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作者:王长华    更新:2021-11-25 11:35
  刘濞接到文帝赐予的“几杖”后果然大受感动,反叛之意随之由心头又压到了心底。这也许就是吴、楚七国把本可能在汉文帝时就发动的叛乱一直推迟到汉景帝时的一个重要原因。由这样一桩历史故事,我们看到了汉文帝作为一个有见识的帝王在对待臣下时运用怀柔感化策略的自如和圆熟。而他这一策略的运用对维护他的政权确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驭臣之法(之三):2.善待“忠臣”
  帝王为权宜计,常常对降臣和反臣采取怀柔感化政策,但真正喜欢器重的还是所谓“忠臣”。在有远见的帝王看来,忠臣既然对旧主忠心耿耿,那么一旦使他回心转意,他同样也会对自己忠贞不贰。明建文帝时,藩镇羽翼过丰,建文帝采纳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削藩,但引起了以燕王朱棣为代表的诸侯的“靖难”之役。朱棣以诛齐泰、黄子澄“清君侧”为名,向南京进军。途中围攻某城,朱棣要守将速速投降,守将却对朱棣说:“小人现在是建文帝的臣子,臣不能背叛主子,以后如果您做了皇帝,我自然会听您的命令。”朱棣听了这话,只好解围撤兵。后来朱棣果然推翻了建文帝,进入南京城,做了大明皇帝。朱棣攻入南京后,收缴了几千份建文帝大臣的奏章。朱棣命降臣解缙等人阅看,见到有关治国大计的就留了下来,其他凡涉及到自己的奏章则全部烧掉。这项工作结束以后,朱棣问解缙等人:“这里面恐怕也有你们诸位的奏章吧!”解缙等人一听,连忙下拜叩头。这时旁边站着一个叫李贯的建文帝旧臣得意地大声说:“这里面就没有我的奏章。”朱棣听后转喜为怒,斥责李贯说:“没有你的就能说明你好吗?常言说,‘食其禄,思其事’,你拿着皇帝的俸禄,在国家危难之际,没有一点意见贡献出来,这说得过去吗?我并不恨效忠建文帝的大臣,只恨那些怂恿引诱建文帝败坏祖宗章程的奸臣。你们这些人过去是建文帝的臣子,当然要忠于他。如今你们在我手下办事,就要忠于我。用不着在这件事上说假话。”一席话说得李贯满面羞愧。
  现在做我的臣子就要忠于我,这是新皇帝对降臣的要求,也是他任用降臣的目的。但是,在这新皇帝心里,这些降臣过去是否忠于他们的主子则又是辨别忠奸的标准。对于忠臣,新皇帝往往对之表示钦敬,并委以重任。南北朝末期,陈朝派大臣许善心出使隋,结果使者被隋扣留。不久,隋人灭陈,此时许善心还被关押在隋朝的监狱中。当他听到陈朝被灭的消息时,即顿足大哭。隋文帝杨坚钦敬许善心的气节,于是任命许善心做了隋朝的通直散骑常侍。许善心虽然接受了任命,但上朝时仍不免悲悲切切,以致连正常朝仪也难完成。对此,隋文帝对许善心反而钦敬有加,他对左右大臣公开说:“我灭掉陈朝,只得到许善心这样一个真正的人才,他既然能如此感念故主,将来也必定成为我的诚臣。”以后越发器重许善心。
  降臣中的忠诚之士,往往是难得的人才。古代明智君主深知这一点,因此常常委这种人以重任,以成就自己的帝业。唐高祖时,魏征曾担任建成的太子洗马,当时李世民的威势已露端倪,魏征曾劝建成除掉李世民,并为建成周密设计。但后来建成不但没能除掉李世民,反被李世民所除。李世民登基后,对魏征向建成的献计献策不仅不闻不问,而且让魏征担任非常重要的谏议大夫之职。以后魏征在贞观时期向李世民提出诤谏二百余事,其中多次违忤太宗旨意,李世民也曾因此动怒,声称要杀掉魏征。但是最终不但没杀魏征,反而对他更加信赖和重用。当然,魏征本人也深知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处境,他曾坦白地向太宗进言,说:“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因为在魏征看来,死心踏地作帝王的忠臣,不但个人难得善终,而且对皇帝、对朝廷、对巩固帝业也不会有什么益处。而作良臣则是“身获美名,君受显号”,君臣之间可以互利互益,并存共荣。唐太宗和魏征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配合最为默契、对皇朝做贡献最大的一对君臣,他们成就的贞观之治也成为史学家笔下的千古美谈。现在站在帝王对待降臣及非嫡系旧臣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如果没有唐太宗过人的气量、大度、远见卓识,或者说没有唐太宗那过人的心术,魏征不仅不能发挥如此重要的作用,甚至极可能早就做了太宗刀下的冤鬼了。
  还有一个例子,虽是个小插曲,但也说明问题。南朝梁武帝末年,侯景反梁,攻打梁都建康城。由于城中防守严密,攻打困难,双方形成对峙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梁方官员的奴仆突然出城投降,侯景见到这些“忠臣”,就当即下令,一律把他们改奴仆为平民,并且送给他们许多财物。其中有个人原是城中中领军朱异的仆人,此人原来对朱异非常忠心,只是感到城池难保才被迫出来投降。侯景对他特别优待。此人受了感动,第二天便要求到城下与城中的朱异喊话,他说:“你在梁朝混了一辈子,才不过做了个中领军,我刚刚投奔侯大王才一天,侯大王给我的地位已经超过你这个中领军了。”当时侯景封他为侯景临时政权的仪同三司,这个官职已不算小。侯景这番对“忠臣”的优待果然奏效,不出三天,城中出来归降侯景的就多达几千人,从而为攻破建康打开了缺口。
  驭臣之法(之三):3.以信任换信任
  民间有一句口头禅叫“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帝王要想化敌为友,为我所用,那么首先要放开胆子,做出信任姿态,以信任换取信任。元末战争中,朱元璋收编了一支民军。为了争取这支民军归心,朱元璋从中挑选出500名士兵,由原民军头目统领,暂充自己的卫队,而把原来的卫队撤换,改作他用。晚上,朱元璋身旁只留心腹冯国用一人伺候,自己放心大胆地一直鼾睡到天亮。民军卫队见朱元璋如此信任他们,当即表示愿意真心归附。不难看出,朱元璋用民军代替原来的卫队并不是非如此不可。但为了取信于这支新收编的民军,他才略施小计,以赢得民军的信赖。朱元璋倒是真正明白以信任换取信任这一道理的。
  无独有偶,楚汉战争时的韩信,当初曾仗剑跟随项羽征战,但一直不得重用。后来他弃楚投汉,跑到刘邦麾下,刘邦听从萧何的建议,任命韩信做了大将军、左丞相。韩信在刘邦的理解感动下,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在一段时间里,楚汉战争的形势是,韩信“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在项羽乘机派武涉劝说韩信,要他“反汉与楚联合,三分天下王之”的情况下,他仍不忍心背弃汉王刘邦。他以为,昔日“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只是在他投奔刘邦之后,才得以统领数万之众,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因此,韩信断然拒绝了武涉的劝告,继续为刘邦效命疆场,直到彻底消灭项羽,夺得天下。韩信用兵如神,战必胜、攻必克自不必说,那刘邦能够如此重用韩信,充分调动、激发韩信的创造性军事才能,才是真正值得认真琢磨的。刘邦从来不读书,但对有才能的、不同性情的人的明里暗里所思所想,都能窥视得精细准确,这是一般帝王所不能做,也绝对做不到的,这一点刘邦本人也终身引以为豪。根据
  司马迁《史记》的记载,刘邦在做了皇帝以后曾摆酒设宴大会群臣,要大家谈谈他之所以得到天下,而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大臣高起、王陵说:“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此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与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未知其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听听刘邦这番自白,就不难明白刘邦是怎么以信任换取信任的了。
  驭臣之法(之三):4.惟才是举用一端
  中国是礼仪之邦,正统文化标准是重德多于重才,有德无才不失得一个好名声,而有才无德却难生存。但是如果把这一标准原封不动地挪用于政治,那就难免捉襟见肘、漏洞百出。因此有创造性的帝王在为政用人方面往往不避俗议,大胆拔擢、任用虽有德行瑕疵,但却有安邦定国、文治武功才能的人。魏武帝曹操就明文颁布《举贤勿拘品行令》,大力提倡惟才是举,收到了极好的政治效果。当然,曹操身处特定的时代,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然而,即使如此,我们听一听他在《求逸才令》中说的话,也不免让人面红心跳,生出一身汗来。他说:“过去历史上的伊挚,传说都是出身低下的人,管仲是齐桓公的对头,但他们都因被重用而建立了功勋。萧何、曹参不过是县级小官吏,韩信、陈平都干过不光彩的事,名声也不好,他们却都为成就刘邦帝业立了大功。还有吴起,曾经杀死自己的老婆以求取信于人,还花钱买官职,母亲去世了也不回家奔丧,但是由于他在魏国做官,连秦国都不敢东进;他在楚国做官,晋人也不敢南侵。现在天下一定还有临阵杀敌勇敢的人,才高不凡的文人,或者名声不好、为人没品德,甚至不仁不孝者,但只要他治国有术、用兵有法,就不妨推荐上来,我一定会重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