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作者:[美]斯特林·西格雷夫    更新:2021-11-25 14:23
  几天之后(多亏了张荫桓爵士),康有为受到邀请,让他就维新的话题准备一篇综述性的文稿,坦陈自己的见解,以供皇上斟酌考量。在这篇新的条陈中,康有为就将当时京城名士中正流行的观点改头换面、重新包装,不外乎是:中国应该效法日本,应该追随明治新政的脚步,图新自强。他还抛出了几个从别人那儿借来的高招:消除腐败;在宫里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以协调维新变革;广开“言路”,使陈议能上达天听,而不会一开始就被官僚机构所拦截。
  光绪皇帝对维新运动一直有着极大的兴趣,亲自阅读名士们的条陈,从中寻求摆脱中国困局的解决办法。没有证据表明:他在康有为说的话中有过什么非同寻常的发现。他的话大多是作为注释而出现在皇上阅读或下发的那些奏章当中。然而,康有为后来声称:光绪决心实施自己的革新计划仅仅是因为读了他的《日本变法考》。据康有为说,皇上给太后写了一封信,说:“我不希望做一个亡国之君。如果你不归政,我将只有退位。”依照康有为的版本,在这个节骨眼上,太后终于同意了。但没有任何证据支持这样的情节。首先,太后并没有夺去皇帝的权力,其次,此时的太后已经退隐到了颐和园。关于慈禧篡夺了她侄子权力的论断,只能是那些对权力运作完全无知(或者故意制造混乱,或者兼而有之)的某些人所作出的。就像康有为曾经杜撰的每件事情一样,这个故事之所以得以流传,完全是因为读者一直无法验证他的断言。
  让每个人都感到大吃一惊的是:1898年6 月11日,在太后的恩准之下,光绪皇帝发布了他的第一份维新诏书,敦促“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缪之弊,专心致志,精益求精。”8 这就是“百日维新”的开始。在接下来的102 天里,皇帝颁布了大约50份维新诏书,涉及政府管理、军事发展、工业、教育和国际关系。每一份诏书都是由光绪自己颁发的,没军机处什么事,只是咨询过慈禧,皇帝每隔几天就要到颐和园去探望她。他们之间的任何分歧,都会在光绪的最终谕稿发布之前得到解决。很显然,她有大量的机会事先进行干预(如果她想这么干的话)。她并不知道该如何收拾中国,只是希望年轻的皇帝能够逐渐找到他自己的办法。不幸的是,光绪皇帝并没有采取缓慢而谨慎的策略,相反,他前进的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同时吓坏了墨守成规的官吏、御史和铁帽子王们。他们带着不断增长的恐慌纷纷向太后提出抗议。但她支持光绪皇帝在未来3 个月里坚定地推行他的维新计划,只是当铁帽子们向她出示精心编造的所谓阴谋证据时,她才失去了信心。美国公使田贝称颂太后所扮演的角色,说:“任何人都不会否认,(中国的)改良和进步……基本上归功于太后的意志和权威。”
  在这样一个政府能力和皇上的决心都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时期,光绪那些单方面的决定所激起的强烈反冲远远要超过对它的辩护。他的改革措施就其本身来说是谨慎的,但在他们执行的时候,其在精神上又是革命性的,在铁帽子们看来,甚至是危险的。皇帝至今没有颁发过对政府形态进行激进改革的诏令,但在强硬派看来,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他正迅速地朝这个方向移动。最让他们感到惊恐的是:他的诏书都是由亲王和御前大臣们绕过传统的防疫隔离带而强加给最高当局的,从而挑战了满洲王公贵族的卓越地位,打破了他们对审查机构及其程序的控制,这种控制自雍正皇帝以来维持了数代之久。
  光绪皇帝间接地增加了他们萦绕心头的恐惧:政府形态可能会进行变革。不管是采用和平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就像日本表面上所采用的那样)的方法,还是用共和政体使他们和他们的取代者达成平衡的方法。铁帽子们都有理由疑神疑鬼、恐惧不安。中日战争的惨败,已经吓坏了他们。再加上农民起义,遍及各地的秘密组织“哥老会”的反抗,以及广东和上海的共和运动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势头越来越猛。
  铁帽子王当中,有些人赞成直接先发制人,干脆发动一场宫廷政变,用端郡王的儿子取代光绪,另一些人则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把太后争取过来,可以说服她从中调停,并恢复训政。问题是如何去做。
  「译注」
  1 乌赫托姆斯基亲王,即伊斯帕。伊斯帕维奇。乌赫托姆斯基(Esper Esperevich Ouchtomsky1861-1921 ),当时有邬多穆斯契、吴王、吴克托、乌克托木斯基等多种译法,俄国外交官。
  2 谢尔盖。尤里耶维奇。维特(1849-1915 ),出生于俄国世袭贵族家庭,1892-1903 任财政大臣。在任期内,他大力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着手全面的经济改革,加速了俄国工业化进程。
  3 威廉皇帝,这里指的应该是威廉二世(1859-1941 ),1888年加冕为德国皇帝,1918年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逃到霍兰,德国君主政体结束。
  4 格罗弗。克利夫兰(Grover Cleveland 1837-1908),美国政治家,民主党人,第22任(1885-1889)和第24任(1892-1897 )美国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分开任两届的总统。克利夫兰被认为是独立、诚实的总统,在反腐败、反政党分赃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5 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转引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15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5 月第一版第1 次印刷。
  6 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转引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四册第131 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5 月第一版第1 次印刷。
  7 李瀚章(1821-1899 ),字筱家,又字筱圣,安徽合肥人。拔贡出身,早期为曾国藩主持湘军粮台,后任湖南巡抚、署湖广总督、四川总督、漕运总督、两广总督。
  8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上谕,《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二十四册第178 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第三部分新的铁帽子王第54节木偶戏(1 )
  变法维新一开始,光绪就着手修理那些曾经虐待、羞辱过他的人,以及那些碍手碍脚的家伙。
  首当其冲的,是他从前的师傅、军机大臣翁同龢。他最不可饶恕的过错,就是在对日战争的处理上曾经给了皇帝糟糕而矛盾建议。翁同龢占据一个备受信任的位置,年头实在太久了,以至于误认为自己有权对年轻的皇帝施加影响。
  翁同龢是典型的儒家官僚,礼数周全却毫无实质,对太后巴结逢迎,和铁帽子们沆瀣一气。他是那群见风使舵的满清官吏当中的一个,这些人每逢政治上一有风吹草动,就像个风车似的滴溜溜乱转。如今,60岁的翁同龢身兼数职:军机大臣、户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以及协办大学士,是朝廷上的一个关键人物,也是积贫积弱的中国政府中一条悲惨的注脚。虽然他“帝师”的职位早在两年前(1896)就已经终结了,但作为一名军机大臣,他依然能够每天接近光绪,并经常出席朝见。和任何人一样,他也对加重光绪的神经紧张负有责任,通过频繁的出尔反尔让他无法作出明确的判断,从而使他一直维持着情绪上的残缺,不让他坚持自己的主见,培养他对姨妈的孝顺虔敬,夸张矫饰得像个偏执狂。局外人都想当然地认为,是残暴的慈禧一直牵着皇帝的鼻子,然而,从足资征信的材料证据来看,事情并非如此。善于吹牛拍马如翁同龢之流,他们为了向上爬,而采取一种夸张的卑躬屈膝的姿态,并利用他们对皇帝的影响,在他的孩提时代和青春期就不断向他灌输恐惧。当时机来临,皇帝自然会报复翁同龢,而不是他的姨妈。
  1898年6 月15日,在一次由所有军机大臣参加的朝会上,翁同龢喋喋不休的反复告诫让皇帝很不高兴。翁师傅坚持认为,应该让慈禧参与维新进程的每一个步骤,乃至维新官员的选拔。在这样一番崇拜太后的令人厌烦的表演的背后,翁同龢真正的良苦用心,其实是要用一根红带子将皇帝的拇指拴到背后,以防碍变法维新。虽说也算是响当当的名士保护人之一,但从来都小心谨慎的翁同龢感觉到了麻烦就在眼前,于是就开始主动和维新运动保持距离,因为在1898年的上半年,这一运动的势头就益发不可收拾了。如果事情进一步发展下去,到了改革者和铁帽子们要摊牌的地步,他会站在那一边呢,这大概不用太费推敲了吧。
  皇帝忍受翁同龢的碍手碍脚已经多年,如今他的耐心已经崩溃了。一次短暂的缓和之后,他召集了第二次御前会议,明确地把翁同龢排斥在外。这次御前会议的最后结果是:皇帝不顾所有大臣的反对,断然解除了翁同龢的职务。
  巴克斯和濮兰德却给我们讲了一个完全相反的故事,他们坚持认为:翁同龢是被太后解职的,因为他领着皇帝走上了维新之路——一纸亘古常新的假情报,多数学者依然深信不疑,也不管赫德及其他人提出了怎样的反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