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作者:[美]斯特林·西格雷夫    更新:2021-11-25 14:23
  他在到达热河之后不久就突然病重,而八大臣却秘而不宣,他们在皇上的烟波致爽殿布置了守卫以封锁消息。于是,回銮的事情一再延期,直到1861年4 月,干脆就取消了。一篇谕旨只是说:“暂缓回銮,俟秋间再降谕旨。”2长话短说吧,年轻的皇帝被羞愧压垮了。他辜负了自己,辜负了天下,辜负了祖宗。因为他的无能。那些蛮子们,对强加给我们的协议条款还不满足,还要劫掠,还要毁灭帝国最伟大的珍藏,毁灭祖先难以计数的馈遗和恩赏,那是列祖列宗留给咸丰的遗产。这在大清王朝的历史上绝无仅有,皇室家庭被玷污了,而罪咎将由他独自承当。
  他的父亲,就曾经被艰难的处境(比眼下还稍好一点)驱向致命的绝望,在他母亲的灵柩前暗自憔悴。1861年所有的迹象都表明:咸丰皇帝没准是大清王朝最后、也最惨重的失败。在这样的情形下,许多从某些方面来说可能并不严重的疾病(包括那些由酗酒引发的疾病),都是致命的。肃顺非但没有抑制他,反而一直帮着推波助澜。
  1861年8 月初,咸丰的病情突然恶化。弥留之际,他似乎对正在到来的事情一无所知,因为根据肃顺的说法,他并没有准备好向继承人移交权力。
  现任皇帝享有独一无二的权利:指定某个皇子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或者(这种情况极其罕见),指定的是兄弟或侄子。没人会错过介入此事的机会,尤其是宗室王爷和他们的同盟者。有许多合法的途径这么做。当一位皇帝驾崩的时候,如果没有指定继承人,皇后就有权在和地位较高的统治家族成员协商之后,在够资格的候选人当中选择一个。在紧急情况下,朝廷重臣也可以决定。既往的历史表明:没有事么东西能够阻止铁了心的王爷们利用那些五花八门的手段来达到他们的目的,并且,如果所有手段都失败了,他们就会求助于谋杀,甚至是一连串的谋杀。
  在中国,亲王之间的争斗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武装叛乱,废黜,复辟,再废黜,谋杀,篡夺,不一而足。满洲人也不例外,所有9 位满洲皇帝登上大位,都是从继承危机中脱颖而出的。为了窃取皇位,残暴的雍正皇帝(1678-1735 )用自己的名字取代了合法的继承人,在当上皇帝之后,就杀死或监禁了自己的皇兄皇弟,以防止他们碍手碍脚。因为一次突然爆发的偏执狂,他于是引入了一种古怪的制度,根据这一制度,被指定的继承人的名字必须一直放在一个密封的匣子里,只有当皇帝去世之后才打开,作为确认继承人不是个冒牌货的一种方法,因为雍正本人正是这样一个冒牌货。通常,皇上们总是有为数不少的儿子,所以,这个密封的小匣子正是为了避免兄弟相残。不管怎么说吧,此前几代满洲君主,还从来没有哪个皇帝死的时候只有一位健在的皇子。热河的情形真是独一无二。理论上,叶赫那拉的孩子是唯一合法的继承人,但现如今,这一切还悬而未决。
  如果肃顺的话可信,咸丰在死之前没有来得及口授继位诏书,而且,即使他指定了继承人,直到他驾崩之后,也没人知道继承人的名字。肃顺似乎对下面的情形早有准备:匣子打开之后,里面空空如也。
  叶赫那拉因此面临巨大的危险。她是那位显而易见的皇位继承人的母亲,她的这一身份,从前曾经意味着安全和威望,往后,假如肃顺真的计划阻止她的儿子继位的话,这一身份就意味着她将会被杀。到时候,官方报告只会说:咸丰的去世,使她痛不欲生,在结束小儿子的生命之后,她自杀了。
  如果她打算做点什么的话,不得不赶快,但是,她能做什么呢?身处敌人的阵营之中,她又能指靠谁呢?
  人们总是假设,女人不会干预国事,但事实并非如此。皇后或太后们经常会千方百计影响继承人的选择,或者,千方百计要作为摄政者代替儿皇帝执掌朝纲,为的是要获取个人权力或者阻止竞争对手染指皇权。在中国前180 位皇帝当中,有78位在初登皇位的时候需要一位摄政者的帮助,而且通常是太后。因此,那些女人在这样的情形下,其所面临的危险和皇室后嗣所面临的,在程度上彼此相当。太后们,总是被迫自杀,为的是不让她们的儿子染指皇位;而儿子们,也总是非常突然地死于天花(这种病在中国一直很猖獗),为的是给他们的竞争对手让路。在许多这样的案例当中,要想说清楚伤害和恐惧的头来尾去,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肃顺有三个选择。如果他自己觊觎皇位(正像太监们在空荡荡的皇宫里看到的那些情形所暗示的那样),咸丰死后,他紧接着就可以宣布自己登基,并做好准备保卫自己的位子。或者,他可以扶持一个满洲傀儡,希望以此分化瓦解反对者,并且将异议者纠集到自己这一边。这两种方案,无论实施哪一种,叶赫那拉和她的儿子都将在劫难逃。
  肃顺所可能选择的第三种方案,并不能带给她什么安慰:可以让叶赫那拉的孩子继承皇位,但那个躲在御座背后执掌朝政的摄政者的角色,则非己莫属。这一选择的可能性最小,因为肃顺已经宣布了:咸丰并没有指定他的儿子作为继承人。
  直接提前发动一场政变,肯定会受到质疑。他最安全的策略是躲在一个傀儡的背后统治天下。一个由他自己选择的傀儡将使他可以和宗室亲王们讨价还价。20岁的醇亲王是最好战的满洲贵族之一,也是肃顺挑战洋鬼子的政策的支持者之一。此人并不是特别聪明,他的忠诚分别给了不同的人。最近,他娶了叶赫那拉的一个妹妹(一个尖声高叫的神经病),所以他可能会抵制废黜叶赫那拉儿子的计划,这孩子是他的侄子,无论从血缘关系还是姻亲关系,都是。眼见得,要是保住侄儿的位子,总能得到更多好处吧。
  惇亲王,一直认为自己是冤大头,被人骗取了皇位,他还是满洲王爷中最仇视外国人的。咸丰的去世,他没掉一滴眼泪,但只要答应让他的某个儿子登上皇位或者任命他自己为议政王,他就会支持肃顺的宫廷政变。即使是野心勃勃的肃顺,要让自己背上这么一位脾气火爆、性格暴烈的酒鬼,怕是也会大费踌躇。更何况,惇亲王的那些追随者中还有那么多残忍嗜杀的将军。
  远在北京的恭亲王,也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在热河,没人能确知皇上真实的情状,因为八大臣已经在烟波致爽殿的各处采取了严密的安全措施。叶赫那拉试图探望咸丰,但一直遭到阻拦。在肃顺的朝事邸抄中,严格的检查也是很明显的,这是在为咸丰的死作铺垫:热河行在例当惬适,然夏日酷暑,圣上不能适。自六月(中国的阴历)间圣躬违和……至七月初,已暂时稍痊,孰料后来情形,竟日益恶化。……七月十五日,晚膳后遽然昏厥。廷臣悉被召入,轮流看护。至十六日晨,竟大渐。俟稍甦,乃召诸王大臣至榻侧……
  根据肃顺和几个太监的说法(这几个手脚麻利的太监见此情形,很快就把消息散布到了附近的宫殿),弥留之际的皇上可能意识到了他咽气之后会发生什么,所以已经委任八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却留下继承问题悬而未决,然后就重又陷入了昏迷。肃顺于是命人打开那只密匣,发现皇上并没有按照习惯做法指定继承人——匣子是空的。
  听闻此讯,震惊之下的叶赫那拉不得不采取行动。在这之前,她并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但这个消息证实了她最大的担心:肃顺打算把她的儿子推到一边。她只有孤注一掷,要不然的话,她丈夫的咽气是分秒之间的事,而她也就会永远失去行动的机会。
  据她自己说,她找到了儿子,从奶妈那里把他拽走了,扯着这孩子急匆匆地赶到烟波致爽殿。在过去,她总是被那些守卫挡驾,固定不变的理由是:圣上病重,除朝廷大臣之外不见任何人。现在,咸丰明显已经快死了,守卫们本能地放过了她,让这位太子的母亲,急匆匆地带着孩子去见他的父亲。如果她是一个人来的话,他们将会挡住她,但面对这个5 岁的“天子”,他们不能不感到敬畏。
  皇帝的寝宫里站满了大臣,包括肃顺和他的亲信,他们全都惊呆了,以至于没人上前阻止她。就这样,她大踏步地径直走向了那张装饰华丽的乌檀木床,把儿子搂在胸前,就像是搂着一把杀手锏,声音清晰地对着被单下那个苍白的身形说:“皇位继承人的事情该怎么办呢?”
  第一部分叶赫那拉氏第21节宫廷政变(4 )
  咸丰的样子看上去像是睡着了,或者是不省人事,他没有回答。或许已经太迟了,心急火燎的叶赫那拉把那孩子往床上一搡,提高了嗓门:“你儿子在这儿!”
  咸丰的眼睛睁开了,目光停留在那孩子的身上。房间里一片死寂,他的嘴唇动了动。
  他有气无力地说,“自然是他继承大统。”然后又补充道,“由他的两位皇额娘辅政。”
  说完他最后的这几句话,几分钟之后,他死了。
  由于这次大闹寝宫,叶赫那拉的大胆冒险总算成功了。许多年之后,回忆起这次正面对峙,她说:“我不希望再有人去经历我那时候所经历的事情……这事既然定下来了,我也就放心了。”这是她一生中头一次重大危机,也是她所遭遇的最勇敢的行动之一,形势的变化是如此迅速,以至于她几乎是不假思索就采取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