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作者:阎崇年    更新:2021-11-25 12:17
  他疏言:“不但巩固山海,即已失之封疆,行将复之。”袁崇焕赴任前,往见革职听勘在京的熊廷弼。“廷弼问:‘操何策以往?’曰:‘主守而后战。’廷弼跃然喜。”袁、熊二人为图先守后战,恢复辽东方略,诚恳交谈,商酌竟日。袁崇焕辞别熊廷弼,策骑驰往山海关,会同经略,商度战守。不久,袁崇焕出关就职。
  时京师文武各官,皆心情畏缩,不敢出关,担任辽职,但袁崇焕看望熊廷弼,请教兵略,勇敢出任。后他在《边中送别》诗中抒发出京赴辽的雄心与抱负:
  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
  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袁崇焕赴任后,先驻山海关,不久移驻中前所。当时山海关外广大地域,为漠南蒙古哈剌慎等部占据,袁崇焕便驻守关内。朝廷采纳蓟辽总督王象乾的奏议,对边外蒙古部落实行“抚赏”政策,就是颁发赏银,争取他们同明朝结盟,共同抵御后金。一些蒙古部落首领接受了“抚赏”,辽东经略王在晋令袁崇焕移到山海关外中前所(今辽宁省绥中县前所镇)。王在晋又令袁崇焕往前屯(今辽宁绥中前屯),安置辽民流亡、失业者。袁崇焕受命之后,连夜赶路,丛林荒野,虎豹出没,天明入城,将士都赞叹他的勇敢与胆量。王在晋更加信任、器重袁崇焕,于七月初题请任命他为宁前兵备佥事。
  袁崇焕分管募兵期间,从家乡招募了一批兵员。他推荐叔父袁玉佩负责招募广东兵,又从广西调集狼兵,由他亲戚,慷慨且善武艺的林凤翔带领。他们中包括袁崇焕生平所结纳的死士谢尚政、洪安澜等人。朝廷一一批准。
  王在晋提出在山海关外八里铺地方,再建一座城,设官兵4万,护卫山海关。袁崇焕认为:不应当在八里铺筑城,而应当在宁远卫筑城。两人意见不合,发生尖锐争论。[奇书网 www.Qisuu.Com]
  第二部分营筑宁远
  当时形势:广宁兵败后,明朝内部对辽西布局出现重大分歧,王在晋主张在八里铺筑城,孙承宗、袁崇焕主张营筑宁远。
  大事件:营筑宁远。
  主要人物:孙承宗、袁崇焕;王在晋。
  结局:宁远城历时两年修筑完成。
  影响:宁远城成为努尔哈赤后金军长期难以逾越的屏障,和明军进图恢复的基地。
  袁崇焕:
  主要事迹:营筑宁远城;闻父丧离任奔丧,至丰润奉圣旨回任。
  主要活动区域:宁远。
  遗迹、文物:宁远城。
  营筑宁远王在晋石刻像
  广宁失守,明军大败,辽西之局,如何部署?明朝辽东经略王在晋等主张在山海关外八里的地方即八里铺,再筑一座重城,御山海,保京师。佥事袁崇焕等则主张在山海关外200里的地方即宁远卫,修筑坚城,捍山海,卫京师。
  王在晋,江苏太仓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初授中书舍人,后历官江西布政使、山东巡抚、兵部侍郎,天启初任兵部尚书。熊廷弼、王化贞丢失广宁后,以在晋代廷弼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后著《三朝辽事实录》。王在晋主张消极防御的策略,即在山海关外,筑重城,捍关门,卫京师。王在晋的消极防御策略,受到袁崇焕的挑战。
  袁崇焕进士出身,他性格特点是“敢走险路,敢犯上司,敢违圣颜”。袁崇焕对上司辽东经略王在晋,虽薄其无远略,却人微言轻,争辩不得,便将自己的意见奏告首辅叶向高。袁崇焕越级呈报犯了官场大忌,这既表现了他的勇敢,又反映了他的蛮劲。叶不明情况,不能决断。由天启帝的老师、大学士孙承宗出关巡边,了解边情,决策方略。王在晋主张尽弃山海关外城池、台堡、土地、军民,退守山海关的消极防御兵略,遭到了巡边大学士孙承宗的批评。王在晋虽经孙承宗“推心告语,凡七昼夜”的规劝,仍固执己见,冥顽不化。孙承宗只好上奏朝廷,免王在晋辽东经略的职务,奏经旨准,自任督师。孙承宗上任后,采纳袁崇焕等人的建议,奏报关外防守方略——修宁远卫城,建山海关—宁远—锦州防线。孙承宗、袁崇焕等在辽西建立山海关至锦州的关宁锦军事防线,阻遏后金军渡河西进,卫守关门,以固京师。
  袁崇焕到山海关外,同经略王在晋发生军事防御方略的意见分歧。这件事情,不仅显示袁崇焕超人的胆略,而且影响袁崇焕人生的荣辱。事情由袁崇焕向首辅叶向高奏告经略王在晋开始。
  第二部分奏告首辅(1)
  明朝在辽河以东连失沈阳、辽阳后,在辽河以西又连失广宁、义州。广宁、义州兵溃报至明廷,风鹤一惊,举朝魂震;京师戒严,官民惶惧。天启帝惊慌失措,抓住首辅叶向高“衣袂而泣”。京师的官宦们:借差出京,望眼欲穿,“苟出春明一步,即为放生之场”。在这里“春明”是指京城。就是说,只要迈出京城一步,即是逃生活命之地。不顾困难,只求偷生。会试的举子们:“上公车者,但得马首回南,胜似春风得意;点闱中者,一闻燕台选骥,不觉泣对牛衣。”在这里,“公车”是指赴京科试者,“点闱”是指金榜题名者,“牛衣”是“编草使暖,以被牛体”即穷困的意思。就是说,赴京应试举子,但愿调转马头南回乡里,比金榜题名更春风得意;侥幸考中进士,一旦被选在京师里作官,还不如披草衣过穷日子。上述记载,可以看出:明朝局势,极为严重。
  天启帝任命王在晋为兵部尚书、辽东经略,驻镇山海关。王在晋还未离京,就上奏章,声称:“奴之煽惑,攻无坚城,战无劲敌”,山海之防,亦艰难矣!他还认为山海关之兵、民、地都不可恃:“恃兵力,而兵力不可恃;恃人心,而人心不可恃;恃地险,又不可恃。”他在另一份奏疏中,力贬山海关的战略价值,说:“山海一关,不过防军民之出入,稽商旅之往来,左为山,而右为海,所以名山海,究竟则犹郡邑之城郭也。彼辽、沈、开、铁、广宁,皆东方之重镇,且望风瓦解,岂一关所能独御哉!”王在晋错误地估计山海关的战略地位与重要作用,就必然产生抚赏蒙古与再筑重城的主张。
  天启二年即天命七年(1622年)三月十八日,王在晋将起程赴山海关,天启帝特赐蟒玉、衣带和尚方剑,勉励他建树功勋。
  后金军又进犯河西,占领广宁。明辽东经略王在晋对自失陷抚顺三年以来的辽东形势,是如何分析的呢?他说:
  东事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则弃全辽而无局,退缩山海,再无可退。
  就是说明军失陷广宁,丢掉全辽,退缩山海,无局可守。那么,王在晋到山海关莅任后如何部署辽西的防守呢?
  王在晋到达山海关后不久,便提出“拒奴抚虏、堵隘守关”的防守兵略。这个防守兵略,要在两点:
  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书影
  其一是“抚虏”,就是由朝廷以金银笼络、羁縻漠南蒙古诸部。他认为“今日东事,惟抚赏西虏为第一紧要著数”。他说:待抚赏事完成,督臣可以还政,枢臣可以还朝。其实,王化贞沿用此策,“抚虏”蒙古,守卫广宁,结果失败。王在晋不从前车之覆汲取教训,仍坚持“抚虏”。
  其二是“堵隘”,就是在山海关外再修一座重关。蓟辽总督王象乾告诉王在晋:利用蒙古,袭取广宁,即使“得广宁,不能守也,获罪滋大。不如重关设险,卫山海,以卫京师”。于是,辽东经略王在晋就以“抚虏、堵隘”作为守御山海关的疏报方略。
  山海关城上的明代铁炮
  五月,辽东经略王在晋提出山海关门守御方略。他认为关门形势是:山海关南为海,虏如舍骑乘舟,乘风破浪,瞬息可达;北为角山,设有逶迤边墙,峰峦高于墙垣,如敌人据高扼险,成凭高搏击之势,山海关便不能守;中为关城,欢喜岭紧抱关门,岭高于城,斗城如锅底,由上击下,则无守地。王在晋既无远略、又无胆识,既无兵略、又无智慧。他主张在山海关外,再筑边城、兴修重城。
  其一,再筑边城。从芝麻湾(止锚湾)或八里铺起,再筑一边墙,约长30余里,北绕山,南至海,把关外一片石、角山及欢喜岭等包罗在内。使之关外有关,墙外有墙,以4万人守卫,成为关门捍蔽。用人夫数万,花纹银百万。疏上,谕旨:“封疆事重,还悉心筹画,以计万全。”王在晋的《三朝辽事实录》对“圣旨”的记载,却为“着该部议行”。以上两者,颇有出入。事实上王在晋的这条奏疏,既未谕准,也未实施。王在晋见“再筑边城”之议不能实现,又提出“兴筑重城”之议。
  其二,兴修重城。王在晋疏请在山海关城外八里,即地名八里铺的地方,新修筑一座重城,就是在山海关外距城八里之处再修建一座城,用以护卫山海关城。他在《题关门形势疏》中道:“画地筑墙,建台结寨,造营房,设公馆,分兵列燧,守望相助。”这项巨大工程,估算用银93万两。他并提出兴筑八里铺重城,可以“钟箎(chǐ)不惊,宸居永奠”,就是庙社安宁,江山永固,因此辽事“最急莫尚于此”!天启帝谕准,先发帑金20万两。
  第二部分奏告首辅(2)
  其时,山海关完全暴露在后金军事进攻面前。所以,山海关之门,系天下安危。明朝抵御后金,保卫京师,其当务之最急,在于守山海关。王在晋上任之后,对于辽东形势,估计过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