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作者:[美]斯特林·西格雷夫 更新:2021-11-25 14:23
当发现竞争对手毫无防卫能力的时候,没有什么东西比这更能迅速地引发满洲人的杀戮欲了。
第四部分逃亡第61节告密(2 )
作为大清王朝的女家长,慈禧的责任就是不断给自己施加重压。从前,她精力旺盛、意志刚强,如今已经精疲力竭。六十出头的年纪,虽然风韵依然,但身体却越来越沉重疲累。睡着了的时候,她的脸扭曲而僵硬,虽然微笑的时候依然像个小姑娘一样灿烂妩媚。在她并不常见的微笑的背后,是一汪忧郁的深潭。在庞大的人群中,她茕然独立已经差不多40年了。她经历过1860年英法联军的入侵和圆明园的被毁,经历过丈夫的死和热河政变,经历过儿子的堕落、谋杀和1875年的继位危机,经历过8 年几乎致命的疾病以及中日战争可耻的战败。这次战争暴露了京城里每一个人的无能,包括她自己。在成为太后的最初几年里,她完全依靠恭亲王,直到他们之间的友谊因为同治的不良行为和恭亲王自己的粗疏傲慢而变得不愉快。当皇座上缺乏一个有魄力有权威的男人、一个能够齐心协力拯救王朝的皇帝的时候,他们就把重任放在了一个女人的肩上,而她也只得依靠那些更糟的男人。在任何危机时刻,她只有寻求李鸿章的帮助。但中日战争的结果表明,即便是奸诈狡猾的李鸿章,也不过是一块朽木。再也没有人可以指望了。或许,从来就没有过。
她的死鬼丈夫相信:是他统治时期的天灾让他承受了王朝历史上最惨烈的失败。打那以后这么些年,她发现咸丰是错的。天灾一个十年接一个十年、一个世纪接一个世纪地持续发生,没准会永远这样下去。她顽强地避免王朝的崩溃,不断希望争吵不休的王公大臣能找到共同的立场,就这样耗尽了一生。而那些王公大臣们,非但没有致力于王朝的新生和中国的复兴,相反,他们的分歧反倒比以前更加剧烈了。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窝里斗。眼见得光绪就要成为此种家族病的下一位受害者,这一前景实在堪忧,处理起来不能不谨慎。她要小心翼翼地亲自着手调查。
在她的手上,已经送走过两位皇帝,如今眼见得又要送走第三个了。
当这一控告在颐和园内太后的住处悄然进行的时候,天津的荣禄总督先后发来了三封电报,警告说有7 艘英国战舰出现在大沽要塞前,事先没有任何通报,这一值得注意的非常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后来,英国公使馆解释说,此事“纯属巧合”,只不过是直隶湾的一次例行巡航,不过这样的巧合实在也太巧了。人们纷纷猜测,英国已经加入了日本的一场的阴谋,这场阴谋和此前伊藤博文的秘密访问密切相关,并且,爱管闲事的传教士、政治激进分子李提摩太在北京的出现,也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这一猜测。
李提摩太是“伦敦传道会”2 一位交游广泛的代表,他来到中国,最初在山西地区传教。无法抵抗乡下饥荒的恐怖,在忍受过神经衰弱的痛苦折磨之后,唯一的收获,是发现了自己的一项天赋,就是与北京、上海的那些半瓶醋名士们打交道的才能。李提摩太以这些人的西学输油管自居。有大量对维新运动产生影响的图书被翻译成中文,李提摩太对此负有责任。他所作的这些事情,没有哪一桩是纯粹出于利他的动机,李提摩太对政治有非常敏锐的眼力,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结交那些持不同政见的翰林学士,而这些人之所以对维新感兴趣,只不过是把它当作一种政治工具而已。李提摩太和他团伙中的其他人冒冒失失地怂恿名士们,让他们相信:在中国,保守的当权派很容易被取代,就像英国的自由党人取代保守党人,一个新世界将由此建立。李提摩太和他的小集团不能理解:欺骗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将近一个世纪之后,在表面上不同的政治体制之下,1989年的天安门广场事件再一次证明:关于在中国很容易取代现有权威的宏大设想,能够带来悲剧性的结果。但1898年的那些年轻的激进分子同样也被人奉承和误导,通过他们,李提摩太对维新集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力与他的能力并不相称。当他雇佣康有为最紧密的追随者梁启超担任他的中文秘书之后(这一行动在满洲人眼里确凿无疑地表明:大英帝国政府和维新运动的狂人集团已经勾搭在一起),李提摩太也就公开成了康野狐的一丘之“狐”。
正在帮着李提摩太忙前忙后的,是美国长老会传教士3 李佳白,此人四处推销“基督徒能够和儒教徒结婚”的观念。这两个家伙梦想着把他们的运动命名为“中国上层传教会”。
一直密切注视着北京新来者的罗伯特。赫德爵士认为:李提摩太并非是个没有个人野心的家伙。许多外国人都千方百计要把自己置于影响中国的位置上。赫德断定李提摩太不太可能是这样一个人:“人们发现:那些追随李佳白和李提摩太的翰林(学士们)是带着政治目的这么干的,并且,他们在利用二李,而不是二李利用他们……李提摩太是个狂热分子,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梦想,而不是自己的眼睛。这两个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人物,但他们的那些观念:改良中国,重塑其公共机构,简言之,就是要带动它的政府往前跑,这一切实在是太过美妙了。”
英国军事冒险家莫蒂默。欧苏利文船长也提到过李提摩太和李佳白,此人秘密来到中国,怀揣着英国政府的大佬们给他写的介绍信。打这以后,他就忙于同那些持不同政见的翰林学士们(这些人和二李正在结交的是同一拨人)勾勾搭搭。由于他的军事背景(布尔战争期间,他曾在南部非洲服役),再加上他和伦敦之间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关系,欧苏利文这家伙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个密探。
英国战舰出现在大沽炮台外的几天之前,李提摩太从上海抵达北京。据他自己讲,是康有为邀请他去北京的,“充任皇帝的顾问。”像这样上康野狐的老当,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三年之前,李提摩太就曾经告诉过《北华捷报》的读者们,康有为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李提摩太在北京的突然出现,他和鬼头鬼脑的欧苏利文船长的勾勾搭搭,以及他在英国使馆神神秘秘的进进出出,这一切,使铁帽子们更加确信:一场由英、日两国串通革新家们所策划的阴谋正在进行之中。而一支莫名其妙的英国舰队的出现,似乎印证了他们的担心。
在颐和园,人们对于正在显露的这一切还一无所知。9 月18日,光绪皇帝和伊藤博文在紫禁城举行了秘密会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提议被拒绝了。伊藤博文的私人日记(事实上是几年之后为了公共消费而写的),小心翼翼地避免提及9 月18、19、21或22这几天在北京的任何活动,只是着重强调了他在20日的正式外交会见,当时的参加者有皇帝、太后和其他朝廷大臣。然而,当时英国驻日大使萨道义爵士向伦敦的索尔兹伯里勋爵通报:伊藤博文在18日(也就是正式外交会见的两天之前)秘密会见了光绪皇帝。(萨道义补充说,他敏锐地感觉到,躲在太后裙子后面铁帽子们这会儿正在策划的先发制人的策略,其实是李鸿章所设计的。)
假如皇帝真的指望伊藤博文能针对中国问题提出快刀斩乱麻的解决办法,或者自告奋勇地为他打扫奥吉亚斯王最脏的牛棚4 ,那么,他恐怕只能彻底失望了。对于光绪和伊藤博文之间的秘密商讨,目前还没有任何可靠的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研究一下这位日本政治家几天之前在和《泰晤士报》的莫理循会谈时所表达的强硬观点,也许可以得到某些启发。据莫理循说,伊藤博文表达了对中国维新的绝望:没有哪个政治家,也没有哪个人愿意担负起责任,没有人在自己的同伴面前大胆而傲然地挺身而出。皇帝连篇累牍地发布下令变革的诏书,但他们决不会贯彻执行。一篇教导官员应当诚实、正直、清廉的谕旨,根本不可能改变那些贪吝之徒,他们的腐败已经传承因袭了好几百代。中国必须修订其国家税收——可以通过……缩减或废止那笔如今每年达3 ,000 ,000(英镑)的开支,这笔钱是被那些为数甚巨、依靠朝廷供养的满洲侍卫所吞掉的。为了最容易、最有效地做到这些,将朝廷迁出北京城无疑是明智之举。只要皇帝还留在北京(被这些人所环绕),朝廷的改革将完全没有可能。
中国必须要有一支军队,专门监视那些不可救药的腐败分子,这支军队必须由外国人训练和指挥,而且这件事必须由来自英国和日本的指挥官来做。事情必定会给英国、日本和中国带来更紧密地合作。俄国的侵略……没人可以预见,它会在哪儿走向终结……
都察院必须撤销。都察院是所有腐败和不幸的根源。在检查所有维新的成果时,其所发挥的作用,可以说贻害无穷。没有哪一种制度比这更腐败的了。都察院的御史们没有薪水,他们全都靠敲诈勒索为生。弹劾的恐吓,能够从最铁石心肠的官吏那儿榨出白花花的银子出来。那些没有把御史摆平的家伙,最终遭到弹劾的必定是他。
按照他的性格,伊藤博文必定也是这样直来直去地对光绪坦言相告:取消所有对满人的额外津贴,将首都迁出北京,把军队置于洋人的指挥之下,撤销都察院。这些措施中的任何一条,都能轻易促成一次宫廷政变或者干脆就是弑君。
第四部分逃亡第61节告密(2 )
作为大清王朝的女家长,慈禧的责任就是不断给自己施加重压。从前,她精力旺盛、意志刚强,如今已经精疲力竭。六十出头的年纪,虽然风韵依然,但身体却越来越沉重疲累。睡着了的时候,她的脸扭曲而僵硬,虽然微笑的时候依然像个小姑娘一样灿烂妩媚。在她并不常见的微笑的背后,是一汪忧郁的深潭。在庞大的人群中,她茕然独立已经差不多40年了。她经历过1860年英法联军的入侵和圆明园的被毁,经历过丈夫的死和热河政变,经历过儿子的堕落、谋杀和1875年的继位危机,经历过8 年几乎致命的疾病以及中日战争可耻的战败。这次战争暴露了京城里每一个人的无能,包括她自己。在成为太后的最初几年里,她完全依靠恭亲王,直到他们之间的友谊因为同治的不良行为和恭亲王自己的粗疏傲慢而变得不愉快。当皇座上缺乏一个有魄力有权威的男人、一个能够齐心协力拯救王朝的皇帝的时候,他们就把重任放在了一个女人的肩上,而她也只得依靠那些更糟的男人。在任何危机时刻,她只有寻求李鸿章的帮助。但中日战争的结果表明,即便是奸诈狡猾的李鸿章,也不过是一块朽木。再也没有人可以指望了。或许,从来就没有过。
她的死鬼丈夫相信:是他统治时期的天灾让他承受了王朝历史上最惨烈的失败。打那以后这么些年,她发现咸丰是错的。天灾一个十年接一个十年、一个世纪接一个世纪地持续发生,没准会永远这样下去。她顽强地避免王朝的崩溃,不断希望争吵不休的王公大臣能找到共同的立场,就这样耗尽了一生。而那些王公大臣们,非但没有致力于王朝的新生和中国的复兴,相反,他们的分歧反倒比以前更加剧烈了。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窝里斗。眼见得光绪就要成为此种家族病的下一位受害者,这一前景实在堪忧,处理起来不能不谨慎。她要小心翼翼地亲自着手调查。
在她的手上,已经送走过两位皇帝,如今眼见得又要送走第三个了。
当这一控告在颐和园内太后的住处悄然进行的时候,天津的荣禄总督先后发来了三封电报,警告说有7 艘英国战舰出现在大沽要塞前,事先没有任何通报,这一值得注意的非常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后来,英国公使馆解释说,此事“纯属巧合”,只不过是直隶湾的一次例行巡航,不过这样的巧合实在也太巧了。人们纷纷猜测,英国已经加入了日本的一场的阴谋,这场阴谋和此前伊藤博文的秘密访问密切相关,并且,爱管闲事的传教士、政治激进分子李提摩太在北京的出现,也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这一猜测。
李提摩太是“伦敦传道会”2 一位交游广泛的代表,他来到中国,最初在山西地区传教。无法抵抗乡下饥荒的恐怖,在忍受过神经衰弱的痛苦折磨之后,唯一的收获,是发现了自己的一项天赋,就是与北京、上海的那些半瓶醋名士们打交道的才能。李提摩太以这些人的西学输油管自居。有大量对维新运动产生影响的图书被翻译成中文,李提摩太对此负有责任。他所作的这些事情,没有哪一桩是纯粹出于利他的动机,李提摩太对政治有非常敏锐的眼力,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结交那些持不同政见的翰林学士,而这些人之所以对维新感兴趣,只不过是把它当作一种政治工具而已。李提摩太和他团伙中的其他人冒冒失失地怂恿名士们,让他们相信:在中国,保守的当权派很容易被取代,就像英国的自由党人取代保守党人,一个新世界将由此建立。李提摩太和他的小集团不能理解:欺骗在中国的极端重要性。将近一个世纪之后,在表面上不同的政治体制之下,1989年的天安门广场事件再一次证明:关于在中国很容易取代现有权威的宏大设想,能够带来悲剧性的结果。但1898年的那些年轻的激进分子同样也被人奉承和误导,通过他们,李提摩太对维新集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力与他的能力并不相称。当他雇佣康有为最紧密的追随者梁启超担任他的中文秘书之后(这一行动在满洲人眼里确凿无疑地表明:大英帝国政府和维新运动的狂人集团已经勾搭在一起),李提摩太也就公开成了康野狐的一丘之“狐”。
正在帮着李提摩太忙前忙后的,是美国长老会传教士3 李佳白,此人四处推销“基督徒能够和儒教徒结婚”的观念。这两个家伙梦想着把他们的运动命名为“中国上层传教会”。
一直密切注视着北京新来者的罗伯特。赫德爵士认为:李提摩太并非是个没有个人野心的家伙。许多外国人都千方百计要把自己置于影响中国的位置上。赫德断定李提摩太不太可能是这样一个人:“人们发现:那些追随李佳白和李提摩太的翰林(学士们)是带着政治目的这么干的,并且,他们在利用二李,而不是二李利用他们……李提摩太是个狂热分子,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梦想,而不是自己的眼睛。这两个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人物,但他们的那些观念:改良中国,重塑其公共机构,简言之,就是要带动它的政府往前跑,这一切实在是太过美妙了。”
英国军事冒险家莫蒂默。欧苏利文船长也提到过李提摩太和李佳白,此人秘密来到中国,怀揣着英国政府的大佬们给他写的介绍信。打这以后,他就忙于同那些持不同政见的翰林学士们(这些人和二李正在结交的是同一拨人)勾勾搭搭。由于他的军事背景(布尔战争期间,他曾在南部非洲服役),再加上他和伦敦之间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关系,欧苏利文这家伙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个密探。
英国战舰出现在大沽炮台外的几天之前,李提摩太从上海抵达北京。据他自己讲,是康有为邀请他去北京的,“充任皇帝的顾问。”像这样上康野狐的老当,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三年之前,李提摩太就曾经告诉过《北华捷报》的读者们,康有为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李提摩太在北京的突然出现,他和鬼头鬼脑的欧苏利文船长的勾勾搭搭,以及他在英国使馆神神秘秘的进进出出,这一切,使铁帽子们更加确信:一场由英、日两国串通革新家们所策划的阴谋正在进行之中。而一支莫名其妙的英国舰队的出现,似乎印证了他们的担心。
在颐和园,人们对于正在显露的这一切还一无所知。9 月18日,光绪皇帝和伊藤博文在紫禁城举行了秘密会晤,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提议被拒绝了。伊藤博文的私人日记(事实上是几年之后为了公共消费而写的),小心翼翼地避免提及9 月18、19、21或22这几天在北京的任何活动,只是着重强调了他在20日的正式外交会见,当时的参加者有皇帝、太后和其他朝廷大臣。然而,当时英国驻日大使萨道义爵士向伦敦的索尔兹伯里勋爵通报:伊藤博文在18日(也就是正式外交会见的两天之前)秘密会见了光绪皇帝。(萨道义补充说,他敏锐地感觉到,躲在太后裙子后面铁帽子们这会儿正在策划的先发制人的策略,其实是李鸿章所设计的。)
假如皇帝真的指望伊藤博文能针对中国问题提出快刀斩乱麻的解决办法,或者自告奋勇地为他打扫奥吉亚斯王最脏的牛棚4 ,那么,他恐怕只能彻底失望了。对于光绪和伊藤博文之间的秘密商讨,目前还没有任何可靠的记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研究一下这位日本政治家几天之前在和《泰晤士报》的莫理循会谈时所表达的强硬观点,也许可以得到某些启发。据莫理循说,伊藤博文表达了对中国维新的绝望:没有哪个政治家,也没有哪个人愿意担负起责任,没有人在自己的同伴面前大胆而傲然地挺身而出。皇帝连篇累牍地发布下令变革的诏书,但他们决不会贯彻执行。一篇教导官员应当诚实、正直、清廉的谕旨,根本不可能改变那些贪吝之徒,他们的腐败已经传承因袭了好几百代。中国必须修订其国家税收——可以通过……缩减或废止那笔如今每年达3 ,000 ,000(英镑)的开支,这笔钱是被那些为数甚巨、依靠朝廷供养的满洲侍卫所吞掉的。为了最容易、最有效地做到这些,将朝廷迁出北京城无疑是明智之举。只要皇帝还留在北京(被这些人所环绕),朝廷的改革将完全没有可能。
中国必须要有一支军队,专门监视那些不可救药的腐败分子,这支军队必须由外国人训练和指挥,而且这件事必须由来自英国和日本的指挥官来做。事情必定会给英国、日本和中国带来更紧密地合作。俄国的侵略……没人可以预见,它会在哪儿走向终结……
都察院必须撤销。都察院是所有腐败和不幸的根源。在检查所有维新的成果时,其所发挥的作用,可以说贻害无穷。没有哪一种制度比这更腐败的了。都察院的御史们没有薪水,他们全都靠敲诈勒索为生。弹劾的恐吓,能够从最铁石心肠的官吏那儿榨出白花花的银子出来。那些没有把御史摆平的家伙,最终遭到弹劾的必定是他。
按照他的性格,伊藤博文必定也是这样直来直去地对光绪坦言相告:取消所有对满人的额外津贴,将首都迁出北京,把军队置于洋人的指挥之下,撤销都察院。这些措施中的任何一条,都能轻易促成一次宫廷政变或者干脆就是弑君。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