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月华清
作者:阿堵    更新:2021-11-25 16:18
  丹青看看镜子里自己的模样,颇觉有趣:按照东家教的方法收敛了眼中的神采,用黛粉将眉毛稍稍加粗,又换了一身粗布衣裳,因为拿栀子水洗了好几天澡,整个人显得蜡黄干瘦——这样一来,完全是一个畏怯瑟缩的普通贫家少年了。
  身后纯尾冷冷的道:“叫你不要擦那么多遍,小心洗不掉。”
  “师傅说洗得掉的啊。”
  “你半盆栀子才煮一盆水,染十匹布都够了,你说洗不洗得掉?”
  丹青有点担忧的看看自己的脸,对着镜子使劲擦了擦,果然没有动静。愣了一会儿,笑了:“又不是女孩子,黄一点就黄一点吧。” ——权当为艺术献身了。
  “只是黄一点也罢了。这东西有毒,深入肌理会长疮的。”
  丹青惨叫一声:“啊?!”扑过去掐住纯尾的脖子,“快说你是骗我的!快说!”
  收拾了一个小包袱,从王宅后门出去,丹青雇一辆车出了城。把车子打发走以后,找个僻静地方换上包袱里的粗布衣裳,往身上拍了些尘土,这才急匆匆的向城里走。装出人生地不熟的样子,一路打听找到行远镖局,求见大少爷韦莫韦大侠。
  呈上江自修临走时留下的书信,丹青悄悄打量这个和王宅完全不同的环境。正研究兵器架上刀枪剑戟的样子,听韦莫笑道:“你们东家花样可真多。这事儿虽然不难办,万一出了漏子也挺麻烦。”
  丹青低眉顺眼:“东家吩咐,去了一定多干活,少说话,严守规矩,绝不惹事生非。”
  “看你的样子倒也稳重。”韦莫转头唤来一个管家模样的中年人,低声吩咐几句,又对丹青道:“这是莫成,以后他就是你表叔了,你跟着他去吧。”
  丹青乖乖的唤了一声“表叔”,莫成拍拍他脑袋,很慈爱的样子。“叔侄”二人往太守府行去。
  从太守府后院的偏门进去,在厨下找到了三总管张德禄。
  “张总管,听说府里忙月到了,要请短工,能不能让我这个表侄干两个月?”
  一般人家年下才是忙月,太守府的忙月却从八月初直到年后:中秋宴、腊八宴、小年宴、除夕宴、元宵宴……中间还夹着太守母亲大人的寿宴,太守小公子的生辰宴。在此期间少说也要请几十个短工帮忙。
  张德禄看看丹青:“成哥来了,不能不给面子。不过这孩子也太瘦了,没有几斤力气吧?”
  “是个老实本分的孩子,父亲没了,母亲又病了,这才着急挣点钱补贴家用。有孝心哪!”
  张德禄看丹青瞟了两眼墙上挂的菜名牌,问了一声:“你认得这些字?”
  “父亲在世的时候上过几个月私塾。”丹青躬身回答。
  “正好伙食帐房缺人,你去跟着他们采办吧。”
  丹青于是跟着采购,算账,与厨房交接清点买回来的物品,誊写清单……张德禄看他不声不响,做事稳妥细致,慢慢的把下菜单的任务也交给了他,时常有机会出入前院。再后来,人客多的时候,送菜的队伍里也有了他的身影——丹青终于如愿以偿的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了解上流社会的夜宴了。并且在府里有了一个临时的铺位,不用每日都回“表叔”那里过夜。
  今日便是中秋。丹青和伙食帐房的先生、伙计采购最后一批鲜货回来,帮着搬送东西。抱起一筐蔬菜,脚下一个趔趄,心底暗叫声“糟糕”,一双有力的胳膊伸过来,把菜筐稳稳当当接了过去,还腾出一只手搀了丹青一把:“阿壁,小心点。”
  丹青抬头一看,面前黑黑壮壮的青年正冲自己憨憨的笑,是新来的厨房伙计于二,待人热忱厚道,连忙说了声“谢谢于二哥。”
  “你年纪小,都跟着出去跑了一天了,歇会儿吧。”于二一手提起一筐菜大步往前走,丹青得小跑着才能跟上,非常无奈的看着于二一边走一边还能好整似暇的和自己说话。
  “今天又买了不少啊。”
  “是啊。”
  “几大车吧?”
  “差不多。”
  “干货贵呢还是鲜货贵?”
  “没准儿。”
  “这个季节居然还能采着新鲜莼菜,这一筐得好几两银子吧?”
  丹青从眼皮底下瞟了于二一眼,这新鲜莼菜,自己都是头一回见识,他居然认得。嘴里闲闲的答道:“听牛先生说,这是城外石潭温泉附近长的,路上一直包着麻布保温呢。几两银子哪里够,这一筐差不多五十两。”
  于二连声啧啧,送到厨下,大师傅亲自接过去拿温泉水把莼菜养起来。
  太守府的中秋夜宴酉牌时分开始,照往年的惯例,至少要持续到半夜。厨子伙计包括丫鬟们在申时便先吃了饭,好打起精神应付这一晚上。于二端着碗凑到丹青面前:“阿壁,你今儿晚上有机会送菜到宴席上去吧?”
  “这样场合,伙计们都只能送到廊子间,再由前头伺候的姐姐们端进去。”
  “那也比我强啊,什么都看不着。真想去识见识,也不枉在太守大人府里忙一场。”
  丹青咽下一口饭:“我看了回来给你讲好了。”
  “好兄弟!”于二拍拍丹青肩膀,“替哥哥仔细看着,可别漏了什么。等我回去也好跟隔壁阿花吹嘘一番。”
  彤城太守方乔荫乃是青州刺史的亲外甥,曾外祖父是元武帝麾下爱将,真正的世家子弟,实权人士。俗话说,三代出一个贵族,更何况长年在越州这山温水软文章锦绣之地为官,方大人的起居饮食无不精致典雅、独具匠心。其生活品质之高是一般富豪拍马也追不上的,直接引领江南地区上流阶层的新潮流。这不,为了中秋宴的形式、菜品和节目,三个管家和几位幕僚商量了近两个月,报上去的方案来来去去改了十几回,才算初步定下来。
  中秋赏月是一桩雅事,客人虽以官场同僚居多,然而几乎都是派头风雅的文士。因此,太守府中秋宴讲求的是清新脱俗。比方说吧,夜宴设在水阁二层,撤下了四面雕花窗格,代之以半透明的月白绡纱。桌上全套秋叶隐纹青瓷碗盘配水晶錾银杯盅,墙上嵌着八角水晶壁灯——这一切,都是为了取得和月色水光交相辉映的效果。为了保持整体意境的和谐,今年特地没有请歌舞和杂戏,而是请了号称“江南双绝”的师萱姑娘和池筠姑娘操琴弄琵琶。
  菜肴更是别致可口,回味隽永,无不是珍稀罕见的东西。例如取自东海色若胭脂的鱼脍,来自异域浓如琥珀的美酒,用长在峭壁上的灵菇熬成乳白色的汤,从每一头年幼的公牛身上割下最嫩的肋条串成烤炙……十几名秀丽的妙龄丫鬟着七彩罗裙在席间穿梭,古琴和琵琶叮咚错落,珠玉相溅,座上的各位大人们陶陶然醺醺然,恍如身在凌霄殿里,广寒宫中。
  丹青完全被这种充满了格调的奢华震住了。这样的场景,也许你心中隐隐觉得它是不正常的,甚至是不对的,可是你不得不承认,它是美丽的,是魅惑迷人的,是令人沉醉的。
  ——第二天,当于二和丹青得闲坐在后院墙根底下晒太阳的时候,丹青描述着头天晚上的景象,心中冒出的就是这样微妙而难以宣之于口的念头。
  转眼重阳将近,太守大人母亲寿辰就在这一天,今年又是六十整寿,自然要大力操办一番。实际上,整个彤城官场,世家富豪,都早早的就动员起来,给老夫人预备寿礼。听说青州刺史也有可能亲临,为胞姐贺寿。到后来,几乎江南官场全部闻风而动,希望在寿宴上谋一席之位。伙食帐房接连半个月忙得昏天黑天,前院还来要人帮忙清点寿礼。厨房的流水帐几个先生都恨不能三头六臂,哪里还得脱身。偏生大管家的面子是驳不得的,只好让丹青过去敷衍两天。
  寿宴安排在重阳中午,由于客人太多,除了大堂上的十桌,各处偏厅都摆满了宴席。所有仆从佣人按区域安排伺候,每处都有一个管事丫鬟和一位执事照应,忙而不乱,井然有序。丹青被分在往大堂送菜的队伍里,看到一部分寿礼陈列在大堂上方供人欣赏——这些多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送的,足以显示主人家的门第和气派。因为老夫人是开国功臣之女,和不少德高望重的老臣都有交情,其中好些寿礼是从京城或其他各州千里迢迢送来的。
  丹青眼尖,发现寿礼中一套白玉镂雕鎏金“寿”字碗已经在首席摆上了。这套碗每一只都用整块白玉雕成,碗沿一圈镂雕的篆书“寿字”,一笔一画都细细的描上金粉,雅致而又富贵。难得十只碗竟是一样的纯净无瑕,润泽透亮。丹青记得清点的时候,还是大管家亲自捧进去的。看样子现在太守大人是打算用它们待客了。
  寿礼中还有一件让丹青难忘的东西。那是一幅泥金大红丝绒底子的七彩刺绣寿幛。且不说用了多少金丝银线,碎钻米珠,光人工就费了十几个一等绣工半年时间,端的是一件价值万金的宝贝。隐约听说是京里什么大官送来的。不过当时第一眼真正让丹青吃惊的是,这幅寿幛绣的赫然是樊伯诚的《麻姑献寿图》。
  当年江自修用瘦金的“别样红”仿品从“文一阁”刘子昭手里换来白银两千两外加樊伯诚《麻姑献寿图》。这幅画在王宅留了几天才送走,丹青是仔细看过的。当时瘦金师兄为了逗自己开心,还特地兴致勃勃的临了一幅,没想到有人居然能把它放大几倍一模一样的绣出来,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丹青转念一想,看样子东家把那幅白得的画卖了个好价钱,不禁偷偷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