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作者:轩辕紫龙(月下守望)    更新:2021-11-25 13:41
  卢植笑道。
  “卢伯父,这两位就是我义弟。这是高顺,字长风;这是张飞,字翼德。这位是我…”我将高顺等人向卢伯父介绍道。
  “呵呵,这位我认识。颍川名士黄门侍郎荀攸。念蝉,你居然将公达请来了,不错不错。”卢植打断我的话笑道。
  “下官荀攸拜见卢北中郎将!”荀攸此时也行礼道。
  “高顺,张飞拜见卢北中郎将。”高顺和张飞也同时行礼道。
  “呵呵,各位皆是念蝉好友和义弟,就不用如此大礼了。念蝉,老夫观你这二弟长风一言一行皆有军人之风,更皆面色威严,沉稳如水,必有大将之才;而汝三弟翼德豹头环耳,孔武有力,一望便知乃沙场猛将;而颍川荀攸更是天下名士,念蝉,汝有他们三人相助,是汝之幸事亦是老夫之幸事。剿灭黄巾,指日可待呀!”卢植豪情万丈地说道。
  “都是卢伯父谬赞了。不过他们三人的确乃当世之猛将谋臣。念蝉能得他们相助,的确幸甚幸甚!”我连忙谦虚说道。
  “呵呵,好了,念蝉,你随这位王校尉去点收士兵,补齐你的500部曲吧。我们也该上路了。”卢植点头说道。
  “呃,卢伯父,念蝉有一不情之情,还望卢伯父答应。”我躬身说道。
  “哦,有何要事?念蝉但说不妨。”
  “恩,念蝉受卢伯父大恩,能以一身皮囊回报朝廷,为国效力,故念蝉斗胆想向卢伯父讨一先锋之职,以报答伯父之大恩。”我想了想说道。
  “哦,念蝉有此想法,老夫感到欣慰。但念蝉可知先锋一职之重要,责任重大也是危险重重。念蝉初上…”卢植沉吟道。
  “卢伯父,念蝉自知初上战阵便讨先锋一职,颇为不当。但有公达与吾这两位义弟相助,念蝉敢以项上人头保证绝不会出任何偏差,否则军法处置。”我打断卢伯父的话,咬牙说道。
  “可你要有什么不测,老夫实在不好向伯喈兄和子师兄交待啊!”卢植皱着眉头说道。
  “所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此正是为国捐躯之时。如念蝉不幸战死沙场,也是念蝉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念蝉相信蔡伯父和义父亦会以念蝉为荣。望卢伯父成全。”我大义凛然道。不过心中却不以为然,以我的功夫,只怕全军都死光了,我也死不了。不过到时就只怕很没面子就是。
  “好!说的好。那老夫就依念蝉所言。不过念蝉需立下军令状方可领先锋一职。念蝉敢否?”卢植大喝道。
  “行。念蝉在此就立下军令状。黄巾不平,此生不回。”我傲然说道。
  “好。那老夫就拨1000军士及200辎重部队和12匹探马与你,念蝉可为先锋部队速行,不过最多只能与我本部保持2日路程。”卢植深思一会后说道。
  “偌!”
  (敬请期待第四卷 第六章 战略方针 砸票啊~~~~~~~~~~)
  黄巾之乱 第四卷 第六章 战略方针
  在将部队交给高顺进行一番整编后,我们一行1200余人浩浩荡荡上路了。经过整编后,高顺将调来的800军士择其精锐、强壮之人选入重步兵,将重步兵扩充为250人。然后再择其次之挑选250人为刀盾轻步兵,剩下的所有士兵皆为弓兵。而由于重步兵盔甲之厚重不利于长途行军,因此高顺命他们将盔甲皆放置于辎重部队车上,只手执长盾、长矛行军即可。也因此在负担粮草和弓箭等一批军需品的同时还需要运输这批沉重的盔甲给辎重部队造成不小的负担,高顺特抽调200人进辎重部队,以保证其行军速度。
  故现在我军编制为重装步兵为250人,轻步兵250人,弓手300人,辎重部队400人。并因其特性,在行军中由张飞率领轻步兵走在最前,管亥率领重步兵居中,我和荀攸则统领弓手在其后,高顺则随辎重部队殿后,并将12匹探马分为三班,每次四匹轮流向前探路。
  看着高顺有条不紊,合理化地整编部队,荀攸点了点头,对我叹道:“念蝉,你二弟长风真乃统帅之才。若仅论治军,我看当朝少有人及也。”
  “不错,长风治军严谨,作风清白,又每每以身作则,令人不得不为之折服。”我也感叹道。
  “此乃念蝉之幸,亦是攸之幸。不久,这支陷阵营必将天下闻名。而念蝉与长风等人之名更将威震四海。”荀攸笑道。
  “而公达之才亦将会为天下之人所铭记。不过到时公达可不要弃我而去呀!”我再次借机拉拢荀攸,不过很显然,我又失败了。荀攸只是笑而不语。看着他那有如古井一般不起一丝波澜的平淡笑脸,我实在猜测不出他心中到底作何所想。只能走一步是一步了。
  由于我们还在洛阳范围内,并且在朝廷增设八个关口校尉之后,洛阳地界内并没有黄巾兵的踪影。因此我们放心的排成一字长蛇阵快速向前行军。不过在出了洛阳范围后,我们有了一点小小的分歧。
  荀攸提出由于现在黄巾军分为三部,张曼成在南阳,波才、彭脱在颍川,而黄巾军的主力张角则在我们前去的冀州地区叛变作乱。而此时由于叛乱伊始,黄巾军虽人数众多,但大多皆为农民,并无行军打仗之才,我们此时应该以最快速度行军,赶在黄巾军知晓朝廷派大军围剿之前赶到,予以黄巾军重创。虽然我们人数较少,但个个皆是精锐,而且以250人为首的重步兵将绝对是我们克敌致胜的不二法宝。这样即可以避免黄巾军在叛乱中迅速成长、壮大,也可以给予当地的各级郡守官员信心,令他们增强抗击黄巾军的勇气,保护冀州这个天下粮仓免遭彻底破坏。而我们也可以依此闻名天下。而一旦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发展、壮大,等他们成长起来剿灭的难度就要几倍为之,不如趁此时,叛乱伊始,找寻黄巾主力,一战定乾坤。
  不过此战略却遭到高顺的强烈抗议。高顺指出我们虽然甲坚矛利,但敌人数量之巨大绝不是我们所能比拟的。所谓强而避之,我们这1000人的部队却要迎十倍、百倍的敌人而上,乃犯轻敌冒进之忌。而且我们一旦与主力部队拉大距离,在遭到敌军主力部队时,将陷入苦战,并可能导致全军覆灭。而且我们皆是步兵,并且有重步兵和辎重部队,急速行军的速度并不能快多少,反而会加倍增加士兵的疲劳度,而且由于我们是孤军深入,在骤然遇敌时恐怕会发生意外。况我们这支部队虽然经过长时间训练,但并没上过战场,因此战斗力如何还有待考察。因此此等激进战略绝对不妙,不妥,不当。
  看着他们两人在那各执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将决定权抛到我这,我就头疼不已。这两个方案,各有各的好处。荀攸之计,乃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因黄巾军绝不会想到朝廷大军会如此快速即开赴战场,我们的军队绝对会起到震撼性作用。而且此时的黄巾军刚刚起义,可以说还没经过多久时间训练也未经过太多战火磨练,以我们的精兵对一群初上阵的农民,胜算极大。依此看,只要我们能搜寻到黄巾主力,趁其不备,我们可一战定乾坤。
  但高顺的战略方针也没错。的确,无论我们现在甲有多坚,矛有多利,但都掩盖不了一个事实,我们此刻的士兵数量实在太少,仅仅只1000人。而黄巾军的数量动辄上万,我们仅其十分之一而已。如果一旦被包围,只怕就会陷入苦战。而且我们如果与大部队脱开太远,只怕也不利于请求支援。因此,高顺提出的循序前进方针可保万无一失,但就失去了一战而平叛乱的绝好时机。
  这两个方针孰优孰劣,我实在难以区分。可时间就是战机,无论我选择哪个都比窝在这不动强。在反复权衡了下后,我决定用荀攸的计略。一来,其中虽然风险甚大,但利益更大,且目前尚处叛乱初期,应有一博之地;二来,我相信以这个时代大汉所不具备的重步兵攻击一群刚放下锄头之类的农民应该是可以一击而溃敌,不会出现缠战等状况;三来,吾有张飞、管亥之猛,又有高顺之帅才,更兼有荀攸此等一流谋士,而反观黄巾军,似乎并无任何出名之才,两相对比,差距甚大,只要击杀敌酋,应可无虑。
  综合几点考虑,我沉吟道:“就依公达所言,我们急速行军,赶到冀州,寻其主力一战而平叛乱。速度以辎重部队极速为限。”
  “偌!”见我已下决定,所有人齐声应道。
  命令下达后,高顺立刻将部队再次整编,减少一半弓手协助辎重部队运输各种军需品,再加大探马搜寻范围,搜寻频率,确保不会遭敌人突然袭击。经过此番整编后,我们的速度再次提速,基本达到轻步兵的正常行军速度。
  在数日行军中,由于我们离叛乱核心地区冀州尚远,因此尚未遇到黄巾部队,而偶尔的小股山贼之类的见势打劫的小股部队见到我们也是避而远之,因此一路上我们倒还相安无事。不过虽然没有遇上黄巾兵,但一路上所遇见的难民却是一拨又一拨。看见他们拖家带口沿途讨粮的凄惨模样,令我们所有人都憋足了一口劲,要一战定乾坤,剿灭黄巾,还天下百姓一片乐土。
  不过在见到如此之多的难民后,荀攸献计将其中青壮年招入军中运输辎重,将运输辎重的士兵变为步兵,那样虽然他们的战力不尽如人意,但比寻常老百姓还是强多了,至少面对黄巾时不占下风就是。经此一扩编,我的部队现在有2000余人。重步兵250,刀盾兵250,弓手300,轻步兵400,辎重部队1000人,战力再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