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作者:不紧不慢    更新:2021-11-25 14:06
  我们跟着他去了保险公司,一座很气派的办公大楼。
  让我们坚信,他不是骗人的。每个楼层的工作人员都穿着统一的职业装,就像电视演的白领阶层。
  一进会议室,一个中年胖女人,像是家庭主妇似的笑道,你挺能联系业务的嘛。
  他给我和庄雨倒了杯水,又开始了长篇大论的讲了起来,保险的历史及未来,足足有三个多小时,没有重复,没有停顿,我们由一知半解,到意气风发,又到听觉疲劳,最后差点晕晕欲睡,主任的精神状态很好,仍是越说越起劲儿。还是庄雨坐不住了凳子,称我们回去考虑考虑,便拉着我往外走,那人也有阻拦,说随时欢迎我们加入。
  走出之后,庄雨说真累,比找工作还累,咱们快回去吧。
  我们回到学校,说起保险公司的主任的口才,还是将他夸奖了一翻,又说起班主任在公交车上卖票的事,每个人都大吃一惊。
  江思莹说,真想不到,老师也这样,她们的工资不是挺高吗,至不至于,再说怎么连学生的钱都要呢,真看咱们要毕业了,人走茶凉。
  张波倒是很同情的说,也不是,一定是班主任经常遇见这种情况,时间久了,觉得不收有点亏。
  刘菁说,我记得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学校给老师分带鱼,一个老师好像是分二十斤吧,第二早上是周日,我和我妈上早市上逛,结果看见教我们班化学的老师挤在卖菜的堆里卖带鱼呢,就那么一小堆,她手里还拿个弹簧秤,当时她一点也没难为情,还问我要不要。
  怎么这样。我摇摇头。
  现在就这形势,我们还是多考虑考虑我们自己吧,刘菁躺在床上叹着气,为什么这么难,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江思莹说,会好的,这只不过是过渡,谁都得走这一步。
  你们知道吗,英爱说,周浩仁已经到市医院上班了。
  大家张大了嘴。
  对口吗?
  什么对不对口,想进总能找个位置吧。
  第一卷 青春纪念册 第七十二章第一份工作
  我并不甘心做一个小店的营业员,但是到了这个时候,我已经别无选择。
  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她让我叫她刘姐,称自己跟这附近开店的买卖人不一样,不是那种没有文化修养,见利忘义的纯粹商人,她有自己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是个初具规模的小公司,她们一有都受过高等教育,是很容易相处的。
  我一直认真的听着,认真的点头,望着这十几平米,不是很宽敞的小屋里满的世界名牌的体育用品,在灯光的辉映下竟是如此的刺眼。刘姨说如果没有问题,明天就可以来上班,记得带300元押金,这个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从店里出来时,天已经很黑了,我看着街上渐渐稀少的路人,不知还能不能赶上最后一班车。跑到公交车站,只有我一个人,冬天的风还是冷得刺骨。街上的行人匆匆走过,他们一定是着急赶着回家,回到他们最温暖的地方,而我呢,还在这个城市流离失所,在为着生计苦苦挣扎。我四处张望,一眼看见了离这不远的一幢气派的办公楼。眼熟,这不就是上次去过的那家保险公司吗。
  我差一点去了那里,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工作稳定才是最重要的。”母亲说的。
  “上不上车。”一个胖胖的女人扯着嗓子喊道,我这才注意一辆白色的小公共已到了眼前,里面黑压压一片,好多人挤在门口,门都关不上,那胖女人手把着门,一手向外挥舞着。
  上吧,这应该是最后一班车了。
  我踮起脚尖,站在门口,门关不上,风呼呼的吹进我的脖颈子里,幸好是黑天,幸好我是近视,要不然看着街道飞快的在我面前闪过,说不定会吓得掉下来。
  车子飞快的行驶着,我的思绪飞快的追忆着。
  教室里亮着灯。
  这里才是我最感温暖的地方。
  推开门,教室里只江思莹一个人,她在做实习作业。
  “这么晚了,还不回寝?”我问。
  江思莹抬起头,眼睛红红的,“我要把实习作业做完,然后好回家。”
  “回家?”我吃了一惊,坐到江思莹旁边,“为什么?”
  “家里帮我联系工作了,正四处活动呢,要是顺利的话,我可能就不回来了。”江思莹低着头。
  我怔怔地看着江思莹,心里说不出的难受,没想到这么快就各奔东西了,“那是,好事。”我勉强笑了笑。
  江思莹眼泪掉了下来,“你还不知道吧,今天上午,林枫,刘伟他们已经离校了,上次成源公司来面视那次被选上了,已经送去培训了,走得时候很匆忙,同学都出去找工作了,也没来得及跟谁打声招呼,林枫走的时候哭了……”
  江思莹说到这,哇的一声哭出了声……
  又下雪了。
  我写了离校申请,校长看也没看便签了字。
  班里冷清多了,许多人都不知去向。临出校门的时候,钟慧突然叫住我说,你的实习作业我会帮你完成。我看着钟慧,有多久我们没说过一句话了。谢谢你。
  钟慧摇头,千万别这么说,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以前是我们气盛,现在这些都已不是我们生活的主要部分了,年少的我们从不知道在适当的时候珍惜。
  学校的小卖店换了牌子,变成了理发店。听说生意差到了极点。
  我来早了。
  店门没有开。
  今天又下雪了。
  站在门口,我冻得直跺脚,出来时太匆忙忘了带手套,此时缩在袖子里也不觉得暖和。不知道老板什么时候能来,隔避的店早已开了门,她们是卖床上用品的,真想进去暖和一下,可是低头看了看满是积雪泥泞的鞋子打消了这个念头。
  你是沈姝吧。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孩背着书包站在我身后,“我叫赵玲,前天我见过你。”那女孩笑着向后张望了一下,“咦,刘姨来了。”赵玲像个免子似的蹦了一下,大声喊“刘姨早。”
  就是她这一蹦,我一下子知道了她与我的思想差距。
  刘姨笑着走过来,拿出钥匙递给了赵玲,“赵玲是我们这儿最优秀的导购员,沈姝,你以后得跟她多学学,这女孩特机灵,一点就透。”
  “刘姨你别夸我,我都不好意思。”赵玲笑了。
  我一点也没看出她不好意思。
  赵玲说我们先把门口的雪扫一下,我点了点头。
  雪很轻,扫起来并不费劲。赵玲开始向我介绍这里所有的体育用品,包括衣服,鞋等品牌的特点及价格。我听着有点乱,赵玲说这些都熟悉最快也得一周的时间吧。
  刘姨坐在收银台旁,嗑瓜子,我感觉她的目光从未离开过我半寸。
  这一天来的客人不少,大多数是高校的学生,我站在一旁,还不知怎么去推销。
  每次他们临走时,没注意到门上的那个“拉门”字样,而用力向外推时,赵玲便会在后面骂上一句“傻×”。
  赵玲说你不要客人一进来就问人家要买什么,这会吓跑客人,应该让他自己看,看得差不多时再过去介绍,你也不要给那些穿着不好的人介绍那么细,他们根本买不起,白浪费时间,要不你就给他们介绍点打折、特价的产品,还有,我进屋时,你不要也跟进来,外面没有人丢了东西怎么办。
  刘姨在一旁不停的点头,听着,这都是经验。
  我想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在临下班前将地打扫干净,拖干净。
  七点的时候,这一天才算结束。天很黑了。我走在大街上,仿佛成了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
  第一卷 青春纪念册 第七十三章 前途依旧暗淡
  刘姨的儿子吵着要堆雪人,赵玲也在一边拍手叫好,我刻意回避,刘姨最终还是把目光投向我,沈姝,你去给小志堆一个。
  街上的人很少,我恨透了这个下雪的天气。
  我不会堆雪人,也没有任何工具,我连手套也没带。只好蹲在地上,一点一点的,用手揉成一个大却不规范的雪团。
  雪落在我的头发上,脸上,化成水,结成冰,除了寒冷,我没有任何感觉。
  刘姨的儿子不满意,扬起一堆雪扔向我,我跑,他追我,最后一直把他手中的一个大雪团灌进我的脖子里,冰到了极点,我的头一阵炫晕。
  刘姨的儿子在一旁拍手叫好。我则急忙转过了身,我怕我会在这个不满十岁的孩子面前掉下眼泪……
  回到小店,赵玲又提出一个讨好的建议,就是把门口的地毯刷一刷,刘姨在一旁一个劲儿地点头,好主意,但是你俩不能都干,得有个卖货的。接着刘姨再次把目光投了我。
  刘姨不许我把地毯拿到屋里来刷,那样会弄脏地面。我只好接了好大一盆水蹲在外面,地毯很脏不说,落水便结冰,根本无从下手,赵玲出来几次假意说要帮我,其实是伸着手来关门。
  门被关上以后,我更加觉得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
  无聊的四月一日,本就喜欢故作天真的赵玲总做些让我哭笑不得的事,我听见自己心灵深处的呐喊,我在努力压抑着。
  我还是帮不上什么忙,刘姨的眼光像刀子似的在我的身上划来划去。
  我第一次感到如此的无助无无奈,这是我走向社会的第一堂课吗,我不知道,放弃等于什么,墙上的闹钟嘀哒嘀哒的响个不停,它也像我一样寂寞吗。我不想承认自己的失败,但是每天这样硬着皮来上班的日子到底要维持多久,总以为今天会比昨天好些,明天会比今天好些,这是不是在自期其人。如果生活注定每天都要这样无奈而痛苦的度过,我情愿生命就到此为止吧。
  我终于提出了辞职,没有人理解。
  刘姨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还太小,你说的话我可以不放在心上,你不知道这社会有多复杂,找工作有多难,你一个女孩找一个真正适合你的工作的并不可能,我也不愁招不到人,我现在要是把招工的牌子贴出去,每天都得进来十个八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