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作者:风靡洛加    更新:2021-11-25 16:32
  杨不败精修孔雀明王经,是当时魔门极重要的传道师。魔道向来四分五裂,各路魔王烟尘自主其事,因此导致不能权倾天下,屡遭正教压制。隋帝杨坚座皇之后,由魔门十二长老(另一说为十二法王)选取大转轮经精要,合力创孔雀明王经,并共议指定杨不败为授经者,诱导其叔晋王杨广入魔,叔侄乱伦,并最终使他弑父杀兄,坐拥天下,以皇帝之尊,行魔教之事,是为第一代魔教教主。
  杨广在位,残暴无道,杀害正教人士无数,祸乱中原。直到群雄并起,洛阳事变,方诛了隋炀帝。随后慈航斋谢小俞领头,聚七大派围捕妖妃杨不败,却未能拿下,几度脱逃。改朝换唐后,更是消失无踪,搜遍江湖,始终找不见。谢小俞化仙后,便再也不提此女。却不知她会藏在武阀,成了武公佑的夫人。
  俞玄机说出这个名字后,我知道请求可能不被接受,从来没有想到阿武的母亲是杨不败,当年祸乱天下的根源,隋帝杨广最心爱的女人。
  “有多少人知道呢?”我脑海一闪,联想到了阿武所处的危险有多么的大,如果她真是隋阳派法师的女儿,必然会有很多人来打听,从她身上找出一个秘密,或者说,一件东西,一件大不一般的东西。
  俞玄机看向我的目光有点异样,“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几个。”她带些欣赏地说,“做为剑客,你的反应很快。”
  “但一定有人漏出去了,否则今晚不会来这么多刺客。”我低头想了想,“也许不是刺客……”
  “谁知道?不过为了那莲花宝典,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俞玄机说着,仰望夜空,“魔师庞统已近长安,而京都各派没了先帝,已散了心,鹰七先生和石宗不和已久,惮宗玄装法师早逝,大唐的黑夜来临了。”
  我伸手抚摸着浑天仪,说:“前日鬼影流刺我,今日又有人截击阿武,这中间有如此多的不明,俞院长难道不出手查上一查?”
  俞玄机道:“哦,可惜杜鹃院不是做这种事的,公子说这话,是还想着让我来护阿武么?”
  “阿武的事,可能关联着唐庭的命运,而且那莲花宝典,院长也不想看着落入魔道吧。”我不死心,又道。
  “剑院应当更关心这等事,公子为什么不把事情告诉先生呢?”
  我道:“我娘要应付目下荆王事变,又要防着庞统,怕没有多的人来管此事,不得已才来烦院长。”说着,深深一揖,“请院长成全!”
  俞玄机道:“你这等看重武媚,却是为何?她就算肯随你,可又怎生撇开今上李治呢?”
  这明示我不要被美色所惑,而将一切置之度外。我听了眉头一扬,微怒道:“李治又怎样?俞院长想抬皇帝来吓我,除非太宗复生,那才有效。”
  俞玄机微微笑了,说:“公子这当儿少年心情,恋着那阿武,焉知十年八年后会否因色衰而弃阿武如草芥。”
  我板着脸,道:“院长看我是这等负情人么?”
  俞玄机不答,口内轻轻叹息,转过脸道:“当真爱了阿武么?”
  我想了想,竟有些惘然,道:“我不知道,但我待阿武甚亲,这一点不会变。”这时怒意稍平,忽然想起一事,“李太史以前曾对我娘说过星相之事,只是没有指明谁是女主。”说到这里,我完全记起了初入大明宫时偷听娘跟一个高官的谈话,那天不知这高官名姓,现在方知正是星宿派李淳风,“其实他是知道的,不说给我娘,可能是因我娘向来对此道半信半疑,但为何不告知太宗,先手除之?”
  “天意不可违,并不是说先下手便为强。而且,你听说谁过太宗是为了一句推测之言便杀无罪之人?”
  我又想了想,泄气道:“这种玄妙之事,真的难懂,看来星相之学,不足以定天下大局,否则大家都去算命好了,不用劳心费神一辈子了。”
  俞玄机轻拍了记小手,说道:“对呀,公子悟了。”
  “那么今日之事,我白来了?”
  俞玄机摇了摇头,道:“倒也不是,公子来了,我怎可让剑院小先生空手而归。”
  我面露喜色,说:“这么说,俞院长是答应了?”
  俞玄机不置可否,挥了挥衣袖:“夜深了,剑院陆玉沉在外候着公子归宿,公子可以去了。”竟不明说,便就令杜鹃侍女送我下楼。我也不好再强人所难,毕竟这事已算着落,彼此心照不宣。下楼之后,陆玉沉果在门庭候我,从李流云事多不再伴随,便由这位二师姐关照,防魔教行刺。
  出了杜鹃院,走在长安街头,夜深人静,我的心却无法平息,念着冯小宝的辛苦,自个怎能入睡?便对陆玉沉说道:“二师姐,再陪我走个地方。”
  陆玉沉微愕,但没说什么,点了点头。这女子沉默寡言,做事认真,是个少空言多行动的人。出剑狠辣,颇有铁血风范。只不知她内心中,可有女儿家心事。
  “二师姐,你在长安,平时都有做些啥?”寂寂行路,未免无聊,我找话说道。
  “练剑。”她只回了二个字。
  “除了这个呢?”
  “比剑。”
  “没有玩的么?”
  “陪你。”她想了想,说道。
  原来她将陪我当做了闲散游玩,我啼笑皆非:“二师姐玩笑了,京师繁华,难道就没有心上人么?”
  陆玉沉睫眉忽闪,说道:“漂泊江湖,剑尖滴血,又那有这份心思。”
  我听这话苍凉,刚要再说句什么,前面拐角处,人影闪现,有人低喝道:“是谁?”定睛一看,正是冯小宝带的那队唐军武士。果然不负前言,在感恩寺外彻夜守护。
  我心下一暖,说道:“冯大哥,是我!”
  唐军武士从屋檐阴影中拥出,围了上来,有人说道:“是云都尉,又回来啦。”
  “弟兄们好,辛苦你们了。”我说着话,眼光扫去,却不见冯小宝。“咦,冯大哥呢?”
  一个唐军武士答道:“冯大哥在对过白马寺里,说要出家做和尚呢,云都尉快去劝劝。”
  “开玩笑,怎么会?”我不信。冯小宝会出家?他这人花天酒地,会出家?那比看到三只脚的鸡还新鲜。
  “是真的,云都尉不信只管进寺,他就在里间磨着住持,要落发呢。”那武士说。
  我吃了一惊,心想这从那说起,撇了陆玉沉,急忙走入白马寺。这白马寺与感恩寺相邻,离得极近,这一带寺庙甚多,是长安焚香拜佛之地。进了大雄宝殿,就见冯小宝笑嘻嘻扯着白马寺住持,说着什么,那住持大约被他缠的烦了,愁眉苦脸的,看见我来,如遇救星,道:“小友来了,来说说他……”边说着边转身入内。
  冯小宝见了我,不再拉着住持,转身面对着我,憨憨地一笑。我瞧了瞧他,浓眉大眼,身高体阔,盔明甲亮,军姿焕发,怎么看也不象个要出家的世外人,便板着脸道:“冯大哥,这可不好呀,咱弟兄都做了没几天,你这就要独自个极乐去了,我告诉秦二哥去!”
  冯小宝嘿嘿笑着,说道:“阿武这儿不是没人护着么,我想这白马寺近,有什么动静,我看的住。”
  我哦了一声,说道:“那也用不着出家呀,而且今晚之后,我想杜鹃院的姐妹便会暗中保着,冯大哥这办法,可谓笨了。”
  冯小宝转头四顾,见没有外人,方凑近我:“云阿弟,我实说了吧,只从年前在大明宫值班,见过阿武之后,便没了……没了灵魂儿,只想着再见一面,等今儿见了,又想着能多看些时也是好的,心中存了这个念头,才起了这个意,白马寺最近,能得再此长处,守着她些儿,护着她些儿,便死也心甘。”
  我听着这话发痴,张大了口,说:“大哥,你这……这等事还是从长计议。”
  冯小宝退开几步,眼中满是说出后的轻松,“阿弟,我打小没有这么喜欢过一个人,今儿忽然爱上了,好生开心。她既然是尼姑,我就陪着做和尚,这一生一世,就随她念一辈子佛,吃一辈子素也好。”他说着,从容摘了头盔,将手抚摸脑顶,气丝漫延,一头乌发在惮宗“般若手”下嗉嗉散落。
  我伸着手想拉他,却又停滞住,冯小宝面容坚毅,看来是铁了心。这人外表虽粗,却有这股子痴劲,出人意料。
  “阿弟,我当年拜师惮宗,原来是高僧的命,你看我能得道,成为第二个三藏大师么?”冯小宝发丝落净,拍着光头,展颜一笑。这一瞬间,我呆呆相望中,竟觉他脸上有着股慈悲,与如来相似。
  白雪少年/朦胧剑客 20.大明宫阙.醋海暗生波.情事
  长安的黎明是金色的,一种华丽的金色,有时候我很奇怪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因为棋盘街上的屋宇绝大多数是黑白的,黑的是屋脊,白的是墙。只有皇城雕有五彩,富丽高贵,耀眼辉煌,让各国的宾客看了心悦诚服。而丝路上的胡商更把那种彩色称做唐彩,同别的俗类区分开来。
  冯小宝在白马寺出家后,法名仍叫小宝,别号情僧。
  我问陆玉沉昨晚可有查获,陆玉沉道:“没有追到。”
  “这许多人,怎可能在京师忽然消失不见?”
  “这些人最后消失的地方,是萧博侯府。”
  “啊,是萧淑妃的哥哥!”我这下明白了,一定是萧淑妃争风吃醋,竟指使其兄刺杀阿武,以绝后患。长安重地,如没有权贵帮忙,一般人逃不过剑院追捕。
  萧博侯名萧秋,百济人。仍是星宿派李淳风为数不多的弟子之一,本身出自高丽棋宗,跟长孙无忌亲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