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作者:石岳文 更新:2021-11-25 13:27
而斜塔本身也在夜幕和灯火中显出迷人的神秘色彩。
第三部分“撒尿小孩”有700 套衣服比利时第一公民300 年不停收礼吴云雅克·斯图班特斯是一位普通的比利时人,然而他所从事的职业却是如此特殊,以至于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是干他这一行的。那么,他是干什么的呢?他的工作是给布鲁塞尔第一公民——“撒尿小孩”于连穿衣服。到目前为止,他已经给“撒尿小孩”穿了28年的衣服了。你可不要小看这项工作,这可是一件技术活儿,不经过长时间的苦练,一般人还真胜任不了。
据专家介绍,给“撒尿小孩”穿衣服,不像给一般的小孩穿衣服那么简单,因为你不是把衣服一件一件地给他穿上,而是一片一片地缝上。“撒尿小孩”的衣服不论是来自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什么式样,都要分成7 片,穿衣服时要先一片一片罩在“撒尿小孩”的身上,然后再用线缝起来。
所以每当需要给“撒尿小孩”穿衣服的时候,斯图班特斯总是天还没亮就起床了,趁早晨游客稀少时,将“撒尿小孩”打扮一番,以便使来自各地的游客不仅看到于连永久不变的热诚、微笑和姿势,而且还有这位布鲁塞尔第一公民几百年来得到的礼物——不断翻新的衣服。
作为布鲁塞尔市的标志性雕塑,“撒尿小孩”建成已经300 多年了。关于它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是说,一次敌人夜袭布鲁塞尔,想用炸弹引爆城市。正巧一个叫于连的小男孩发现了燃烧的导火索,情急之下用尿浇灭了它,挽救了全城。从此,这座“撒尿小孩”的铜像就成为比利时英雄的象征。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撒尿小孩”一直是赤裸着身子的,其实,在它建成后不久就已经开始穿衣服了。
据介绍,那是在17世纪末,法国和西(班牙)属荷兰展开了争夺比利时的战争。为了救被困的法国军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决定轰炸布鲁塞尔,但这次被拿破仑称为“非常野蛮但毫无用处的轰炸”没有救得了法国军队,却毁了布鲁塞尔。3 年之后,即1698年5 月,为了庆祝布鲁塞尔市的重建,当时“低地国家”(包括现在的比利时和荷兰)的统治者——巴伐利亚皇帝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这位外来的统治者非常懂得笼络人心,为取悦布鲁塞尔的市民,在举行庆祝活动当天,他将一件蓝色大衣献给了“撒尿小孩”。这件大衣就是于连拥有的第一件衣服。此后,赠送衣服的做法被保留了下来。
据比利时“撒尿小孩”之友协会的负责人介绍,世界上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团体都可以给“撒尿小孩”送衣服,惟一的限制条件是不能将给“撒尿小孩”送衣服这件事用于商业目的。“撒尿小孩”之友协会负责决定是否接收赠送的衣服,而布鲁塞尔市博物馆负责保存。几百年过去了,“撒尿小孩”已经成为世界上衣服最多的儿童。他现在共有693 件衣服,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到记者的文章见报时,于连的衣服也许就有700 多件了,因为就在记者采访的同时,“撒尿小孩”之友协会又收到了20多份要求送衣服的申请。
给于连送衣服要先向“撒尿小孩”之友协会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该协会会把“撒尿小孩”的身材尺寸告诉捐赠者。当然,这一步骤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是1945年后做出的规定。因为在此之前,许多捐赠者不是“量体裁衣”,而是看照片裁衣,他们根本想不到“撒尿小孩”的身高只有53厘米,做出来的衣服往往肥肥大大,完全不合身。有位工作人员就向记者抱怨说,有一次,日本做了一套衣服给“撒尿小孩”,赠送仪式搞得很隆重,布鲁塞尔市市长和“撒尿小孩”之友协会会长都亲自陪同日本代表团前来剪彩,搞得工作人员非常紧张,因为实际上,由于日本方面完全是看着照片裁衣,衣服做大了很多,害得布鲁塞尔市的工作人员不得不一大早起来勉强把衣服给“撒尿小孩”穿上,然后又找来一面旗子盖在于连身上,以遮盖这件美丽新衣的破绽。
不过,不论好坏,所有送给“撒尿小孩”的衣服现在都保存在布鲁塞尔市博物馆。在该博物馆的二层,专门设有展览“撒尿小孩”衣服的展厅,那里五颜六色,好不热闹。现存的最早送给“撒尿小孩”的衣服是1747年路易十五送的一件王宫近卫军礼服。据说,当初一位法国士兵曾将“撒尿小孩”偷走,事后,为了求得宽恕,路易十五将一件王宫近卫军礼服送给了“撒尿小孩”。在该馆馆藏中也有中国赠送的一套中式服装,那是1979年,布鲁塞尔庆祝建城1000周年时,前来参加庆典活动的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白介夫赠送的。
据工作人员介绍,平时,“撒尿小孩”穿什么衣服并不固定,但在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日,“撒尿小孩”总是穿上固定的服装。例如,在每年的4 月6日,即美国军队参加一战的纪念日,“撒尿小孩”总是穿上美国宪兵的军服,而在7 月14日法国国庆日,他就会穿上法军下士的军服。除了这些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任何捐送者都可以致信“撒尿小孩”之友协会,指定在某月某日将自己捐送的衣服穿上,而这一有趣的活动也更增加了布鲁塞尔这个著名景点的无穷魅力和神奇色彩。
第三部分现代角斗士点到为止有皇帝、有卫队、有角斗士、有吹鼓手,还有古罗马的战车史克栋夏日的一个午后,记者如约来到罗马古道阿比亚18号。还未靠近,阵阵杀声已从门内传来。进入院子,只见一伙人全是短装打扮,他们手持各种器械,正打得满头大汗。这里就是罗马角斗士学校,学员们正忙着为一次表演排练。
角斗士,意大利语叫GLADIATORI,意为持短刀格斗者。2000多年前,古罗马皇帝为了寻欢作乐,将一些奴隶训练成职业角斗士,把他们放在专门的竞技场内相互残杀,场面惨不忍睹。随着古罗马帝国的灭亡,角斗士在社会生活中已经绝迹。不过在罗马角斗士学校里,记者仿佛一下子回到了斯巴达克时代,这里器械室的架子上长矛、短枪陈列有序,墙上的各种头盔、护身甲闪闪发光,地上长方形、圆形的盾牌垒成一堆。这里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罗马角斗士学校是古罗马文化协会为了庆祝罗马城建立2775年,于1994年创办的。学校的宗旨是宏扬古罗马的传统文化,让人们有机会体会、参与历史。为此,学校的体制灵活,基本上设有5 个级别的课程,每个级别需要半年时间。一般共设置4 个男生班,1 个女生班。但为了满足一些外国游客的需要,他们也开设短训班,最短的只有1 天时间。
角斗士学校的课程既有理论也有实践,最初只是掌握基础知识,使用木制的仿真器械,后来就改用真刀真枪了。不过,与古代角斗士相比,他们幸运多了。首先,他们是绝对安全的,从头到脚都有盔甲保护。其次,他们的动作只是点到为止,不允许攻击危险部位,有点像中国的武术对打。
这里的学员来自世界各地,记者看到的排练队伍中就有几名德国人。他们年龄不一,既有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也有年过半百的老人。一位英俊小伙两腮留着胡子,穿挂起来真像凯撒大帝时代的武士。他告诉记者,他是一名学语言的大学生,酷爱古罗马文化,是利用课外时间到这里学习的。
角斗士学校的学员们经常到意大利各地进行巡回表演。他们有一支30人的队伍,装束全部是古罗马时代的,有皇帝、有卫队、有角斗士、有吹鼓手,还有古罗马时代的战车,浩浩荡荡,颇为壮观。罗马这座永恒的城市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人们在观看了宏大的罗马斗兽场后,总想亲眼目睹一下角斗士们现场格杀的壮观场面,因此,罗马的这些现代角斗士们也就大受欢迎。
第三部分巴黎红磨坊,永远有观众康康舞跳了一百年,表演厅变成名景点郑园园到过法国的旅游者,一般都知道巴黎有两个著名的歌舞表演厅,一个是位于市中心香榭丽舍大道的丽都,一个是位于城北蒙马特高地脚下白色广场附近的红磨坊。如果说丽都具有美国百老汇风格,那么,屋顶上装着长长的、闪烁着红光的大叶轮的红磨坊则是较为地道的法国式歌舞厅。印象派大师奥古斯特·雷诺阿的名作《红磨坊》使这个歌舞厅蜚声世界。还有两部电影以红磨坊为主题,一部是法国大导演让·雷诺阿的《法国康康舞》,另一部是当年戛纳电影节的参赛片《红磨坊》。后者是风格华丽的好莱坞片,由妮可·基德曼主演,影片讲述1900年前后发生在红磨坊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此片在法国公映后,再次引起人们对红磨坊历史和现状的回顾和关注。
红磨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那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流浪艺术家,在蒙马特高地作画卖艺,使那一带充满艺术气氛,成为巴黎最别致、最多姿多彩的城区之一。由于艺术活动活跃,蒙马特高地街区那弯弯曲曲的卵石坡路的两侧,小咖啡馆、小酒吧生意兴隆。后来,这些小咖啡馆、小酒店里来了一些舞女,她们穿着滚有繁复花边的长裙,伴着狂热的音乐节奏,扭动着臀部,把大腿抬得高高的,直直地伸向挂着吊灯的天顶。当时英国人称这种舞蹈为“康康舞”,认为它很放荡,很下流,禁止在英国演出。
第三部分“撒尿小孩”有700 套衣服比利时第一公民300 年不停收礼吴云雅克·斯图班特斯是一位普通的比利时人,然而他所从事的职业却是如此特殊,以至于在这个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是干他这一行的。那么,他是干什么的呢?他的工作是给布鲁塞尔第一公民——“撒尿小孩”于连穿衣服。到目前为止,他已经给“撒尿小孩”穿了28年的衣服了。你可不要小看这项工作,这可是一件技术活儿,不经过长时间的苦练,一般人还真胜任不了。
据专家介绍,给“撒尿小孩”穿衣服,不像给一般的小孩穿衣服那么简单,因为你不是把衣服一件一件地给他穿上,而是一片一片地缝上。“撒尿小孩”的衣服不论是来自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什么式样,都要分成7 片,穿衣服时要先一片一片罩在“撒尿小孩”的身上,然后再用线缝起来。
所以每当需要给“撒尿小孩”穿衣服的时候,斯图班特斯总是天还没亮就起床了,趁早晨游客稀少时,将“撒尿小孩”打扮一番,以便使来自各地的游客不仅看到于连永久不变的热诚、微笑和姿势,而且还有这位布鲁塞尔第一公民几百年来得到的礼物——不断翻新的衣服。
作为布鲁塞尔市的标志性雕塑,“撒尿小孩”建成已经300 多年了。关于它的传说很多,最主要的是说,一次敌人夜袭布鲁塞尔,想用炸弹引爆城市。正巧一个叫于连的小男孩发现了燃烧的导火索,情急之下用尿浇灭了它,挽救了全城。从此,这座“撒尿小孩”的铜像就成为比利时英雄的象征。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撒尿小孩”一直是赤裸着身子的,其实,在它建成后不久就已经开始穿衣服了。
据介绍,那是在17世纪末,法国和西(班牙)属荷兰展开了争夺比利时的战争。为了救被困的法国军队,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决定轰炸布鲁塞尔,但这次被拿破仑称为“非常野蛮但毫无用处的轰炸”没有救得了法国军队,却毁了布鲁塞尔。3 年之后,即1698年5 月,为了庆祝布鲁塞尔市的重建,当时“低地国家”(包括现在的比利时和荷兰)的统治者——巴伐利亚皇帝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这位外来的统治者非常懂得笼络人心,为取悦布鲁塞尔的市民,在举行庆祝活动当天,他将一件蓝色大衣献给了“撒尿小孩”。这件大衣就是于连拥有的第一件衣服。此后,赠送衣服的做法被保留了下来。
据比利时“撒尿小孩”之友协会的负责人介绍,世界上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团体都可以给“撒尿小孩”送衣服,惟一的限制条件是不能将给“撒尿小孩”送衣服这件事用于商业目的。“撒尿小孩”之友协会负责决定是否接收赠送的衣服,而布鲁塞尔市博物馆负责保存。几百年过去了,“撒尿小孩”已经成为世界上衣服最多的儿童。他现在共有693 件衣服,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到记者的文章见报时,于连的衣服也许就有700 多件了,因为就在记者采访的同时,“撒尿小孩”之友协会又收到了20多份要求送衣服的申请。
给于连送衣服要先向“撒尿小孩”之友协会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该协会会把“撒尿小孩”的身材尺寸告诉捐赠者。当然,这一步骤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是1945年后做出的规定。因为在此之前,许多捐赠者不是“量体裁衣”,而是看照片裁衣,他们根本想不到“撒尿小孩”的身高只有53厘米,做出来的衣服往往肥肥大大,完全不合身。有位工作人员就向记者抱怨说,有一次,日本做了一套衣服给“撒尿小孩”,赠送仪式搞得很隆重,布鲁塞尔市市长和“撒尿小孩”之友协会会长都亲自陪同日本代表团前来剪彩,搞得工作人员非常紧张,因为实际上,由于日本方面完全是看着照片裁衣,衣服做大了很多,害得布鲁塞尔市的工作人员不得不一大早起来勉强把衣服给“撒尿小孩”穿上,然后又找来一面旗子盖在于连身上,以遮盖这件美丽新衣的破绽。
不过,不论好坏,所有送给“撒尿小孩”的衣服现在都保存在布鲁塞尔市博物馆。在该博物馆的二层,专门设有展览“撒尿小孩”衣服的展厅,那里五颜六色,好不热闹。现存的最早送给“撒尿小孩”的衣服是1747年路易十五送的一件王宫近卫军礼服。据说,当初一位法国士兵曾将“撒尿小孩”偷走,事后,为了求得宽恕,路易十五将一件王宫近卫军礼服送给了“撒尿小孩”。在该馆馆藏中也有中国赠送的一套中式服装,那是1979年,布鲁塞尔庆祝建城1000周年时,前来参加庆典活动的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白介夫赠送的。
据工作人员介绍,平时,“撒尿小孩”穿什么衣服并不固定,但在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纪念日,“撒尿小孩”总是穿上固定的服装。例如,在每年的4 月6日,即美国军队参加一战的纪念日,“撒尿小孩”总是穿上美国宪兵的军服,而在7 月14日法国国庆日,他就会穿上法军下士的军服。除了这些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任何捐送者都可以致信“撒尿小孩”之友协会,指定在某月某日将自己捐送的衣服穿上,而这一有趣的活动也更增加了布鲁塞尔这个著名景点的无穷魅力和神奇色彩。
第三部分现代角斗士点到为止有皇帝、有卫队、有角斗士、有吹鼓手,还有古罗马的战车史克栋夏日的一个午后,记者如约来到罗马古道阿比亚18号。还未靠近,阵阵杀声已从门内传来。进入院子,只见一伙人全是短装打扮,他们手持各种器械,正打得满头大汗。这里就是罗马角斗士学校,学员们正忙着为一次表演排练。
角斗士,意大利语叫GLADIATORI,意为持短刀格斗者。2000多年前,古罗马皇帝为了寻欢作乐,将一些奴隶训练成职业角斗士,把他们放在专门的竞技场内相互残杀,场面惨不忍睹。随着古罗马帝国的灭亡,角斗士在社会生活中已经绝迹。不过在罗马角斗士学校里,记者仿佛一下子回到了斯巴达克时代,这里器械室的架子上长矛、短枪陈列有序,墙上的各种头盔、护身甲闪闪发光,地上长方形、圆形的盾牌垒成一堆。这里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罗马角斗士学校是古罗马文化协会为了庆祝罗马城建立2775年,于1994年创办的。学校的宗旨是宏扬古罗马的传统文化,让人们有机会体会、参与历史。为此,学校的体制灵活,基本上设有5 个级别的课程,每个级别需要半年时间。一般共设置4 个男生班,1 个女生班。但为了满足一些外国游客的需要,他们也开设短训班,最短的只有1 天时间。
角斗士学校的课程既有理论也有实践,最初只是掌握基础知识,使用木制的仿真器械,后来就改用真刀真枪了。不过,与古代角斗士相比,他们幸运多了。首先,他们是绝对安全的,从头到脚都有盔甲保护。其次,他们的动作只是点到为止,不允许攻击危险部位,有点像中国的武术对打。
这里的学员来自世界各地,记者看到的排练队伍中就有几名德国人。他们年龄不一,既有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也有年过半百的老人。一位英俊小伙两腮留着胡子,穿挂起来真像凯撒大帝时代的武士。他告诉记者,他是一名学语言的大学生,酷爱古罗马文化,是利用课外时间到这里学习的。
角斗士学校的学员们经常到意大利各地进行巡回表演。他们有一支30人的队伍,装束全部是古罗马时代的,有皇帝、有卫队、有角斗士、有吹鼓手,还有古罗马时代的战车,浩浩荡荡,颇为壮观。罗马这座永恒的城市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人们在观看了宏大的罗马斗兽场后,总想亲眼目睹一下角斗士们现场格杀的壮观场面,因此,罗马的这些现代角斗士们也就大受欢迎。
第三部分巴黎红磨坊,永远有观众康康舞跳了一百年,表演厅变成名景点郑园园到过法国的旅游者,一般都知道巴黎有两个著名的歌舞表演厅,一个是位于市中心香榭丽舍大道的丽都,一个是位于城北蒙马特高地脚下白色广场附近的红磨坊。如果说丽都具有美国百老汇风格,那么,屋顶上装着长长的、闪烁着红光的大叶轮的红磨坊则是较为地道的法国式歌舞厅。印象派大师奥古斯特·雷诺阿的名作《红磨坊》使这个歌舞厅蜚声世界。还有两部电影以红磨坊为主题,一部是法国大导演让·雷诺阿的《法国康康舞》,另一部是当年戛纳电影节的参赛片《红磨坊》。后者是风格华丽的好莱坞片,由妮可·基德曼主演,影片讲述1900年前后发生在红磨坊的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此片在法国公映后,再次引起人们对红磨坊历史和现状的回顾和关注。
红磨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那时候,来自世界各地的流浪艺术家,在蒙马特高地作画卖艺,使那一带充满艺术气氛,成为巴黎最别致、最多姿多彩的城区之一。由于艺术活动活跃,蒙马特高地街区那弯弯曲曲的卵石坡路的两侧,小咖啡馆、小酒吧生意兴隆。后来,这些小咖啡馆、小酒店里来了一些舞女,她们穿着滚有繁复花边的长裙,伴着狂热的音乐节奏,扭动着臀部,把大腿抬得高高的,直直地伸向挂着吊灯的天顶。当时英国人称这种舞蹈为“康康舞”,认为它很放荡,很下流,禁止在英国演出。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