已是公开的秘密,报上多有渲染。一个是大明星,一个是大导演。李小龙年轻气盛,脾气暴躁,老子天下第一。罗维较他稳重老成,内心亦十分骄傲,凭他的老资格与显要地位,岂能容忍一个演员在他面前指手划脚!
邹文怀凭他高超的手腕,多方调和,二虎暂且能在一座山上相处,李小龙与罗维,至少面子上还过得去。
李罗矛盾的升级,却是《精武门》上映,获得400多万巨额票房收入之后。
影片的主人公叫唐龙,含义是中国的龙。唐龙有李小龙的影子,取了他赴美谋生发展的某些经历。李小龙是这样阐述唐龙的:
“这真是一个简单的情节。一个乡下小子,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家,连那儿的话都不会说,却莫名其妙地取得了成功。这是因为他打败了对手,从而简单又诚实地显示了自己。”
影片具有意大利式的喜剧风格。唐龙生长在被西洋人视为“乡下地方”的香港,而唐龙又生活在被香港人视为“乡下地方”的新界。唐龙整天埋头练功,极少去市区,连香港繁华地段是怎样的都不知道。唐龙的亲戚在罗马开中国餐馆,为了免遭黑社会势力的欺诈,约唐龙去了罗马。
出现在银幕上的李小龙,纯粹一个“乡下佬进城”的形象,笑话百出。在餐馆里点错了菜,不会使用抽水马桶,他不相信银行,认为存钱等于白送人家要不回来。片中苗可秀所饰的表妹问他香港近况,他一问三不知,一副呆模痴相。
影片套用“英雄救美”的故事模式,但李小龙却毫无古代骑士在女人面前的潇洒,他是笨蛋一个。他无视苗可秀的清丽温存,亦不知苗可秀暗恋他。苗可秀带他游览罗马名胜,本来可罗漫蒂克一番,李小龙却大煞风景。见到废墟便说:“这些烂屋九龙城大把!”见到皇宫便说:“这么大一块地,用来建屋收租,定可赚不少钱。”
最可笑的,是李小龙因语言不通,给一位意大利女郎带回家,女郎坦胸露体,吓得李小龙如见妖怪似地夺门而逃,令观众忍俊不禁。
这部片,显示出李小龙喜剧表演的天赋。
这部片,跟他另几部片一样,主人公开初表现平凡,而最后表现非凡,犹如一块丑石,兀突而成一座巍峨壮观的大山。(奇书网|www.Qisuu.Com)
影片的前半部,李小龙给人的印象是个呆汉与丑角。跟他另几部片一样,主人公执著于武功,如痴如醉。他们虽身怀绝技,却只能含而不露,忍而不发。
《猛龙过江》的武打,较前两部片又有新的突破。李小龙手中的双节棍变成两对,表演难度极大,令人眼花缭乱。这种棍术,并非只是赏心悦目的花招,而适于实战,凌厉无比。李小龙在片中餐馆地窖,大败众匪徒。
李小龙与他的恩师严镜海一样,不相信中国功夫刀枪不入的神话。西方社会的黑势力,使用枪支十分普遍。匪徒欲消灭李小龙,不会再以空手肉搏,而会用上枪。因此,在这部片中,李小龙用上了武侠小说中常描绘的奇门暗器:飞镖。令观众眼界大开。
这部片最光辉的一幕,是李小龙邀请亦师亦友亦徒的世界空手道冠军罗礼士参与表演。当时,李小龙与罗礼士都处于体能与技能的颠峰期,这无疑是东、西方的武术流派进行较量。因此,行家评论:这是一场毫无花巧的真功夫的格斗,是功夫片诞生以来的经典场面。
格斗选择的地点,是古罗马竞技场。相传古罗马的奴隶在这里与狮子搏斗,奴隶要么死,要么获得自由,但通常只是死。斗兽场是死亡的象征,苍凉、古旧、空旷的圆形建筑使人感悟一种博大的悲剧气氛。
镜头里,唯一的观众却是一只小猫。这里没有喧哗和喝彩,只有生与死。恍然是远古场面的重演,而当事人皆埋葬于历史的尘埃中。
罗礼士在片中,是黑社会邪恶势力的武术高手。但这场戏的处理与其他片中高潮的处理旨趣相迥,擂台比武的味道掩盖了灭敌锄奸的目的。
戏一开始,罗礼士趾高气扬地站在竞技场的最高点,李小龙须跑一段路,拾级而上才能与罗礼士接近。这一处理,给观众一种洋人自以为高人一等的感觉,而李小龙步步向上,又给人振奋。
他们接近时,并末立即出手搏斗,而是脱下战袍,进行热身。生死搏斗成了擂台比武。比武要遵守规则,如一方被打倒,另一方不可趁人之危攻击,而应该等对方站起来再进行。这场戏中,罗礼士先占上风,以凌厉的攻势将李小龙击倒在地,罗礼士要李小龙认输,不必再打,只求胜敌,不求灭敌。后来李小龙使出绝招(连环三脚),将罗礼士踢倒在地,并断罗礼士胳膊,李小龙示意罗礼士认输,保全性命。罗礼士宁死不屈,殊死相搏,最后死于李小龙拳脚之下。
跟另几部影片不同的是:《唐山大兄》杀死韩英杰,《精武门》杀死铃木宽,《龙争虎斗》杀死石坚,李小龙露出胜利的喜悦,大快观众之心。而杀死罗礼士,却是异常悲壮的,观众不认为是魔头之死,而是豪杰之死。李小龙拾起战袍,盖在罗礼士尸身之上,以示敬意。最后,李小龙、苗可秀等,还上罗礼士墓前吊念。
《猛龙过江》于1972年12月30日首次公映。
在此之前,李小龙下了一个赌注,说这部电影的总收入会超过前两部电影,至少在香港会这样。他预计卖座会超过500万港币。当时报界听到他夸海口,都认为是不实际的。
首映那晚,邹文怀陪同李小龙夫妇去戏院观察观众的反应:观众的反应又是空前的热烈。海涛江潮般的掌声欢呼声宣告了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路数的成功。这也是邹文怀用人经营之术的又一个胜利。
《猛龙过江》的票房收入果真超过500万。
影迷们热烈地赞叹李小龙不仅是一个功夫大师,还是个喜剧天才。
邵氏公司的人士也承认,李小龙的功夫不是偶然的,证明他有实力、有潜力……但李小龙的成功不属邵氏,而属对手嘉禾。对邵氏公司的人来说,该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小龙的朋友,棍王依鲁桑杜看过此片后说:
“李小龙在该片中,将他的截拳道向前推进了一步。李小龙一惯主张在极短的时间里,发出最大的力将敌手打败,最妙的就是一拳或一脚取胜。他很少考虑这个问题:若遇到旗鼓相当,或气势胜于他的敌手,不可能在一瞬间打败敌手,甚至还会被敌手打倒,真是这样,该怎么办?”
“罗礼士就是这样的一位强大的敌手,李小龙的快攻战术一时撼不动他,还被罗礼士击倒在地。这时候,李小龙机智果断地变化战术,以虚对实,以慢消快,以退为进,以柔克刚。目的在消耗敌手的体力,洞察敌手的套路,伺机反击,而克敌致胜。”
“这些中国的古老武道之术,李小龙曾多多否定,多多嘲弄,现在又当至宝拾起——这还是他的截拳道,一切招数都可为已所用,目的惟有一个,打败敌手。”
“我看《猛龙过江》,李小龙与罗礼士在古罗马斗兽场的戏,不觉得是在看戏,而是俩人真正在讲手,在比武,在生死博斗。最后是罗礼士死了,那是电影的安排。”
不少电影界人士对李小龙的导演艺术也充分地肯定,认为他可与功夫片明星级大导演罗维比肩,在真实感方面还胜于罗维。好些年后,影评家澄雨在一篇系统评价李小龙电影的文章中,是这样比较罗李的导演手法的:
“在处理手法方面,这部戏和罗维的处理也有很大的分别。罗维喜欢用蒙太奇、用剪接来拍摄打斗场面,更喜欢用特写表现对手中拳或被踢中的场面。他的镜头是主观的,常出现李小龙面对镜头连踢三脚或连打数拳。但在《猛龙过江》中,李小龙却喜欢用中镜和长镜,李小龙的对手不是站在银幕的左右两边,就是90度的互相对峙。这样的拍摄方法接近拍摄舞台剧或擂台比赛。罗维较主观的处理,强调于打斗本身的感官刺激,以及暴力的震撼力。李小龙的处理是较客观的,重表演,杀气不象罗维那么重。不单只处理和罗礼士决斗的那一场如此,整个《猛龙过江》也如此。”
功夫影帝李小龙--第十八章将相不和李罗相争匕首见
第十八章将相不和李罗相争匕首见
与大导演罗维的裂痕渐深。他说:我未来港,罗维导的片充其量只卖得100万。罗维说:不是我的指导,他还在好莱坞跑龙套,焉能如此走红?他们由合作关系变得形如路人,互不理睬。终于一天,他冲到罗维跟前,破口大骂,尚不解恨,拨出锋利的匕首,欲取罗维身家性命……
自李小龙加盟嘉禾,一位权威人士把李小龙、罗维称为邹文怀门下的大将与丞相。
还在泰国拍《唐山大兄》的外景,李小龙与罗维“将相不和”的小道消息,陆续传至香港。邹文怀矢口否认,还说,李小龙染有美国人的作风,喜欢直来直去,若一声不吭,那才叫怪。
邹文怀从大局出发,竭力为李罗间矛盾打掩护。拍《精武门》,在香港,李小龙、邹文怀、罗维等人都是记者与公众关注的对象,李小龙对罗维的不满摆到脸上,邹文怀再怎样掩盖都无济于事。
李小龙对罗维的不满仅是工作上的,他虽是个演员,却要求剧组的人像他一样投入。他指责罗维导片时心不在焉,尤使他恼火的是,镜头正在拍摄一个十分感人的爱情场面,而罗维却在收听半导体里的赛马消息。
李罗不和已是公开的秘密,报上多有渲染。一个是大明星,一个是大导演。李小龙年轻气盛,脾气暴躁,老子天下第一。罗维较他稳重老成,内心亦十分骄傲,凭他的老资格与显要地位,岂能容忍一个演员在他面前指手划脚!
邹文怀凭他高超的手腕,多方调和,二虎暂且能在一座山上相处,李小龙与罗维,至少面子上还过得去。
李罗矛盾的升级,却是《精武门》上映,获得400多万巨额票房收入之后。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