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下 刘琦之难 制度改革
作者:天豪 更新:2021-11-25 11:07
刘备一听刘琦求见,立刻向众人告辞道:“备有些事情需要处理,诸位将士自便。孔明这里你招待一下。灵风,我们去看看。”
“哦”罗灵风应了一声,就跟着刘备向大厅走去。
一入大厅,就见一个面色苍白,酒色过度的白衣俊公子,在厅中焦急的走来走去。
那人见了刘备急忙上前泣声呼道:“叔父救我,叔父救我!”
刘备听的是一头雾水,连忙问道:“贤侄此话怎讲?”
刘琦泣声答道:“家父生命垂危,已经命悬一线。可继母却趁此时,多方加害与我,处处将吾自与死地,前日,更是派了刺客前来刺杀在下。还好当时文聘将军正好路过,救了我一命。现今继母、蔡冒等人与琦,已经事同水火。吾性命只在旦夕之间,望叔父看在惜日琦劝说父亲大人与叔父结盟的份上,怜而救之。”
刘备淡然道:“惜日备落魄之时,的确有赖与贤侄一力相助。本贤侄落难,备不该袖手旁观。可是此事乃贤侄家事,备要是管上太多,那就会惹人非议,说备意图荆州。到那时被岂不背上不义之名。”
刘琦苦涩的笑道:“叔父说的也是,琦岂能坏了叔父的一身清誉。”说到这里刘琦仰天长叹:“莫非当真是天要亡我刘琦乎?”
刘备笑道:“贤侄勿忧,备无计,并不是代表备帐下军师无计。你可将现在的壮况告之备的首席军师,罗麟。”
刘琦大喜,恭敬的拜道:“久闻先生大名,请赐琦一计,得以保身。”
罗灵风面色一整,严肃的说:“此家事,麟本不愿过问。可是大公子与我军有大恩。知恩岂能忘报?如果公子觉得可以信的过麟和主公的话,便可将荆州的情况告之我等。”
刘琦再次行礼道:“先生放心,今日上不至天,下不到地。计出君口,入琦之耳。绝对不会给外人知晓。先生可以安心。”
当下,刘琦就将荆州的具体情况说了一便。
罗灵风听后无语了,这刘琦可不是一般的白痴。罗灵风给他的定义就是比阿斗还傻,阿斗最起码在司马昭手上还懂得一些自保。而刘琦却是一点自保能力也没有。到现在为止他手中是一点实力也没有。唯一可以信任的就只有文聘一人。
不过,罗灵风知道文聘根本就不愿意加入刘琦的阵营。只是由于无意中救了刘琦,破坏了蔡冒的计划,才不得不加入到刘琦的阵营中。
现在襄樊的的士兵全部在蔡冒的手上,文聘的两千不太可靠的士兵,根本就不可能是蔡冒的对手。
罗灵风冷静的将消息在脑中过滤了一边,说道:“襄樊一地,已经在蔡冒的掌控之中。大公子只要身在襄樊,就逃不开蔡冒的毒手。为今之计,只有趁着刘荆州还有判断能力的时候,学习公子重耳离开襄樊危险之地。自行发展势力,以策万全。”
刘琦点了点头,又问:“那依先生之见,何地最为适合?”
罗灵风伸出两个指头比划道:“有两处。一处为江夏,江夏太守黄祖早亡,江夏正缺能人守御,公子可以上言要求镇守江夏。二处是上庸,上庸虽然人少城低,但是与我军汉中相连,只要一出事端,我军便可出汉中之兵救之。”
刘琦豁然开朗,大悟道:“谢先生指点,琦立刻就回襄阳求父亲大人,将我调至上庸。”
送走了刘琦。罗灵风等人又至堂中与众人一起结束了这次宴会。
回府的路上,罗灵风将刘琦一事,告诉了诸葛亮。
诸葛亮笑道:“真乃天助我也!有刘琦守在上庸,我就日后遍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荆州。不过我军自从徐州开始,连年征战。百姓虽不至于苦不堪言,但也有诸多怨言。三年之内,绝对不可再起战斗。”
罗灵风同意的点了点头,道:“三年,在这三年中,曹操和孙策也应该不会妄动刀戈。孙家和我军一样,定六郡,平交州,战南越。也使他们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大大的减弱。三年之内,也无能力在战。曹操现在正在深入乌恒腹地,就算会胜利,也定是惨胜。三年以内,恐怕也没有这个实力分兵南下。”
“是啊”诸葛亮感慨道:“三年时间也许够用了,可是亮这几日心中正为改革一事而烦忧。大汉的军制政策利弊相差太大了,非常不利于修养生息。亮苦思良久,也不得一法。”
罗灵风一听,也明白了诸葛亮心中的担忧。
东汉王朝在统治上沿用了许多西汉的方针与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调整与改革,使之更加适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在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同时造纸术也作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流传至今。东汉王朝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制陶业的发展,它使中国彻底脱离了青铜时代的材料束缚,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有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
不过,综合起来看,西汉的科技进步无论是其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明显占优势;从哲学上看,东汉王充的《论衡》是一大杰出成就,西汉时期主要从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确立了儒学在国家政权中的统治地位,从正统的儒述来讲,在当时是具有其先进性的,但东汉时期的儒学电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谶纬之学风行,也就是宣扬天命皇权的思想,把阴阳五行同儒家伦理附会在一起,让儒学带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这为以后东汉时期豪强地方起兵割据称雄作了思想工具的准备,从哲学史角度来讲,就并非好事,至少它这种谶纬之学搞乱了人们的思想、禁锢了人民的思维,从发展的意义上讲应该视为一种倒退;另外,就在西汉末东汉初,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时候道教开始形成,对后世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显而易见是属于负面的,因此,从文化上讲,东汉有进步,但总体上却属于倒退。
一个人思想、思维被禁锢以后,就很难在发展壮大起来。
清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清朝尽管取得了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它的发展并未逾越中国传统封建专制主义体制的轨道。经济上,仍然以农立国;文化思想上,提倡封建纲常礼教,屡兴*;对外关系上长期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因此,与同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形势相比,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则相形见绌,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先进潮流,并且正在拉开越来越大的距离。
清朝就是因为禁锢的人是思想,闭关自守。国中科技跟不上,才有了后来八国联军侵华一事。
东汉时期豪强大地方势力的膨胀是这一时期政治上的显着特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又恰恰是东汉统治者在政策上调整的结果,比如度田制度假民公田、再比如选官上的“阀阅”制度和累世公卿就恰恰是社会倒退反映,它直接造成了政治上的腐朽和黑暗,并最终酿成了“党锢”之祸,直接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因此,从政策上讲,虽然东汉统治阶级主观上想加强皇权,而实际上却削弱了皇权。
皇权一弱,自然就有野心家从中作梗,从而也会导致混乱。也正是这种原因使得历代的皇帝都非常的忌讳功臣。
罗灵风脸色一变,他终于想到了要点。他向来不喜欢从政,自己所提的建议都是一些利民而实用的,没有注意到上方的权力。也就根本没有想到那么多。
诸葛亮一个成长在儒家为尊的世界中。居然能想的这么透彻,看的那么长远。的确是厉害。
罗灵风由衷的佩服道:“孔明兄大才,吾远不及也。”
次日,清晨,罗灵风一早便快速的赶往府衙议事厅。在诸葛亮的提醒下,罗灵风几乎是彻夜未眠。
他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政策前后都做了一番总结,最后的出来的最好的政策就是唐太宗的三省六部制。这个政策也一直沿用到了清朝。
罗灵风一入议事厅,就见刘备一人正在处理公务。对于刘备这以身作则的行为罗灵风也是很佩服的。
刘备见了罗灵风立刻指着一旁的凳子道:“灵风一来,定然有事情发生,坐下来慢慢谈。”
罗灵风行礼道:“麟作晚得孔明指点,发现了大汉的制度政策有许多弊端。灵风彻夜苦思,根据贤相萧何的治世政策,在加以改良,形成了一套利国利民的的政策。特来向主公请示。”
刘备双眼一亮,急道:“灵风又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想法,说来听听。”
罗灵风看向刘备道:“众所周知,我军一地狭长,由上至下,地域极广,却不稠密。不好管束。”
刘备点了点头,示意罗灵风继续说下去。
罗灵风道:“麟的想法是将我军的所有土地设定一个完整的体制,简称‘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刘备不解。
罗灵风继续说道:“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麟这三省六部制是根据大汉的管制改良的。……这样既便于集思广议,又使之互相牵制,从而避免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最主要的就是大大的增加了中央集权,绝对不会出现大权旁落的现象。”
刘备双眼暴出精光,立刻下令道:“来人,请田军师、徐军师、诸葛军师、庞军师、陈事中(陈群)、法功曹、陈功曹(陈登)、张长史放下手中一切事物,速速前来议事。”
不一会儿,众人皆至,人人额上都溢出了一丝细汗。
刘备将三省六部制一说,众人不约而同的以看怪物的眼神望着罗灵风,仿佛他就是一个灭绝了数千年的恐龙一般。
刘备问道:“灵风的这个提议你们认为可行否?”
诸葛亮有些激动的说:“怎么不可行,这样的完整的制度就算是治理天下也不是问题,更何况是我军的三州之地。”
田丰担忧的说:“我怕这样大势改革会引来非议?毕竟献帝还在。”
庞统摇头道:“这有什么关系,以曹操的智慧不会做出如此不智之事。现在天下大局以定,三分之势已经再所难免,曹操在短时间内绝对不会与我军为敌。而这个制度可以使主公,坐在大堂中,就可治理领地中的所有事物,知道领地中的一切动向。大大加强的处理事情的效率。”
“庞军师说的没错”马良接口道:“这三省六部制几乎可以杜绝领地中的不法官员的为非作歹。有工部在,可以让百姓更加了解官员。从而‘官民一体’民心所向。”
陈群也点头同意:“有了这个政策,以后的事情就可以有条不紊,不用今天干这个,明日干那个。象只无头苍蝇一样,没有头绪。”
陈登沉思了一下,也点头同意了这个政策。
罗灵风对着田丰道:“元浩是担心‘枪打出头鸟’吧?现天下已经到了三雄争风的时刻,根本不用在意这些。要是还在前几年的群雄逐鹿的话,只要曹操的诏书一下,说我们私自改动大汉军制,有谋反之嫌。那我军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后果就会向袁术一样,遭众诸侯围攻。而现在不同,能从众诸侯中脱颖而出的,必定不是简单之辈。不会在去响应曹操的号召,增强曹操的威势。麟认为非常之时,就应当行非常之事。只要我军强大,汉室就可复兴,只要我军民心所向,就有力量去了曹孙争雄。而三省六部制确实可以让我军上下焕然一新,从而达到这个目的。”
田丰被说服了,笑道:“灵风所言甚是,是丰过于迂腐了。”
刘备也被罗灵风的一番话说的热血沸腾,光复汉室是他一身的梦想。眼看梦想渐进,其豪气焕发的下令道:“既然众先生都认为三省六部制可行,那此事就由灵风全权处理。”
就这样三省六部制被定了下来。
中书省由田丰掌管,是中枢决策和最高出令机关。负责指示起草诏令及下行文书,并送交门下省审核、副署,付诸施行。
门下省由刘备军中政务第一的诸葛亮、冷静稳重的徐庶共同管理,其主要负责纠正军政得失和审阅各种上政令,提出供刘备裁决的意见,因而起着刘备的参谋作用。
尚书省为最高行政管理机关,权利极为旁大。省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更是为刘备军军中的总体实力。在罗灵风的强硬坚持下,由刘备亲自掌管。
吏部,管理军中文官的任免、升降、考核、赏罚。由耿直不慕利禄,人又非常精明的简雍来管理。
户部,管理军中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这这个职位自然只有罗灵风的小舅子麋竺最为适合。
礼部,管理军中礼仪、教育、外交。由头脑灵活,口才极佳,礼节到位的马良负责。
兵部,管理军中武官任免、升降、赏罚、考核与军事行政。由样样精通的罗灵风掌管。
刑部,管理军中司法行政、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罗灵风想到了庞统的耒阳理事一事,就将这最麻烦的位子让他来当。本来他还不愿,但是在罗灵风的美酒攻击下,不到片刻就缴枪投降。乖乖的坐在刑部大堂上。
工部管理全国农林水利、工程营建及工匠管理。这个部门比较繁杂就由陈群和马均共同管理。
六部分理各种征政事务,互相监督。
这日,罗灵风走入议事厅,打算将自己审核处理过的军务上缴。不料一入议事厅就听见张飞那粗旷的咆叫声传来:“羌族算个什么东西,居然这么放肆。大哥你让老张领一军,给那些无知的羌族一个教训。”
罗灵风看了一旁的皱着眉头马良,就猜到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马良在三个月前,出使羌族。现在马良这副苦着脸的模样,一定就是在羌族吃了鳖,同盟一事搞杂了。
罗灵风问道:“是不是羌族不愿意与我们同盟?”
马良点了点头,一脸的无奈,“现在羌族根本就不愿意相信我们。如果不是看在马老将军的面子上,可能连面都不和我们见。据马老将军所言,羌族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然绝对不可能对我们这么无理。”
罗灵风暗自沉吟了一会儿,道:“主公,让麟亲自去羌族试试?”
“哦”罗灵风应了一声,就跟着刘备向大厅走去。
一入大厅,就见一个面色苍白,酒色过度的白衣俊公子,在厅中焦急的走来走去。
那人见了刘备急忙上前泣声呼道:“叔父救我,叔父救我!”
刘备听的是一头雾水,连忙问道:“贤侄此话怎讲?”
刘琦泣声答道:“家父生命垂危,已经命悬一线。可继母却趁此时,多方加害与我,处处将吾自与死地,前日,更是派了刺客前来刺杀在下。还好当时文聘将军正好路过,救了我一命。现今继母、蔡冒等人与琦,已经事同水火。吾性命只在旦夕之间,望叔父看在惜日琦劝说父亲大人与叔父结盟的份上,怜而救之。”
刘备淡然道:“惜日备落魄之时,的确有赖与贤侄一力相助。本贤侄落难,备不该袖手旁观。可是此事乃贤侄家事,备要是管上太多,那就会惹人非议,说备意图荆州。到那时被岂不背上不义之名。”
刘琦苦涩的笑道:“叔父说的也是,琦岂能坏了叔父的一身清誉。”说到这里刘琦仰天长叹:“莫非当真是天要亡我刘琦乎?”
刘备笑道:“贤侄勿忧,备无计,并不是代表备帐下军师无计。你可将现在的壮况告之备的首席军师,罗麟。”
刘琦大喜,恭敬的拜道:“久闻先生大名,请赐琦一计,得以保身。”
罗灵风面色一整,严肃的说:“此家事,麟本不愿过问。可是大公子与我军有大恩。知恩岂能忘报?如果公子觉得可以信的过麟和主公的话,便可将荆州的情况告之我等。”
刘琦再次行礼道:“先生放心,今日上不至天,下不到地。计出君口,入琦之耳。绝对不会给外人知晓。先生可以安心。”
当下,刘琦就将荆州的具体情况说了一便。
罗灵风听后无语了,这刘琦可不是一般的白痴。罗灵风给他的定义就是比阿斗还傻,阿斗最起码在司马昭手上还懂得一些自保。而刘琦却是一点自保能力也没有。到现在为止他手中是一点实力也没有。唯一可以信任的就只有文聘一人。
不过,罗灵风知道文聘根本就不愿意加入刘琦的阵营。只是由于无意中救了刘琦,破坏了蔡冒的计划,才不得不加入到刘琦的阵营中。
现在襄樊的的士兵全部在蔡冒的手上,文聘的两千不太可靠的士兵,根本就不可能是蔡冒的对手。
罗灵风冷静的将消息在脑中过滤了一边,说道:“襄樊一地,已经在蔡冒的掌控之中。大公子只要身在襄樊,就逃不开蔡冒的毒手。为今之计,只有趁着刘荆州还有判断能力的时候,学习公子重耳离开襄樊危险之地。自行发展势力,以策万全。”
刘琦点了点头,又问:“那依先生之见,何地最为适合?”
罗灵风伸出两个指头比划道:“有两处。一处为江夏,江夏太守黄祖早亡,江夏正缺能人守御,公子可以上言要求镇守江夏。二处是上庸,上庸虽然人少城低,但是与我军汉中相连,只要一出事端,我军便可出汉中之兵救之。”
刘琦豁然开朗,大悟道:“谢先生指点,琦立刻就回襄阳求父亲大人,将我调至上庸。”
送走了刘琦。罗灵风等人又至堂中与众人一起结束了这次宴会。
回府的路上,罗灵风将刘琦一事,告诉了诸葛亮。
诸葛亮笑道:“真乃天助我也!有刘琦守在上庸,我就日后遍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荆州。不过我军自从徐州开始,连年征战。百姓虽不至于苦不堪言,但也有诸多怨言。三年之内,绝对不可再起战斗。”
罗灵风同意的点了点头,道:“三年,在这三年中,曹操和孙策也应该不会妄动刀戈。孙家和我军一样,定六郡,平交州,战南越。也使他们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大大的减弱。三年之内,也无能力在战。曹操现在正在深入乌恒腹地,就算会胜利,也定是惨胜。三年以内,恐怕也没有这个实力分兵南下。”
“是啊”诸葛亮感慨道:“三年时间也许够用了,可是亮这几日心中正为改革一事而烦忧。大汉的军制政策利弊相差太大了,非常不利于修养生息。亮苦思良久,也不得一法。”
罗灵风一听,也明白了诸葛亮心中的担忧。
东汉王朝在统治上沿用了许多西汉的方针与政策,而且在一些方面做了调整与改革,使之更加适于当时的社会状况。在东汉前期,政权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势力的融和,使国家趋于稳定。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超过了西汉的水平。公元105年,蔡伦在前人的基础上改造了纸张的制造技术,使我国的文字记录方式脱离了使用竹简的时代,同时造纸术也作为我们熟悉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而流传至今。东汉王朝对后世的另外一项贡献是制陶业的发展,它使中国彻底脱离了青铜时代的材料束缚,把一些以前为豪门贵族专有的用品带入了寻常百姓家。
不过,综合起来看,西汉的科技进步无论是其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明显占优势;从哲学上看,东汉王充的《论衡》是一大杰出成就,西汉时期主要从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确立了儒学在国家政权中的统治地位,从正统的儒述来讲,在当时是具有其先进性的,但东汉时期的儒学电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谶纬之学风行,也就是宣扬天命皇权的思想,把阴阳五行同儒家伦理附会在一起,让儒学带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这为以后东汉时期豪强地方起兵割据称雄作了思想工具的准备,从哲学史角度来讲,就并非好事,至少它这种谶纬之学搞乱了人们的思想、禁锢了人民的思维,从发展的意义上讲应该视为一种倒退;另外,就在西汉末东汉初,佛教传入中国,东汉时候道教开始形成,对后世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显而易见是属于负面的,因此,从文化上讲,东汉有进步,但总体上却属于倒退。
一个人思想、思维被禁锢以后,就很难在发展壮大起来。
清朝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清朝尽管取得了这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它的发展并未逾越中国传统封建专制主义体制的轨道。经济上,仍然以农立国;文化思想上,提倡封建纲常礼教,屡兴*;对外关系上长期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因此,与同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形势相比,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则相形见绌,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先进潮流,并且正在拉开越来越大的距离。
清朝就是因为禁锢的人是思想,闭关自守。国中科技跟不上,才有了后来八国联军侵华一事。
东汉时期豪强大地方势力的膨胀是这一时期政治上的显着特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又恰恰是东汉统治者在政策上调整的结果,比如度田制度假民公田、再比如选官上的“阀阅”制度和累世公卿就恰恰是社会倒退反映,它直接造成了政治上的腐朽和黑暗,并最终酿成了“党锢”之祸,直接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因此,从政策上讲,虽然东汉统治阶级主观上想加强皇权,而实际上却削弱了皇权。
皇权一弱,自然就有野心家从中作梗,从而也会导致混乱。也正是这种原因使得历代的皇帝都非常的忌讳功臣。
罗灵风脸色一变,他终于想到了要点。他向来不喜欢从政,自己所提的建议都是一些利民而实用的,没有注意到上方的权力。也就根本没有想到那么多。
诸葛亮一个成长在儒家为尊的世界中。居然能想的这么透彻,看的那么长远。的确是厉害。
罗灵风由衷的佩服道:“孔明兄大才,吾远不及也。”
次日,清晨,罗灵风一早便快速的赶往府衙议事厅。在诸葛亮的提醒下,罗灵风几乎是彻夜未眠。
他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政策前后都做了一番总结,最后的出来的最好的政策就是唐太宗的三省六部制。这个政策也一直沿用到了清朝。
罗灵风一入议事厅,就见刘备一人正在处理公务。对于刘备这以身作则的行为罗灵风也是很佩服的。
刘备见了罗灵风立刻指着一旁的凳子道:“灵风一来,定然有事情发生,坐下来慢慢谈。”
罗灵风行礼道:“麟作晚得孔明指点,发现了大汉的制度政策有许多弊端。灵风彻夜苦思,根据贤相萧何的治世政策,在加以改良,形成了一套利国利民的的政策。特来向主公请示。”
刘备双眼一亮,急道:“灵风又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想法,说来听听。”
罗灵风看向刘备道:“众所周知,我军一地狭长,由上至下,地域极广,却不稠密。不好管束。”
刘备点了点头,示意罗灵风继续说下去。
罗灵风道:“麟的想法是将我军的所有土地设定一个完整的体制,简称‘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刘备不解。
罗灵风继续说道:“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麟这三省六部制是根据大汉的管制改良的。……这样既便于集思广议,又使之互相牵制,从而避免出现权臣专权的局面。最主要的就是大大的增加了中央集权,绝对不会出现大权旁落的现象。”
刘备双眼暴出精光,立刻下令道:“来人,请田军师、徐军师、诸葛军师、庞军师、陈事中(陈群)、法功曹、陈功曹(陈登)、张长史放下手中一切事物,速速前来议事。”
不一会儿,众人皆至,人人额上都溢出了一丝细汗。
刘备将三省六部制一说,众人不约而同的以看怪物的眼神望着罗灵风,仿佛他就是一个灭绝了数千年的恐龙一般。
刘备问道:“灵风的这个提议你们认为可行否?”
诸葛亮有些激动的说:“怎么不可行,这样的完整的制度就算是治理天下也不是问题,更何况是我军的三州之地。”
田丰担忧的说:“我怕这样大势改革会引来非议?毕竟献帝还在。”
庞统摇头道:“这有什么关系,以曹操的智慧不会做出如此不智之事。现在天下大局以定,三分之势已经再所难免,曹操在短时间内绝对不会与我军为敌。而这个制度可以使主公,坐在大堂中,就可治理领地中的所有事物,知道领地中的一切动向。大大加强的处理事情的效率。”
“庞军师说的没错”马良接口道:“这三省六部制几乎可以杜绝领地中的不法官员的为非作歹。有工部在,可以让百姓更加了解官员。从而‘官民一体’民心所向。”
陈群也点头同意:“有了这个政策,以后的事情就可以有条不紊,不用今天干这个,明日干那个。象只无头苍蝇一样,没有头绪。”
陈登沉思了一下,也点头同意了这个政策。
罗灵风对着田丰道:“元浩是担心‘枪打出头鸟’吧?现天下已经到了三雄争风的时刻,根本不用在意这些。要是还在前几年的群雄逐鹿的话,只要曹操的诏书一下,说我们私自改动大汉军制,有谋反之嫌。那我军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后果就会向袁术一样,遭众诸侯围攻。而现在不同,能从众诸侯中脱颖而出的,必定不是简单之辈。不会在去响应曹操的号召,增强曹操的威势。麟认为非常之时,就应当行非常之事。只要我军强大,汉室就可复兴,只要我军民心所向,就有力量去了曹孙争雄。而三省六部制确实可以让我军上下焕然一新,从而达到这个目的。”
田丰被说服了,笑道:“灵风所言甚是,是丰过于迂腐了。”
刘备也被罗灵风的一番话说的热血沸腾,光复汉室是他一身的梦想。眼看梦想渐进,其豪气焕发的下令道:“既然众先生都认为三省六部制可行,那此事就由灵风全权处理。”
就这样三省六部制被定了下来。
中书省由田丰掌管,是中枢决策和最高出令机关。负责指示起草诏令及下行文书,并送交门下省审核、副署,付诸施行。
门下省由刘备军中政务第一的诸葛亮、冷静稳重的徐庶共同管理,其主要负责纠正军政得失和审阅各种上政令,提出供刘备裁决的意见,因而起着刘备的参谋作用。
尚书省为最高行政管理机关,权利极为旁大。省下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更是为刘备军军中的总体实力。在罗灵风的强硬坚持下,由刘备亲自掌管。
吏部,管理军中文官的任免、升降、考核、赏罚。由耿直不慕利禄,人又非常精明的简雍来管理。
户部,管理军中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这这个职位自然只有罗灵风的小舅子麋竺最为适合。
礼部,管理军中礼仪、教育、外交。由头脑灵活,口才极佳,礼节到位的马良负责。
兵部,管理军中武官任免、升降、赏罚、考核与军事行政。由样样精通的罗灵风掌管。
刑部,管理军中司法行政、参与重大案件的审理。罗灵风想到了庞统的耒阳理事一事,就将这最麻烦的位子让他来当。本来他还不愿,但是在罗灵风的美酒攻击下,不到片刻就缴枪投降。乖乖的坐在刑部大堂上。
工部管理全国农林水利、工程营建及工匠管理。这个部门比较繁杂就由陈群和马均共同管理。
六部分理各种征政事务,互相监督。
这日,罗灵风走入议事厅,打算将自己审核处理过的军务上缴。不料一入议事厅就听见张飞那粗旷的咆叫声传来:“羌族算个什么东西,居然这么放肆。大哥你让老张领一军,给那些无知的羌族一个教训。”
罗灵风看了一旁的皱着眉头马良,就猜到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马良在三个月前,出使羌族。现在马良这副苦着脸的模样,一定就是在羌族吃了鳖,同盟一事搞杂了。
罗灵风问道:“是不是羌族不愿意与我们同盟?”
马良点了点头,一脸的无奈,“现在羌族根本就不愿意相信我们。如果不是看在马老将军的面子上,可能连面都不和我们见。据马老将军所言,羌族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不然绝对不可能对我们这么无理。”
罗灵风暗自沉吟了一会儿,道:“主公,让麟亲自去羌族试试?”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