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作者:王长华 更新:2021-11-25 11:35
他本是河北河间府人,从小父母双亡,艰难的生活环境练就他顽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力,却也不免使他沦为一个市井无赖。他胆大智多,善解人意,很会见风使舵,无法安于贫贱生活。为了出人头地,荣华富贵,他自行净身,靠同乡沈兰玉推荐入宫,在梳头房侍奉供职。沈兰玉是侍候西太后的大太监。有一次,休息乘凉偶尔说起西太后梳头之事。他说西太后长得很漂亮,很爱打扮,平时对身上穿的衣服、头上梳的发型、面部化妆等都十分讲究,尤其重视发型的设计,宫外流行什么发型,她便要梳什么样的款式。但是梳头太监只会几种老式单调的式样,因此西太后对梳头太监都不满意,连沈兰玉自己也没什么新招术讨老佛爷欢心。言语之下,自叹做人做事之难。其实沈兰玉不过偶发感叹谈及此事,谁知说者无心,而听者有意。李莲英暗自称快,决心抓住这个机会。于是他偷偷溜出宫外,花了几天时间向妓女学习梳头技术,从简单的执梳握具,到梳理分疆,什么脸型梳什么发式等等,一经点拨,李莲英便一通百通,几天功夫便学会了不少流行发式,什么“虬龙戏珠”、“飞云映鬓”、“蝉翼雀巢”,名目繁多的漂亮发式李莲英全都学得娴熟自如。他觉得技艺已成,便回宫托沈兰玉推荐他去给西太后梳头。太后应允,李莲英便根据太后脸型为她梳了一个得体的新款式。西太后对着镜子看了又看,瞧了又瞧,觉得真有“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之美,因而对李莲英十分满意,从此西太后的头发就专由李莲英一人来梳了。李莲英靠梳头之技得西太后赏识,不久就当上了大总管,他察颜观色,揣摩西太后心理,又是阿谀又是讨好,加上他探得咸丰皇帝与一个大臣密谈,担心死后西太后会干预国政,而想效法汉武帝杀太子之母而杀掉西太后之秘,及时报告了西太后。经过活动,西太后免遭杀身之祸。从此李莲英就真的成了西太后的心腹太监,西太后对他十分亲近宠信,曾给他安排40岁大庆,以朝臣礼制皮袍子,亲笔为他题写“福”、“寿”两字。太后的宠爱使他胆子逐渐大起来了。他疯狂搜刮钱财,卖官鬻爵,广收贿赂,前前后后聚敛白银达7500万两,到1912年去世时还存有白银300万两,是清代权势最大的宦官头目之一。
近水楼台先得月:2.借坡上驴
虽然宦官离天子最近,但他们要想赢得皇帝赏识,在宫中谋取一个重要职位,也并非轻而易举的事。一者宦者队伍庞大,成百上千的宦官,人人都想飞黄腾达,受宠得赏已属不易。再者即使得到帝王赏识,也不一定很快就能荣登要职显位。很简单,要职有限,有时还要靠机遇,把握不住机遇仍然发达无望。就说唐代的刘克明,他以超群的马球技艺获得敬宗赏识器重,但当时枢密使、神策军中尉等要职早已把持在王守澄、梁守谦等人手中,他只能得个“击球将军”之类的封号。后来他用了一个杀死敬宗立绛王李悟的策略,以求夺取王、梁手中的大权,却反遭杀身之祸。所以宦官们要谋取要职,为所欲为,学会寻找机遇,利用机遇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借坡上驴之术就是巧用机遇因利乘便的一种进身方法,把握好了,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大占便宜,达到目的。
明代王振就是这样干的。此人早年曾在家乡读过点书,并由此当上了教官。在教官位上干了多年,毫无建树,按理应该谪戍。恰巧这时皇帝下诏:“有子者可以术后入宫服务”。王振迫于困境,也为了将来的发达,于是就忍受“无后为大”的不孝之辱,自行阉割,进了宫廷。这一选择应该说是很好地抓住了机遇。因为王振识些字,进宫后教宫人念书,宫人都称他“王先生”。他聪明黠慧,善于言谈,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很会逢迎,因而很快得到皇帝赏识。宣德年间,皇上派他陪太子朱祁镇读书,职位是东宫侍郎。按说这是一个亲近太子,驾驭未来皇帝的好差使。但王振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一心想向更高位爬,并不甘心当一个东宫侍郎。当时有个宦官叫刘宁,职位不高,仅是个长随,却深得宣宗朱瞻基宠爱,被任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并赐姓朱,可以说是荣宠至极。但是刘宁自小入宫,大字不识,宣宗便让王振为他代笔。这便又给王振爬向权力顶峰提供了一个绝好时机。恰巧有一次朱宁奉诏出差,将司礼监政务委托给王振代管,后来朱宁返京,王振却不向他移交公务。不久宣宗便将朱宁调任南京守备,这样王振借机得了个便宜,没费周折,名正言顺地成了司礼监头号太监了。
俗话说:“窍门满地跑,看你会找不会找。”借坡上驴就是找窍门、抓机遇、因利乘便的有效智术。从王振的例子你就可以看到,至少在两个关键点上他是死死把握住了,这就是净身入宫和趁刘宁不备巧夺司礼监太监之位。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清醒的认识,王振他怎么可能有后来的发达呢?
近水楼台先得月:3.找对庙门
找庙门是为拜佛,拜佛是为了发财,可庙门找得对不对对于宦官们来说真是太重要了。一般来说,净身男子入宫当宦官总是靠人引荐的。入宫后做什么事,投靠何人,日后能否有前途等等至关重要。找对了门路,很快就可以发迹。选错了方向,则可能终身默默无闻。因此宦官们要想占据要职获得好处,实现其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想,必须投靠皇帝的亲信宠臣作为自己的进身之阶。也就是说要找对庙门拜佛才有收获。明代三大权阉之一的魏忠贤就是靠这一招发迹的。他本是河北肃宁县人,虽不识字,做事却敢于担当,有决断。此人自幼不务正业,长大之后特好酒色,爱赌博,家中虽有一妻一女,却成天与一伙地痞无赖混在一起。有一次赌输了,饱受凌辱,他一怒之下休掉老婆,自行阉割,决计走做太监这条“金光大道”。刚入宫时,因为不懂得找靠山,在司礼监秉笔太监孙暹手下当一名小侍者,属于宦官中的最下层,干些洒扫庭院之类的粗活,并不得志。干了一段时间,魏忠贤觉得这样下去太没出路,便远赴四川,去投靠税监丘乘云。谁知他的种种无赖行径,已被比他早入宫的徐贵偷偷报告给丘乘云。因此丘乘云不仅没礼待他,反把他锁在一间空室中,想活活饿死他。幸亏一个平时与他过往甚密的秋月和尚云游至此,为他说了些好话,丘乘云才放了他,打发他回京,这才免得一死。但是,临别时秋月和尚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书,向好友内宫监马谦太监引荐他。在马谦的照应下,魏忠贤这才在宫中立稳了脚跟。
这一出一进使魏忠贤长了不少见识,他深知要想投机发迹,必须找到进身之阶,找对了庙门再拜佛。他认真分析形势,预测时局发展。当时神宗朱翊钧周围宠臣很多,魏忠贤自忖自己难以与之争锋。而太子朱常洛虚弱多病,必不久于人世,几年后掌权的可能是皇太孙朱由校。所以魏忠贤便在朱由校身上打主意。主意一定,一向敢于承当的魏忠贤是肯下本钱的,他连送大礼,竭尽全力地巴结和朱由校乳母客氏打得火热的太监魏朝,并与魏朝结为兄弟,于是在魏朝的引荐下,魏忠贤当上了朱由校生母王才人的典膳,负责其饮食事务。这样魏忠贤就进入了皇长孙朱由校的生活圈子。同时魏朝还多次在大太监王安面前夸奖魏忠贤,使王安对魏忠贤也渐渐器重起来。后来神宗驾崩,太子朱常洛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死去。新太子朱由校继位为熹宗。熹宗对乳母客氏大加恩赏。而魏忠贤对客氏百般献媚讨好,深得客氏怜爱,时过不久客氏喜新厌旧,与魏忠贤私通起来,将魏朝抛置一边。两兄弟虽然因此闹翻,但魏忠贤凭着客氏这条特殊的内线与后台,不久便从惜薪司提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主管宝和等三大店铺,终于爬上了权倾朝野的要职,实现了飞黄腾达的梦想。
从魏忠贤的发迹可以看出,他第一次入宫,因为误打误撞,没找对门路,也就没混出什么名堂,而他一气之下远赴四川又险些送命。等他第二次入宫,因为有秋月和尚的引荐,加上失败的教训,使他悟到了拜佛上香的道理,结果没用多久,便登上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的宝座。由此可见,找对庙门拜佛是宦官投机的有效手段,也是一切投机分子投机取巧时常用的伎俩。
近水楼台先得月:4.假传圣诏
宦官在宫廷之中虽处奴仆之位,但其看门护院通风报信之职却使宦官机构成了宫廷的信息中心。文武官员宗室外戚要朝见皇帝由宦官通报,臣下奏事上本也由宦官承送。不仅如此,皇帝下诏传令也由宦官执行,宦官们借此宣诏传命之便就可以大显威风,有时甚至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篡改诏书或假传圣诏,也是常有的事。
就说明代的冯保吧,他做司礼监秉笔太监又提督东厂,但他仍不满足,后来终于借后妃之力爬上了权势最大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之位。穆宗去世后,太子朱翊钧继位,即明神宗。冯保为了保有既得之利,便假传遗诏说:“阁臣与司礼监同受顾命。”朝臣们虽然对这份遗诏心存疑虑,却难查实据,只有默认而已。可是朝臣们接受这份遗诏的同时,也就接受了冯保的特殊地位。
魏忠贤也是如此,此人通过勾结客氏,爬上司礼监秉笔太监之位。为了放心地独占客氏,他假传圣旨,把那个当年曾与他结为兄弟,有大魏二魏之称的魏朝,一纸诏书发配到了凤阳。魏朝中途逃跑,又被魏忠贤派去的人在蓟县北山寺中逮捕,押解到献县后活活勒死。
近水楼台先得月:2.借坡上驴
虽然宦官离天子最近,但他们要想赢得皇帝赏识,在宫中谋取一个重要职位,也并非轻而易举的事。一者宦者队伍庞大,成百上千的宦官,人人都想飞黄腾达,受宠得赏已属不易。再者即使得到帝王赏识,也不一定很快就能荣登要职显位。很简单,要职有限,有时还要靠机遇,把握不住机遇仍然发达无望。就说唐代的刘克明,他以超群的马球技艺获得敬宗赏识器重,但当时枢密使、神策军中尉等要职早已把持在王守澄、梁守谦等人手中,他只能得个“击球将军”之类的封号。后来他用了一个杀死敬宗立绛王李悟的策略,以求夺取王、梁手中的大权,却反遭杀身之祸。所以宦官们要谋取要职,为所欲为,学会寻找机遇,利用机遇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借坡上驴之术就是巧用机遇因利乘便的一种进身方法,把握好了,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大占便宜,达到目的。
明代王振就是这样干的。此人早年曾在家乡读过点书,并由此当上了教官。在教官位上干了多年,毫无建树,按理应该谪戍。恰巧这时皇帝下诏:“有子者可以术后入宫服务”。王振迫于困境,也为了将来的发达,于是就忍受“无后为大”的不孝之辱,自行阉割,进了宫廷。这一选择应该说是很好地抓住了机遇。因为王振识些字,进宫后教宫人念书,宫人都称他“王先生”。他聪明黠慧,善于言谈,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很会逢迎,因而很快得到皇帝赏识。宣德年间,皇上派他陪太子朱祁镇读书,职位是东宫侍郎。按说这是一个亲近太子,驾驭未来皇帝的好差使。但王振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一心想向更高位爬,并不甘心当一个东宫侍郎。当时有个宦官叫刘宁,职位不高,仅是个长随,却深得宣宗朱瞻基宠爱,被任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并赐姓朱,可以说是荣宠至极。但是刘宁自小入宫,大字不识,宣宗便让王振为他代笔。这便又给王振爬向权力顶峰提供了一个绝好时机。恰巧有一次朱宁奉诏出差,将司礼监政务委托给王振代管,后来朱宁返京,王振却不向他移交公务。不久宣宗便将朱宁调任南京守备,这样王振借机得了个便宜,没费周折,名正言顺地成了司礼监头号太监了。
俗话说:“窍门满地跑,看你会找不会找。”借坡上驴就是找窍门、抓机遇、因利乘便的有效智术。从王振的例子你就可以看到,至少在两个关键点上他是死死把握住了,这就是净身入宫和趁刘宁不备巧夺司礼监太监之位。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清醒的认识,王振他怎么可能有后来的发达呢?
近水楼台先得月:3.找对庙门
找庙门是为拜佛,拜佛是为了发财,可庙门找得对不对对于宦官们来说真是太重要了。一般来说,净身男子入宫当宦官总是靠人引荐的。入宫后做什么事,投靠何人,日后能否有前途等等至关重要。找对了门路,很快就可以发迹。选错了方向,则可能终身默默无闻。因此宦官们要想占据要职获得好处,实现其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想,必须投靠皇帝的亲信宠臣作为自己的进身之阶。也就是说要找对庙门拜佛才有收获。明代三大权阉之一的魏忠贤就是靠这一招发迹的。他本是河北肃宁县人,虽不识字,做事却敢于担当,有决断。此人自幼不务正业,长大之后特好酒色,爱赌博,家中虽有一妻一女,却成天与一伙地痞无赖混在一起。有一次赌输了,饱受凌辱,他一怒之下休掉老婆,自行阉割,决计走做太监这条“金光大道”。刚入宫时,因为不懂得找靠山,在司礼监秉笔太监孙暹手下当一名小侍者,属于宦官中的最下层,干些洒扫庭院之类的粗活,并不得志。干了一段时间,魏忠贤觉得这样下去太没出路,便远赴四川,去投靠税监丘乘云。谁知他的种种无赖行径,已被比他早入宫的徐贵偷偷报告给丘乘云。因此丘乘云不仅没礼待他,反把他锁在一间空室中,想活活饿死他。幸亏一个平时与他过往甚密的秋月和尚云游至此,为他说了些好话,丘乘云才放了他,打发他回京,这才免得一死。但是,临别时秋月和尚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书,向好友内宫监马谦太监引荐他。在马谦的照应下,魏忠贤这才在宫中立稳了脚跟。
这一出一进使魏忠贤长了不少见识,他深知要想投机发迹,必须找到进身之阶,找对了庙门再拜佛。他认真分析形势,预测时局发展。当时神宗朱翊钧周围宠臣很多,魏忠贤自忖自己难以与之争锋。而太子朱常洛虚弱多病,必不久于人世,几年后掌权的可能是皇太孙朱由校。所以魏忠贤便在朱由校身上打主意。主意一定,一向敢于承当的魏忠贤是肯下本钱的,他连送大礼,竭尽全力地巴结和朱由校乳母客氏打得火热的太监魏朝,并与魏朝结为兄弟,于是在魏朝的引荐下,魏忠贤当上了朱由校生母王才人的典膳,负责其饮食事务。这样魏忠贤就进入了皇长孙朱由校的生活圈子。同时魏朝还多次在大太监王安面前夸奖魏忠贤,使王安对魏忠贤也渐渐器重起来。后来神宗驾崩,太子朱常洛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死去。新太子朱由校继位为熹宗。熹宗对乳母客氏大加恩赏。而魏忠贤对客氏百般献媚讨好,深得客氏怜爱,时过不久客氏喜新厌旧,与魏忠贤私通起来,将魏朝抛置一边。两兄弟虽然因此闹翻,但魏忠贤凭着客氏这条特殊的内线与后台,不久便从惜薪司提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主管宝和等三大店铺,终于爬上了权倾朝野的要职,实现了飞黄腾达的梦想。
从魏忠贤的发迹可以看出,他第一次入宫,因为误打误撞,没找对门路,也就没混出什么名堂,而他一气之下远赴四川又险些送命。等他第二次入宫,因为有秋月和尚的引荐,加上失败的教训,使他悟到了拜佛上香的道理,结果没用多久,便登上了司礼监秉笔太监的宝座。由此可见,找对庙门拜佛是宦官投机的有效手段,也是一切投机分子投机取巧时常用的伎俩。
近水楼台先得月:4.假传圣诏
宦官在宫廷之中虽处奴仆之位,但其看门护院通风报信之职却使宦官机构成了宫廷的信息中心。文武官员宗室外戚要朝见皇帝由宦官通报,臣下奏事上本也由宦官承送。不仅如此,皇帝下诏传令也由宦官执行,宦官们借此宣诏传命之便就可以大显威风,有时甚至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篡改诏书或假传圣诏,也是常有的事。
就说明代的冯保吧,他做司礼监秉笔太监又提督东厂,但他仍不满足,后来终于借后妃之力爬上了权势最大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之位。穆宗去世后,太子朱翊钧继位,即明神宗。冯保为了保有既得之利,便假传遗诏说:“阁臣与司礼监同受顾命。”朝臣们虽然对这份遗诏心存疑虑,却难查实据,只有默认而已。可是朝臣们接受这份遗诏的同时,也就接受了冯保的特殊地位。
魏忠贤也是如此,此人通过勾结客氏,爬上司礼监秉笔太监之位。为了放心地独占客氏,他假传圣旨,把那个当年曾与他结为兄弟,有大魏二魏之称的魏朝,一纸诏书发配到了凤阳。魏朝中途逃跑,又被魏忠贤派去的人在蓟县北山寺中逮捕,押解到献县后活活勒死。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