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作者:胡平    更新:2021-11-25 13:54
  10分钟后,警车将倪耀庭送进了医院,一路上警笛嘶鸣。
  瞿葆华和杨光荣都没有想到,谈话时倪耀庭的身体状况极为不佳。本来出院太早,血糖过低,加上近些天来没得到休息,一时气血攻心,竟支撑不住。
  瞿主任后悔不已,在急诊室里就给郭行长挂电话。郭行长正主持着会议,匆匆忙忙就结束了它,带着几个人,也带着大量水果和营养品来到医院。那时候倪耀庭已经缓过劲来,像没事人一样了,反倒过来劝慰来看他的人。关于案子,他只说同意银行的意见,再没提别的。
  郭行长一再表示,银行方面还是打算补贴总队一些经费的,很快就会拨过来,倪耀庭拒绝了,说无功不受禄,但是想了想又说:
  “郭行长,我有个建议:你们可不可以在市内所有自动取款机旁边都安上监视器,去年我就提过。”
  郭行长答应说,市行一定会在最近再研究一次。
  出病房门,拐进走廊的时候,郭行长感慨地对他的同事说:“倪总自尊心很强啊……咱们实在也是有责任的!”
  3月15日,银行总行的计算机控制中心输入了一道特别指令,至此,发生在临海市的2. 18案侦破工作宣告失败。
  当晚,在杨光荣的陪同下,浦局长也来医院看了倪耀庭,并且明确地表示,2. 18案是典型的高科技条件下的新型犯罪,对破获这类案件我们确实还缺乏经验,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今后应该特别注意对这类犯罪的研究。
  倪耀庭半靠在床头上,气色尚好。谈话中间,他叫人从床头柜里把检讨拿出来交给了浦局长,承认了他的失职,说他已经在检讨里写了,他辜负了银行总行对他的信任,对高科技犯罪的复杂性缺乏认识,轻敌,实际上也缺乏应付这种犯罪的能力,影响了公安的信誉。
  “我要批评你的只有一条,”浦局长态度温和地说:“不要过于自信,不要说大话,不要认为你什么案子都能破。该学一点新东西的时候要学一点。当然,我还是欣赏你这股劲的!”
  倪耀庭点头,别无二话,只是提出,从现在起,不能让总队的大量计算机设备再闲着,每个警员都要学会熟练上网,要办班接受训练,争取多了解一点对付高科技犯罪的知识。办公要自动化,要加强局域网的作用。浦局长和杨光荣都表示了同意。
  出来的时候,杨光荣对浦局长说:“看来这次老倪是接受了些教训了,您批评得对,话不要说得太满。这个案子,从一开始我就倾向于不接。没有金刚钻,不宜于强揽瓷器活。”
  浦局长正弯腰上车,头也不回地说:“这又是你不如他的地方。”
  谢小米也来看望倪耀庭,带了一大包透明薄膜包装的礼品水果,样子挺好,可是一到病房就觉得多余了,因为房间里床头柜上、空床上到处都堆着水果、糕点和营养品,可以开个小卖店。谢小米就笑道:“当官到底不一样,不能光看工资单……”
  倪耀庭也笑,靠坐在床上,不解释,说:“我最看重的还是你这份。”
  “为什么呢?”
  “漂亮的小姐嘛,又是银行的人。请坐!”
  谢小米说她不是小姐了,就坐在床边,问他病情怎么样,倪耀庭说没事了,再过几天打算出院。谢小米就劝他多住些时候, 说:“倪总,我觉得您性格挺刚烈的!”
  “是吗?”
  “是,那天把我吓坏了。我还不太懂,你每个案子都必须破吗?”
  “这个案子不一样,尤其是,我打过保票。”
  “你经常打保票吗?”
  “经常。可是每次都兑现了。这次我还要兑现。”
  谢小米不无惊讶:“已经不可能了!”
  “有什么不可能的?等机会吧!”
  “所以你就在看这些书?”
  谢小米把他枕边放着的书一本一本拿过来看。书都是崭新的,包括《计算机实用教程》、《互联网基本知识》、《数字化犯罪》等等,七八本。
  “一下子干了这么多年,该学习学习了,我已经跟浦局长提出来了,干部光使用不培养不行,该我进党校了。”
  “同意吗?”
  “有什么不同意的,地球缺了谁不转?”
  “倪总,”谢小米说:“我没接触过警察,不过照我看,以后高科技犯罪会越来越多,现在的警察是不行了--我这么说您不爱听吧?”
  倪耀庭脸上果然不悦,停了一下,问:“你愿意当警察吗?”
  “谁让我当?”
  “我。”
  谢小米笑出声来:“我可不敢往这儿想,我还是安心本职吧,您说呢?”
  “太遗憾了,”倪耀庭点点头,“我手底下要是有你这么一个人,最好两三个,情况就不一样了……你大本?”
  “嗯。”
  “什么专业?”
  “计算机。”
  “你有多大年纪?”
  谢小米抿住嘴唇微笑:“我有必要回答吗?”
  “回答吧。”
  “那我告诉你,马上就30了,下个月。”
  倪耀庭没有想到:“真的?怎么不像。”
  “像什么?”
  “像个中学生。”
  43岁的副总队长倒不是阿谀,女科长的确小巧玲珑,腰肢富于弹性,皮肤鲜艳光泽,正若花骨朵一般。祖国的花朵或者银行的花朵。
  “结过婚吗?”
  中学生扑哧一声笑了,“你怎么知道?”
  实际上倪耀庭也只是凭直觉,直觉有时候可靠,有时候不大可靠。
  “你能来看我我很高兴,”他转了个话题,“专案组解散了,可是我还想把你看作专案组的人,你同意吗?”
  “什么意思?”
  “我想拜你为师,好好了解一下你们这行,电脑、互联网、高科技。我们总队也要办这种班,请你来讲课。”
  “要是我不愿意呢?”
  “愿意吧!”
  3月26日上午,倪耀庭出院,直接返回总队。杨光荣来看他,他已经打开电脑,正浏览着网上的东西,没说几句就问办训练班的事准备得怎么样了。
  杨光荣说,挺顺利,后天就开课。倪耀庭又问队里谁懂电脑多一点,杨光荣牙缝里嘶地吸进一口气,想了想说,这还真不大好找……在咱们公安网上能查资料的不少,真懂行的就难说了。听说一支队的余飞就喜欢这个……也不会太懂吧?
  “炒股票那个?”
  “嗯。”
  对余飞倪耀庭并不大熟,但印象不浅。这小子原是徐方友手下一个探组组长,警校毕业,三十四五岁,头发挺长,脑瓜子挺灵活,能琢磨,破过一些案子。据说在11. 21大案中立三等功不服气,私下传播说徐方友的二等功应该是他的,因此和顶头上司不对付。徐方友用他用得不顺手,跟杨光荣一汇报,想法把他的探长给抹了。前段时间倪耀庭整顿警纪,听徐方友汇报说,余飞上班时间炒股,倪耀庭将信将疑。有一天他路过一间办公室,见余飞正坐在办公桌前玩股票机,这才大怒,一声令下就把边亚民赶到传达室看大门去了,直到现在。
  倪耀庭把刚刚入党的金祥叫来,问:“听说看大门的余飞懂电脑,有这回事吗?”
  金祥说:“是,他挺钻这个的,是个网虫。”
  “懂多少?”
  “也就是个业余水平吧,不过找他修电脑的人不少。在咱们总队,这方面也就数他了。”
  “这个人要用起来,不能老让他在传达室闲着!”
  金祥笑着问:“那不是您叫他去看大门吗?”
  “我是要教训教训这家伙!--这人到底怎么样?”
  “他有他的毛病。情绪不稳定,搞案子挑三拣四,重复的不愿意搞,简单的不愿意搞,有刺激性的就来劲儿。破案又不是搞文艺创作,哪儿来那么多有刺激性的案子呀?不过,有培养前途。”
  “你这么认为?”
  “嗯。他和徐支队闹矛盾的事,我是向着他的。老徐那人您慢慢就了解了,搞组织工作行,搞案子……还有点爱和部下争功。原来我和您不大熟悉,也不太爱说这些事。11. 21,头功的确应该是余飞的。”
  倪耀庭就让他通知余飞过来,等余飞来了,倪耀庭先晒他半天,才放下手中的文件,皱眉问:“还炒股吗?”
  “炒。”余飞立正回答。
  “什么时间炒?”
  “业余!”
  “业余也不行!”
  “是!”
  “喜欢搞文艺创作?”
  “喜欢。”
  “搞出点名堂吗?”
  “没有。”
  “那就专心搞案子!”
  “是!”
  “告诉你,干咱们这行,案子好破,功难评!你要总是不服这口气,就别干这行!”
  “是,我想通了!”
  “我问你,什么叫BASIC语言?”
  余飞一愣,想了想,说:“BASIC语言是计算机的一种高级语言,现在都用它编写程序。”
  “什么叫程序?”
  “程序……怎么说呢……程序有3种,顺序结构的、分支结构的,还有一种是……循环结构。”
  倪耀庭高兴了,觉得这路子人才合用,说:“好,从现在起,你也参加2. 18专案组!”
  余飞吃了一惊,问:“2. 18?这案子不是挂起来了吗?”
  周末晚间,南横街分理处职员闵捷给前妻打过去一个电话。
  “你怎么样,还好吗?”
  “还好,你呢?”
  “老样子,过日子呗,还是挺惦记你的。”
  前妻的态度比较平淡。
  “谢谢,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事……你有合适的了?”
  “这和你没关系吧?”
  “别这样,毕竟夫妻一场么,我愿意大家都好……”
  “和你老婆好好过吧,你肯定又没在家。”
  “章薇也习惯了。”
  “你就不应该再结婚!”
  “我也有点后悔,不过已经是这样了。说实在的,我还是和你过惯了,再换个人……”
  谢小米没有被他的声调软化:“你好自为之吧,我和你说,你以后别老来电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