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作者:鸽子树 编著    更新:2021-11-25 11:31
  【放浪形骸】指言行放纵,不拘形迹。
  【放浪无拘】见“放浪不羁”。
  【放鱼入海】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
  【放情丘壑】谓纵情游山玩水,不以世务为念。丘壑,泛指山水。
  【放达不羁】纵放旷达,不受拘束。
  【放饭流歠】大口吃饭和喝汤。古人认为是对尊长极不敬的行为。
  【放诞不拘】见“放荡不羁”。
  【放诞不羁】见“放荡不羁”。
  【放诞风流】谓不拘礼法而有文采。
  【放意肆志】纵情而无所顾忌。
  【放辟邪侈】肆意为非作歹。
  【放辟淫侈】见“放僻淫佚”。
  【放荡不羁】行为放任,无所约束。
  【放荡形骸】同“放浪形骸”。
  【放僻邪侈】见“放辟邪侈”。
  【放僻淫佚】肆意为非作歹。亦指肆无忌惮、邪恶不正。
  【放诸四海而皆准】见“放之四海而皆准”。
  【放泼撒豪】耍无赖,仗势压人。
  【放龙入海】比喻放走敌手留下后患。
  【放纵不拘】见“放纵不羁”。
  【放纵不羁】谓恣意行事,不受约束。
  【放鹰逐犬】指打猎。
  【飞土逐肉】见“飞土逐害”。
  【飞土逐害】抛掷土丸以逐禽兽。
  【飞文染翰】翰,毛笔。染翰,以笔蘸墨。谓挥笔疾书;撰写文章。
  【飞米转刍】犹言飞刍挽粟。
  【飞沙走石】沙土飞扬,石塊滚动。形容风力迅猛。
  【飞沙走砾】沙土飞扬,小石塊滚动。形容风势猛烈。
  【飞沙扬砾】见“飞沙走砾”。
  【飞灾横祸】意外的灾祸。
  【飞来横祸】意想不到的灾祸。
  【飞砂走石】见“飞沙走石”。
  【飞砂扬砾】见“飞沙走砾”。
  【飞砂转石】同“飞沙走石”。
  【飞殃走祸】同“飞来横祸”。
  【飞珠溅玉】形容水的飞溅犹如珠玉一般。
  【飞针走线】见“飞针走线”。
  【飞刍挽粟】同“飞刍輓粟”。
  【飞刍輓粟】谓迅速运送粮草。
  【飞刍輓粒】同“飞刍輓粟”。
  【飞刍輓粟】谓迅速运送粮草。
  【飞刍輓粮】同“飞刍輓粟”。
  【飞刍转饷】同“飞刍輓粟”。
  【飞流短长】散布谣言,恶意中伤。
  【飞书走檄】迅速地书写文件。
  【飞黄腾达】见“飞黄腾踏”。
  【飞黄腾踏】形容马的飞驰。后多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飞鸟依人】形容可亲可爱的样子。
  【飞扬跋扈】①谓意气举动,越出常轨,不受约束。②骄横放肆。
  【飞云掣电】形容非常迅速。
  【飞短流长】见“飞流短长”。
  【飞禽走兽】飞翔的鸟,奔走的兽。泛指鸟类和兽类。
  【飞苍走黄】指打猎。苍,苍鹰。黄,黄狗。
  【飞蛾投火】晋支昙谛《赴火蛾赋》:“悉达有言曰:‘愚人贫身,如蛾投火。’诚哉斯言,信而有徵也……烛耀庭宇,灯朗幽房,纷纷群飞,翩翩来翔,赴飞焰而体燋,投煎膏而身亡。”后多以“飞蛾投火”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飞蛾赴火】比喻不惜牺牲而有所作为,或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飞蛾赴焰】见“飞蛾赴火”。
  【飞蛾赴烛】见“飞蛾赴火”。
  【飞蛾扑火】见“飞蛾投火”。
  【飞觥走斝】指宴饮的酒器。
  【飞觥献斝】频频传杯。
  【飞谋钓谤】亦作“飞谋荐谤”。以流言蜚语阴相攻讦。
  【飞谋荐谤】见“飞谋钓谤”。
  【飞龙在天】比喻帝王在位。语本《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孔颖达疏:“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
  【飞声腾实】谓名实俱优。
  【飞檐走脊】同“飞檐走壁”。
  【飞檐走壁】指能飞越屋檐,攀登墙壁。形容武艺高强,身体矫捷如飞。
  【飞鸿印雪】语本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后因以“飞鸿印雪”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飞鸿雪爪】见“飞鸿印雪”。
  【飞觞走斝】犹言飞觥献斝。
  【飞粮輓秣】同“飞刍輓粟”。
  【飞鹰走犬】见“飞鹰走狗”。
  【飞鹰走狗】放出鹰和狗去追捕鸟兽。指打猎。
  【飞鹰走马】放鹰追捕和骑马追逐鸟兽。指打猎。
  【飞鹰奔犬】同“飞鹰走狗”。
  【飞鸾翔凤】谓英俊才识之士。
  【非同小可】不是寻常的事情。形容事情重大,情况严重,不可忽视。也形容人的学问、本领不比一般。
  【非意相干】恶意相犯;无故寻衅。
  【非亲非故】不是亲属也不是故旧。表示彼此过去毫无关系。
  【非驴非马】《汉书·西域传下·渠犁》:“(龟兹王)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徼道周卫,出入传呼,撞钟鼓,如汉家仪。外国胡人皆曰:‘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驘也。’”驘,即骡,马驴杂交而生。后用“非驴非马”形容不伦不类的事物。
  【肥甘轻暖】语出《孟子·梁惠王上》:“为肥甘不足於口与?轻暖不足於体与?”后因以“肥甘轻暖”指生活优裕。
  【肥甘轻暖】见“肥甘轻暖”。
  【肥冬瘦年】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肥马轻裘】语本《论语·雍也》:“赤(公西赤)之適齐也,乘肥马,衣轻裘。”谓骑着肥壮的骏马,穿着轻暖的皮袍。后以“肥马轻裘”形容生活豪华。
  【肥鱼大肉】指丰盛的鱼肉菜肴。
  【肥肠满脑】同“脑满肠肥”。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很饱,养得很胖。
  【肥遯鸣高】退隐避世,自鸣清高。
  【肥头大耳】本作“肥头大面”。多用以形容人肥胖的样子。
  【肥头大面】见“肥头大耳”。
  【肥头胖耳】见“肥头大耳”。
  【匪夷所思】①不是根据常理所能想象到的。匪,非;夷,平常。②谓思想离奇。
  【匪伊朝夕】不止一日。
  【匪朝伊夕】①不止一日。②非晨即夕。极言时间之短。
  【悱恻缠绵】见“悱恻缠绵”。
  【悱恻缠绵】心绪悲苦而不能排遣。
  【斐然成章】谓富有文彩,文章可观。《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刘宝楠正义:“言弟子居鲁,所学已就,能成文章可观也。”一说,谓妄作穿凿以成文章。见何晏《论语集解》。
  【斐然向风】见“斐然乡风”。
  【斐然乡风】翩然地闻风归向。
  【吠形吠声】亦作“吠影吠声”。①汉王符《潜夫论·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世之疾此,固久矣哉!吾伤世之不察真伪之情也。”后遂以“吠形吠声”或“吠影吠声”比喻不察真伪,盲目附和。②形容仅据似是而非的迹象进行渲染。
  【吠影吠声】见“吠形吠声”。
  【废私立公】去私为公。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常形容专心致志。
  【废寝忘餐】犹言废寝忘食。
  【沸天震地】形容声音极其喧腾。
  【沸反盈天】亦作“沸反连天”。形容极度喧闹,乱成一片。
  【沸反连天】见“沸反盈天”。
  【沸沸扬扬】形容议论纷纷,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
  【沸沸汤汤】水腾涌貌。
  【肺腑之言】发自内心的话。
  【费尽心机】用尽心思;想尽办法。
  【分三别两】同“分星擘两”。
  【分工合作】众人各司其职,共同从事工作。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谓人或事物变化无常,分合无定。
  【分斤掰两】亦作“分斤拨两”。亦作“分金掰两”。形容为人小气,过分计较。
  【分斤拨两】见“分斤掰两”。
  【分文不取】亦作“分文未取”。亦作“分毫不取”。一分钱也不要。
  【分文不直】亦作“分文不值”。亦作“分毫不值”。形容毫无价值。
  【分文不值】见“分文不直”。
  【分文未取】见“分文不取”。
  【分心挂腹】形容十分挂念。
  【分甘共苦】亦作“分甘同苦”。分享幸福,同担艰苦。
  【分甘同苦】见“分甘共苦”。
  【分而治之】①分别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国家、民族或宗教等产生分裂,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
  【分形共气】见“分形同气”。
  【分形同气】亦作“分形共气”。亦作“分形连气”。语出《吕氏春秋·精通》:“父母之於子也,子之於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谓形体各别,气息相通。形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十分密切。后亦用于兄弟间。
  【分形连气】见“分形同气”。
  【分花拂柳】见“分花约柳”。
  【分花约柳】亦作“分花拂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美好。
  【分别门户】见“分门别户”。
  【分我杯羹】语出《史记·项羽本记》:“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桮羹。’”桮,即“杯”。后谓从他人那里分享利益为“分我杯羹”或“分一杯羹”。
  【分身减口】见“分房减口”。
  【分茅列土】谓分封侯位和土地。
  【分茅胙土】分茅列土。
  【分茅裂土】分茅列土。
  【分茅赐土】亦作“分茅锡土”。分茅列土。
  【分茅锡土】见“分茅赐土”。
  【分金掰两】见“分斤掰两”。
  【分朋引类】分成派别,招引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