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作者:鸽子树 编著    更新:2021-11-25 11:31
  善属文。滔,苻坚时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后以“回文织锦”比喻有关相思的绝妙诗文。
  【回邪入正】犹言改邪归正。
  【回乾就湿】谓母亲育兒时,让婴兒居干处,自己就湿处。
  【回嗔作喜】转怒为喜。
  【回肠九转】形容内心焦虑不安,痛苦万分,仿佛肠子被多次牵转一样。
  【回肠百转】见“回肠九转”。
  【回肠伤气】见“回肠荡气”。
  【回肠荡气】亦作“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回筹转策】运筹决策。
  【悔之不及】同“悔之无及”。
  【悔之晚矣】后悔已来不及了。
  【悔之无及】后悔已来不及。
  【悔不当初】后悔当初不该这么做。
  【悔其少作】谓不满其年轻时未成熟的作品。
  【悔过自新】悔改过错,重新做人。
  【悔罪自新】悔改罪行,重新做人。
  【悔读南华】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温庭筠》:“令狐綯曾以旧事访於庭筠,对曰:‘事出《南华》,非僻书也。或冀相公燮理之暇,时宜览古。’綯益怒,奏庭筠有才无行,卒不登第。庭筠有诗曰:‘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后以“悔读《南华》”为慨叹学识渊博而不为人所容的典故。
  【毁于一旦】谓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掉。
  【毁不危身】见“毁不灭性”。
  【毁不灭性】儒家丧制。谓居丧哀毁,但不应因此丧生。
  【毁方瓦合】毁去棱角,与瓦砾相合。喻屈己从众,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语出《礼记·儒行》:“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宋俞文豹《吹剑录》:“故《儒行》欲毁方瓦合,《老子》欲和光同尘。”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迎合世俗。
  【毁方投圆】比喻抛弃立身行事准则,曲意投合别人。
  【毁车杀马】废弃车马。喻归隐意志坚决。
  【毁家纾国】见“毁家纾难”。
  【毁家纾难】语出《左传·庄公三十年》:“斗穀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杜预注:“毁,灭;纾,缓也。”后以“毁家纾难”称不惜捐弃家产、解救国难的行为。
  【毁钟为铎】将钟改铸为铃。毁大物为小物,比喻随心所欲的愚蠢行为。
  【会少离多】相会少,别离多。感慨人生聚散无常或别离之苦。
  【会者不忙】行家对自己熟悉的事,应付裕如,不会慌乱。
  【会逢其適】恰巧碰上那个场合。
  【会家不忙】见“会者不忙”。
  【讳兵畏刑】谓慎于用兵和用刑。
  【讳莫如深】本谓事情重大,提起来会令人痛心,故而隐瞒不言。深,深重。《穀梁传·庄公三十二年》:“公子庆父如齐。此奔也,其曰‘如’,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杨士勋疏:“深,谓君弑、贼奔之深重。以其深重,则为之隐讳。”后指把事情瞒得很紧,不肯走漏一点消息。
  【讳疾忌医】①隐瞒疾病,不愿医治。②比喻掩饰缺点错误,害怕批评,不愿改正。
  【讳恶不悛】隐恶不改悔。
  【讳树数马】《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建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其为谨慎,虽他皆如是。万石君少子庆为太仆,御出,上问车中几马,庆以策数马毕,举手曰:六马。庆於诸子中最为简易矣,然犹如此。”《汉书·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或问光:‘温室省中树皆何木也?’光嘿不应,更答以它语,其不泄如是。”遂以“讳树数马”表居官为人忠诚谨慎。
  【诲人不倦】教诲别人有耐心,不厌烦。
  【诲人不惓】见“诲人不倦”。
  【诲奸导淫】引诱人做奸恶淫荡等坏事。
  【诲淫诲盗】见“诲淫诲盗”。
  【诲淫诲盗】《易·系辞上》:“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孔颖达疏:“若慢藏财物,守掌不谨,则教诲於盗者,使来取此物。女子妖冶其容,身不精■,是教诲淫者,使来淫己也。”原有祸由自招的意思。后常用“诲淫诲盗”指引诱人去干盗窃奸淫等坏事。亦作“诲淫诲盗”。
  【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讲的人不知疲倦,听的人若无其事。形容徒费唇舌。《诗·大雅·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宋·陆游《跋柳氏训序》:“方玭之为是书也,璨已长矣,诗曰:‘诲尔谆谆,听我藐藐。’悲夫!”亦作“言之谆谆,听之藐藐”。明·无名氏《三化邯郸》二折:“言之谆谆,听之藐藐,良药苦口,信有之矣。”
  【贿货公行】同“贿赂公行”。
  【贿赂公行】谓公开行贿受贿。
  【彗氾画涂】彗:扫帚;汜:以水洒地。涂:泥。谓以帚扫秽,以刀划泥。比喻极其容易。《汉书·王褒传》:“及至巧冶铸干将之朴,清水焠其锋,越砥敛其咢。水断蛟龙,陆■犀革。忽若彗汜画涂。”颜师古注:“彗,帚也。汜,把洒地也。涂,泥也。加以帚扫汜洒之地,以刀画泥中,言其易。”
  【惠子知我】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后因以“惠子知我”喻朋友相知之深。
  【惠而不费】施惠于人而无所耗费。
  【惠然肯来】《诗·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郑玄笺:“肯,可也,有顺心然后可以来至我旁。”后多用作对客人的来临表示欢迎之词。
  【喙长三尺】讥人强言善辩。语出《庄子·徐无鬼》:“丘原有喙三尺。”陆德明释文:“三尺言长也。”
  【慧业才人】见“慧业文人”。
  【慧业文人】《宋书·谢灵运传》:“太守孟顗事佛精■,而为灵运所轻,尝谓顗曰:‘得道应须慧业文人,生天当在灵运前,成佛必在灵运后。’顗深恨此言。”后以“慧业文人”指有文学天才并与文字结为业缘的人。
  【昏天黑地】①形容日暮天黑或光线昏暗。②形容头脑迷乱或头昏眼花。③形容头脑发热,忘乎所以。④形容生活荒唐,行为放荡不拘。⑤犹言天翻地覆,形容闹得厉害。⑥形容社会黑暗。
  【昏天暗地】见“昏天黑地”。
  【昏昏浩浩】苍茫浩渺。
  【昏昏欲睡】昏昏然只想睡觉。形容疲倦的样子。
  【昏昏噩噩】形容糊涂、无知的样子。
  【昏昏默默】①看不见听不到的状态。谓至道难见莫测。②迷糊,不知所以。
  【昏定晨省】旧时子女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谓晚间安排床衽,服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
  【昏迷不省】见“昏迷不醒”。
  【昏迷不醒】神志昏沉,不省人事。
  【昏头打脑】见“昏头搭脑”。
  【昏头昏脑】形容头脑昏沉;糊里糊涂。
  【昏头搭脑】同“昏头昏脑”。
  【昏头晕脑】见“昏头昏脑”。
  【昏头转向】头脑发昏,迷失方向。
  【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的时机攫取利益。
  【浑身是胆】全身是胆。形容人胆量极大。
  【浑身解数】全身本领。解,武术用语,犹套。
  【浑俗和光】谓不露锋芒,与世无争。语本《老子》:“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
  【浑抡吞枣】见“浑沦吞枣”。
  【浑沦吞枣】整个地吞下枣子。比喻笼统地接受,不加分析,食而不化。
  【浑然一体】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形容完整不可分。语本《二程遗书》卷二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浑然天成】自然形成的整体,无斧凿的痕迹。
  【浑然自成】见“浑然天成”。
  【浑金白玉】见“浑金璞玉”。
  【浑金璞玉】未经提炼的金和未经琢磨的玉。比喻未加修饰的天然美质。
  【浑浑沌沌】①旧指天地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②混杂、不分明貌。③糊涂无知貌。④形容迷糊,不清醒。
  【浑浑沈沈】广大貌。《淮南子·兵略训》:“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沈沈,孰知其藏。”一说,“沈”当为“沆”字。参阅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淮南内篇二》。
  【浑浑噩噩】①汉扬雄《法言·问神》:“虞夏之《书》浑浑尔,《商书》灝灝尔,《周书》噩噩尔。”浑浑,浑厚质朴貌;噩噩,严肃正大貌。后连用谓淳朴。②形容无知无识,糊里糊涂。③形容一片模糊的景象、状态。
  【混世魔王】古小说中有些神魔、绿林人物的诨名,如《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有混世魔王樊瑞。常比喻扰乱人世的凶人或骄纵恣肆的人。
  【混作一谈】见“混为一谈”。
  【混俗和光】同于尘俗,不露锋芒。谓不求特异,与世无争。
  【混混沌沌】①迷糊不清醒貌。②模糊一片,不分明。③象声词。形容波浪声。
  【混淆黑白】颠倒黑白,制造混乱。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混然天成】自然形成的整体,没有斧凿的痕迹。
  【混水摸鱼】喻趁混乱时机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混水捞鱼】见“混水摸鱼”。
  【混混噩噩】无知无识,糊里糊涂。
  【混混沄沄】水流汹涌貌。比喻连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