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作者:邓蜀生 更新:2021-11-25 12:17
这是美国把战火由南越扩大到北越,遍及整个越南国土的转折点。
1965年2月初,美国开始出动大批飞机大规模轰炸北越,3月下旬后几乎天天进行轰炸。与此同时,地面部队大量拥入南越,并在4月15日后直接参加了对南越人民武装的作战。这样,美国侵越战争就分成了“南打”、“北炸”两个战场。在“南打”战场,美军首先实行“墨渍”战略,即以北纬17°线至西贡的沿海基地为据点,进行搜索、清剿,逐步向解放区渗透。在第一个“旱季攻势”受挫后,美军又采取了“搜索与摧毁”战略,即以美军主力部队进行机动作战,以南越政府军和各国仆从军防守要地。为此,美国向南越增派了大批地面部队,到1966年底已增至32.8万多人。南越军民针对美军的作战特点,开展人民战争,在艰苦的作战条件下,扬长避短,声东击西,打破了以“搜索与摧毁”战略为指导的第二次“旱季攻势”,并于1967年雨季刚结束就先机制敌,主动出击。在南越人民武装的抗击下,美军自1968年起转而实行“固守与清剿”战略,即美军主力由外线撤回内线,南越政府军主力用于外线,集中兵力固守17°线及西贡、顺化、岘港等重要城市和基地,同时大力清剿、扫荡,制造无人区,并与“绥靖”活动相结合。这时,侵越美军地面部队已增至54.35万多人。南越军民抓住敌人调整部署、缩短战线的有利时机,于1968年春、夏季在南越全境连续发动大规模攻势,取得了重大胜利。据不完全统计,自1961年以来,南越人民武装力量毙伤美军总数已达13万多人。
在“北炸”战场,美空军先是轰炸北纬20°线以南地区,从1965年5月起开始轰炸以交通运输系统为主的越南北方和中越边境地区,从1966年6月底起又大规模轰炸河内、海防的工厂、居民区、机场、水利设施和铁路、公路线。空袭强度不断增大,由每日几十架次到最多时一天750架次。在1965年2月至1968年11月整个轰炸期间,美军共出动10.8万架次飞机空袭越南北方,共投掷各种炸弹258万吨,相当于越南北方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投弹16.2吨。为了打破美军“北炸”计划,越南北方实行军队防空与群众防空相结合,构筑防空壕和防空洞,疏散重武器和战略物资,迅速变换阵地和设置假目标迷惑敌人,越空军机动作战,适时出击。越南北方在历时3年多的反空袭斗争中,共击落敌机3300多架,迫使美国于1968年11月宣布停止对北越的轰炸。
1969年1月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后,大力推行“越南化”政策,决定美国撤出越南。但1970年3月18日,美国策动柬埔寨朗诺集团发动政变,并于4月30日以清除在柬境内的越南“供给线”和“庇护所”为由,派遣10多万人入侵柬埔察,从而把侵略的战火扩大到整个印度支那地区。在此之前,美国已于1964年开始在老挝进行“特种战争”,从而激起了老挝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这样,越、老、柬三国人民为反对美国入侵而展开了艰苦的斗争。
1971年2月初,美国为了分割越、老、柬三国武装斗争的联系,切断“胡志明通道”,使用3万南越政府军和1.5万美军,以九号公路为轴线,分3路进攻老挝的南部地区。为此,越、老人民武装集中5万兵力,采取“诱敌深入,待机破敌”的作战方针,对入侵老挝的美军和南越政府军发起印支九号公路战役。此次战役历时43天,越、老人民武装共歼敌2.1万多人,击落击伤敌机约500架,对尔后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于1972年4月恢复对越南北方的大规模空袭。轰炸重点是河内、海防地区,企图阻截国际社会对北越的支援和北越对南越的支援,动摇北越抗战的意志和民心,迫使越南在巴黎和谈中作出让步。越南北方坚持抵抗,共击落敌机700多架,打破了美国的战略企图,促使交战各方于1973年1月27日在巴黎停战协定上签字。此后,越老柬三国继续战斗,终于在1975年先后取得了战争的彻底胜利。
越老柬三国赢得这场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二是实行主力部队、地方部队、特工队、民兵游击队相结合,开展全民游击战争;三是综合运用多种战术手段,采取多种作战形式;四是以全民防空对付空中袭击,重点保护交通运输线;五是军事斗争与政治、外交斗争相结合。印支战争是美国战后陷得最深、拖得最久、代价最大的一次以失败告终的侵略战争。
93 印巴战争
英国殖民者“埋下的祸根”
1971年11月21日,印度利用东巴基斯坦发生动乱的局势,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最终将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家肢解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两部分。
印巴冲突的祸根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英国殖民主义者种下的。历史上,印巴同为英属印度,是英国最大的殖民地。二次大战后,随着世界许多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印度人民反帝反殖斗争的日益高涨,英国政府不得不同意向印度人移交政权。但是,为了达到在撤走后仍能控制印度的目的,英国极力在由其一手造成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政党对立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极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制造矛盾,扩大分裂。1947年6月3日,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充分体现这一政策的印度独立方案——“蒙巴顿方案”。
“蒙巴顿方案”将印度一分为三,即印度教徒的印度、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和王公土邦。规定各王公土邦有权按自愿原则选择加入上述两个国家,或保持同英国的旧有关系。这样一来,印度两大教派政党,即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围绕国家统一还是分治,以及争夺各王公土邦,展开了激烈斗争,两大教派间发生了大规模仇杀事件。1947年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分治后,分治矛盾以及民族、宗教、领土等各种矛盾愈益加深。1947年10月和1965年8月,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邦的归属问题发生了两次克什米尔战争。这些都为两国爆发更大的战争埋下了火种。
在印巴之间存在矛盾的同时,巴基斯坦内部,主要是东巴与西巴之间也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巴基斯坦独立后,中央政权以及经济、军事大权基本上都控制在西巴地主、资产阶级手中,东巴人几乎处于无权地位。随着东巴经济的发展,东巴资产阶级对此种状况日益不满。1966年,东巴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穆吉布·拉赫曼提出6点自治纲领。及至1971年年初,东巴进一步掀起了大规模“不合作运动”,打出了“孟加拉国”的旗号。同年3月26日,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宣布取缔在东巴占领导地位的政党人民同盟,逮捕人民同盟主席穆吉布·拉赫曼和其他领导人。为此,东巴发生兵变。巴基斯坦国家军队随即出动,至5月底基本平息了动乱。
面对巴基斯坦内部动乱的局势,印度决定出兵支持东巴独立。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建立“孟加拉国”的决议。同时,在印巴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军事演习。7月,又制定了“解放孟加拉”的战争计划。为了寻求国际支持,印度还于8月间同苏联签订了《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并从苏手中获得了坦克、装甲输送车和地空导弹等武器装备。
巴基斯坦高度警惕印度的战争备战,也进行了相应备战。
到1971年11月为止,双方的兵力部署基本完毕。印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3个军部、7个师,空军12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6艘,约17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3个师8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300架,海军舰艇20艘,约30万人。巴基斯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4个步兵师,空军两个中队,作战飞机17架,约9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2个师6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0余艘,约25万人。双方兵力对比,在东巴方向,印军占有明显优势,巴军处于劣势;在西巴方向,两军旗鼓相当,印军略占优势。
1971年11月21日,印军向巴基斯坦发起突然进攻,印巴战争爆发。23日,巴总统叶海亚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巴军全力抗击印军。战争在东巴和西巴两个战场展开。印度的战略企图是,东攻西守,以夺占东巴为最终目标。巴基斯坦的战略指导方针则是全力固守各战略要地,以此粉碎印军的突击行动。
在东巴战场,印陆军在海、空军密切配合下,集中兵力,从东、西、北3个方向,对东巴实施“多路向心突击”。在东部方向,印军以3个师及8个营加强部队的兵力,分3路发动攻势行动,至12月9日攻占了阿舒甘杰、道德坎迪和昌德普尔3个重镇,打开了通往达卡的门户。在西部方向,印军沿西南和西北两条轴线展开进攻,一路遇到巴军顽强抵抗,但由于印军占有兵力优势,至12月14日,西南一路印军攻陷重镇法里德普尔,对达卡构成威胁;西北一路印军则几度破坏巴军防御阵线,并经反复争夺占领了重要城镇波格拉,但未能向北发展进攻,因而没有完全实现作战企图。
1965年2月初,美国开始出动大批飞机大规模轰炸北越,3月下旬后几乎天天进行轰炸。与此同时,地面部队大量拥入南越,并在4月15日后直接参加了对南越人民武装的作战。这样,美国侵越战争就分成了“南打”、“北炸”两个战场。在“南打”战场,美军首先实行“墨渍”战略,即以北纬17°线至西贡的沿海基地为据点,进行搜索、清剿,逐步向解放区渗透。在第一个“旱季攻势”受挫后,美军又采取了“搜索与摧毁”战略,即以美军主力部队进行机动作战,以南越政府军和各国仆从军防守要地。为此,美国向南越增派了大批地面部队,到1966年底已增至32.8万多人。南越军民针对美军的作战特点,开展人民战争,在艰苦的作战条件下,扬长避短,声东击西,打破了以“搜索与摧毁”战略为指导的第二次“旱季攻势”,并于1967年雨季刚结束就先机制敌,主动出击。在南越人民武装的抗击下,美军自1968年起转而实行“固守与清剿”战略,即美军主力由外线撤回内线,南越政府军主力用于外线,集中兵力固守17°线及西贡、顺化、岘港等重要城市和基地,同时大力清剿、扫荡,制造无人区,并与“绥靖”活动相结合。这时,侵越美军地面部队已增至54.35万多人。南越军民抓住敌人调整部署、缩短战线的有利时机,于1968年春、夏季在南越全境连续发动大规模攻势,取得了重大胜利。据不完全统计,自1961年以来,南越人民武装力量毙伤美军总数已达13万多人。
在“北炸”战场,美空军先是轰炸北纬20°线以南地区,从1965年5月起开始轰炸以交通运输系统为主的越南北方和中越边境地区,从1966年6月底起又大规模轰炸河内、海防的工厂、居民区、机场、水利设施和铁路、公路线。空袭强度不断增大,由每日几十架次到最多时一天750架次。在1965年2月至1968年11月整个轰炸期间,美军共出动10.8万架次飞机空袭越南北方,共投掷各种炸弹258万吨,相当于越南北方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投弹16.2吨。为了打破美军“北炸”计划,越南北方实行军队防空与群众防空相结合,构筑防空壕和防空洞,疏散重武器和战略物资,迅速变换阵地和设置假目标迷惑敌人,越空军机动作战,适时出击。越南北方在历时3年多的反空袭斗争中,共击落敌机3300多架,迫使美国于1968年11月宣布停止对北越的轰炸。
1969年1月尼克松当选美国总统后,大力推行“越南化”政策,决定美国撤出越南。但1970年3月18日,美国策动柬埔寨朗诺集团发动政变,并于4月30日以清除在柬境内的越南“供给线”和“庇护所”为由,派遣10多万人入侵柬埔察,从而把侵略的战火扩大到整个印度支那地区。在此之前,美国已于1964年开始在老挝进行“特种战争”,从而激起了老挝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这样,越、老、柬三国人民为反对美国入侵而展开了艰苦的斗争。
1971年2月初,美国为了分割越、老、柬三国武装斗争的联系,切断“胡志明通道”,使用3万南越政府军和1.5万美军,以九号公路为轴线,分3路进攻老挝的南部地区。为此,越、老人民武装集中5万兵力,采取“诱敌深入,待机破敌”的作战方针,对入侵老挝的美军和南越政府军发起印支九号公路战役。此次战役历时43天,越、老人民武装共歼敌2.1万多人,击落击伤敌机约500架,对尔后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美国于1972年4月恢复对越南北方的大规模空袭。轰炸重点是河内、海防地区,企图阻截国际社会对北越的支援和北越对南越的支援,动摇北越抗战的意志和民心,迫使越南在巴黎和谈中作出让步。越南北方坚持抵抗,共击落敌机700多架,打破了美国的战略企图,促使交战各方于1973年1月27日在巴黎停战协定上签字。此后,越老柬三国继续战斗,终于在1975年先后取得了战争的彻底胜利。
越老柬三国赢得这场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和援助;二是实行主力部队、地方部队、特工队、民兵游击队相结合,开展全民游击战争;三是综合运用多种战术手段,采取多种作战形式;四是以全民防空对付空中袭击,重点保护交通运输线;五是军事斗争与政治、外交斗争相结合。印支战争是美国战后陷得最深、拖得最久、代价最大的一次以失败告终的侵略战争。
93 印巴战争
英国殖民者“埋下的祸根”
1971年11月21日,印度利用东巴基斯坦发生动乱的局势,向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突然袭击,最终将独立的巴基斯坦国家肢解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两部分。
印巴冲突的祸根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英国殖民主义者种下的。历史上,印巴同为英属印度,是英国最大的殖民地。二次大战后,随着世界许多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印度人民反帝反殖斗争的日益高涨,英国政府不得不同意向印度人移交政权。但是,为了达到在撤走后仍能控制印度的目的,英国极力在由其一手造成的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政党对立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极力在印度各民族、各教派、各党派之间制造矛盾,扩大分裂。1947年6月3日,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充分体现这一政策的印度独立方案——“蒙巴顿方案”。
“蒙巴顿方案”将印度一分为三,即印度教徒的印度、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和王公土邦。规定各王公土邦有权按自愿原则选择加入上述两个国家,或保持同英国的旧有关系。这样一来,印度两大教派政党,即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围绕国家统一还是分治,以及争夺各王公土邦,展开了激烈斗争,两大教派间发生了大规模仇杀事件。1947年8月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分治后,分治矛盾以及民族、宗教、领土等各种矛盾愈益加深。1947年10月和1965年8月,印巴围绕克什米尔邦的归属问题发生了两次克什米尔战争。这些都为两国爆发更大的战争埋下了火种。
在印巴之间存在矛盾的同时,巴基斯坦内部,主要是东巴与西巴之间也存在着不稳定因素。巴基斯坦独立后,中央政权以及经济、军事大权基本上都控制在西巴地主、资产阶级手中,东巴人几乎处于无权地位。随着东巴经济的发展,东巴资产阶级对此种状况日益不满。1966年,东巴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穆吉布·拉赫曼提出6点自治纲领。及至1971年年初,东巴进一步掀起了大规模“不合作运动”,打出了“孟加拉国”的旗号。同年3月26日,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宣布取缔在东巴占领导地位的政党人民同盟,逮捕人民同盟主席穆吉布·拉赫曼和其他领导人。为此,东巴发生兵变。巴基斯坦国家军队随即出动,至5月底基本平息了动乱。
面对巴基斯坦内部动乱的局势,印度决定出兵支持东巴独立。1971年3月,印度内阁、议会和国大党分别开会,通过了支持东巴建立“孟加拉国”的决议。同时,在印巴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军事演习。7月,又制定了“解放孟加拉”的战争计划。为了寻求国际支持,印度还于8月间同苏联签订了《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并从苏手中获得了坦克、装甲输送车和地空导弹等武器装备。
巴基斯坦高度警惕印度的战争备战,也进行了相应备战。
到1971年11月为止,双方的兵力部署基本完毕。印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3个军部、7个师,空军12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6艘,约17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3个师8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300架,海军舰艇20艘,约30万人。巴基斯坦在东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4个步兵师,空军两个中队,作战飞机17架,约9万人;在西巴方向投入的兵力共12个师6个旅,空军20个中队,作战飞机200架,海军舰艇20余艘,约25万人。双方兵力对比,在东巴方向,印军占有明显优势,巴军处于劣势;在西巴方向,两军旗鼓相当,印军略占优势。
1971年11月21日,印军向巴基斯坦发起突然进攻,印巴战争爆发。23日,巴总统叶海亚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巴军全力抗击印军。战争在东巴和西巴两个战场展开。印度的战略企图是,东攻西守,以夺占东巴为最终目标。巴基斯坦的战略指导方针则是全力固守各战略要地,以此粉碎印军的突击行动。
在东巴战场,印陆军在海、空军密切配合下,集中兵力,从东、西、北3个方向,对东巴实施“多路向心突击”。在东部方向,印军以3个师及8个营加强部队的兵力,分3路发动攻势行动,至12月9日攻占了阿舒甘杰、道德坎迪和昌德普尔3个重镇,打开了通往达卡的门户。在西部方向,印军沿西南和西北两条轴线展开进攻,一路遇到巴军顽强抵抗,但由于印军占有兵力优势,至12月14日,西南一路印军攻陷重镇法里德普尔,对达卡构成威胁;西北一路印军则几度破坏巴军防御阵线,并经反复争夺占领了重要城镇波格拉,但未能向北发展进攻,因而没有完全实现作战企图。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