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作者:鸽子树 编著    更新:2021-11-25 11:31
  犹言效犬马之劳。
  【效死勿去】谓竭尽忠诚。
  【效死输忠】谓竭尽忠诚。
  【效颦学步】喻指盲目模仿而弄巧成拙。
  【啸侣命俦】召唤同伴。
  【啸吒风云】同“叱咤风云”。
  【啸咤风云】同“叱咤风云”。
  【啸吒风云】同“叱咤风云”。
  【协力同心】思想一致,共同努力。
  【协心同力】见“协心戮力”。
  【协心戮力】思想一致,并同努力。
  【协私罔上】怀抱私情,欺骗君上。协,通“挟”。
  【邪不干正】犹言邪不犯正。
  【邪不犯正】亦作“邪不伐正”。谓邪妖之法不能压倒刚正之气。
  【邪不伐正】见“邪不犯正”。
  【邪不胜正】犹言邪不犯正。
  【邪不敌正】犹言邪不犯正。
  【邪门歪道】指不正当的门路或途径。
  【邪魔外祟】邪恶的鬼怪。
  【邪魔外道】①指旁门左道。②指不纯正的学说或文字。③妖精鬼怪。④不好的途径或行为。
  【邪魔怪道】犹言邪魔歪道。
  【邪魔歪道】指不正当的言行或途径。
  【胁不沾席】形容佛教徒勤苦修行。语本波栗湿缚尊者(胁尊者)勤修苦行,终不以胁至席的故事。见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健驮逻国》。
  【胁肩低首】见“胁肩低眉”。
  【胁肩低眉】缩肩低头。形容故作恭敬畏惧的样子。
  【胁肩累足】缩紧肩膀,不敢正立。形容极为恐惧。
  【胁肩絫足】同“胁肩累足”。
  【胁肩谄笑】耸起肩膀,装出笑脸。形容极端谄媚的样子。
  【挟山超海】夹着泰山跨越北海。喻不可能做到的事。语本《孟子·梁惠王上》:“挟太山以超北海,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挟天子以令天下】犹言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①挟制天子,并用其名义号令诸侯。②比喻借用名义,强迫令人服从。
  【挟细拿粗】寻事生非;挑剔冒犯。
  【斜行横阵】指飞行的雁阵。大雁飞行时或为“人”字形,或为“一”字形,故称。
  【斜风细雨】细密的小雨随风斜落。
  【斜头歪脑】喻相貌不周正。
  【携幼扶老】同“扶老携幼”。
  【携云握雨】谓男女欢合。
  【鞋弓襪小】指旧时妇女小脚。
  【鞋弓襪浅】见“鞋弓襪小”。
  【谢天谢地】①感谢天地神灵。②表示庆幸或感激。
  【谢庭兰玉】《艺文类聚》卷八一引晋裴启《语林》:“谢太傅问诸子姪曰:‘子弟何预人事,而政欲使其佳?’诸人莫有言者,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於阶庭耳。’”后遂用以“谢庭兰玉”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谢家活计】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与从弟谢惠连俱以诗文著称,见《宋书·谢惠连传》。后遂以“谢家活计”喻指赋诗。
  【谢家宝树】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
  【谢馆秦楼】指妓院。
  【谢兰燕桂】谢兰,系“谢庭兰玉”之省称;燕桂,《宋史·窦仪传》载:“仪学问优博,风度峻整。弟俨、侃、偁、僖,皆相继登科。冯道与禹钧(窦仪父)有旧,尝赠诗,有‘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之句,缙绅多讽诵之。”时称窦氏兄弟为燕山五龙。后遂以“谢兰燕桂”比喻能光耀门庭的子侄辈。
  【邂逅不偶】碰巧不遇合;意外不成功。
  【邂逅相逢】见“邂逅相遇”。
  【邂逅相遇】不期而遇。
  【心力交瘁】精神和体力都极为劳累。
  【心力衰竭】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心脏因疾病、过劳、排血功能减弱,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喘息、水肿等。
  【心上心下】形容心神不安。
  【心口不一】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
  【心口如一】想的和说的相同。形容为人诚实爽直。
  【心口相应】想的与说的相一致。
  【心不由意】谓不出于本意。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形容思想不集中。
  【心不两用】谓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
  【心不应口】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不一致。谓为人虚伪。
  【心中有数】谓对于事情心里有大概的了解或处理起来有一定的把握。
  【心手相忘】极言得心应手。
  【心手相应】谓技艺熟练,随心所欲。
  【心心念念】犹一心一意;念念不忘。
  【心心相印】①佛教禅宗语。谓不依赖言语,以心互相印证。语本《黄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自如来付法迦叶已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②谓心意非常投合。
  【心巧嘴乖】心思灵巧,能说会道。
  【心甘情原】非常愿意,没有丝毫勉强。
  【心平气和】①心情不急躁,态度温和。②谓身心安宁。
  【心平气定】心气平定,没有杂念。
  【心在魏阙】《庄子·让王》:“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谓臣民心在朝廷,关心国事。魏阙,古代天子和诸侯宫外的楼观,其下悬布法令,因以代称朝廷。
  【心有余而力不足】心里很想做,可是力量不够。
  【心有余悸】事过以后,心里还感到恐惧。
  【心有灵犀一点通】喻恋爱双方心心相印。现常用以喻彼此心意相通。灵犀,旧说犀牛是一种灵兽,角中有白纹如线,贯通两端,感应灵异,故称。
  【心存目想】谓凝目注视,用心思索。
  【心灰意冷】犹心灰意懒。
  【心灰意败】犹心灰意懒。
  【心灰意懒】灰心丧气,意志消沉。
  【心回意转】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心血来潮】旧谓神仙心中对某人或某事突然发生感应而有所知晓。后亦指突然产生某种念头。
  【心向往之】见“心乡往之”。
  【心忙意急】犹心慌意乱。
  【心忙意乱】犹心慌意乱。
  【心安理得】谓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心如刀剉】犹心如刀割。
  【心如刀割】比喻伤心痛苦之极。
  【心如刀绞】犹心如刀割。
  【心如刀锯】犹心如刀割。
  【心如刀搅】犹心如刀割。
  【心如止水】心里平静得像不动的水一样。形容坚持信念,不受外界影响。
  【心如古井】形容心境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语本唐孟郊《烈女操》诗:“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心如死灰】见“心若死灰”。
  【心如金石】犹心如铁石。
  【心如寒灰】见“心若死灰”。
  【心如槁木】犹心若死灰。
  【心如铁石】形容意志坚定,忠贞不渝。
  【心花怒放】①比喻心情极其舒暢、愉快。②形容文思迸发。
  【心花怒发】犹心花怒放。
  【心低意沮】情绪消极低沉。
  【心长绠短】喻力不从心。
  【心长发短】《左传·昭公三年》:“齐侯田於莒,卢蒲嫳见,泣且请曰:‘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公曰:‘诺。吾告二子。’归而告之。子尾欲复之,子雅不可,曰:‘彼其发短而心甚长,其或寝处我矣。’”本谓年虽老却工于心计;后亦谓因年老而力不从心。
  【心拙口夯】谓心思笨拙,不善言谈。夯,同“笨”。
  【心若死灰】形容不为外物所动的一种精神状态。现多用以形容灰心失意。
  【心直口快】形容性情直爽,有话就说。
  【心直嘴快】见“心直口快”。
  【心到神知】本谓诚心敬神不必多事繁琐之礼。后喻对人尊敬,重在心意,不必当面表示或在口头上说出。
  【心非巷议】心里不满,而在私下议论。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心明眼亮】头脑清醒,目光犀利。
  【心往神驰】谓一心向往。
  【心服口服】心口如一地信服。语本《庄子·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
  【心服首肯】谓心里信服,并点头同意。
  【心怡神旷】同“心旷神怡”。
  【心孤意怯】谓心虚而胆气不壮。
  【心狠手毒】犹言心狠手辣。
  【心狠手辣】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心急火燎】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心情十分焦急。
  【心急如焚】形容极为焦急。
  【心神不定】精神状态不安定。
  【心神不宁】见“心神不定”。
  【心神恍惚】精神不安宁。
  【心高气傲】心气高傲,谓要强好胜而自视不凡。
  【心浮气盛】形容性格浮躁,态度傲慢。
  【心浮气粗】见“心粗气浮”。
  【心悦神怡】犹心旷神怡。
  【心悦诚服】真心诚意的服从或佩服。语出《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心术不正】见“心术不端”。
  【心术不端】心地不正派;居心不良。
  【心逸日休】谓不费心机,反而越来越好。
  【心粗气浮】形容性情浮躁。
  【心贯白日】谓心地与太阳一般光明。极喻坦诚,磊落。
  【心乡往之】对某人或某些事物心里很仰慕。
  【心细如发】亦作“心细於发”。极言小心谨慎,考虑周密。
  【心细於发】见“心细如发”。
  【心雄万夫】形容极有抱负,气概不凡。
  【心无二用】见“心不两用”。
  【心乔意怯】谓心神不定,感到害怕。
  【心焦火燎】心里急得像火烧着一样。形容十分焦急。
  【心焦如焚】心里焦躁,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焦灼难忍。
  【心劳日拙】谓费尽心机,反而越来越糟。多用作贬词。
  【心劳意冗】同“心劳意攘”。
  【心劳意攘】犹心慌意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