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心灵捕手
作者:明日 更新:2021-11-25 14:13
牛文长长地喘口气,一仰脖子,“咕咚、咕咚”地喝水。
马绉简略收尾:“当日白虎山上,有不少受伤不起的敢死士,众好汉并未赶尽杀绝,只是将死难的兄弟葬在一起,起个大坟。海州百姓知恩感义,遂立‘好汉碑’,称之‘好汉茔’,祭扫至今。宋江之尸,却无人收殓,葬了鹰狼之腹。至于小五等人,则不知所踪。当时名士李若冰风闻此事,作诗曰:‘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剪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惊谔。’”
明日不胜唏嘘,这便是梁山好汉的真正结局了。
或许,这才是最好的结局,而在《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受了招安后,征辽国、平方腊的故事,不过是后世小说家的狗尾续貂罢了。
舒缓片刻的牛文,又接起话头:“郡马爷可知李若冰又是何人?靖康之难方初,金军兵临城下,太上皇禅位于渊圣皇帝,遣使赴金营谈判,选中李公。因‘冰’之性刚易碎,不如‘水’之性柔融通,渊圣便钦赐李公改名若水。然李公天性刚烈,及至二帝被俘,押至金营,备受折辱。李公怒斥金人无信。粘罕敬他忠义,劝他归降。李公大义凛然,言‘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乎’,斥声怒骂。粘罕气急,命人割下李公唇舌。李公口不能骂,便怒目而视,以手相指,又被挖目断手,最后惨遭凌迟而死,年仅三十五岁。粘罕亦叹服:‘辽国之亡,死义者有十数人,南朝唯有李侍郎一人。’”
明日义愤填膺,已记起来,小时候看过的《说岳》,不是有个宁死不屈的李若水吗?
原以为李若水的惨死是经过了后人的艺术加工,用来衬托金人的残暴,不想竟是真的。
原来真实的历史,比任何小说都来的惨烈!
马绉难得真情流露,语气激昂:“其实我大宋烈士岂止李侍郎一人?还有张侍郎、何侍郎……张叔夜随二圣被掳北上,途中不食粟,唯时饮汤,闻过界河白沟,矍然起,仰天大呼,遂不复语而卒!实令吾辈愧对矣……”
明日分明感觉,二通事借梁山好汉的“义”和李若水、张叔夜的“忠”,给自己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
他俩虽身仕异族,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
牛文叹道:“郡马爷,我二人今日罗唣了。其实讲了这么多,是要郡马爷知晓,胸中有史、以史为鉴,方可把握当下、未来。”
明日顿生感触,老子的史,其实就是这时代的现在和未来啊!偏偏自己在后世对历史并无偏好,更喜那些演义戏说、武侠文学,所以是胸中有屎才对。
唉,早知有今日,怎么也要把“屎”换成“史”!
事已至此,后悔也无用。
他又联想到那小九自称“无用”,其实世间哪有无用之人?
既然上天将老子送到这个时代,一定是物有其用……
明日心潮翻涌,脱口道:“天生我材必有用!逝者如川去,来者尚可追。吾辈切莫等闲……”
“讲的好!”马绉面浮激动,长身而起,大步向上攀登,势若疾风。
明日忙手拉牛文,紧随其后。
三人须臾到了山顶,但见渔歌唱晚,落日熔金,鸟瞰海州全城,沐于碧光紫霞之间,有如一座王者之城,好一个“虎峰夕照”之景。
马绉目露精光,长须拂颤,一扫平日内敛之态,变得咄咄逼人:“三才天地人,三光日月星!郡马爷,你看这海州城像甚么?”
明日疑疑惑惑,极目俯眺,半晌迟疑道:“有点像个大龟……”
马绉颔首:“然也!牛文,你也来看,这海州状如大龟,头向西,而城内那河,逶迤如蛇,形成龟蛇相交而嬉之势,正是华省占星运,孤城望日遥!”
明日记起马绉精于阴阳风水,自己虽然是个不信鬼神的唯物主义者,但要在这充满迷信的时代,图大计、成大业,还真需要扯个幌子,比如“受命于天”之类。
况且,此前他以和氏璧展开的造势,已奠定了一定基础,只是随着“璧毁”的传言扩散而前功尽弃。
二通事今天的表现不无当异常,明日的心头隐隐捕捉一丝影象,顺势发问:“先生有何高见?”
马绉双手一背,超然屹立:“郡马爷可知,这海州城隐含一千古之迷,古今各代玄师术士皆以破解此迷为大任,如唐代刘长卿之流,惜无不半途而止。吾自幼喜观天象,偶窥一二……”
明日好奇道:“先生快讲!”
“古传伏羲画卦之地即在海州,故海州城有“天下第一星象城”之说。所谓星象,不外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及北斗七星,再外为二十八宿等等,各代玄师术士积累前人,亦只勘出二十八宿玄武星象……”
明日哪听得懂这些风水玄说,心痒痒的:“先生讲仔细些!”
“青山与绿水,虎啸对龙吟。郡马爷请看,城东南方位有青龙山,西南方位有吾等脚下的白虎山,正合二十八宿青龙象、白虎象。凤凰不落无宝地,城正南方位又有凤凰山,合二十八宿朱雀象。此三山高度相近,大小相似,与海州城形成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象布局……”
明日云里雾里,但这些地名在千年后依旧存在,似乎真有些道理:“小子在听!”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自古取象于天的城池不是没有,却无海州天然之象:龙祥云瑞,凤披彩霞,白虎啸海,玄武踏涛!而一旦勘出日月星三光之象,天象应于人身,所谓天人感应,千古之迷自解……”
明日不明觉厉,做沉思状:“小子受教!”
“昨夜天晴,吾观天象,直至晨鸡报晓,整夜无异,惟独在破晓之时,只见日月相贯,群星争耀,光照大地,一瞬而过,如此异象,闻所未闻,吾忽有悟,那日月星三象将现海州,天命降世,千古一刻……”
明日只觉危言耸听,又觉很对自己的胃口,更觉马绉所言远超预期,只怕自己承受不起:“小子不明?”
“日出东方,月昭大地!你曾擎和氏璧,贵返海州城,明以郡主服心,暗伏圣军惑民,左令日月庄聚敛,右将铁浮屠威收,外有挞懒呼应,内据海岛为基……天象正应在你身上,还要瞒我二人到何时?”
明日大惊失色,原来二通事已看破了他的野心,一时心中天人交战。
如此情形下,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杀了他俩,以绝后患;要么彻底收服,为己所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半天没出声的牛文忽然吟起东坡先生的千古名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明日于转念间作出决断,恭身一鞠,一反荒岛小子的大大咧咧,依稀恢复当秦桧时的廷辩风采,将后世今生的积累,在此刻爆发:“二位先生原谅则个,小子虽无三分天下之心,亦有独树一帜之意。江山如画,朱颜几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也罢,金也罢,在小子眼里不过烟云霓雾。甚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听到这后世伟人的雄词绝句,二通事齐齐动容:“郡马爷果然是真人不露相,好个惊世文采!好个滔天壮志!”
明日精神一振,再发夺心之言:“我思二位先生刚才所言,其中深意,不外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耳。”
这明太祖夺天下的九字箴言一出,二通事更是满脸惊异,眼露敬服:“下官恭听!”
明日蓦然回首,锐利的目光似乎欲将那不断西沉的红日钉于天宇,将负载不堪的过往倾吐:“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小子自幼向往从军,欲把这一身骨肉报效于国,杀敌千百万,血流万里山。渐大识书,又欲做个豪侠男儿,仗剑走天涯,快意追仇杀。少年长成,见尽世间真情沦丧、人心沉迷,只觉男儿当暴戾,睚眦便杀人。后机缘巧合,真个征战沙场,朝饮血河水,暮提人头归,杀一尚为罪,杀万倒成雄。万古千秋业,尽在杀人中……”
二通事相顾失色,额头冷汗涔涔:“下官受教!”
明日目光不动,仿佛那已沉入海平线的夕阳犹在原处,深藏于心、百折千锤的信念喷薄而出:“多情少年子,不见春闺老……太阳落了,黑暗便降,杀得多了,人心便死。太阳在明日将会升起,人世之明日在哪里?我不晓得,我只晓得,人世之出路,决非杀出来的!纵观前尘后世今生,杀念浸泡人心,杀心贯穿人性,杀性堵塞人间……我听多了,看多了,也杀多了……所谓物极必反,杀极必不杀,可是只怕杀极之日,便是人世灭绝之日!路总有人先行,我所举大业之信念,便源于三字——‘不妄杀’……我起始动机并不高尚,全因一句誓言而起;我不信甚么天象天命,却信那古语老话——‘人命关天’。我所举大业亦不是甚么千秋不朽业,只望以我微光,拨亮趋暗世间;以我微热,回暖趋冷人心;以我微诚,唤醒趋沦真情;以我微力,遮护趋死黎民……不管二位先生听懂几许,我尽吐肺腑之言,何去何从,悉听尊便……”
“以我微光,拨亮趋暗世间;以我微热,回暖趋冷人心;以我微诚,唤醒趋沦真情;以我微力,遮护趋死黎民……如此独树一帜,千古未闻……千古之迷莫非在此?”马绉皱眉凝思,陡然舒眉大叫,拉着牛文纳头便拜,“此天命非一国之天命,乃人世之天命,我二人愿誓死追随天命之主!”
明日知道自己得到了目前最紧缺的助力——智囊,渐浓的夜色掩盖了他额头冒出的一层细汗,这一番博引古今、杂抄后世的说辞,快要榨干他的脑汁、耗尽他的心力,真他妈不容易。
只是,他比自己口称的“并不高尚”还不高尚,真正的动机,仅是为了圆一个自幼的梦想——拯救大英雄。
除了“不妄杀”是真的,什么点亮黑暗、拯救人心、唤醒真情、遮护黎民……都是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的附带产品,是粉饰的工具,为终极目标服务而已。
他却不知道,在梦想与现实、后世与今生的心灵碰撞中,即便是一颗并不高尚的灵魂,也会不知不觉发出璀璨的光辉……
马绉简略收尾:“当日白虎山上,有不少受伤不起的敢死士,众好汉并未赶尽杀绝,只是将死难的兄弟葬在一起,起个大坟。海州百姓知恩感义,遂立‘好汉碑’,称之‘好汉茔’,祭扫至今。宋江之尸,却无人收殓,葬了鹰狼之腹。至于小五等人,则不知所踪。当时名士李若冰风闻此事,作诗曰:‘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剪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惊谔。’”
明日不胜唏嘘,这便是梁山好汉的真正结局了。
或许,这才是最好的结局,而在《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受了招安后,征辽国、平方腊的故事,不过是后世小说家的狗尾续貂罢了。
舒缓片刻的牛文,又接起话头:“郡马爷可知李若冰又是何人?靖康之难方初,金军兵临城下,太上皇禅位于渊圣皇帝,遣使赴金营谈判,选中李公。因‘冰’之性刚易碎,不如‘水’之性柔融通,渊圣便钦赐李公改名若水。然李公天性刚烈,及至二帝被俘,押至金营,备受折辱。李公怒斥金人无信。粘罕敬他忠义,劝他归降。李公大义凛然,言‘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乎’,斥声怒骂。粘罕气急,命人割下李公唇舌。李公口不能骂,便怒目而视,以手相指,又被挖目断手,最后惨遭凌迟而死,年仅三十五岁。粘罕亦叹服:‘辽国之亡,死义者有十数人,南朝唯有李侍郎一人。’”
明日义愤填膺,已记起来,小时候看过的《说岳》,不是有个宁死不屈的李若水吗?
原以为李若水的惨死是经过了后人的艺术加工,用来衬托金人的残暴,不想竟是真的。
原来真实的历史,比任何小说都来的惨烈!
马绉难得真情流露,语气激昂:“其实我大宋烈士岂止李侍郎一人?还有张侍郎、何侍郎……张叔夜随二圣被掳北上,途中不食粟,唯时饮汤,闻过界河白沟,矍然起,仰天大呼,遂不复语而卒!实令吾辈愧对矣……”
明日分明感觉,二通事借梁山好汉的“义”和李若水、张叔夜的“忠”,给自己上了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
他俩虽身仕异族,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
牛文叹道:“郡马爷,我二人今日罗唣了。其实讲了这么多,是要郡马爷知晓,胸中有史、以史为鉴,方可把握当下、未来。”
明日顿生感触,老子的史,其实就是这时代的现在和未来啊!偏偏自己在后世对历史并无偏好,更喜那些演义戏说、武侠文学,所以是胸中有屎才对。
唉,早知有今日,怎么也要把“屎”换成“史”!
事已至此,后悔也无用。
他又联想到那小九自称“无用”,其实世间哪有无用之人?
既然上天将老子送到这个时代,一定是物有其用……
明日心潮翻涌,脱口道:“天生我材必有用!逝者如川去,来者尚可追。吾辈切莫等闲……”
“讲的好!”马绉面浮激动,长身而起,大步向上攀登,势若疾风。
明日忙手拉牛文,紧随其后。
三人须臾到了山顶,但见渔歌唱晚,落日熔金,鸟瞰海州全城,沐于碧光紫霞之间,有如一座王者之城,好一个“虎峰夕照”之景。
马绉目露精光,长须拂颤,一扫平日内敛之态,变得咄咄逼人:“三才天地人,三光日月星!郡马爷,你看这海州城像甚么?”
明日疑疑惑惑,极目俯眺,半晌迟疑道:“有点像个大龟……”
马绉颔首:“然也!牛文,你也来看,这海州状如大龟,头向西,而城内那河,逶迤如蛇,形成龟蛇相交而嬉之势,正是华省占星运,孤城望日遥!”
明日记起马绉精于阴阳风水,自己虽然是个不信鬼神的唯物主义者,但要在这充满迷信的时代,图大计、成大业,还真需要扯个幌子,比如“受命于天”之类。
况且,此前他以和氏璧展开的造势,已奠定了一定基础,只是随着“璧毁”的传言扩散而前功尽弃。
二通事今天的表现不无当异常,明日的心头隐隐捕捉一丝影象,顺势发问:“先生有何高见?”
马绉双手一背,超然屹立:“郡马爷可知,这海州城隐含一千古之迷,古今各代玄师术士皆以破解此迷为大任,如唐代刘长卿之流,惜无不半途而止。吾自幼喜观天象,偶窥一二……”
明日好奇道:“先生快讲!”
“古传伏羲画卦之地即在海州,故海州城有“天下第一星象城”之说。所谓星象,不外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及北斗七星,再外为二十八宿等等,各代玄师术士积累前人,亦只勘出二十八宿玄武星象……”
明日哪听得懂这些风水玄说,心痒痒的:“先生讲仔细些!”
“青山与绿水,虎啸对龙吟。郡马爷请看,城东南方位有青龙山,西南方位有吾等脚下的白虎山,正合二十八宿青龙象、白虎象。凤凰不落无宝地,城正南方位又有凤凰山,合二十八宿朱雀象。此三山高度相近,大小相似,与海州城形成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象布局……”
明日云里雾里,但这些地名在千年后依旧存在,似乎真有些道理:“小子在听!”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自古取象于天的城池不是没有,却无海州天然之象:龙祥云瑞,凤披彩霞,白虎啸海,玄武踏涛!而一旦勘出日月星三光之象,天象应于人身,所谓天人感应,千古之迷自解……”
明日不明觉厉,做沉思状:“小子受教!”
“昨夜天晴,吾观天象,直至晨鸡报晓,整夜无异,惟独在破晓之时,只见日月相贯,群星争耀,光照大地,一瞬而过,如此异象,闻所未闻,吾忽有悟,那日月星三象将现海州,天命降世,千古一刻……”
明日只觉危言耸听,又觉很对自己的胃口,更觉马绉所言远超预期,只怕自己承受不起:“小子不明?”
“日出东方,月昭大地!你曾擎和氏璧,贵返海州城,明以郡主服心,暗伏圣军惑民,左令日月庄聚敛,右将铁浮屠威收,外有挞懒呼应,内据海岛为基……天象正应在你身上,还要瞒我二人到何时?”
明日大惊失色,原来二通事已看破了他的野心,一时心中天人交战。
如此情形下,他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杀了他俩,以绝后患;要么彻底收服,为己所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半天没出声的牛文忽然吟起东坡先生的千古名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明日于转念间作出决断,恭身一鞠,一反荒岛小子的大大咧咧,依稀恢复当秦桧时的廷辩风采,将后世今生的积累,在此刻爆发:“二位先生原谅则个,小子虽无三分天下之心,亦有独树一帜之意。江山如画,朱颜几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宋也罢,金也罢,在小子眼里不过烟云霓雾。甚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听到这后世伟人的雄词绝句,二通事齐齐动容:“郡马爷果然是真人不露相,好个惊世文采!好个滔天壮志!”
明日精神一振,再发夺心之言:“我思二位先生刚才所言,其中深意,不外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耳。”
这明太祖夺天下的九字箴言一出,二通事更是满脸惊异,眼露敬服:“下官恭听!”
明日蓦然回首,锐利的目光似乎欲将那不断西沉的红日钉于天宇,将负载不堪的过往倾吐:“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小子自幼向往从军,欲把这一身骨肉报效于国,杀敌千百万,血流万里山。渐大识书,又欲做个豪侠男儿,仗剑走天涯,快意追仇杀。少年长成,见尽世间真情沦丧、人心沉迷,只觉男儿当暴戾,睚眦便杀人。后机缘巧合,真个征战沙场,朝饮血河水,暮提人头归,杀一尚为罪,杀万倒成雄。万古千秋业,尽在杀人中……”
二通事相顾失色,额头冷汗涔涔:“下官受教!”
明日目光不动,仿佛那已沉入海平线的夕阳犹在原处,深藏于心、百折千锤的信念喷薄而出:“多情少年子,不见春闺老……太阳落了,黑暗便降,杀得多了,人心便死。太阳在明日将会升起,人世之明日在哪里?我不晓得,我只晓得,人世之出路,决非杀出来的!纵观前尘后世今生,杀念浸泡人心,杀心贯穿人性,杀性堵塞人间……我听多了,看多了,也杀多了……所谓物极必反,杀极必不杀,可是只怕杀极之日,便是人世灭绝之日!路总有人先行,我所举大业之信念,便源于三字——‘不妄杀’……我起始动机并不高尚,全因一句誓言而起;我不信甚么天象天命,却信那古语老话——‘人命关天’。我所举大业亦不是甚么千秋不朽业,只望以我微光,拨亮趋暗世间;以我微热,回暖趋冷人心;以我微诚,唤醒趋沦真情;以我微力,遮护趋死黎民……不管二位先生听懂几许,我尽吐肺腑之言,何去何从,悉听尊便……”
“以我微光,拨亮趋暗世间;以我微热,回暖趋冷人心;以我微诚,唤醒趋沦真情;以我微力,遮护趋死黎民……如此独树一帜,千古未闻……千古之迷莫非在此?”马绉皱眉凝思,陡然舒眉大叫,拉着牛文纳头便拜,“此天命非一国之天命,乃人世之天命,我二人愿誓死追随天命之主!”
明日知道自己得到了目前最紧缺的助力——智囊,渐浓的夜色掩盖了他额头冒出的一层细汗,这一番博引古今、杂抄后世的说辞,快要榨干他的脑汁、耗尽他的心力,真他妈不容易。
只是,他比自己口称的“并不高尚”还不高尚,真正的动机,仅是为了圆一个自幼的梦想——拯救大英雄。
除了“不妄杀”是真的,什么点亮黑暗、拯救人心、唤醒真情、遮护黎民……都是为了实现这个梦想的附带产品,是粉饰的工具,为终极目标服务而已。
他却不知道,在梦想与现实、后世与今生的心灵碰撞中,即便是一颗并不高尚的灵魂,也会不知不觉发出璀璨的光辉……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