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作者:鸽子树 编著    更新:2021-11-25 11:32
  【造言生事】捏造虚言以挑起事端。
  【造言捏词】捏造虚假的言词。
  【造恶不悛】作恶事而不肯悔改。
  【造端倡始】谓首先倡导。
  【造端讬始】见“造端倡始”。
  【造谋布穽】谓设计陷害。
  【造谣生事】捏造谣言,挑起事端。
  【造谣生非】见“造谣生事”。
  【造茧自缚】作茧自缚。喻做了某事,结果反而使自己受困。
  【躁言丑句】丑恶的言辞。躁,通“臊”。
  【责有攸归】见“责有所归”。
  【责有所归】谓责任有所归属。
  【责无旁贷】谓自己应尽的责任,无法向旁人推卸。
  【责备求全】犹言求全责备。
  【责实循名】按其名而求其实。
  【择地而蹈】选择地方行走。形容做事小心谨慎。
  【择肥而噬】喻选择有钱的人进行敲诈勒索。
  【择善而行】谓选择有益的事去做。
  【择善而从】选择其中好的依从他。
  【择福宜重】选择吉福之事应取重的。语出《国语·晋语六》:“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
  【泽及枯骨】恩泽施及死去的人。形容恩情深厚。
  【泽吻磨牙】犹言龇牙咧嘴。凶残貌。
  【啧有烦言】①谓互相责备,争论不一。②谓纷杂的指责和议论。
  【齰舌缄脣】“齰”念zé。咬舌闭口。形容闭口不言。
  【贼人心虚】指做了坏事的人,时刻胆战心惊,怕坏事败露。
  【贼人胆虚】见“贼人心虚”。
  【贼子乱臣】见“贼臣乱子”。
  【贼去关门】《景德传灯录·法瑫宗一禅师》:“僧曰:‘若不遇於师,几成走作。’师曰:‘贼去后关门。’”后因以“贼去关门”比喻出了事故才去防范。
  【贼臣逆子】见“贼臣乱子”。
  【贼臣乱子】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
  【贼眉贼眼】见“贼眉鼠眼”。
  【贼眉鼠眼】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贼喊捉贼】谓坏人做了坏事,反说他人是坏人。比喻为了逃脱罪责,故意转移目标。
  【贼头狗脑】同“贼头鼠脑”。
  【贼头鬼脑】同“贼头鼠脑”。
  【贼头贼脑】同“贼头鼠脑”。
  【贼头鼠脑】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谮下谩上】谗毁下级,欺谩上级。
  【增收节支】增加收入,节约开支。
  【增砖添瓦】犹添砖加瓦。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
  【甑尘釜鱼】《后汉书·独行传·范冉》:“所止单陋,有时绝粒,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范冉字史云,桓帝以为莱芜长。后以“甑尘釜鱼”形容家贫断炊已久。
  【扎根串连】深入群众并将分散的群众串连起来。
  【札手舞脚】犹言动手动脚。形容不规矩、不稳重。
  【乍毛变色】形容因惊恐而毛发竖立,面色失常。
  【乍暖还寒】形容冬末春初气侯忽冷忽热,冷热不定。
  【诈奸不及】犹言十分奸诈。
  【诈败佯输】假装被打败,引人上当。
  【诈痴不颠】谓假装痴呆。
  【诈痴佯呆】谓假装痴呆。
  【斋心涤虑】净洁身心,清除杂念。
  【宅中图大】居于中心,谋划四方。谓得地势之利。
  【债台高筑】形容欠债很多。
  【沾花惹草】犹言沾风惹草。
  【沾沾自好】犹言沾沾自喜。
  【沾沾自衒】自以为美好而自我炫耀。
  【沾沾自喜】骄矜自得貌。
  【沾沾自满】犹言沾沾自喜。
  【沾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办事不干脆。
  【沾风惹草】比喻卖弄风流,挑逗、勾引异性。
  【沾亲带友】见“沾亲带故”。
  【沾亲带故】有亲戚朋友的关系。
  【詹言曲说】烦琐、片面的言论。
  【詹詹炎炎】《庄子·齐物论》:“大言炎炎,小言詹詹。”成玄英疏:“炎炎,猛烈也;詹詹,词费也。”后以“詹詹炎炎”形容喋喋不休之状。
  【詀言詀语】花言巧语,胡说八道。
  【鹯视狼顾】“鹯”念zhān。谓如同鹯狼视物。形容目光贪婪。
  【斩木揭竿】砍削树木当兵器,举起竹竿作军旗。比喻武装起义。语本汉贾谊《过秦论上》:“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斩荆披棘】同“披荆斩棘”。
  【斩草除根】比喻彻底去除祸根,不留后患。语本《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斩竿揭木】犹言斩木揭竿。
  【斩钉切铁】同“斩钉截铁”。
  【斩钉截铁】①比喻坚定不移或果断利落。②比喻雄健有力。
  【斩将刈旗】同“斩将搴旗”。
  【斩尽杀绝】全部杀尽。
  【斩头沥血】形容为匡扶正义而不顾生死。
  【斩钢截铁】比喻干脆利落,坚决果断。
  【斩关夺隘】砍断门闩,攻破城门,夺取关隘。形容军队作战勇敢,势不可挡。
  【展眼舒眉】眉眼舒展。形容称心遂意的样子。
  【展脚伸腰】①下拜。②俗用以称人死。
  【崭露头角】谓显示出超群的才华。语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暂劳永逸】犹一劳永逸。谓以一时的辛劳,换取长久的安逸。
  【占风使帆】比喻随机应变,看风头办事。
  【占风望气】察看风向云气。亦比喻看风使舵,随机应变。
  【毡上拖毛】氈为毛制,在氈上拖毛,则涩滞难行。用以形容脚步畏缩不前。
  【辗转反侧】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不能入睡。
  【栈山航海】谓跋山涉水,逾越险阻。
  【战火纷飞】形容战斗频仍、激烈。
  【战无不克】见“战无不胜”。
  【战无不胜】攻战没有不取胜的。形容强大无比,可以战胜一切。
  【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见“战无不胜,攻无不取”
  【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形容军队力量强大,百战百胜。或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语本《战国策·秦策二》:“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
  【战战栗栗】敬畏戒慎貌。
  【战战栗栗】见“战战栗栗”。
  【战战惶惶】戒慎畏惧貌。
  【战战业业】戒慎畏惧貌。
  【战战栗栗】见“战战栗栗”。
  【战战兢兢】①畏惧谨慎貌。②因害怕或寒冷而颤抖貌。
  【湛恩汪濊】谓恩泽深厚。
  【张三李四】假设姓名,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张口掉舌】谓发表言论。
  【张口结舌】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害怕或惊愕。
  【张王李赵】①四大姓氏。②四者皆最常见的姓,连用泛指一般人。
  【张牙舞爪】①形容猛兽的凶相。②形容恶人的猖狂凶恶。③边谈笑边挥舞手足的样子。
  【张公吃酒李公醉】见“张公吃酒李公醉”。
  【张公吃酒李公醉】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天后时,谣言曰:‘张公吃酒李公醉。’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
  【张公吃酒李公颠】见“张公吃酒李公醉”。
  【张本继末】把事情的本末说明白。
  【张甲李乙】犹言张三李四。
  【张皇失措】亦作“张惶失措”。亦作“张徨失措”。慌乱失常,不知所措。
  【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有时亦有掉包舞弊之意。
  【张袂成阴】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成为阴天。形容人多。
  【张袂成帷】张开袖子成为帷幕。形容人多。
  【张眉努目】扬起眉毛,瞪着眼睛。喻粗犷浅露。
  【张眉努眼】扬起眉毛,瞪着眼睛。指善于作态。
  【张眉张眼】惊惶不安的样子。
  【张脣植髭】谓脣吻开合。形容滔滔不绝地论列是非的样子。
  【张眼露睛】谓瞪着眼睛说瞎话。
  【张徨失措】见“张皇失措”。
  【张惶失措】见“张皇失措”。
  【张嘴挢舌】犹张口结舌。
  【张灯结彩】亦作“张灯结采”。形容喜庆或节日的景象。
  【张灯结采】见“张灯结彩”。
  【张脉偾兴】谓血管膨胀,青脉突起。张,通“胀”。《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彊中乾。”杜预注:“气狡愤於外,则血脉必周身而作,随气张动。”后以指因冲动而举措失宜。
  【彰明昭著】犹彰明较著。
  【彰明较著】形容非常显明。
  【彰往考来】谓彰明往事,考察未来。语本《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孔颖达疏:“往事必载,是彰往也;来事豫占,是察来也。”高亨注:“彰往,表明往事也。察来,观察来事也。”
  【彰善瘅恶】表彰美善,憎恨邪恶。
  【獐头鼠目】麞头小而尖,鼠目小而圆,本形容人的寒贱相,后多用以形容人的面目猥琐、心术不正。
  【掌上明珠】亦作“掌中珠”。亦作“掌上珠”。比喻极受疼爱的人。后多指极受父母钟爱的兒女。
  【掌上观文】见“掌上观纹”。
  【掌上观纹】比喻极其容易,毫不费力。
  【仗马寒蝉】皇帝仪仗中用的马和寒风中的蝉。比喻噤口不言者。
  【仗势欺人】凭借权势欺压别人。
  【仗节死义】谓坚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仗义执言】伸张正义,激昂陈词。
  【仗义疏财】谓重义气而分财助人。茅盾《石碣》:“众多兄弟,都说,玉麒麟仗义疏财,一身好武艺,心地又直爽;宋大哥兀自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