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作者:鸽子树 编著    更新:2021-11-25 11:31
  ②指淫靡的音乐。
  【亡国之器】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
  【亡国之声】指淫靡的音乐。
  【亡国灭种】国家灭亡,种族灭绝。谓一个国家被彻底毁灭。
  【亡戟得矛】喻有失有得。
  【亡魂失魄】形容惊慌失措。
  【亡魂丧胆】形容惊慌恐惧到了极点。
  【亡猿灾木】见“亡猿祸木”。
  【亡猿祸木】《渊鉴类函》卷四三二引《汀州志》:“唐大历中,有猴数百集古田杉林中,里人欲伐木杀之。中一老猴忽跃去近邻一家纵火焚屋。里人惧,亟走救火,於是群猴脱去。”后因以“亡猿祸木”喻欲损人反而害己的行为。
  【亡可奈何】无可奈何。谓只能如此,没有别的办法。
  【王公大人】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王后卢前】《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烱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当时议者,亦以为然。”后以“王后卢前”指诗文齐名。
  【王孙公子】泛指贵家子孙。
  【往渚还汀】谓往返都须渡水。
  【往蹇来连】谓往来皆难;进退皆难。
  【枉口拔舌】肆意胡言,造谣生事。
  【枉口诳舌】见“枉口拔舌”。
  【枉口嚼舌】见“枉口拔舌”。
  【枉己正人】谓己身不正,却要去纠正他人。
  【枉尺直寻】《孟子·滕文公下》:“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朱熹集注:“枉,屈也;直,伸也。八尺曰寻,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后因以“枉尺直寻”比喻小有所损,而大有所获。
  【枉用心机】同“枉费心机”。
  【枉曲直凑】谓在弯曲的路上却笔直地往前走。形容人笨拙死板而不知变通。
  【枉直同贯】谓曲直不分。
  【枉直随形】谓影子的曲直随形而定。
  【枉物难消】谓不义之财难于消受,反而招灾惹祸。
  【枉突徙薪】据汉刘向《说苑·权谋》,有人见邻人烟囱直立且旁有积薪,劝其改为弯曲烟囱并移走积薪;邻人不从,后果失火。后以“枉突徙薪”喻防患于未然。
  【枉道事人】本谓违背正道侍奉人。后形容不择手段地讨好人。
  【枉费工夫】白白地耗费时间与精力。形容徒劳无益。
  【枉费心力】犹言枉费心机。
  【枉费心思】同“枉费心机”。
  【枉费心计】同“枉费心机”。
  【枉费心机】白白地浪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枉费脣舌】白费言辞,不起作用。
  【枉墨矫绳】比喻违背准绳、准则。
  【枉矫过激】犹言矫枉过正。
  【枉辔学步】比喻错误地模仿别人。
  【惘然若失】心情迷惘,像失落了什么似的。
  【妄下雌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校定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观天下书未徧,不得妄下雌黄。”后因称乱改文字,乱加议论为“妄下雌黄”。参见“雌黄”。
  【妄自菲薄】不知自重;毫无根据地看轻自己。
  【妄自尊大】狂妄自大。
  【妄言妄听】谓言者随便说说,听者姑且听听,皆不认真看待。语本《庄子·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听之。”
  【妄谈祸福】无根据地预言祸福之事。
  【忘生舍死】忘却性命,不怕牺牲。
  【忘乎其形】犹忘形。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
  【忘乎所以】同“忘其所以”。
  【忘其所以】①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②忘记了一切。
  【忘恩失义】犹忘恩负义。
  【忘恩背义】犹忘恩负义。
  【忘恩负义】忘掉他人对己的恩德,做出背信弃义的事情。
  【忘啜废枕】谓不食不眠。
  【忘情负义】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情义,做出对不起他的事。
  【忘寝废食】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忘餐废寝】见“忘寝废食”。
  【望子成龙】盼望兒子成为出类拔萃的人物。
  【望文生训】见“望文生义”。
  【望文生义】不推求词句的确切涵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作出错误的解释。
  【望而生畏】见了令人害怕。语本《论语·尧曰》:“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望而却步】见到危险、困难或力所不及的事就往后退缩。
  【望表知里】通过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推知本质。
  【望其肩项】形容趕得上或达得到。
  【望其项背】见“望其肩项”。
  【望岫息心】见“望峰息心”。
  【望空捉影】犹言捕风捉影。比喻言论行动以似是而非的迹象为依据。
  【望门投止】谓见有人家即去投宿。极言处境的窘迫。
  【望秋先零】谓草木将近秋即败落凋零。亦比喻未老先衰。
  【望风而逃】同“望风而遁”。
  【望风而遁】远远望见敌人的踪影或强大气势,即行遁逃。
  【望风而靡】①见对方的威势就服服帖帖。形容畏惧之状。②望见对方就为之折服倾倒。形容钦敬之状。③同“望风披靡”。
  【望风希旨】见“望风希指”。
  【望风希指】谓见机迎合他人意旨。
  【望风披靡】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谓草木随风倒伏。后用“望风披靡”比喻为敌人强大的气势所压倒。形容军无斗志。
  【望风承旨】见“望风希指”。
  【望风捕影】比喻言论行动以似是而非的迹象为依据。
  【望洋而叹】亦作“望洋而叹”。比喻看见他人伟大而慨叹自己渺小或处理一件事而慨叹力量不足。语本《庄子·秋水》:秋水涨时河两岸间不辨牛马。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此。乃顺流下至北海,更是一片汪洋。于是河伯“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望洋而叹】见“望洋而叹”。
  【望洋兴叹】同“望洋而叹”。
  【望穿秋水】形容急切盼望。秋水,喻指眼睛。
  【望屋以食】见“望屋而食”。
  【望屋而食】谓军行不带粮草,随处就食。
  【望峰息心】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多指遁世隐居。亦喻知难而止息。
  【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望梅阁老】喻徒有虚名之官。
  【望眼欲穿】亦作“望眼穿”。亦作“望眼将穿”。极言盼望殷切。语出唐白居易《江楼夜吟元九律诗》:“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
  【望眼将穿】见“望眼欲穿”。
  【望尘不及】见“望尘莫及”。
  【望尘而拜】谓迎候显贵,望见车尘即行叩拜。形容卑躬屈膝或敬畏的神态。
  【望尘奔北】见“望尘奔溃”。
  【望尘奔溃】亦作“望尘奔北”。谓只看见敌方军马扬起的尘土便奔逃溃散。形容军无斗志。
  【望尘拜伏】见“望尘而拜”。
  【望尘追迹】比喻趕上别人的前进速度。
  【望尘莫及】亦作“望尘不及”。亦作“望尘靡及”。谓远望前面车马飞扬的尘土而追趕不上。亦比喻远远落后。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后矣。”
  【望尘僄声】比喻听见风就是雨,不辨事情的虚实真伪。
  【望尘靡及】见“望尘莫及”。
  【望影揣情】谓观察事物的表象即能测知其实质。
  【望衡对宇】门庭相对。形容住处接近。
  【望断白云】喻想念父母。典出《新唐书·狄仁杰传》:“亲在河阳,仁杰在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危在旦夕】危险就在眼前。
  【危如累卵】如垒起的蛋那样危险。喻极其危险。
  【危言正色】刚直的言论和严正的态度。
  【危言逆耳】正直的规劝听起来不顺耳。
  【危言高论】正直而不同凡响的言论。
  【危言竦论】使人感到惊恐或震动的言论。
  【危言耸听】谓故意说吓人的话使人听了吃惊。
  【危言覈论】正直而翔实的言论。
  【危若朝露】危险得象易于消失的早晨的露水那样。比喻面临灭亡。
  【危於累卵】比垒起的蛋还危险。喻极其危险。
  【危急存亡】谓情势危险急迫,关系到生存或灭亡。
  【危机四伏】谓到处存在危险的因素。
  【威刑肃物】以严刑使人恭顺。
  【威武不屈】谓权势不能使之屈服。语出《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威重令行】权势大,有令必行。
  【威风八面】形容神气十足,声势慑人。
  【威风扫地】形容声势气派完全丧失。
  【威风凛凛】①形容声势气派令人敬畏。②指声势气派壮大。
  【威凤一羽】谓略见善政一斑之意。
  【逶迤退食】谓从容谦退,公正廉洁。语本《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郑玄笺:“退食谓减膳也。自,从也。从於公谓正直顺於事也。委蛇,委曲自得之貌。节俭而顺心志定,故可自得也。”。
  【微不足道】藐小得不值得一谈。
  【微文深诋】谓深文周纳,诬人入罪。
  【微乎其微】形容非常细小,极其有限。亦指极微小的事物。
  【微言大义】亦作“微言大谊”。微言,精深微妙的言辞;大义,旧指有关《诗》、《书》、《礼》、《乐》诸经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