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作者:纪臻    更新:2021-11-25 13:18
  瞬间,朱仁堂脸色惨白。
  “轰”的一声巨响,巨浪像小山般地猛压下来,三艘船同时被炸上了天。
  波涛翻滚的湖面上,雪狼和黑鹰抓着一块木板,在水中漂浮着……
  这年秋天,抗战到了最艰苦的时候。
  大腹便便的李宗仁和小蚕接见了活着回来的特别队员。
  朱仁堂凝思片刻说:“小蚕计划亦如唐僧西天取经经历了艰难险阻,抗战也到了最艰苦的时候,此时委员长背信弃义,不与共产党人合作,民族危亡只争朝夕。李长官对此有何看法?”
  李宗仁微笑道:“国共之争,日本人得利,民族危亡,全是蒋介石种下的祸。国际局势不稳,抗日胜败难易预料。依兄愚见,抗日星火燎原,共产党人追求不熄,国民党失去民心,局势如三国演义。”饮了一口茶又说:“小蚕计划宗旨是救出张学良将军,小蚕捐出珍宝目的亦很明白,蒋介石又不讲信义。有句俗话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还有一个典故是‘周郎妙计夺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样的经验教训诸位应该心里清楚。”
  雪狼说:“李长官对这次行动有何看法?”
  李宗仁笑笑说:“此次行动和国民政府没有关联,纯属委员长的个人行为。对这次行动阵亡的将士,一律按抗日烈士记功。”又说:“日本空降部队在新疆的出现,进一步说明日军鲸吞中国的又一铁证。”
  小蚕沉思片刻,从怀中掏出一张发黄的信函,递给李宗仁。
  李宗仁狐疑地接过发黄的信函。
  朱氏兄弟:
  小蚕捎来消息,使我万分震痛,国难当头,兄弟大义凛然,又是一次九死一生,为民族,为国家,也为学良的命运赴汤蹈火,使学良惭愧难当,焦虑不安;“还我河山”乃民族英雄的吼声,何等气吞山河!
  学良不敢妄攀岳将军彪炳千秋,但以民族尊严悍卫“精忠报国,统一抗战”,杀身成仁。以不惜牺牲唤醒民众,以热血铸起长城,驱除日本鬼子为奋斗目标,证明学良坚定抗日之信心,不朽爱国之精神,借签岳鹏举“还我河山”的愤怒:抗日!抗日!!再抗日!!!
  绝不低头!是热血男儿的丰碑。西安兵谏已两个春秋,凝聚着四万万同胞的心,连接着抗日将士的血,也魂牵梦绕着学良的杀身成仁。如今,半途而废。不必言语,小蚕为学良献宝取身,朱氏兄弟仁至义尽,难能可贵的铁血生死情,母为血肉亲情之举,弟为手指连筋之疼,屏弃亲情私情,奉劝兄弟及热血男儿以国家大计为出路,民族尊严为基石,决不使抗日流产!
  学良软禁,余志未息,思来悟去,中国人靠蒋介石是靠不住的,陕北的毛泽东、周恩来地盘又小又穷却星火燎原,为民谋福,多助陕北,尚可统一中国。学良顾虑家父私藏国宝,小蚕借蒋外运,换取学良命运是一败笔,小蚕私情不可轻取,还望朱氏兄瞻望未来,将此宝送陕北,壮大抗日,是学良的心愿。
  国宝切勿献蒋,不让学良乃千古罪人焉――
  学良拜托
  李宗仁不由眉头一皱,“哦……”
  对东北军空军敢死队的处理是,让他们永留新疆,敢死队就在新疆国民党空军做了教官。
  尔后,国民党新疆驻军十余艘轮船开到这儿,历经数载,仅打捞出几只木箱,然而里面全是些弹壳和一些毫无价值的金属碎片。
  毛人凤秘密飞新疆迪化追查珍宝下落,终究未果,却意外发现了这封张学良写给朱仁堂的信,如获至宝。蒋介石看了十分震惊,在文件上签上“终身囚”三颗字。
  蒋介石给新疆的盛世才发了几次火,盛世才统治新疆的时代就结束了。民国记载,这是发生在新疆的一次抗战。
  全书完
  外篇
  遥祭黄河(札记之一)
  遥祭黄河(札记之一)
  当我走进那段历史,立在黄河滩头。
  那咆哮的黄河,猛然袭击我的灵魂,让我焦躁不安起来……
  那是1988年的春季,我正在部队服役,忽然参加兰州军区组织的采访团来到那个古战场,开始了我的“蠢蠢欲动”的精神之旅。沿着黄河,我产生了一种“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泪下”的记忆,这个记忆,一直困惑我了十余年,欲罢无休,就陆续在梦中呓语,这个风云变幻、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种植在我的心灵深处……小说中的两个恩怨分明的抗日英雄国民党师长朱仁堂、朱鉴堂兄弟,就是我的两个爷爷,他们遁入空门涅槃时,在一个古庙中,给我讲了许多许多,使我走进那个历史的怪圈……
  我的心情一日日沉重起来,想把他们的命运沉浮真实的还原出来,以慰籍他们在天之灵,说声对不起,爷爷!
  也因为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齐声喊出:“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我就开始了《烽火恩仇录》的经历……
  黄河弯弯谁先觉
  黄河破冰的时候,正是我喝黄河水西行的路上。
  那时我在做“不到黄河非好汉”的梦,殊不知这是我行万里路的开始,始见黄河,不知该怎样面对你,装载着一个伟大民族历史的大河,孕育华夏文明的母亲河,浩瀚从容的大河,不知道该怎样演绎你,拥抱你……
  我来了,站在你身边,却满怀崇敬,按捺着泛谧激情,我其实是放飞爱国不朽的心愿,为苍茫辽阔的大地,为那条几度魂牵的河,恍若不醒的长梦,我在眼前为奔腾咆哮而去的母亲河沉思,沉思……
  我不知道,走过一望无际的黄河滩,我触摸了大禹在黄河峡谷“导河自积石,至龙门,入于沧海”的峡谷峭壁;赞叹:“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的壶口瀑布奇观,亦折服于闻名遇迩恢宏的河套水利工程,溯河漫步于茫茫沙海感叹天地之悠悠,跋涉在腾格里沙漠对黄河吟唱“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月圆”独怅然泪下,忽然又在鄂尔多大草原上逐云放歌……
  面对黄河,我端起了最醇最甜的酒,我们聆听了最甜最美的歌,甩起双臂,扭起了大秧歌,草原的骏马,沙漠的驼铃,高原大河之上朴面而来北方的风……一路感概,一路震憾!面对母亲河,深感渺小。黄河弯弯,总有朋友提问,爱国不朽,是想来看看裸露的黄河高原?还是看看大漠的荒凉?母亲黄河在劈开黄土高原之前,以最优雅最华美的姿态流淌在内蒙古境内的河套与土默川两大平原,富足的河套正向我们展开双臂,春风吹着急切的心开始呼唤,来不及吼一声:便扑入眼帘的是浩瀚无边的芦苇荡和一块块如明镜般衬映蓝天的鱼塘,忽然摇曳的芦苇荡,却传来信天游似的民歌:
  大红果果刹皮皮呢,大伙都说我和你,
  其实咱俩没那回事,好人担了个赖名誉。
  歌声竟惊起一群群小鸟振翅高翔,脚下的黄河在灿烂的阳光中波光粼粼、雍容华丽。这是黄河吗?这是冲开万重山千层岭,在峡谷中咆哮怒吼的黄何吗?竟如此安详大气,竟如此沉稳地散发着勃勃生机,没有疲倦,只有一脸曾经惊涛骇浪而今皈依大地的从容和神圣。我们的心被触动了,这就是黄河,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亲那丰厚永不枯蝎的乳汁!
  看到黄河,总要触摸历史。想到华夏民族的历史我们总要提到黄河、黄河流城石器时代遗留的文化比比皆是:陕晋蒙交界处的大煤田,形成于白垩纪,陕西合阳的古莘国建立于上古,大阴山的阴山壁画年代不详,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都是遥远的年代。
  在贺兰山脚,号称中国金字塔的西夏王陵,即使是残存的土包也被无情冲刷,一个民族的历史被岁月无情地洗劫。在三边花坞旁,古长城被大漠风蚀,矮小的让我们无法想像,怎么能凭借它来抵御外寇?读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黄河一直是记载历代王朝昌盛与败落的河流。同时,也是记载,历代群王臣子们的政绩和是非功过的河流。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浑厚与暴虐并存,思想与灾难同在。现在,面对大河文明,华夏民族历史并不仅仅是平静详和,而是如那奔腾的黄河气概永存不息!
  可是,1938年的春天,黄河酿着血腥,我忽然明白了母亲为什么流泪!
  走进古战场(札记之二)
  走进古战场(札记之二)
  这段历史从十七岁入伍后就把我卷入了一个历史迷圈。
  我痛苦,我惊奇,我焦灼,我悲愤,我惶惑,我不安,我战栗……我想一次次试者走进那半个世纪前的巨大怪圈。然而我总是惶惶退下,我的退化挣扎的胆怯的愚钝的模式封闭的思维总是不能让我穿透那个历史怪圈。
  我不甘心,从西安到南京,从黄河到长江,从一堆堆废墟到古战场。我苦苦地追踪那个历史怪圈,我希望得到历史神灵的启迪。
  那年元旦,我欣喜遇到两位历史怪圈的当事人,唯一的一点是他们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可一谈到哪个历史怪圈,感情的愤怒无法控制,七十余岁的活神仙了,还忘不了半个世纪前的魔劫,我为之感动唏嘘不止。
  古战场散发着摄人心魄的亘古气息,所有的生命载体都竭力表现沉默的力量。风儿不再吹拂,溪流不再流转,鸟儿不再鸣唤,都市没有了喧嚣……一切凝固了湿漉漉的过去。
  于是我对着冥冥世界说:“都站出来吧!这是人类智慧经过半个世纪换来的对话权利!”
  历史:请不要用仇视的目光,天地无穷,人类有限。战争灾难给人类打了一剂精神素,从刀耕火种时代的第一个朝代都是你们内部争权夺利,用战争和生命建立的。
  人类:对……可我们生生不息的精神,一场又一场的灾难为什么要降临?
  苍天:人类在五行之中,相生相克,受天地之气的养育,你们免不了最简单的生活方式,吃喝拉撒,还有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