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作者:王长华 更新:2021-11-25 11:35
当吕后听到这个消息时,就像遭到五雷轰顶。吕后马上行动,请求老臣张良出谋划策,引出商山四皓,最终挽回了局面。吕后的地位从此也一步步得到加强。从刘邦家庭内部出现的这一段历史插曲看,说到底,戚夫人差一点取吕后而代之,是因为她生有刘如意这个儿子。而吕后能够调动各方面力量,反败为胜,最后坐稳后位,靠的也是他有个儿子刘盈。由此可见,后妃有无子嗣对于决定后妃的地位和命运是多么关键了。
正因为如此,对于那些没有子嗣而又想固宠固位的后妃来说,生子就成了她们最高的理想了,甚至有的后妃为了生子,筒直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像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为生子就煞费苦心,也为此大伤脑筋。她曾到郊外寻找过“巨人履迹”,也曾求助过女巫,乞求神灵赐给她一个儿子,特别是汉高祖母亲梦与龙交,生出刘邦这个真龙天子的神话,更让赵飞燕期待得如醉如痴。神圣不能显灵,赵飞燕又求助于人。她为自己专辟了一个密室,名为祈祷之地,实为偷人之所。她悄悄地把自己喜欢的健壮男人引入密室,以求能使自己怀上身孕。就像一个饥寒交迫的农夫,眼巴巴地盯着自己这块贫瘠的土地,指望那刚播下的种子能尽快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但这一切都无能为力,她的希望又落空了。
应该说,在赵飞燕疯狂般地求子的时候,她在汉成帝心目中的地位和她在汉朝宫廷中的地位都已经达到了巅峰状态,但她仍不甘罢休,决计作生出子嗣的最后一搏。她疯狂地、无所不用其极地企图生子,正说明了生子对于一个女人,特别是对于一个后妃的重要。仅此而已,除此以外不会再有更切合实际的解释。
盼己生子和杀人之子恰成一个问题之两面,如果说赵飞燕为生子而几乎达到疯狂的程度,那么她的妹妹赵合德杀人之子的作为更令人发指。赵合德听说宫中女史曹伟能怀孕后在一个牛娃执事家中生下一子,赵合德便命黄门田客拿着皇帝的玺书,交给宫中掖庭狱长籍武,要籍武将曹伟能母子收入掖庭狱中,最后将母子二人害死。汉成帝42岁那年,许美人生下一子,赵合德听说后又要派人去杀,当她得知许美人母子已被成帝保护起来以后,赵合德就对成帝又是撒泼、又是耍赖,怨恨啼哭不算,还自己捶打自己,用头撞击床栏,从床上演到床下,以致不吃不喝,以死相威胁。最后,在赵合德的疯狂逼迫下,成帝和赵合德一起杀死了许美人生下的这个才到人世不久的小生命。
千方百计地企图生子和千方百计地杀人之子貌异而实同,它所体现出的都是子嗣对于后妃的重要。另外像汉景帝废薄后而宠栗姬,唐高宗废王皇后而立武则天,一个直接的原因都是因为前者无子而后者有子,这在中国古代宫廷中一直是一个相当显见的问题。
母以子贵:2.母子辩证法
不用说,在中国古代后宫女性们的生存竞争中,“母以子贵”是一条不言自明的真理。但是,除了“母以子贵”一条原理之外,还有与它一刃两面、相辅相成的另一条原理,这叫作“子以母显”。可以说母子之间是一曲交响乐,也存在着深刻的辩证法。没有子嗣的后妃难以固宠固位,没有受宠的母亲的儿子也别想继位续统。因此,在“皇帝—后妃—太子”这个三点一线中,后妃是皇帝与太子之间的中介,是可以通达两者的桥梁,她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最能体现母子辩证法的例子要数汉景帝的王皇后和太子刘彻了。汉景帝前元元年,身为美人的王氏为景帝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刘彻,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汉武帝。但此时王氏只是个普通美人,受宠的则是另一个女人栗姬。在王美人生下刘彻的第二年,也就是汉景帝前元四年,栗姬的儿子刘荣被册立为太子。此时王美人和栗姬在后宫中的地位根本没办法相比。但是,王美人自有她的机灵和心计,她并没有服输。恰好,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见栗姬得宠,刘荣又被立为皇太子,就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可栗姬偏偏不买这位皇姐的账,竟一口回绝了长公主。其实栗姬这一时的意气不仅害了自己,也同时误了儿子刘荣的前程。长公主在栗姬面前吃了闭门羹,她恼羞成怒,随时准备找机会报复。而机敏的王美人听到这个消息,认为争取外戚支持以打击栗姬的时机到来了。于是王美人不断主动接近长公主,与长公主攀感情套近乎。一来二往,长公主终于按捺不住,就将自己想把阿娇许配刘荣而遭栗姬拒绝的话说给了王美人。早有思想准备的王美人随即来了个顺手牵羊,对长公主说:“您实在犯不着和那个不识抬举的人生气,阿娇长得那么漂亮,我真想为儿子向您求婚,只可惜我的儿子不是太子,没那个福分。”这话既是试探,也是提醒。长公主当即答应把陈阿娇嫁给刘彻,王美人欣然应允,两人一拍即合。长公主把阿娇许给刘彻,是有报复栗姬的意思在里边的,而王美人则另有自己的打算。自此以后,王美人和长公主团结一致,轮番在景帝面前编排栗姬的不是。过去王美人有时说些栗姬的坏话,景帝总是认为这其中难免有争风吃醋的成分在内,现在连长公主也看不顺眼栗姬,景帝就不能一点也不往心里去了,关键的问题是,长公主每次在说栗姬坏话的时候都要说上王美人的一番好话,天长日久,景帝慢慢疏远了栗姬,而和王美人亲近起来。
王美人处心积虑,经过一年多的舆论工作以后,她觉得时机已经成熟。眼前的问题是,皇后的宝座一直空缺,景帝以前虽然喜欢栗姬,但并没有封她为皇后,而景帝因为时下对栗姬的温度下降,对太子刘荣也有些不冷不热。王美人决定让事态的发展速度再加快些,于是她私下找来宫中执掌礼仪的大行官,叫他去劝说景帝立栗姬为皇后。王美人探知此时景帝已经有些讨厌栗姬,大行官这一去奏请,肯定会引起景帝的疑心和反感,到那时形势就会急转直下。果然,大行官一向景帝奏请,景帝当即勃然大怒,大声喝斥大行官:“这是你应该过问的事吗?”立刻命人将大行官处死,并随后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栗姬对此一无所知,虽受不白之冤,但又无处诉说,不久便忧愤成疾,含屈而死。栗姬死后不到两个月,王美人便被封为皇后,入主中宫,其子刘彻随后也被册立为皇太子。
后妃有子固然重要,因为母以子贵。但是有了子嗣并不能因此而高枕无忧,因为儿子的未来需要母亲去奠基、铺路。更进一步说,只有儿子有了可靠的未来,母亲才可能永保富贵,这就是后宫中母与子关系的辩证法。王美人因为有刘彻才得以登上后位,而刘彻因为母亲受宠幸才得以立为太子。据载,刘彻在做了皇帝后,仅王氏一家就有三人被封为侯,这也算是汉武帝对王太后的一种报答吧。
王美人与刘彻,这母子辩证法体现得十分清楚。魏文帝曹丕的甄后和儿子曹NDE43则以另一种方式体现着同样的母子关系辩证法。甄后名元,原本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是曹操打败袁绍攻进邺城后,曹丕搜城时据为己有的。当时盛传天下有三个著名美人,江南有大乔、小乔,分嫁孙策和周瑜;北方则有甄元,先嫁袁绍的次子袁熙,后做了曹丕的夫人。曹丕的喜爱美色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这一点很像他的父亲曹操。据说,早在攻入邺城前,曹操就听说袁绍的二儿媳妇是个著名的美人,本想自己将甄氏弄到手,不料有其父必有其子,后来被曹丕捷足先登,曹操只好作罢。这或许只是道听途说者随意编造的故事,姑妄听之可也。但是,这个故事也从侧面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甄氏确实美。甄氏的绝色不仅在曹操入城时使她因此保住了性命,而且还成了曹丕的夫人。甄氏不仅美丽端庄,而且还知书达礼,为人也颇为正直。这一点让颇通为人之道,时不时耍些小聪明、小伎俩的曹丕很有些不快。特别是甄氏安守女人的本分,不能在政治上出谋划策,更使曹丕感到不满。再加上曹丕的另一个姬妾郭氏善于察言观色,时不时在曹丕耳边讲甄氏的坏话,甄氏虽然为曹丕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却仍未能登上皇后之位。不仅如此,在甄氏为曹NDE43的事与曹丕发生口
角之后不久,曹丕便将甄夫人赐死了。问题的复杂也许就在这儿,如果曹丕不贪恋甄氏的美色,曹丕和甄氏就不可能走到一起,更不可能为曹丕生下曹NDE43这么个皇位继承
人。如果曹丕对甄氏自始至终怀有美好的眷恋,那么在甄氏为他生下皇位继承人以后就不会狠心将她赐死。然而事实上这两种情况都发生了。不难明白,曹丕曾对甄氏是怀有极大的情感冲动和强烈的贪恋之心的,正因为如此,曹丕才毫不犹豫地接纳和占有了这个战争对手的妻子。虽然后来由于多种原因,曹丕赐死了甄夫人,但他却仍然把甄夫人所生的曹NDE43立为太子。史无明文记载,曹丕是否喜欢曹NDE43
,后人无法得知,然而曹丕在立嗣问题上并没有对曹NDE43产生过太大的动摇,这是否仍然有他对甄夫人的
那份冲动和感情在内呢?我们对此不能持完全的怀疑态度。虽然赐死了母亲,但仍立其子为太子,恋顾的仍是往日的那份美好记忆,这里体现出的也是母子关系辩证法。
母以子贵:3.摆脱窘境的毒招儿
既然后妃生育子嗣如此重要,母与子之间寓有那么多极富诱惑力的辩证法,那么那些无论如何也生不出儿子,或虽生过儿子但其子并未活下来的后妃,怎样摆脱不尴不尬的窘境而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权力,那恐怕非得出奇制胜不可了。
正因为如此,对于那些没有子嗣而又想固宠固位的后妃来说,生子就成了她们最高的理想了,甚至有的后妃为了生子,筒直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像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为生子就煞费苦心,也为此大伤脑筋。她曾到郊外寻找过“巨人履迹”,也曾求助过女巫,乞求神灵赐给她一个儿子,特别是汉高祖母亲梦与龙交,生出刘邦这个真龙天子的神话,更让赵飞燕期待得如醉如痴。神圣不能显灵,赵飞燕又求助于人。她为自己专辟了一个密室,名为祈祷之地,实为偷人之所。她悄悄地把自己喜欢的健壮男人引入密室,以求能使自己怀上身孕。就像一个饥寒交迫的农夫,眼巴巴地盯着自己这块贫瘠的土地,指望那刚播下的种子能尽快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但这一切都无能为力,她的希望又落空了。
应该说,在赵飞燕疯狂般地求子的时候,她在汉成帝心目中的地位和她在汉朝宫廷中的地位都已经达到了巅峰状态,但她仍不甘罢休,决计作生出子嗣的最后一搏。她疯狂地、无所不用其极地企图生子,正说明了生子对于一个女人,特别是对于一个后妃的重要。仅此而已,除此以外不会再有更切合实际的解释。
盼己生子和杀人之子恰成一个问题之两面,如果说赵飞燕为生子而几乎达到疯狂的程度,那么她的妹妹赵合德杀人之子的作为更令人发指。赵合德听说宫中女史曹伟能怀孕后在一个牛娃执事家中生下一子,赵合德便命黄门田客拿着皇帝的玺书,交给宫中掖庭狱长籍武,要籍武将曹伟能母子收入掖庭狱中,最后将母子二人害死。汉成帝42岁那年,许美人生下一子,赵合德听说后又要派人去杀,当她得知许美人母子已被成帝保护起来以后,赵合德就对成帝又是撒泼、又是耍赖,怨恨啼哭不算,还自己捶打自己,用头撞击床栏,从床上演到床下,以致不吃不喝,以死相威胁。最后,在赵合德的疯狂逼迫下,成帝和赵合德一起杀死了许美人生下的这个才到人世不久的小生命。
千方百计地企图生子和千方百计地杀人之子貌异而实同,它所体现出的都是子嗣对于后妃的重要。另外像汉景帝废薄后而宠栗姬,唐高宗废王皇后而立武则天,一个直接的原因都是因为前者无子而后者有子,这在中国古代宫廷中一直是一个相当显见的问题。
母以子贵:2.母子辩证法
不用说,在中国古代后宫女性们的生存竞争中,“母以子贵”是一条不言自明的真理。但是,除了“母以子贵”一条原理之外,还有与它一刃两面、相辅相成的另一条原理,这叫作“子以母显”。可以说母子之间是一曲交响乐,也存在着深刻的辩证法。没有子嗣的后妃难以固宠固位,没有受宠的母亲的儿子也别想继位续统。因此,在“皇帝—后妃—太子”这个三点一线中,后妃是皇帝与太子之间的中介,是可以通达两者的桥梁,她的地位和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最能体现母子辩证法的例子要数汉景帝的王皇后和太子刘彻了。汉景帝前元元年,身为美人的王氏为景帝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刘彻,也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汉武帝。但此时王氏只是个普通美人,受宠的则是另一个女人栗姬。在王美人生下刘彻的第二年,也就是汉景帝前元四年,栗姬的儿子刘荣被册立为太子。此时王美人和栗姬在后宫中的地位根本没办法相比。但是,王美人自有她的机灵和心计,她并没有服输。恰好,景帝的姐姐长公主刘嫖见栗姬得宠,刘荣又被立为皇太子,就想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可栗姬偏偏不买这位皇姐的账,竟一口回绝了长公主。其实栗姬这一时的意气不仅害了自己,也同时误了儿子刘荣的前程。长公主在栗姬面前吃了闭门羹,她恼羞成怒,随时准备找机会报复。而机敏的王美人听到这个消息,认为争取外戚支持以打击栗姬的时机到来了。于是王美人不断主动接近长公主,与长公主攀感情套近乎。一来二往,长公主终于按捺不住,就将自己想把阿娇许配刘荣而遭栗姬拒绝的话说给了王美人。早有思想准备的王美人随即来了个顺手牵羊,对长公主说:“您实在犯不着和那个不识抬举的人生气,阿娇长得那么漂亮,我真想为儿子向您求婚,只可惜我的儿子不是太子,没那个福分。”这话既是试探,也是提醒。长公主当即答应把陈阿娇嫁给刘彻,王美人欣然应允,两人一拍即合。长公主把阿娇许给刘彻,是有报复栗姬的意思在里边的,而王美人则另有自己的打算。自此以后,王美人和长公主团结一致,轮番在景帝面前编排栗姬的不是。过去王美人有时说些栗姬的坏话,景帝总是认为这其中难免有争风吃醋的成分在内,现在连长公主也看不顺眼栗姬,景帝就不能一点也不往心里去了,关键的问题是,长公主每次在说栗姬坏话的时候都要说上王美人的一番好话,天长日久,景帝慢慢疏远了栗姬,而和王美人亲近起来。
王美人处心积虑,经过一年多的舆论工作以后,她觉得时机已经成熟。眼前的问题是,皇后的宝座一直空缺,景帝以前虽然喜欢栗姬,但并没有封她为皇后,而景帝因为时下对栗姬的温度下降,对太子刘荣也有些不冷不热。王美人决定让事态的发展速度再加快些,于是她私下找来宫中执掌礼仪的大行官,叫他去劝说景帝立栗姬为皇后。王美人探知此时景帝已经有些讨厌栗姬,大行官这一去奏请,肯定会引起景帝的疑心和反感,到那时形势就会急转直下。果然,大行官一向景帝奏请,景帝当即勃然大怒,大声喝斥大行官:“这是你应该过问的事吗?”立刻命人将大行官处死,并随后废太子刘荣为临江王。栗姬对此一无所知,虽受不白之冤,但又无处诉说,不久便忧愤成疾,含屈而死。栗姬死后不到两个月,王美人便被封为皇后,入主中宫,其子刘彻随后也被册立为皇太子。
后妃有子固然重要,因为母以子贵。但是有了子嗣并不能因此而高枕无忧,因为儿子的未来需要母亲去奠基、铺路。更进一步说,只有儿子有了可靠的未来,母亲才可能永保富贵,这就是后宫中母与子关系的辩证法。王美人因为有刘彻才得以登上后位,而刘彻因为母亲受宠幸才得以立为太子。据载,刘彻在做了皇帝后,仅王氏一家就有三人被封为侯,这也算是汉武帝对王太后的一种报答吧。
王美人与刘彻,这母子辩证法体现得十分清楚。魏文帝曹丕的甄后和儿子曹NDE43则以另一种方式体现着同样的母子关系辩证法。甄后名元,原本是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是曹操打败袁绍攻进邺城后,曹丕搜城时据为己有的。当时盛传天下有三个著名美人,江南有大乔、小乔,分嫁孙策和周瑜;北方则有甄元,先嫁袁绍的次子袁熙,后做了曹丕的夫人。曹丕的喜爱美色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这一点很像他的父亲曹操。据说,早在攻入邺城前,曹操就听说袁绍的二儿媳妇是个著名的美人,本想自己将甄氏弄到手,不料有其父必有其子,后来被曹丕捷足先登,曹操只好作罢。这或许只是道听途说者随意编造的故事,姑妄听之可也。但是,这个故事也从侧面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甄氏确实美。甄氏的绝色不仅在曹操入城时使她因此保住了性命,而且还成了曹丕的夫人。甄氏不仅美丽端庄,而且还知书达礼,为人也颇为正直。这一点让颇通为人之道,时不时耍些小聪明、小伎俩的曹丕很有些不快。特别是甄氏安守女人的本分,不能在政治上出谋划策,更使曹丕感到不满。再加上曹丕的另一个姬妾郭氏善于察言观色,时不时在曹丕耳边讲甄氏的坏话,甄氏虽然为曹丕生下了第一个儿子,却仍未能登上皇后之位。不仅如此,在甄氏为曹NDE43的事与曹丕发生口
角之后不久,曹丕便将甄夫人赐死了。问题的复杂也许就在这儿,如果曹丕不贪恋甄氏的美色,曹丕和甄氏就不可能走到一起,更不可能为曹丕生下曹NDE43这么个皇位继承
人。如果曹丕对甄氏自始至终怀有美好的眷恋,那么在甄氏为他生下皇位继承人以后就不会狠心将她赐死。然而事实上这两种情况都发生了。不难明白,曹丕曾对甄氏是怀有极大的情感冲动和强烈的贪恋之心的,正因为如此,曹丕才毫不犹豫地接纳和占有了这个战争对手的妻子。虽然后来由于多种原因,曹丕赐死了甄夫人,但他却仍然把甄夫人所生的曹NDE43立为太子。史无明文记载,曹丕是否喜欢曹NDE43
,后人无法得知,然而曹丕在立嗣问题上并没有对曹NDE43产生过太大的动摇,这是否仍然有他对甄夫人的
那份冲动和感情在内呢?我们对此不能持完全的怀疑态度。虽然赐死了母亲,但仍立其子为太子,恋顾的仍是往日的那份美好记忆,这里体现出的也是母子关系辩证法。
母以子贵:3.摆脱窘境的毒招儿
既然后妃生育子嗣如此重要,母与子之间寓有那么多极富诱惑力的辩证法,那么那些无论如何也生不出儿子,或虽生过儿子但其子并未活下来的后妃,怎样摆脱不尴不尬的窘境而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权力,那恐怕非得出奇制胜不可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