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作者:张立宪    更新:2021-11-25 13:48
  只见他拿出一个芯片,说是一部什么小说,然后插进去,诺大的图书馆马上成了一个三维立体电影世界,演绎着小说中的故事,他们得以混迹其中。这一段看得我很是气闷——难道未来文明高度发达后,所谓的读书就是看电影?他们难道就不知道文字的魅力和多义性是任何图象都取代不了的吗?他们难道就不担心将小说拍成电影的导演是张艺谋或张纪中吗?娘的!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也骂上自己一句,我是在写读书的事儿啊,怎么列举的例证都是电影他们家的?娘的!
  我转过头,眼光投向身后的书架,心中突然涌起很久没有涌起的渴望。
  读书吧,从三十四岁开始。
  这个记忆碎片,拉拉杂杂写了快一个月,一边越拖越长越写越多恨自己车轱辘话说个没完,一边不时思考着用什么话来收尾。
  再三思量,俺确定了三个结尾。
  结尾A(摘自三七《重温》一文):
  重温是我的乐趣,并不只是新书中才有新的东西。如果一本书是用作者自己真正的经验和思想写成的,它就和一种完整的人生一样,永远有新的意义等待发现,永远能够拉着我们的手去重新审视自己。这样的书是一个老友,与你一同成长,分享你的秘密,预见你将要经历的一些事情,并用他的故事来安慰你、引导你,允许你享用他的头脑和经验。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对这样的一本书,假如我们也会遗忘,那只是因为我们遗忘了曾经的情感经历,遗忘了我们拥有过的一些东西,正如我们通常遗忘贫贱之交一样。
  重温,我们会吗?我们不会的。除非到了人生的终点,在那个挂钟不停地计算我们的时间的夜晚,那个不再有早晨的夜晚,我们也许会被内心的冲动从梦中惊醒,打开手电,来到放杂物的屋子。我们在找什么?在尘土和蛛网下有一本书。当僵直的手指翻开那些发黄的书页时,我们的热泪会夺眶而出吗?
  结尾B(摘自俺曾经写过的一个贴子):
  我是相信年龄这种东西的,现在的我,就是一个三十四岁男人的心态。
  二十四岁的我,喝酒是为了以后喝更好的酒,读书是为了以后自己个儿写书,交朋友是为了以后有更有面子的朋友,和女孩交往是为了以后能跟她做一辈子这样的事情。
  但是,如今的我已经三十四岁了,我喝酒就是因为喝酒的感觉挺好我就想喝,读书就是因为那本书闯入我的眼帘我就想读它,交朋友是因为那个人让我想跟他在一块坐会儿,和女孩套磁是因为我想看到她的笑脸,哪怕只是现在,一个略显长久的瞬间。
  我要的生活已经就在我的眼前。我眼前的种种不再是途中的凉亭,过往的街道,甚至就可以做为我死前的风景,死后的坟茔。
  在上天结束我的生命之前,让我能看多少就是多少,即使不能把手头的这一本书读完。
  结尾C(为满足某种带有强迫症的习惯,凑六句):
  这时的我,从事的职业就是出版,深深知道自己造了多少垃圾。每年的全国图书订货会,到处都是“做”出来的书,挂羊头卖狗肉,扯虎皮做大旗,为婊子树牌坊,拿肉麻当有趣。透过那些五花八门的书,我看到的是被造成纸浆的小树苗们在呻吟在哭泣。
  这时的我,不再吹嘘某本书很久以前就读过,那就像六岁就开始睡童养媳的阔少爷一样,不具实质内容。
  这时的我,不再将一些门面书“漫不经心”地扔在床上,证明着我的口味。对那些难于理解的读物,我要表示出躲之惟恐不及的敬意。
  这时的我,不再追求什么印数低的偏门书。其实人这一辈子读不了几本书的,与其把力气用在那些旁门左道上,还不如规规矩矩看完几本口碑相传的名著有用。
  这时的我,经常不忍心去逛中国书店(29)。看到那些簇新的旧书,才知道人类的文明成果并没有多少被认真吸收,要不这世界也不至于混蛋成这样。
  这时的我,开始打心眼里相信,读书是世界上最不坏的事情。
  胡斐的这一刀,到底是劈向结尾A、结尾B,还是结尾C(30)?
  注
  (1)网上的名称叫“北方影武者”,职业编剧,以博览群书并喜欢掉书袋而在朋友圈中颇有恶名,“鹦鹉”是其昵称。
  (2)关于人体结构的素描口诀。
  (3)另一种说法是“少不读《水浒》,老不看《三国》”。
  (4)作者赵振开,即诗人北岛。
  (5)原话为“十七岁女生的温柔,其实是很那个的”(李宗盛歌曲)。
  (6)这段话的母本如今实在是妇孺皆知了,出自《大话西游》。
  (7)典出金庸《倚天屠龙记》。
  (8)《江城子》,苏轼。
  (9)顾颉刚(1893一1980),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
  (10)《琵琶行》,白居易。
  (11)大薮春彦为日本侦探小说作家,继西村寿行后,其作品一度在中国流行。
  (12)本书作者是博尔赫斯,当时也属于小众读物。
  (13)尼采著作,当年也畅销得近乎流俗。
  (14)好莱坞影星,因绯闻不断而被称为“种马”,拆散了甜姐儿梅格·瑞安的婚姻,却始乱终弃。
  (15)一部反映原始人生活的艺术影片,之所以这么走俏,全是因为据说“里面的演员都不穿衣服”。
  (16)美国作家托马斯·沃尔夫的著作。
  (17)典出金庸《天龙八部》。
  (18)丹麦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其巨著《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美国作家,其作品《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实录》传诵一时。
  (20)《流放者归来》与《伊甸园之门》皆为当时轰动一时的美国文学史论著作。
  (21)苏联幽默讽刺大师。
  (22)燕莎、赛特均为北京豪华商场。
  (23)一部以《列宁在十月》为蓝本改编的幽默剧,反映央视“东方时空”的诸多人与事,在网上流传甚广。
  (24)全名为《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阿兰·佩雷菲特(法)著,三联书店1993年首版。
  (25)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肯尼·基(Kenny G)。
  (26)范烟桥(1894-1967),学名镛,字味韶,号烟桥,著名作家、南社社员。
  (27)李皖,乐评人,著有《回到歌唱》、《听者有心》、《民谣流域》等书,先居武汉。
  (28)赖内·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奥地利诗人。
  (29)中国书店是搜集古籍文物、流通古旧图书的专业书店,总部在北京琉璃厂西街,并有几家分店,是书虫淘旧书的去处。
  (30)典出金庸《雪山飞狐》的结尾。
  关于泡妞的记忆碎片
  短暂的一个瞬间
  这是一个非典时期的下午,只有真正的朋友才聚在一起,所以,见招拆招是你的朋友。
  你打了一辆出租车,去接上他,然后奔赴另一个人家中,你们要打麻将,将这又一个不需要上班的日子消耗掉。
  到了目的地,下车。你们要穿过一个地下通道,走到马路对面,钻进一座居民楼,那里
  有一百三十六张麻将牌,被堆在沾满烟灰的麻毯上,等待着你们的爱抚。见招拆招永远不能懂得打麻将一定要半推半就的道理,所以总是非常主动地张罗,一副急色的样子,冲在你的前面。
  走进地下通道,你的眼睛一时间不能适应黑暗,前面见招拆招佝偻的身影显得模糊,你的心情也一下子恍惚起来。幽暗的通道,阴冷的空气,影影绰绰的人影,这些客观存在的物质构成一种熟悉的感觉,从你接触在地面的大脚趾头处弥漫开来,混杂在你的触觉、嗅觉、视觉、味觉中,将你定在那里,迈不开脚步。
  那是一股扑鼻而来的记忆:你突然在黑暗的地下通道里抱住她,她挣了一下,暗示前面有一个旁人。你飞快地吻上她的嘴,将她口中的口香糖抢走。
  你呆了一个瞬间,这个瞬间快到见招拆招觉察到异样。当他扭头看你时,你已重新开步走,但就在这短暂的一个瞬间,你想起了她的那么多,那么多。[奇书网·电子书下载乐园—Www.Qisuu.Com]
  一个长长的慢动作。
  接下来的时间似乎过得快了些。你上楼;你主持抓风;你发现没烟了;你建议先去把烟备齐,见招拆招却拒绝下楼买烟,还吹嘘自己已经成功戒烟两年多;你就自己去买;你开始打牌;你发出去的一张六饼被张员外逮住一个大炮,是上两楼的门清一条龙;你被大家纵声嘲笑,尤以老董的笑声最为恶俗;又他妈不是他和的牌,你恨不得一拳擂在他那软塌塌的鼻子上让丫闭嘴。
  但这些你都无动于衷。你的眼前全是她:她在食堂里静静地排队;她去澡堂时拎的那只红色的塑料桶;她和刘萍搭伙两人只吃一份菜,为了省出钱来买支口红;她在剧院里扭头跑开,全然不知你打的那次架就为惹起她的注意;她和室友交头接耳,可爱又调皮,你以为是在笑你,过后问她,其实不是;她穿着脱了一处丝的劣质丝袜,让你无比心酸;她故作镇定地踱进你设计好的小屋,看你手忙脚乱地在她身上折腾;她挡住你伸向她胸前的手:“我很美,你会受不了的”;在弥漫着脚臭的宿舍里,他们拷问你和她的进展情况,打死你也不说,却在嘴边挂着比白痴还僵硬的傻笑……
  你的脑门竟出汗了。
  这又让他们羞辱一番,是不是还惦记着那张六饼的事儿呢?
  你永远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想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