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作者:雨中辰星 更新:2021-11-25 11:23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官;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官,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民人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者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士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这便是千古流传的名篇《谏逐客书》,历代文选皆恭敬收录,不敢遗漏。今日读此文,虽已有诸多隔膜,犹能为其所感所动。嬴政乃当局者,体会最为深切,读罢斯文,击节赞叹,唏嘘再三,叹曰:“嗟乎,倘无此书,寡人之过,将葬送秦国也。”
第三卷 我坚持我的风格,我活在我的世界 第一百七十七章 召回咸阳
且说嬴政读罢《谏逐客书》,幡然醒悟,当即命蒙恬火速追回李斯。蒙恬年轻力盛,一路狂奔,追至骊邑,终于赶上李斯。众人见蒙恬去而复返,无不喜动颜色,以为救星降临,然而很快他们的心便又重归冰凉。但听蒙恬道:“奉大王之令,召客卿大人回咸阳。”
李斯指着众外客问道,他们呢?蒙恬答道,暂且待命原地。
众人见只召李斯一人,皆泣道:“愿先生勿弃我等。”
李斯独蒙嬴政宠召,并无欣喜。他知道,嬴政虽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却并没有下定决心纠正这个错误。象逐客令如此重大的决策,酝酿长久,天下震动,突然间要断然推翻,的确需要再多一些的理由,再大一些的勇气。嬴政召回他,显然不是打算将他官复原职,而是要当面听他的意见。众人哪里懂得这些,他们满以为嬴政是要单单赦免李斯的,他们就象一群迷途的羔羊,看见头羊离去,免不了惊慌害怕,惶恐不安。李斯安慰众人道:“诸君还请安心。大王召李斯,非为弃诸君不顾而独留李斯也,实欲面听李斯陈辞,然后定其行止。李斯与诸君同为外客,休戚相关,此回咸阳,必力争于大王之前。李斯能留,则诸君必能留。倘大王不能留诸君,也断无独留李斯之理。”众人将信将疑,却也无可奈何,只得目送李斯和蒙恬一同远去。
尽管《谏逐客书》没有立刻达到废除逐客令的效果,但毕竟为李斯争取到了和嬴政面谈的机会,仅从这个角度来说,《谏逐客书》便已经取得了成功,没有白写。
于是有问,《谏逐客书》为什么能够成功?或曰《谏逐客书》如何优美,如何雄辩,如何层层递进,如何有理有据,如何无愧于千古奇文,是以打动嬴政。窃以为,未必尽然。
自古文章圣手代不乏人,以下三位,均堪称笔夺造化、文惊鬼神,然而当他们以文章或自荐或劝谏时,却劳而无功。陈思王植先后上《求自试表》和《陈审举表》,行文凄厉郁苦,读来泫然出涕,结果泥牛入海,终生不得见用。李白呈《与韩荆州朝宗书》,吞吐云电,气势超绝,结果对牛弹琴,不闻下文,韩愈上《论佛骨表》,激昂慷慨,文理斐然,结果唐宪宗龙颜大怒,险些将他加以极刑。
此三人之不能得意者,非为文章作得不好。陈思王植不能见用,盖因文帝遗言在前,明帝忌惮在后也。李白不得志,只能怪韩朝宗乃庸碌之辈,空负荐士盛名,实则叶公好龙。韩愈遭贬,则在于唐宪宗对佛所持之态度: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当然,诸葛亮不在我们的谈论之列,他和以上三人没有可比性。即便诸葛亮是个半文盲,把给刘禅看的《出师表》写成这样:“老子吃饱饭撑的,就是要出兵攻打魏国,你待怎么的?”想来刘禅也是只好点头同意的。
可见,文章虽好,还要对方喜欢。譬如女人,倘她先已动心,则一言挑之,足以交情通体,中夜相从。倘她心无此念,纵文赋锦绣,动辄万言,却也只能是使君有意,罗敷无情。君不见,无业游民司马相如,家徒四壁,仅凭弄琴传音,便惹得卓文君午夜亡奔,投怀送抱,羡煞个人!君不见,陆游休妻唐婉,多年后于沈园重逢,人唐婉离开他后,过得更好,美貌依旧,身边又有新的夫君——赵士程相伴。赵士程乃皇家后裔,自然非仕途落魄的陆游所能比。红酥手,黄藤酒,眉梢眼角诉风流,可叹对面非陆游,悔青个肠!该,该,该。沈园相见一年之后,唐婉香消玉碎,承认吧陆游,这个噩耗让你feelmuchbetter。
第三卷 我坚持我的风格,我活在我的世界 第一百七十九章 潜台词
蒙恬虽为将门之后,却自幼嗜读经书,喜好文学,李斯一篇《谏逐客书》,看得他荡气回肠。在回咸阳的路上,蒙恬由衷赞道:“先生之笔,有如天半游龙,非人间所有。此谏书必可流传久远,为后世垂范。”
听完蒙恬的夸奖,李斯面色依然严峻。对李斯来说,把《谏逐客书》写好并不难,他一不小心就把《谏逐客书》写成了千古名作。难的是,要让《谏逐客书》达成它的使命——改变嬴政的决定,挽救他的命运,也挽救那些外客们的命运。作不到这一点,《谏逐客书》就只能是一堆华丽的文字垃圾。李斯才不在乎后世会有多少人来读他的《谏逐客书》,有多少学者为《谏逐客书》正义注疏,有多少学子对《谏逐客书》逐字解读。他眼中的读者只有一个——嬴政。
所谓工夫在诗外。别看李斯写《谏逐客书》之时,援笔立就,一气呵成,但他在文本之外下的工夫,蒙恬却并不能知道。也许,在李斯预感到宗室将对外客不利之时,他就已经开始构思这篇文章了。当他象布卢姆一样,在咸阳街头踌躇徘徊时,脑海里盘旋的还是这篇文章;在放逐的路上,他也没有停止过这篇文章的酝酿。用如此长时间来构思,李斯显然不是在斟酌词句,而是别有考虑。
首先,他要摸准嬴政的想法,站在嬴政的角度考虑问题,分析他的处境,判断他的立场,然后对症下药,务求斯人不言,言必有中。《谏逐客书》不出则已,一出便要正中嬴政的下怀,而不是下阴。
其次,同样重要的是,李斯要确立自己的写作姿态,给自己定位。在他面前有两个失败的先例,足以令他汲取教训。说起来,这两个失败先例的主人公,还都是李斯有些渊源:一是同为楚人的屈原,一是师兄韩非。
屈原见逐,作离骚。韩非不用,写孤愤。虽说屈原是怨而哀,韩非是怨而愤,但终究都是在怨。李斯也是有资格怨的,他无辜遭到驱逐,的确是受了委屈,而且委屈还不小。屈原是贵族,可以怨而哀;韩非是公子,可以怨而愤;李斯身份虽不比这两人,但至少也可以怨而悲嘛。而如果照这个定位写下去,我们不难想见,《谏逐客书》就将是另外一副面目:我李斯是怎样的劳苦功高,和大王共度过多少君臣和睦的甜蜜时光,如今受到宗室的陷害,命运如何的不公,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放逐的路上多少辛酸,同行的外客多么凄惨,再加入几个老人和小孩的行状特写……诸如此类,这般等等。
没有人说这样写不行,但从屈原和韩非的遭遇可以看出,哀怨的姿态并不能解决问题。通常来说,怨妇甚至比泼妇更加可怕。泼妇是不会讲理,怨妇是不肯讲理。没有人愿意做出怨气的筒,更别说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了。再者,嬴政并非普通的君王,他能干出囊扑两弟、囚禁母后这样的事来,显见绝非可以动之以情之人。对付嬴政,必须晓之以理。于是我们看到,在《谏逐客书》里,李斯跳出了个人情绪的小格局,也跳出了围观他写字的外客们集体营造的悲伤气场,始终保持着冷静和克制,站在旁观公允的角度书写谏议,只字不提个人的冤屈、外客的凄凉。在他的文章里,只有血,没有泪。
很快就要面见嬴政,李斯有必要先提前了解一下嬴政对《谏逐客书》的反应,于是问蒙恬道:“大王读谏书时,你可曾陪侍在大王之侧?”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官;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官,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民人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者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士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这便是千古流传的名篇《谏逐客书》,历代文选皆恭敬收录,不敢遗漏。今日读此文,虽已有诸多隔膜,犹能为其所感所动。嬴政乃当局者,体会最为深切,读罢斯文,击节赞叹,唏嘘再三,叹曰:“嗟乎,倘无此书,寡人之过,将葬送秦国也。”
第三卷 我坚持我的风格,我活在我的世界 第一百七十七章 召回咸阳
且说嬴政读罢《谏逐客书》,幡然醒悟,当即命蒙恬火速追回李斯。蒙恬年轻力盛,一路狂奔,追至骊邑,终于赶上李斯。众人见蒙恬去而复返,无不喜动颜色,以为救星降临,然而很快他们的心便又重归冰凉。但听蒙恬道:“奉大王之令,召客卿大人回咸阳。”
李斯指着众外客问道,他们呢?蒙恬答道,暂且待命原地。
众人见只召李斯一人,皆泣道:“愿先生勿弃我等。”
李斯独蒙嬴政宠召,并无欣喜。他知道,嬴政虽然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却并没有下定决心纠正这个错误。象逐客令如此重大的决策,酝酿长久,天下震动,突然间要断然推翻,的确需要再多一些的理由,再大一些的勇气。嬴政召回他,显然不是打算将他官复原职,而是要当面听他的意见。众人哪里懂得这些,他们满以为嬴政是要单单赦免李斯的,他们就象一群迷途的羔羊,看见头羊离去,免不了惊慌害怕,惶恐不安。李斯安慰众人道:“诸君还请安心。大王召李斯,非为弃诸君不顾而独留李斯也,实欲面听李斯陈辞,然后定其行止。李斯与诸君同为外客,休戚相关,此回咸阳,必力争于大王之前。李斯能留,则诸君必能留。倘大王不能留诸君,也断无独留李斯之理。”众人将信将疑,却也无可奈何,只得目送李斯和蒙恬一同远去。
尽管《谏逐客书》没有立刻达到废除逐客令的效果,但毕竟为李斯争取到了和嬴政面谈的机会,仅从这个角度来说,《谏逐客书》便已经取得了成功,没有白写。
于是有问,《谏逐客书》为什么能够成功?或曰《谏逐客书》如何优美,如何雄辩,如何层层递进,如何有理有据,如何无愧于千古奇文,是以打动嬴政。窃以为,未必尽然。
自古文章圣手代不乏人,以下三位,均堪称笔夺造化、文惊鬼神,然而当他们以文章或自荐或劝谏时,却劳而无功。陈思王植先后上《求自试表》和《陈审举表》,行文凄厉郁苦,读来泫然出涕,结果泥牛入海,终生不得见用。李白呈《与韩荆州朝宗书》,吞吐云电,气势超绝,结果对牛弹琴,不闻下文,韩愈上《论佛骨表》,激昂慷慨,文理斐然,结果唐宪宗龙颜大怒,险些将他加以极刑。
此三人之不能得意者,非为文章作得不好。陈思王植不能见用,盖因文帝遗言在前,明帝忌惮在后也。李白不得志,只能怪韩朝宗乃庸碌之辈,空负荐士盛名,实则叶公好龙。韩愈遭贬,则在于唐宪宗对佛所持之态度: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当然,诸葛亮不在我们的谈论之列,他和以上三人没有可比性。即便诸葛亮是个半文盲,把给刘禅看的《出师表》写成这样:“老子吃饱饭撑的,就是要出兵攻打魏国,你待怎么的?”想来刘禅也是只好点头同意的。
可见,文章虽好,还要对方喜欢。譬如女人,倘她先已动心,则一言挑之,足以交情通体,中夜相从。倘她心无此念,纵文赋锦绣,动辄万言,却也只能是使君有意,罗敷无情。君不见,无业游民司马相如,家徒四壁,仅凭弄琴传音,便惹得卓文君午夜亡奔,投怀送抱,羡煞个人!君不见,陆游休妻唐婉,多年后于沈园重逢,人唐婉离开他后,过得更好,美貌依旧,身边又有新的夫君——赵士程相伴。赵士程乃皇家后裔,自然非仕途落魄的陆游所能比。红酥手,黄藤酒,眉梢眼角诉风流,可叹对面非陆游,悔青个肠!该,该,该。沈园相见一年之后,唐婉香消玉碎,承认吧陆游,这个噩耗让你feelmuchbetter。
第三卷 我坚持我的风格,我活在我的世界 第一百七十九章 潜台词
蒙恬虽为将门之后,却自幼嗜读经书,喜好文学,李斯一篇《谏逐客书》,看得他荡气回肠。在回咸阳的路上,蒙恬由衷赞道:“先生之笔,有如天半游龙,非人间所有。此谏书必可流传久远,为后世垂范。”
听完蒙恬的夸奖,李斯面色依然严峻。对李斯来说,把《谏逐客书》写好并不难,他一不小心就把《谏逐客书》写成了千古名作。难的是,要让《谏逐客书》达成它的使命——改变嬴政的决定,挽救他的命运,也挽救那些外客们的命运。作不到这一点,《谏逐客书》就只能是一堆华丽的文字垃圾。李斯才不在乎后世会有多少人来读他的《谏逐客书》,有多少学者为《谏逐客书》正义注疏,有多少学子对《谏逐客书》逐字解读。他眼中的读者只有一个——嬴政。
所谓工夫在诗外。别看李斯写《谏逐客书》之时,援笔立就,一气呵成,但他在文本之外下的工夫,蒙恬却并不能知道。也许,在李斯预感到宗室将对外客不利之时,他就已经开始构思这篇文章了。当他象布卢姆一样,在咸阳街头踌躇徘徊时,脑海里盘旋的还是这篇文章;在放逐的路上,他也没有停止过这篇文章的酝酿。用如此长时间来构思,李斯显然不是在斟酌词句,而是别有考虑。
首先,他要摸准嬴政的想法,站在嬴政的角度考虑问题,分析他的处境,判断他的立场,然后对症下药,务求斯人不言,言必有中。《谏逐客书》不出则已,一出便要正中嬴政的下怀,而不是下阴。
其次,同样重要的是,李斯要确立自己的写作姿态,给自己定位。在他面前有两个失败的先例,足以令他汲取教训。说起来,这两个失败先例的主人公,还都是李斯有些渊源:一是同为楚人的屈原,一是师兄韩非。
屈原见逐,作离骚。韩非不用,写孤愤。虽说屈原是怨而哀,韩非是怨而愤,但终究都是在怨。李斯也是有资格怨的,他无辜遭到驱逐,的确是受了委屈,而且委屈还不小。屈原是贵族,可以怨而哀;韩非是公子,可以怨而愤;李斯身份虽不比这两人,但至少也可以怨而悲嘛。而如果照这个定位写下去,我们不难想见,《谏逐客书》就将是另外一副面目:我李斯是怎样的劳苦功高,和大王共度过多少君臣和睦的甜蜜时光,如今受到宗室的陷害,命运如何的不公,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放逐的路上多少辛酸,同行的外客多么凄惨,再加入几个老人和小孩的行状特写……诸如此类,这般等等。
没有人说这样写不行,但从屈原和韩非的遭遇可以看出,哀怨的姿态并不能解决问题。通常来说,怨妇甚至比泼妇更加可怕。泼妇是不会讲理,怨妇是不肯讲理。没有人愿意做出怨气的筒,更别说是高高在上的君王了。再者,嬴政并非普通的君王,他能干出囊扑两弟、囚禁母后这样的事来,显见绝非可以动之以情之人。对付嬴政,必须晓之以理。于是我们看到,在《谏逐客书》里,李斯跳出了个人情绪的小格局,也跳出了围观他写字的外客们集体营造的悲伤气场,始终保持着冷静和克制,站在旁观公允的角度书写谏议,只字不提个人的冤屈、外客的凄凉。在他的文章里,只有血,没有泪。
很快就要面见嬴政,李斯有必要先提前了解一下嬴政对《谏逐客书》的反应,于是问蒙恬道:“大王读谏书时,你可曾陪侍在大王之侧?”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