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作者:邓蜀生 更新:2021-11-25 12:17
随即以军越过1967年停火线,进犯到离叙首都约30公里地区,并沉重打击了援叙的伊拉克和约旦的装甲部队,掌握了北线战场主动权。13日埃军又发起进攻后,以军增援西线,双方在运河东岸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坦克交战,埃军作战失利。15日,以军发现西岸埃军两个军团的结合部防卫薄弱且后方空虚,立即派出一支装甲特遣队偷渡到运河西岸,摧毁了埃军的地空导弹阵地和高炮阵地,后续过河部队沿运河向南发展进攻。埃军西岸兵力不足,东岸部队不敢调回,处境十分被动。24日以军完成了对苏伊士城、埃军第三军团的包围。阿拉伯国家在战局不利的形势下,与以色列达成停火。
第四次中东战争在政治上是一次冲击,打破了阿以关系的僵局。战后双方开始就用土地换和平的可能性举行了谈判。
它在军事上则显示出战争的导弹—电子时代的到来。
1982年6月4日,以色列趁阿拉伯国家之间关系处于分裂不和之机,在美国的支持下,以摧毁巴解武装力量为战略目标,发动了对黎巴嫩大规模入侵的第五次中东战争,先后出动兵力达12万人。战争头二天,以军连续空袭黎境内南部多处巴解组织目标和贝鲁特机场,第三天以军大批地面部队入侵黎巴嫩,在长达53公里的战线上的多处巴解部队据点被以军攻占。不久以军推至距贝鲁特24公里处。驻黎叙军与以军很快也发生交火,并在贝鲁特上空进行了空战。9日,90架以军飞机空袭贝卡谷地,叙军的地空导弹基地连被摧毁。经一系列战斗后,叙军被迫撤至距以色列北部边界炮火射程之外的地区,叙以双方宣布停火,但巴解仍在战斗。12日在贝鲁特遭到猛烈轰炸一天后,以色列和巴解组织同意开始停火。
可是以军与叙军和巴解游击队仍发生大规模战斗。自7月24日以后,以军除在被围的贝鲁特以外地区与叙军发生个别战斗外,开始了对贝鲁特西区巴解组织进行大规模重点进攻,巴解总部遭到空袭,巴解部队虽然进行了顽强抗击,但是遭受了重大损失。双方再次同意停火后,8月21日,在联合国部队监护下,巴解部队从贝鲁特分散撤往8个阿拉伯国家。这次战争急剧恶化了中东地区局势,同时也加速了以高技术武器为核心的军备竞赛。
通过5次大规模战争,以色列几乎占有了巴勒斯坦的全部领土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却无力使其阿拉伯邻国承认它在中东的永久合法地位。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阿以冲突早日和平解决。冷战结束以来,阿以关系趋向缓和,和平进程已出现不可阻挡的势头。
89 朝鲜战争
美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之一。这场战争起初是一场内战,由于以美国为首的10多个国家的军事干预而演变成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战争。为了支援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保卫祖国的安全,中国政府和人民派出志愿军进入朝鲜,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最终赢得了朝鲜战争的伟大胜利。
朝鲜是东北亚的一个半岛国家,面积22多平方公里。
1910年,朝鲜为日本侵占,并成为其侵略中国的跳板。为了反对日本的侵略,中朝人民在各自国家进行了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的斗争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二战中,美、苏、英等国曾多次讨论过战后恢复朝鲜统一与独立的问题。1945年8月,美国提议以北纬38°线为界,由美、苏分别在朝鲜南、北部接受日本投降,得到苏联同意。8月,苏军和朝鲜人民军解放了“三八线”以北地区。9月,美军在仁川登陆,控制了“三八线”以南地区。
1945年12月,苏、美、英莫斯科外长会议达成一项关于在朝鲜建立临时政府的协议。由于苏美意见对立,会后两国围绕建立什么样的临时政府展开了尖锐斗争。1948年8月,南朝鲜通过“单独选举”,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政府,并扬言以武力统一朝鲜。同月,朝鲜劳动党领导朝鲜民主爱国力量进行民主选举,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9月任命金日成为内阁首相。南北朝鲜分别成立政府后,双方斗争日益尖锐,仅1949年,“三八线”上的武装冲突就超过千次。1950年6月25日,朝鲜南北之间终于爆发大规模内战。
朝鲜内战爆发后,朝鲜人民军用两个多月时间连续进行了5次进攻战役,即汉城战役、水原战役、大田战役、洛东江战役、釜山战役,逐步将战线推向朝鲜南部。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朝鲜内战爆发第三天即决定公开插手战争,命令麦克阿瑟使用海、空军全力支持南朝鲜军队作战。面对强敌,朝鲜人民军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至第四次战役已解放南朝鲜五分之四以上的土地,并将美军和南朝鲜军压在面积不足朝鲜面积二十分之一的大丘、浦项、釜山三角地区。
第四次战役后,美军得到了很大加强,并完全取得了制空权和制海权。在后方供应困难,并且存在美军于后方登陆的危险的情况下,朝鲜人民军为夺取最终胜利,发起了第五次战役,结果虽突破了敌部分地区的前沿防御,但未能扩张战果。9月10日,美军和南朝鲜军转入反攻。9月15日,美军开始在仁川登陆,并在全线发起总攻。朝鲜人民军主力被隔断,腹背受敌,粮少弹缺,经顽强抵抗被迫逐步撤向“三八线”附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决心进一步扩大战争。10月1日,麦克阿瑟下令美军和南朝鲜军越过“三八线”向北进攻,并企图于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北朝鲜全境,全歼朝鲜人民军。至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已处于万分危急之中。
早在1950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就代表中国政府声明,联合国安理会于6月27日在美国政府指使和操纵下通过的关于要求联合国会员国协助南朝鲜当局的决议,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是非法的。
9月30日,针对美国近一步扩大侵略战争的企图,中国政府又发出严重警告:“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咯,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上旬,中国政府根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和朝鲜局势的发展,作出了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10月8日,毛泽东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揭开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序幕。
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入朝部队共6个军、3个炮兵师、32万人。面对的敌人是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共42万人,其中越过“三八线”北进的部队为1个集团军部4个军10个师另2个旅,共约20万人。入朝以后,志愿军抓住敌以为中国不会出兵朝鲜从而继续分兵冒进的有利时机,改变原定先组织防御,待站稳脚跟再进行反攻的计划,采取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毅然发起第一次战役,将冒进之敌击退至清川江以南地区,歼敌1.5万,粉碎了美军于感恩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企图。
第一次战役后,志愿军迅速撤回至清川江以南严密隐蔽起来。此时,美军虽已发现志愿军参战,但仍错误判断参战兵力不大,于是重新调整部署,集中5个军21万人的兵力,沿东西两线,于11月24日发起了所谓“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志愿军采取“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的方针,于11月7日开始实施第二次战役,给敌以出奇不意的打击,至12月24日取得战役胜利。此役,中朝人民军队并歼敌3.6万余人,收复了平壤及“三八线”以北广大地区,迫使美军和南朝鲜军转入防御,从而扭转了朝鲜战局。
第二次战役后,自1950年除夕至1951年6月10日,志愿军又相继进行了第三、第四和第五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这5次战役,中朝人民军队共歼敌23万余人,其中美军8.8万余人,粉碎了敌人灭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消灭朝鲜人民军的企图。
经过五次战役的较量后,美军和南朝鲜军已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并且兵力不足的问题已十分突出。对中朝人民军队来说,虽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双方力量对比尚未发生对中朝人民军队方面绝对有利的转变。这主要是因为,尽管中朝人民军队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在技术装备上仍处于绝对劣势,制空权和制海权完全掌握在敌军手中。因此,双方从1951年6月开始转入阵地防御作战,朝鲜战争出现相持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和李承晚集团开始同中朝方面进行停战谈判。1951年7月10日,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然而,美国和李承晚集团并不想公平合理地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在谈判之初,他们即以其海、空优势要在陆地分界线上得到“补偿”为由,拒绝中朝人民军队代表提出的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的合理建议,而提出将军事分界线划在中朝人民军队后方,企图不战而攫取1.2万平方公里土地。在这一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他们又企图以武力迫使中朝人民军队屈服。1951年8月中旬至10月下旬,“联合国军”发起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并于发动夏季攻势的同时,出动空军发动了以摧毁朝鲜北部铁路、公路,切断中朝人民军队运输补给线为目的的“绞杀战”以及“细菌战”。
第四次中东战争在政治上是一次冲击,打破了阿以关系的僵局。战后双方开始就用土地换和平的可能性举行了谈判。
它在军事上则显示出战争的导弹—电子时代的到来。
1982年6月4日,以色列趁阿拉伯国家之间关系处于分裂不和之机,在美国的支持下,以摧毁巴解武装力量为战略目标,发动了对黎巴嫩大规模入侵的第五次中东战争,先后出动兵力达12万人。战争头二天,以军连续空袭黎境内南部多处巴解组织目标和贝鲁特机场,第三天以军大批地面部队入侵黎巴嫩,在长达53公里的战线上的多处巴解部队据点被以军攻占。不久以军推至距贝鲁特24公里处。驻黎叙军与以军很快也发生交火,并在贝鲁特上空进行了空战。9日,90架以军飞机空袭贝卡谷地,叙军的地空导弹基地连被摧毁。经一系列战斗后,叙军被迫撤至距以色列北部边界炮火射程之外的地区,叙以双方宣布停火,但巴解仍在战斗。12日在贝鲁特遭到猛烈轰炸一天后,以色列和巴解组织同意开始停火。
可是以军与叙军和巴解游击队仍发生大规模战斗。自7月24日以后,以军除在被围的贝鲁特以外地区与叙军发生个别战斗外,开始了对贝鲁特西区巴解组织进行大规模重点进攻,巴解总部遭到空袭,巴解部队虽然进行了顽强抗击,但是遭受了重大损失。双方再次同意停火后,8月21日,在联合国部队监护下,巴解部队从贝鲁特分散撤往8个阿拉伯国家。这次战争急剧恶化了中东地区局势,同时也加速了以高技术武器为核心的军备竞赛。
通过5次大规模战争,以色列几乎占有了巴勒斯坦的全部领土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部分领土,却无力使其阿拉伯邻国承认它在中东的永久合法地位。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阿以冲突早日和平解决。冷战结束以来,阿以关系趋向缓和,和平进程已出现不可阻挡的势头。
89 朝鲜战争
美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规模最大的局部战争之一。这场战争起初是一场内战,由于以美国为首的10多个国家的军事干预而演变成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战争。为了支援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保卫祖国的安全,中国政府和人民派出志愿军进入朝鲜,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最终赢得了朝鲜战争的伟大胜利。
朝鲜是东北亚的一个半岛国家,面积22多平方公里。
1910年,朝鲜为日本侵占,并成为其侵略中国的跳板。为了反对日本的侵略,中朝人民在各自国家进行了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的斗争成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二战中,美、苏、英等国曾多次讨论过战后恢复朝鲜统一与独立的问题。1945年8月,美国提议以北纬38°线为界,由美、苏分别在朝鲜南、北部接受日本投降,得到苏联同意。8月,苏军和朝鲜人民军解放了“三八线”以北地区。9月,美军在仁川登陆,控制了“三八线”以南地区。
1945年12月,苏、美、英莫斯科外长会议达成一项关于在朝鲜建立临时政府的协议。由于苏美意见对立,会后两国围绕建立什么样的临时政府展开了尖锐斗争。1948年8月,南朝鲜通过“单独选举”,成立了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政府,并扬言以武力统一朝鲜。同月,朝鲜劳动党领导朝鲜民主爱国力量进行民主选举,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9月任命金日成为内阁首相。南北朝鲜分别成立政府后,双方斗争日益尖锐,仅1949年,“三八线”上的武装冲突就超过千次。1950年6月25日,朝鲜南北之间终于爆发大规模内战。
朝鲜内战爆发后,朝鲜人民军用两个多月时间连续进行了5次进攻战役,即汉城战役、水原战役、大田战役、洛东江战役、釜山战役,逐步将战线推向朝鲜南部。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朝鲜内战爆发第三天即决定公开插手战争,命令麦克阿瑟使用海、空军全力支持南朝鲜军队作战。面对强敌,朝鲜人民军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至第四次战役已解放南朝鲜五分之四以上的土地,并将美军和南朝鲜军压在面积不足朝鲜面积二十分之一的大丘、浦项、釜山三角地区。
第四次战役后,美军得到了很大加强,并完全取得了制空权和制海权。在后方供应困难,并且存在美军于后方登陆的危险的情况下,朝鲜人民军为夺取最终胜利,发起了第五次战役,结果虽突破了敌部分地区的前沿防御,但未能扩张战果。9月10日,美军和南朝鲜军转入反攻。9月15日,美军开始在仁川登陆,并在全线发起总攻。朝鲜人民军主力被隔断,腹背受敌,粮少弹缺,经顽强抵抗被迫逐步撤向“三八线”附近。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决心进一步扩大战争。10月1日,麦克阿瑟下令美军和南朝鲜军越过“三八线”向北进攻,并企图于感恩节(11月23日)前占领北朝鲜全境,全歼朝鲜人民军。至此,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已处于万分危急之中。
早在1950年7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周恩来就代表中国政府声明,联合国安理会于6月27日在美国政府指使和操纵下通过的关于要求联合国会员国协助南朝鲜当局的决议,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是非法的。
9月30日,针对美国近一步扩大侵略战争的企图,中国政府又发出严重警告:“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咯,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上旬,中国政府根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和朝鲜局势的发展,作出了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10月8日,毛泽东命令将东北边防军改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任命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0月19日晚,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揭开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序幕。
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入朝部队共6个军、3个炮兵师、32万人。面对的敌人是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共42万人,其中越过“三八线”北进的部队为1个集团军部4个军10个师另2个旅,共约20万人。入朝以后,志愿军抓住敌以为中国不会出兵朝鲜从而继续分兵冒进的有利时机,改变原定先组织防御,待站稳脚跟再进行反攻的计划,采取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毅然发起第一次战役,将冒进之敌击退至清川江以南地区,歼敌1.5万,粉碎了美军于感恩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企图。
第一次战役后,志愿军迅速撤回至清川江以南严密隐蔽起来。此时,美军虽已发现志愿军参战,但仍错误判断参战兵力不大,于是重新调整部署,集中5个军21万人的兵力,沿东西两线,于11月24日发起了所谓“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志愿军采取“诱敌深入,寻机各个歼敌”的方针,于11月7日开始实施第二次战役,给敌以出奇不意的打击,至12月24日取得战役胜利。此役,中朝人民军队并歼敌3.6万余人,收复了平壤及“三八线”以北广大地区,迫使美军和南朝鲜军转入防御,从而扭转了朝鲜战局。
第二次战役后,自1950年除夕至1951年6月10日,志愿军又相继进行了第三、第四和第五次战役,最终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这5次战役,中朝人民军队共歼敌23万余人,其中美军8.8万余人,粉碎了敌人灭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消灭朝鲜人民军的企图。
经过五次战役的较量后,美军和南朝鲜军已看不到胜利的希望,并且兵力不足的问题已十分突出。对中朝人民军队来说,虽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但双方力量对比尚未发生对中朝人民军队方面绝对有利的转变。这主要是因为,尽管中朝人民军队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在技术装备上仍处于绝对劣势,制空权和制海权完全掌握在敌军手中。因此,双方从1951年6月开始转入阵地防御作战,朝鲜战争出现相持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和李承晚集团开始同中朝方面进行停战谈判。1951年7月10日,停战谈判在开城举行。然而,美国和李承晚集团并不想公平合理地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在谈判之初,他们即以其海、空优势要在陆地分界线上得到“补偿”为由,拒绝中朝人民军队代表提出的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的合理建议,而提出将军事分界线划在中朝人民军队后方,企图不战而攫取1.2万平方公里土地。在这一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他们又企图以武力迫使中朝人民军队屈服。1951年8月中旬至10月下旬,“联合国军”发起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并于发动夏季攻势的同时,出动空军发动了以摧毁朝鲜北部铁路、公路,切断中朝人民军队运输补给线为目的的“绞杀战”以及“细菌战”。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