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作者:紫衩恨 更新:2021-11-25 10:55
可湘军还是没有发起进攻的意思,他们一方面休整,一方面催促川军赶紧出川,顺江而下克宜昌攻武汉,到时候两路围攻武汉,必能一战而胜。
川军方面明度明智,一听说湘军在羊楼司有所进展,当即通电出兵正式援鄂,可援兵到现在还没出川境半步,那是他们听说直军援鄂,又停下脚步,只是发了通电,要求将宜昌划为自治市,由川军驻守。
宜昌是湖北的门户,陈云杰自然不愿让于川军,双方就在那里大打口水战,一方面说“宜昌自古归鄂”,另一方面则说“从长远发展看,宜昌当归川省为好”,又找出一堆地理学家、历史学家、人文学家发表意见。
至于驻于武穴的柳镜晓师,各方都非常重视,毕竟这支部队能打能拼,加入自己一方,必令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柳镜晓不得不开了三个招待所,分别招待三方的使者,这个允许柳镜晓的部队扩成一师一旅,那个同意柳镜晓的部队扩编成三个混成旅,军饷装备由他们负责就是。
柳镜晓还清楚自己有多少份量,一律置之不理,就是加紧训练部队。
这段时间又有一个好消息,司马勘的弟弟司马鸿带了一大批朱雀军校的毕业生来到了武穴投靠自己。
柳镜晓一问才知道,燕傲霜一听说柳镜晓在羊楼井一线和湘军接火,当即把这批毕业生派往湖北,她说“镜晓此役必有大作为,你们南下当不会错”,一听这话,柳镜晓不由又有些思念起了燕傲霜。
朱雀军校的毕业生这两届由于受禁卫军排挤,工作十分难找,上上届军校的毕业生主要随柳镜晓出关加入了定边军,这两届的毕业生却是连奉军的门路都走不通,除了少数人南下从军外,只好呆在北京坐吃山空,一听说老校友在湖北混出了模样,当即前来投奔。
柳镜晓原想把这上百名军官补入补训营,没想到会如此抢手,四个团长都抢着要人,一百多干部立即瓜分干尽。
这一仗,定边军时代的老干部伤亡太大,部队却扩大了建制,急需进行补充,虽然提拔了一部分人老兵和下层干部,但团长都觉得干部奇缺,至于鄂军来投的军官虽然为数不少,但团长们对他们还是不放心,另一方面,这些鄂军军官的素质,大伙儿也觉得不如定边军时代的老干部。
当然四个团长还有另外一层打算,现在第一师的四个步兵团,除了慕容雪海团是两营八连外,其余部队都是两营六连的建制,而标准建制的步兵团是三营十二连的编制,所以大有扩充的余地。
现在第一师如此吃香,四个团长都做着扩大兵力的美梦,但是扩成六连已经缺乏干部了,扩成十二连的话,干部恐怕打着灯笼都难找了。
不过柳镜晓对此也很支持,毕竟都是朱雀出身的,对于自己掌握部队大有好处。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高强度训练之后,柳镜晓又决定进行实战训练,一方面进行营级规模的对抗演练,另一方面武穴附近的土匪强人就遭遇了鱼池之殃。
他轮流派两个步兵连携带山地榴一连,再附上少许特种兵,到附近围剿土匪,第一师兵强马壮,装备精良,这些土匪哪里是对手,不是破寨全歼,就是闻风而逃,一时间鄂东土匪宣告绝迹。
武穴商民对柳镜晓的部队是愈发喜欢,一再要求柳镜晓留驻武穴。
柳镜晓倒没这个打算,海阔天空,武穴这个地方养不活他的部队,现在他是遍地大撒金钱雨,可真要长驻下去,就不能现在这样坐吃山空,这么多官兵,每天至少要七八万军饷,武穴这一带提供个一两个月好办,长久下去,难说啊!
所以柳镜晓也准备把全师押在一方身上,不过大局没有明朗之前,他绝不表态,整天就是:“好啊……不错……对,对,对……这个问题……我们慢慢解决……”,绝不说一句肯定的话。
武汉方面的形势也不明朗,湘军方面派了代表向陈云杰提出五点和平提议,这五点分别是:
(一)鄂南由湘军驻军,但县长由鄂省任命;
(二)鄂省支援湖南军费五百万元(实为战争赔款);
(三)同意南耀萧出任湖北督军,两湖巡阅使由丁重回任(这时候有陈云杰出任此职的说法,湖南方面以此表示反对);
(四)湘鄂直三方联合推选蒋书宾为湖北省长(此人是策动湘军援鄂的湖北失意军人,后为湖南方面成立的“湖北自治政府”总监,在湖北尚有人望 )
这四点要求,实际就是要求直湘瓜分湖北,但是陈云杰似乎突然失踪了,代表怎么也见不到他。
第五卷 第三十章 以水代兵
代表见不到口口声声爱好和平的陈云杰是正常的,陈副使一面放出和平的风声,另一方面,代表来汉前一天他视察前线阵地,当天又召集直系大将开会,把前线防务布置得滴水不漏,来汉第二天,刚好是海军第一舰队的战舰驶入长江抵达金口之时,他正忙着和海军的黄司令一起巡视江防。
而湖南代表只见到新任督军南萧耀,只答应了赔偿军费一百万元,其余条件都没有答应,事实上他并不想蒋书宾出任省长碍手碍脚。
当然了,陈副使并不是完全没有空闲,武汉市民和学生主动召开弭战国民大会,结果陈副使对一批记者大谈和平,私下却下令禁止开会。
王子春时代,武汉特别市政府对处理这一套很有经验,一时间警队四出,捕获湘方匪谍甚多,一律关入大牢,湘鄂战事之后又全部无罪放出。
实际上弭战国民大会与湘方毫无关系,湘方倒是策动湖北各界联合会函请陈副使,请他表明对湖北自治与湘鄂停战的态度,陈云杰均置之不理。
等一切布置妥当,陈云杰就露出他的真实面目来了,他改任张来福为前敌总指挥,下令扣留湖南方面代表,同时向湘方提出两个反条件:
(一)湘军完全退出湖北;
(二)湖南自行惩办战事祸首宋鹰扬、鲁荡平(此两为湖南一、二师的师长,主张援鄂最为积极)。
至于其余条件,陈云杰一律否决。
湖南代表事前得到风声,狂奔数百里窜回湘军防地,只有耳目不灵的一个代表为鄂方扣留,易恒赵在前线一听到直军翻脸的消息,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
八月十九日,湘军召开前敌会议,下层军官和士兵主动推举代表参加会议,一致要求兵进武汉,和直军生死相搏。
易恒赵,他心知事情已无挽回的余地,当即下达总攻击令,决定于二十二日向直军总攻击。
湘军下层官兵对于湘军顿兵于前线,师老无功,原来就是极度不满,再听到陈云杰的反条件,心知不能取胜,非但耗资数百万劳师近十万未得一丝一毫利益,而且因为惩处两师长的问题,湖南内战必然难免。
另一方面,鄂军一部在海军协助之下,朝嘉鱼一线的湘军进行反击。
这支鄂军是许英杰师,这个许英杰原来是鄂军的混成旅长,后因和直军有些不清不白的关系,被王子春撤职,陈云杰在武汉一下火车,立即叫道:“把英杰叫来!”
等见到许英杰,陈云杰不仅将他官复原职,还任命他为湖北陆军第二师的师长,让他收拢变兵。
许英杰很卖力气,他的威望又较蒙定国为高,所以大部分变兵还得投靠了他的部队,当即收拢两旅四团的兵力,在海军的支援向湘军左翼进攻。
至于前来支援的海军,则是黄阗厦的海军第一舰队,他事先没收陈云杰的钱,只是听说湘鄂战争爆发,便带几艘状态较为良好的军舰前来捞一把,陈云杰正担心湘军利用水上机动兵力,两人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至于报酬,陈云杰和南耀萧许诺此役过后,第一舰队可以在湖北驻兵舰数支,湖北省财政每个月补助五千元。
二十二日,湘军发起总攻击。总攻击前,湘军官兵订立“生死不退”的誓约,军官退缩不进,可由士兵擒而斩之,士兵退却,由军官阵前执法,所有旅长以上军官都要到火线督战。
直军方面,陈云杰亲自上火线督战,也组织有督战队的形式。
当日,双方在汀泗桥一线展开生死相搏,湘军开始颇有进展,后来被阻于直军的炮火之下。湖南督军易恒赵原本已经上了火车,准备折回长沙,一见战况不利,立即跳下火车,高呼一声,亲自组织了五百人的敢死队,每人镐赏二十块大洋,冒着炮火冲锋,锐不可挡,当即捅破直军阵地,夺得大炮四门。
直军见湘军如此豪勇,抵敌不住,被迫向后撤退,易恒赵一见战况稳定,才上了火车回长沙,准备调集援军参战。
湘军方面则是一鼓作气,继续向前进攻,直军方面也不示弱,双方用尽全力相搏,部队前仆后继,战场上炮火连天,弹丸四飞,双方从早上战至晚上,未得片刻休息,仍是战至最后一刻。
当夜,湘军故伎重施,以敢死队五百人,抄小道从汀泗桥侧翼出击,直军一时间没有防备,被打得手慌脚乱。
直军连连后退,所有参战的两旅一团兵力都受重创,尤其是程云鹗的直隶第一混成旅因战前就伤亡很大,这时候几乎崩溃,而张来福的直隶第四混成旅,张来福亲自督战,结果身负重伤,被抬下阵去,这时候陈云杰调动武汉后方的第三师一团兵力参战,才压住阵脚。
见到这种情况,湘军使用高处的开花炮队向直军轰击,直军终于支撑不住,退出汀泗桥一线,陈云杰闻讯,飞马奔来,逮住一个率部先撤的直军营长,然后亲自挥刀将其枭首,将他脑袋提在手中,大声叫道:“今日有敌无我,有我无敌,谁再敢后撤一步,以此为例!”
川军方面明度明智,一听说湘军在羊楼司有所进展,当即通电出兵正式援鄂,可援兵到现在还没出川境半步,那是他们听说直军援鄂,又停下脚步,只是发了通电,要求将宜昌划为自治市,由川军驻守。
宜昌是湖北的门户,陈云杰自然不愿让于川军,双方就在那里大打口水战,一方面说“宜昌自古归鄂”,另一方面则说“从长远发展看,宜昌当归川省为好”,又找出一堆地理学家、历史学家、人文学家发表意见。
至于驻于武穴的柳镜晓师,各方都非常重视,毕竟这支部队能打能拼,加入自己一方,必令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柳镜晓不得不开了三个招待所,分别招待三方的使者,这个允许柳镜晓的部队扩成一师一旅,那个同意柳镜晓的部队扩编成三个混成旅,军饷装备由他们负责就是。
柳镜晓还清楚自己有多少份量,一律置之不理,就是加紧训练部队。
这段时间又有一个好消息,司马勘的弟弟司马鸿带了一大批朱雀军校的毕业生来到了武穴投靠自己。
柳镜晓一问才知道,燕傲霜一听说柳镜晓在羊楼井一线和湘军接火,当即把这批毕业生派往湖北,她说“镜晓此役必有大作为,你们南下当不会错”,一听这话,柳镜晓不由又有些思念起了燕傲霜。
朱雀军校的毕业生这两届由于受禁卫军排挤,工作十分难找,上上届军校的毕业生主要随柳镜晓出关加入了定边军,这两届的毕业生却是连奉军的门路都走不通,除了少数人南下从军外,只好呆在北京坐吃山空,一听说老校友在湖北混出了模样,当即前来投奔。
柳镜晓原想把这上百名军官补入补训营,没想到会如此抢手,四个团长都抢着要人,一百多干部立即瓜分干尽。
这一仗,定边军时代的老干部伤亡太大,部队却扩大了建制,急需进行补充,虽然提拔了一部分人老兵和下层干部,但团长都觉得干部奇缺,至于鄂军来投的军官虽然为数不少,但团长们对他们还是不放心,另一方面,这些鄂军军官的素质,大伙儿也觉得不如定边军时代的老干部。
当然四个团长还有另外一层打算,现在第一师的四个步兵团,除了慕容雪海团是两营八连外,其余部队都是两营六连的建制,而标准建制的步兵团是三营十二连的编制,所以大有扩充的余地。
现在第一师如此吃香,四个团长都做着扩大兵力的美梦,但是扩成六连已经缺乏干部了,扩成十二连的话,干部恐怕打着灯笼都难找了。
不过柳镜晓对此也很支持,毕竟都是朱雀出身的,对于自己掌握部队大有好处。
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高强度训练之后,柳镜晓又决定进行实战训练,一方面进行营级规模的对抗演练,另一方面武穴附近的土匪强人就遭遇了鱼池之殃。
他轮流派两个步兵连携带山地榴一连,再附上少许特种兵,到附近围剿土匪,第一师兵强马壮,装备精良,这些土匪哪里是对手,不是破寨全歼,就是闻风而逃,一时间鄂东土匪宣告绝迹。
武穴商民对柳镜晓的部队是愈发喜欢,一再要求柳镜晓留驻武穴。
柳镜晓倒没这个打算,海阔天空,武穴这个地方养不活他的部队,现在他是遍地大撒金钱雨,可真要长驻下去,就不能现在这样坐吃山空,这么多官兵,每天至少要七八万军饷,武穴这一带提供个一两个月好办,长久下去,难说啊!
所以柳镜晓也准备把全师押在一方身上,不过大局没有明朗之前,他绝不表态,整天就是:“好啊……不错……对,对,对……这个问题……我们慢慢解决……”,绝不说一句肯定的话。
武汉方面的形势也不明朗,湘军方面派了代表向陈云杰提出五点和平提议,这五点分别是:
(一)鄂南由湘军驻军,但县长由鄂省任命;
(二)鄂省支援湖南军费五百万元(实为战争赔款);
(三)同意南耀萧出任湖北督军,两湖巡阅使由丁重回任(这时候有陈云杰出任此职的说法,湖南方面以此表示反对);
(四)湘鄂直三方联合推选蒋书宾为湖北省长(此人是策动湘军援鄂的湖北失意军人,后为湖南方面成立的“湖北自治政府”总监,在湖北尚有人望 )
这四点要求,实际就是要求直湘瓜分湖北,但是陈云杰似乎突然失踪了,代表怎么也见不到他。
第五卷 第三十章 以水代兵
代表见不到口口声声爱好和平的陈云杰是正常的,陈副使一面放出和平的风声,另一方面,代表来汉前一天他视察前线阵地,当天又召集直系大将开会,把前线防务布置得滴水不漏,来汉第二天,刚好是海军第一舰队的战舰驶入长江抵达金口之时,他正忙着和海军的黄司令一起巡视江防。
而湖南代表只见到新任督军南萧耀,只答应了赔偿军费一百万元,其余条件都没有答应,事实上他并不想蒋书宾出任省长碍手碍脚。
当然了,陈副使并不是完全没有空闲,武汉市民和学生主动召开弭战国民大会,结果陈副使对一批记者大谈和平,私下却下令禁止开会。
王子春时代,武汉特别市政府对处理这一套很有经验,一时间警队四出,捕获湘方匪谍甚多,一律关入大牢,湘鄂战事之后又全部无罪放出。
实际上弭战国民大会与湘方毫无关系,湘方倒是策动湖北各界联合会函请陈副使,请他表明对湖北自治与湘鄂停战的态度,陈云杰均置之不理。
等一切布置妥当,陈云杰就露出他的真实面目来了,他改任张来福为前敌总指挥,下令扣留湖南方面代表,同时向湘方提出两个反条件:
(一)湘军完全退出湖北;
(二)湖南自行惩办战事祸首宋鹰扬、鲁荡平(此两为湖南一、二师的师长,主张援鄂最为积极)。
至于其余条件,陈云杰一律否决。
湖南代表事前得到风声,狂奔数百里窜回湘军防地,只有耳目不灵的一个代表为鄂方扣留,易恒赵在前线一听到直军翻脸的消息,简直是一个晴天霹雳。
八月十九日,湘军召开前敌会议,下层军官和士兵主动推举代表参加会议,一致要求兵进武汉,和直军生死相搏。
易恒赵,他心知事情已无挽回的余地,当即下达总攻击令,决定于二十二日向直军总攻击。
湘军下层官兵对于湘军顿兵于前线,师老无功,原来就是极度不满,再听到陈云杰的反条件,心知不能取胜,非但耗资数百万劳师近十万未得一丝一毫利益,而且因为惩处两师长的问题,湖南内战必然难免。
另一方面,鄂军一部在海军协助之下,朝嘉鱼一线的湘军进行反击。
这支鄂军是许英杰师,这个许英杰原来是鄂军的混成旅长,后因和直军有些不清不白的关系,被王子春撤职,陈云杰在武汉一下火车,立即叫道:“把英杰叫来!”
等见到许英杰,陈云杰不仅将他官复原职,还任命他为湖北陆军第二师的师长,让他收拢变兵。
许英杰很卖力气,他的威望又较蒙定国为高,所以大部分变兵还得投靠了他的部队,当即收拢两旅四团的兵力,在海军的支援向湘军左翼进攻。
至于前来支援的海军,则是黄阗厦的海军第一舰队,他事先没收陈云杰的钱,只是听说湘鄂战争爆发,便带几艘状态较为良好的军舰前来捞一把,陈云杰正担心湘军利用水上机动兵力,两人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至于报酬,陈云杰和南耀萧许诺此役过后,第一舰队可以在湖北驻兵舰数支,湖北省财政每个月补助五千元。
二十二日,湘军发起总攻击。总攻击前,湘军官兵订立“生死不退”的誓约,军官退缩不进,可由士兵擒而斩之,士兵退却,由军官阵前执法,所有旅长以上军官都要到火线督战。
直军方面,陈云杰亲自上火线督战,也组织有督战队的形式。
当日,双方在汀泗桥一线展开生死相搏,湘军开始颇有进展,后来被阻于直军的炮火之下。湖南督军易恒赵原本已经上了火车,准备折回长沙,一见战况不利,立即跳下火车,高呼一声,亲自组织了五百人的敢死队,每人镐赏二十块大洋,冒着炮火冲锋,锐不可挡,当即捅破直军阵地,夺得大炮四门。
直军见湘军如此豪勇,抵敌不住,被迫向后撤退,易恒赵一见战况稳定,才上了火车回长沙,准备调集援军参战。
湘军方面则是一鼓作气,继续向前进攻,直军方面也不示弱,双方用尽全力相搏,部队前仆后继,战场上炮火连天,弹丸四飞,双方从早上战至晚上,未得片刻休息,仍是战至最后一刻。
当夜,湘军故伎重施,以敢死队五百人,抄小道从汀泗桥侧翼出击,直军一时间没有防备,被打得手慌脚乱。
直军连连后退,所有参战的两旅一团兵力都受重创,尤其是程云鹗的直隶第一混成旅因战前就伤亡很大,这时候几乎崩溃,而张来福的直隶第四混成旅,张来福亲自督战,结果身负重伤,被抬下阵去,这时候陈云杰调动武汉后方的第三师一团兵力参战,才压住阵脚。
见到这种情况,湘军使用高处的开花炮队向直军轰击,直军终于支撑不住,退出汀泗桥一线,陈云杰闻讯,飞马奔来,逮住一个率部先撤的直军营长,然后亲自挥刀将其枭首,将他脑袋提在手中,大声叫道:“今日有敌无我,有我无敌,谁再敢后撤一步,以此为例!”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