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末代皇帝
作者:明日 更新:2021-11-25 14:12
城外千米远处的一座大土墩,一魁梧的黑脸金将端坐马上,一根狼牙棒横在手中,聚精会神地纵观战场。
身后持旗的侍卫情不自禁道:“大人战术出奇,教那岳蛮子知道我大金还有个移刺古猛安哩!”
原来今日金军的前锋大将竟是移刺古。
大概因两淮义军元气大伤而后方无忧的缘故,抑或受到女儿私逃、外甥受创的刺激,乃或其他的什么原因,总之,“有谋而怯战”的挞懒性情大变,一反以往保守持稳的战略,集结号称“二十万”的大军,发动了其主持淮南战场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
挞懒所部一路横扫,先破张荣义军的据点——鼍潭湖中的茭城,再破通、泰二州,将大宋淮南统治区的最后防线——岳飞军逼至江边的柴墟镇,大有赶尽杀绝之势。
然而,就在不起眼的柴墟镇,金军遭遇到最顽强的抵抗。
兵力相差悬殊的岳飞军在指望不到任何支援、接到朝廷可守可退的指示后,便主动弃守无险可恃、无粮可持的泰州城,集中所有的力量于有一道简陋城墙的柴墟镇,掩护随军撤往江南的二十万泰州百姓与几万军属过江。
而挞懒部精锐倾巢而出,以兵贵神速,将大型的攻城器具俱留在楚州,不得不以野战之法攻城,焉能不吃亏!
但挞懒怎能容忍数十万大宋军民从自己眼皮底下溜走,在连续撤换掉几个攻击不利的将领之后,方想起一人来——因明日的关系而受到冷落的移刺古。
“我仅是减少无谓的伤亡而已,将士们应‘活着去战斗’……”移刺古钢冷的眼中闪过一点柔光,想起这句话的出处——那个荒岛小子。
这家伙竟能于不可能之境带走郡主,好样的!他默默地为兄弟祝福。
“咚咚咚!”二鼓响起,移刺古的思路回到战场,第二波的攻击队——步兵集团进攻了。
前三日,金军皆以骑兵发动轮番冲锋,妄图一举踏破矮城墙。
这道防线一破,宋军将陷入前敌后江的绝境,主将岳飞亲自坐镇,并下了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死令,将士们敢不用命?
岳飞军以血肉之躯浇铸了一道钢铁长城,教金军在城下遗下大片尸首。
没想到今日金军改变战术,以骑兵为辅、步兵为主展开攻击,岳飞军针对敌人骑兵冲锋的布阵失去效用,一时措手不及。
金军骑兵的箭网向前延伸,压得宋军抬不起头来,在空中掩护下,潮水般的金军步兵们前横防箭大盾,随着战鼓的催动有节奏地大步前进……
一双双皂靴踏着正衙的青玉板鱼贯而入,穿班穿仗,进入阁门,排在末尾的明日有模有样地按朝仪昂首挺胸,双手成拱形,端持玉笏,一面眼珠子乱转,新奇地打量四周,比他想象中的金銮殿寒酸多了,也难怪,本来就是临时的行宫。
但见四名金甲武士——左右千牛卫立于殿阶之角,文武百官按东文西武分列两旁,却文多武少。
此时宋金依旧处于交战状态,各路大军分驻战略要地,位列武将之首的东南三大将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只有率部保驾的张俊在朝。
殿内庄严肃穆,吏进序班立毕,当殿内侍在上方厉声喝问:“班齐未?”
当值内侍随班奏曰:“班齐!”
便见一个头戴长脚幞头、身穿黄袍的年轻帝王从殿后缓缓步出,登上面南背北的金銮宝座,履行坐殿视朝听政的天子之责。
万乘临轩,百官就列,宰相、枢密、三司,历阶而进,率领群臣一齐拜倒,山呼“万岁!”
明日夹在其中,心不甘情不愿地同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冲啊——”城墙就在眼前,搭个人梯便可登上,金军步兵仿佛胜利在望,整齐的方阵队型呼地散开,呈扇状冲上来。
而金军骑兵的箭矢刚刚放尽,时间掐得真准,从这点看,曾经鲁莽粗犷的移刺古已具备统帅大军的资格。
“统制,放箭么?”
“不!弃盾!”岳飞看着冲到城脚的金军步兵,下了相反的命令,他不能将所剩不多的箭矢浪费在敌人的盾牌上。
“杀!”岳飞一声大喝,扔掉手中小盾,抽出一把大刀,身先士卒,扑向金军最突前的一个旗头——军中执旗、麾众当先者。
没有滚石檑木,也没有云梯城车!短兵相接的攻坚战拉开了序幕,东方露出血色的朝阳……
一片温暖的阳光照进大殿,每日例行的常朝正在进行,先宰相奏事,次枢密,次三司,依次群臣。
明日第一次身临古代的最高级场合,要说不紧张,那是假的,他屏气卑躬,不敢仰视,全身只剩下眼睛在动,看着御前奏事的诸位大臣,在脑海里过滤着各人的资料……
范宗尹,字觉民,尚书右仆射——大宋宰相的称谓,兼知枢密院事——相当于后世的国防部长,这是宋廷传统,文臣总揽兵权,令武将无法坐大。
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范相爷仅仅而立之年,面如冠玉,喜揽镜自照,人称“三照相公”。
范宗尹和秦桧在靖康年间就同朝为官,算是老相识。
明日过了御史台一关后,接着受到政事堂(宰相办公室,又称东府)的召见,一番例行公事后,范宗尹对他“秦桧”的身份毫不起疑,很快交了底——圣上想见他,便有了今日上朝之事。
明日将各位大臣依次排下来,在心中加深印象:李回——同知枢密院事、谢克家——参知政事、富直柔……
“宣朝请郎、试御史中丞致仕秦桧入见——”听到当殿内侍的传召,明日浑身肌肉一紧,口舌发干,终于轮到自己了!
他不敢怠慢,赶紧双手扶帽,正正衣冠……
一颗不知是金兵还是宋兵的头颅飞上天空,金军的三鼓响起,一直游弋在外围的大金铁骑终于加入攻击部队。
浴血奋战的宋军已将这一波的金军步兵攻势抑制住,而一旦作为生力军的金军骑兵冲到城下,必打破宋军的微弱优势,城将危矣。
“好!”回到巨石上指挥全局的岳飞暗赞了对手一声,便向身后紧随的令校发令,“背嵬军动!”
“背嵬”之名,乃岳飞效韩世忠而取,北人呼酒瓶为嵬,大将之酒瓶,必令亲信人负之,故取为亲军之名。
岳飞麾下的背嵬军,皆优选勇士,号称“马战无俦”,为此时大宋各军中唯一可以正面抗衡大金铁骑的部队。
令校举起一面大鹏旗向城后摇动,顿时硝烟四起。
越逼越近的金军骑兵挥舞着手中兵器,寒光闪烁,只待冲过那被两军尸首填平的护城壕,便可冲到城下,立于马背便可跃上城墙。
移刺古挥舞狼牙棒怒吼着,那马蹄如飞,越奔越近。
忽闻“扑通”一片,最前列的金骑纷纷连人带马栽倒在地,竟是藏于尸堆中的宋军死士,手握平头双刃的麻札刀,专砍马腿……
“扑通”!明日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对那不顾父兄死活的小王八蛋行三叩九拜大礼。
“秦卿平身!”听到赵构尚算和蔼的开封官话,明日方敢起身抬头,与其打个照面。
赵构小儿就是这模样?年约二十出头,倒也生得高大英挺,颇有威仪,只是难掩眉宇间的纨绔之气。
明日一时发呆,竟忘了不得仰视圣颜的朝仪。
听到范宗尹轻咳一声,明日才省起秦桧当初可是正百官礼仪的殿中侍御史,这个错误未免犯得太低级了。
他心中一慌,以至忘了王氏替他编排好的朝见步骤,却在惶恐俯首的一瞬间,瞥见赵构眼中含泪,不由心中一动:小王八蛋难道触人伤情,想起身陷北国的亲人了?
他当机立断,伏地大哭起来,一面拼命地调动感情,一面拼命回忆原本背熟的台词:“臣桧终见陛下矣,飘零四载,落叶归根,全赖皇恩感召,苍天垂怜……”
这些流畅成文的朝词,尽为王氏所拟,其少女时真是一个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
一番唱做俱佳的表演之后,明日这才爬起来,满脸泪痕,鼻尖兀自拖着一条晶莹透明的长鼻涕,看得最近的范宗尹眉头大皱,实在有辱斯文。
而另一边的张俊则眉眼抽动,显然忍笑忍得很辛苦。
朝堂之上,众臣鸦雀无声,表情各异。
坐在最高处的赵构半晌不语。
听候圣裁的明日自然不敢再次瞻仰天颜,心中忐忑,难道自己演砸了?
身后持旗的侍卫情不自禁道:“大人战术出奇,教那岳蛮子知道我大金还有个移刺古猛安哩!”
原来今日金军的前锋大将竟是移刺古。
大概因两淮义军元气大伤而后方无忧的缘故,抑或受到女儿私逃、外甥受创的刺激,乃或其他的什么原因,总之,“有谋而怯战”的挞懒性情大变,一反以往保守持稳的战略,集结号称“二十万”的大军,发动了其主持淮南战场以来规模最大的战役。
挞懒所部一路横扫,先破张荣义军的据点——鼍潭湖中的茭城,再破通、泰二州,将大宋淮南统治区的最后防线——岳飞军逼至江边的柴墟镇,大有赶尽杀绝之势。
然而,就在不起眼的柴墟镇,金军遭遇到最顽强的抵抗。
兵力相差悬殊的岳飞军在指望不到任何支援、接到朝廷可守可退的指示后,便主动弃守无险可恃、无粮可持的泰州城,集中所有的力量于有一道简陋城墙的柴墟镇,掩护随军撤往江南的二十万泰州百姓与几万军属过江。
而挞懒部精锐倾巢而出,以兵贵神速,将大型的攻城器具俱留在楚州,不得不以野战之法攻城,焉能不吃亏!
但挞懒怎能容忍数十万大宋军民从自己眼皮底下溜走,在连续撤换掉几个攻击不利的将领之后,方想起一人来——因明日的关系而受到冷落的移刺古。
“我仅是减少无谓的伤亡而已,将士们应‘活着去战斗’……”移刺古钢冷的眼中闪过一点柔光,想起这句话的出处——那个荒岛小子。
这家伙竟能于不可能之境带走郡主,好样的!他默默地为兄弟祝福。
“咚咚咚!”二鼓响起,移刺古的思路回到战场,第二波的攻击队——步兵集团进攻了。
前三日,金军皆以骑兵发动轮番冲锋,妄图一举踏破矮城墙。
这道防线一破,宋军将陷入前敌后江的绝境,主将岳飞亲自坐镇,并下了城在人在,城亡人亡的死令,将士们敢不用命?
岳飞军以血肉之躯浇铸了一道钢铁长城,教金军在城下遗下大片尸首。
没想到今日金军改变战术,以骑兵为辅、步兵为主展开攻击,岳飞军针对敌人骑兵冲锋的布阵失去效用,一时措手不及。
金军骑兵的箭网向前延伸,压得宋军抬不起头来,在空中掩护下,潮水般的金军步兵们前横防箭大盾,随着战鼓的催动有节奏地大步前进……
一双双皂靴踏着正衙的青玉板鱼贯而入,穿班穿仗,进入阁门,排在末尾的明日有模有样地按朝仪昂首挺胸,双手成拱形,端持玉笏,一面眼珠子乱转,新奇地打量四周,比他想象中的金銮殿寒酸多了,也难怪,本来就是临时的行宫。
但见四名金甲武士——左右千牛卫立于殿阶之角,文武百官按东文西武分列两旁,却文多武少。
此时宋金依旧处于交战状态,各路大军分驻战略要地,位列武将之首的东南三大将张俊、刘光世、韩世忠,只有率部保驾的张俊在朝。
殿内庄严肃穆,吏进序班立毕,当殿内侍在上方厉声喝问:“班齐未?”
当值内侍随班奏曰:“班齐!”
便见一个头戴长脚幞头、身穿黄袍的年轻帝王从殿后缓缓步出,登上面南背北的金銮宝座,履行坐殿视朝听政的天子之责。
万乘临轩,百官就列,宰相、枢密、三司,历阶而进,率领群臣一齐拜倒,山呼“万岁!”
明日夹在其中,心不甘情不愿地同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冲啊——”城墙就在眼前,搭个人梯便可登上,金军步兵仿佛胜利在望,整齐的方阵队型呼地散开,呈扇状冲上来。
而金军骑兵的箭矢刚刚放尽,时间掐得真准,从这点看,曾经鲁莽粗犷的移刺古已具备统帅大军的资格。
“统制,放箭么?”
“不!弃盾!”岳飞看着冲到城脚的金军步兵,下了相反的命令,他不能将所剩不多的箭矢浪费在敌人的盾牌上。
“杀!”岳飞一声大喝,扔掉手中小盾,抽出一把大刀,身先士卒,扑向金军最突前的一个旗头——军中执旗、麾众当先者。
没有滚石檑木,也没有云梯城车!短兵相接的攻坚战拉开了序幕,东方露出血色的朝阳……
一片温暖的阳光照进大殿,每日例行的常朝正在进行,先宰相奏事,次枢密,次三司,依次群臣。
明日第一次身临古代的最高级场合,要说不紧张,那是假的,他屏气卑躬,不敢仰视,全身只剩下眼睛在动,看着御前奏事的诸位大臣,在脑海里过滤着各人的资料……
范宗尹,字觉民,尚书右仆射——大宋宰相的称谓,兼知枢密院事——相当于后世的国防部长,这是宋廷传统,文臣总揽兵权,令武将无法坐大。
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范相爷仅仅而立之年,面如冠玉,喜揽镜自照,人称“三照相公”。
范宗尹和秦桧在靖康年间就同朝为官,算是老相识。
明日过了御史台一关后,接着受到政事堂(宰相办公室,又称东府)的召见,一番例行公事后,范宗尹对他“秦桧”的身份毫不起疑,很快交了底——圣上想见他,便有了今日上朝之事。
明日将各位大臣依次排下来,在心中加深印象:李回——同知枢密院事、谢克家——参知政事、富直柔……
“宣朝请郎、试御史中丞致仕秦桧入见——”听到当殿内侍的传召,明日浑身肌肉一紧,口舌发干,终于轮到自己了!
他不敢怠慢,赶紧双手扶帽,正正衣冠……
一颗不知是金兵还是宋兵的头颅飞上天空,金军的三鼓响起,一直游弋在外围的大金铁骑终于加入攻击部队。
浴血奋战的宋军已将这一波的金军步兵攻势抑制住,而一旦作为生力军的金军骑兵冲到城下,必打破宋军的微弱优势,城将危矣。
“好!”回到巨石上指挥全局的岳飞暗赞了对手一声,便向身后紧随的令校发令,“背嵬军动!”
“背嵬”之名,乃岳飞效韩世忠而取,北人呼酒瓶为嵬,大将之酒瓶,必令亲信人负之,故取为亲军之名。
岳飞麾下的背嵬军,皆优选勇士,号称“马战无俦”,为此时大宋各军中唯一可以正面抗衡大金铁骑的部队。
令校举起一面大鹏旗向城后摇动,顿时硝烟四起。
越逼越近的金军骑兵挥舞着手中兵器,寒光闪烁,只待冲过那被两军尸首填平的护城壕,便可冲到城下,立于马背便可跃上城墙。
移刺古挥舞狼牙棒怒吼着,那马蹄如飞,越奔越近。
忽闻“扑通”一片,最前列的金骑纷纷连人带马栽倒在地,竟是藏于尸堆中的宋军死士,手握平头双刃的麻札刀,专砍马腿……
“扑通”!明日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撑在地上,然后,缓缓叩首到地,稽留多时,手在膝前,头在手后,对那不顾父兄死活的小王八蛋行三叩九拜大礼。
“秦卿平身!”听到赵构尚算和蔼的开封官话,明日方敢起身抬头,与其打个照面。
赵构小儿就是这模样?年约二十出头,倒也生得高大英挺,颇有威仪,只是难掩眉宇间的纨绔之气。
明日一时发呆,竟忘了不得仰视圣颜的朝仪。
听到范宗尹轻咳一声,明日才省起秦桧当初可是正百官礼仪的殿中侍御史,这个错误未免犯得太低级了。
他心中一慌,以至忘了王氏替他编排好的朝见步骤,却在惶恐俯首的一瞬间,瞥见赵构眼中含泪,不由心中一动:小王八蛋难道触人伤情,想起身陷北国的亲人了?
他当机立断,伏地大哭起来,一面拼命地调动感情,一面拼命回忆原本背熟的台词:“臣桧终见陛下矣,飘零四载,落叶归根,全赖皇恩感召,苍天垂怜……”
这些流畅成文的朝词,尽为王氏所拟,其少女时真是一个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
一番唱做俱佳的表演之后,明日这才爬起来,满脸泪痕,鼻尖兀自拖着一条晶莹透明的长鼻涕,看得最近的范宗尹眉头大皱,实在有辱斯文。
而另一边的张俊则眉眼抽动,显然忍笑忍得很辛苦。
朝堂之上,众臣鸦雀无声,表情各异。
坐在最高处的赵构半晌不语。
听候圣裁的明日自然不敢再次瞻仰天颜,心中忐忑,难道自己演砸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