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作者:王长华    更新:2021-11-25 11:35
  有时建拥立之功,做拼死一搏,更能得到皇帝的信任。但人的命运变化不是数学定理,不会一成不变。所谓太阳光暖,日转东西,皇帝的喜怒哀乐也常和六月的天气一样变化莫测,宦官们日夜奔走,一着不慎,便可能从青云之上跌入深谷之下。即使宠信百倍也不免会失宠于一时。因此,对于宦官们来说,如何保持皇帝对自己的长久兴趣,不断延续帝王的倚重之心,维持时时得宠、处处重用的不败之势,比起赢得皇帝好感与信任的努力,无疑更富艰巨性和恒久性。可以说,能否永立不败之地,是古代宫廷对宦官们的智慧、能量与逢迎技巧高低的一个重大考验。为了避免中途地位跌落,为了实现永远享受宠幸的愿望,宦官们确实煞费了苦心。
  在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社会里,皇帝的权力是至大无边、至高无上的,他可以运用手中的杀罚大权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权力意志。如果仅仅秉持一颗公心,对下赏罚分明、依法治政,这政务处理也并不至于太过犯难。但有的时候,皇帝为了提高自己的威信,显示自己超出常人的谋略与智慧,在协调亲信宠臣之间的关系时,却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进退失据的尴尬境地。企图找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得体办法,往往也不免让皇帝费尽心机。虽为此而忧心忡忡,却终究难得要领。这个时候,恰是那些深得皇帝信赖的宦官们显身手以固宠幸的好时机。一般地说,明智的宦官此时会紧紧抓住机会,略施小计以替主子排忧解难,从而增加主子的好感与信任。
  比如在唐代玄宗时期,东平郡王安禄山与西平郡王哥舒翰,两人都是以军功而得到唐玄宗赏识,并因此而荣登王位的。但两人忠奸异志、水火不容。如何缓解双方剑拔弩张的矛盾关系,高力士想了个办法,即由他出面代表玄宗设宴款待二人,以自己在朝中的威望与地位提请二人释去旧怨,和衷共济,以共辅大唐基业,确保李氏江山万世昌盛。虽然高力士的出面斡旋未能最终奏效,但玄宗对高力士的这番苦心孤诣却由衷地感念。其实对高力士来说,这不过是举手之劳的区区小事,但这种仅用小小计谋来释解君忧的做法却正中玄宗下怀,正如行小忠小信一样,此举显示的也是对皇帝的忠心和诚意。人主有忧而人臣为之设法排遣,这能不获得人主的好感吗?
  高力士之后,明代大宦官王振于此道更是精通,请看这样一例。明正统四年十月,福建按察佥事廖谟杖杀一名驿丞,事也凑巧,死者恰是朝中阁臣杨溥的同乡,而廖谟则又是另一阁臣杨士奇的乡邻。此事一出,阁臣聚首共议。杨溥首先要求朝廷为死去的驿丞报仇伸冤,认为应判廖谟死刑。而杨士奇则站在廖谟一边庇护廖谟,说廖是因公杀人,不能论死。双方各持己见,一时争执不下。没办法,最后请英宗和张太后裁决。英宗年幼容易说服,张太后却不是一般女人,而是一位精明且极富才略者。早在宣宗执政时,她就曾替宣宗裁断政务,显示出非常人可比的见识和才干。宣宗去世后,张太后为了避免非议,决定罢去早朝,而任用一向被称为贤臣名相的“三杨”辅政,从而避去垂帘之嫌。因此,这杨溥、杨士奇作为“三杨”之二,无疑就成了年幼的英宗皇帝的左膀右臂。双方都是朝廷倚重之人,可遇到这件事,处理起来就有麻烦了。很显然,英宗和张太后在这件事上不能厚此薄彼、偏袒一方,否则就不免产生猜忌,并有可能影响朝廷的政治力量格局平衡。但究竟怎么处理才好,英宗和太后都没明确的办法。这时已登上司礼太监之位的王振深知事关重大,英宗和太后处理起来也颇为棘手,他便乘机献计说:“死者和廖谟都与阁老有乡里关系,如果让廖谟抵命,那显然是处罚太重了。但如果说他是因公杀人,一点处罚也不给,那又不免太轻了。奴才想最好最公平的办法是将廖谟降职调离。”不言而喻,王振出的这个主意是对二杨都不得罪、又大体都能接受的处理办法。张太后觉得如此处理甚好,便采纳了王振的主意,降廖谟为同知,调离福建。皇上太后没费什么劲,二杨之争就顺顺当当解决了,从此以后,张太后觉得王振不像自己原来想像的那么阴险、那么没正义感,于是防范之心渐减,并且慢慢对王振信任起来。因此,许多朝廷大事不时征求王振的意见,大臣递上来的条陈建议也常由王振裁决。一条小计释君之忧,既由此显示了用计者自身的才略,又因此更加强和巩固了用计者的受宠地位。因此,可以说是一个两全其美、两得其便的固宠之术。
  固宠的策略:2.投石问路
  中国古代封建官僚政体有很多弊端,比如你身处官位,秉公办事,往往四处碰壁,动辄得咎,有时弄不好连乌纱帽也难保住。而玩弄点弹性策略,讲究些权谋艺术,却常常扶摇直上,身登台阁,荣及子孙。朝廷中的宦官们虽然不是什么阁臣台辅,而对于这一现实却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们一旦赢得皇帝的重用和宠信,便开始揣摩皇帝的深层心理,以便更准确更有效地把握皇上意图。为此,他们常常采取投石问路手段,先旁敲侧击试探虚实,侦察动静,待摸清皇帝的心思之后再相机行事,能进则进,不能进则止。在他们那里,进与退虽有不同,但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永保皇帝的赏识和信赖。这常常是宦官处世为人、邀宠固宠的又一种思路。
  明代有个宦官名叫高淮,他就用投石问路之法试探神宗皇帝,摸清底细后而终于拉大旗做虎皮大胆妄为起来。万历年间,朝廷三征外族,又遇两宫(乾清宫、坤宁宫)、三殿(皇极殿、建极殿、中极殿)相继失火急需修建,再加上皇帝奢侈挥霍,导致财政开支过大,而实际财政收入又连年下降。于是神宗皇帝挖空心思,以“征天地自然之利”为名,派大批矿税监到各地收税,举国上下掀起了开矿榷税的热潮。高淮看准了做矿监的好处,于是就抛弃妻儿,丢下独揽崇文门税课的肥缺,净身入宫。他贿赂了义勇前卫千户阎大经,请阎大经奏请朝廷,让他做辽东开采矿洞并税马市方物的官职。神宗此时只想捞钱,便一口答应。高淮便以奉敕差矿税使之名,赴任辽东。高淮做事很讲章法,刚上任时他还不摸底细,便先玩起“投石问路”的把戏。到任两个月,高淮就派人给皇帝进贡白银500两,同时奏请把军务衙门改为税店。神宗见人刚刚派去,便送来了白花花的银子,于是龙颜大悦,一切应允,还亲自赐税店名“福阳店”。使者归来,高淮见神宗只要银子,不管民情,便大起胆子,放开手脚,千方百计地压榨百姓,巧取豪夺。10年之间,“取金至数十万”,弄得辽东一带,民情汹汹,直至激起军士哗变。最后神宗不得已撤回高淮,但高淮早已中饱私囊。高淮之所以敢如此胆大妄为,就在于他已用500两银子为诱饵,投石问路,先摸清了皇帝的心思,以后尽管尽情搜刮,但却不犯王法。可见“投石问路”是把握皇帝心思脉搏、自立于不败之地的有效权术。
  所谓“投石问路”是因为不知路在何方,所以才投石问之。如果大路就在眼前,是否就一定可以照直走下去呢?也不见得。下面略举一例,说明宦官长期处事机敏,但也有看路看错的时候。唐武宗会昌六年,武宗李炎病死。武宗没有子嗣,宦官们拥立李忱继位,是为唐宣宗。宦官们之所以要立李忱为帝,主要因为李忱生性痴呆,立他为君比较容易控制。的确,李忱从小在宫中就以不聪明而著称。他平时深居简出,很少与人来往,即使皇族集会,他也一言不发。既然痴呆愚钝,别人难免寻他的开心,每遇到这种情况,他也是面无表情,一点反应也没有。尽管如此,他既生为李唐皇族的成员,就不免被宫中的权力之争卷裹进去,他的侄子而身为皇帝的武宗李炎对他防范尤甚,一次为避免政争竟把他关进宫中监狱,以后又把他囚禁在厕所里。时间长了,一个名叫仇公武的宦官觉得他可怜,就对武宗李炎建议,把李忱杀掉算了。武宗同意下来,叫仇公武自己去办。仇公武把李忱从厕所里放出来,装入一辆破车,车上盖着粪土杂物,悄悄运出皇宫,秘密收藏在家中,李忱这才免于一死。就是这么个李忱,似乎被宦官们看得透透的,他当皇帝大不过只是个傀儡,上台之后还不是宦官们掌权。但是宦官的这个如意算盘确实打错了。等到他们把李忱推上台之后,身为宣宗皇帝的李忱完全变了个人,他一不痴二不呆,会见朝臣十分威严,处理朝政也十分干练。而他上台以后所做出的第一个行政动作就是把权倾朝野的宰相李德裕罢黜流放,而且对多少朝多少代都为所欲为的宦官也深加管制。到了这时候,宦官们才发现,他们原以为痴呆的李忱三十多年来一直是在装傻充愣。连为救李忱生命出了大力的仇公武此时也后悔不迭,原来摆在他们面前的明晰的路一下子变得模糊起来了。
  仇公武等人拥立失算和高淮的投石问路成功,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当然,前者的出现概率是很低的。尽管少见,但也不排除其出现的可能性,这就是生活的复杂所在,更显政治的复杂所在。
  固宠的策略:3.明哲保身
  过去官场上常说这句话,叫做“伴君如伴虎”。也就是说,不论是朝中的台辅大臣,还是一般的太监奴仆,常年生活在国君身边,既可借皇上虎威,逞意肆志,在群臣中作威作福;也不免有被老虎吞噬的危险,如果稍有不慎,或一旦碰了老虎屁股,便可能招杀身之祸,遭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