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作者:白竹猪 更新:2021-11-25 10:36
如此说来,从太平洋和中东的运输路线,就被关闭了。
留给苏联的唯一通道,就是由美国出发,经北冰洋,绕过北角,驶向摩尔曼斯克等北方诸港。但摩尔曼斯克距德军占领区仅二十英里,在此停泊,会面临德国海空军的联合打击。摩尔曼斯克位于北极圈内,夏天会出现白夜的,约三分之一损失实在令人难以接受。要知道,损失的不仅是货物,还有船舶。
而纳里扬马尔等新港,规模不能够与摩尔曼斯克相比,还要在北冰洋上多航行很长一段距离。
总之,在苏德战争的头一年里,运抵苏联的物资,并没有协议的那么多。形势刚刚有所好转,中国又对苏联宣战了。
至于“登陆法国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则是另一回事了。
最初,美国人是积极主动的,英国人却不是很愿意。
丘吉尔的考虑很实在。美军在短期内无法完成武装和训练,开辟第二战场的主力毫无疑问会由英国人承担,这会大幅削弱英国的武装力量。从而,使英国失去好不容易获得的安全,重新处于德国的威胁下。英国人自不取之。
英国人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欧战时沉重的伤亡令英国人记忆犹新,心有余悸。
后来,中国对苏联宣战之后,英国人的态度就不同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丘吉尔还是知道的。
苏联战场已经陷入绝境,英美军队如国不从西方发动攻击,以解除俄国所受到的压力,则德军将取得全面胜利,迫使苏联的抵抗立即土崩瓦解。
在这种形势下,英国人可以参与一次有限度的攻击,这是为了共同利益的一种牺牲。
显然,英国人的计划与“大铁锤”计划是不相符合的。美国人在年初就提出了“大铁锤”计划,准备在法国登陆,快速打败德国。
美国的主要利益是在欧洲,但亚洲的次要利益也是利益。美国人是希望,干净利落地打败德国,再回过头来,收拾日本——太平洋的局势不妙,不能总这么下去。
“大铁锤”计划就是在这种心态下的产物。艾森豪威尔将军制订“大铁锤”计划,主要的意图是把德国空军从东线吸引到西线,并在法国海岸上建立稳固的滩头堡,为来年的大规模登陆作准备——主要是美国人认识到,组建一支进攻部队需要时间,要不,就把大规模登陆放在42年了。
英国人自不同意这个计划,况且年初的时候,印度动荡不安,把英国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但英国人又不能直接拒绝,如果美国一怒之下,到太平洋去开辟第二战场,丘吉尔就得哭死了。
于是,英国人就敷衍塞责,丘吉尔不说不同意,他对自己赞同的部分大加赞扬,对不同意的直接忽视。使美国人,霍普金斯、马歇尔等相信英国是赞同这一计划,不过,细节还要商量。
时移事异,现在形势危急,到了最紧要的时刻。如果不能在德军主力回师之前,给予德国重创,盟国在欧洲战场就必然失败。而这一失败,对英国的打击,将是决定性的。
考虑到这一点,丘吉尔的态度大为改观,他飞快地说服了内阁,英国的态度立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态度比美国人还激进。
不管英国人是如何考虑的,客观条件不会因人的意志而改变。42年大规模登陆法国,是不现实的。
而美英两国全力以赴,也不足以同时为“体育家”计划——在法属北非登陆,及“大铁锤”计划提供物质支持。
与此同时,美国还在太平洋进行了第一次反攻。
瓜达尔卡纳尔是所罗门群岛最南面的一个岛。美国与日本在此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艰苦战斗,美国已渐渐取得优势。但日本不肯放弃,不断派出增援部队。
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后不久,新几内亚的战斗也开始的。麦克阿瑟指挥着美澳联军企图把日军驱逐出新几内亚。
从3月初延续到8月初,战斗欲演欲烈,却看不带一点胜利的希望。美国人被迫承认太平洋作战失败,在困难重重中组织了撤离行动。
更大的打击还在后头,42年注定在美国人的记忆里留下苦涩的一页。
PS:把136章罗斯福与丘吉尔的谈话,小小的修改了一下.今天还有一章...
正文 第140章[全]
对美国人来说,42年的军事行动开始是甜蜜的。但美国人猜出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最初的甜美,更衬托出结果的苦涩。
7月19日,“火炬”行动开始了。
尽管在行动之前,对是否登陆法属北非有所争议。其实,美国人的选择余地并不大,英国人有着自己的困难。
5月份,隆美尔军团占领了的托卜鲁克要塞,俘虏三万三千英军。导致丘吉尔政府发生信任危机。丘吉尔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利用对手的错误,在议会过关。但是,丘吉尔别无选择,只有胜利才能稳定他的权力。
丘吉尔在推动北非登陆计划的时候,遭遇了很多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不信任感,丘吉尔之前的欺骗,使美国军方怀疑,其为推动北非登陆计划,而夸大了登陆法国的难度。丘吉尔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美国人也因此在太平洋进行了反攻。
不管怎么样,美国人不可能单独行动。由于美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常备军非常少。这在平时是件好事,在战时,就不得不依赖于人。
如今,美国人想采取行动,还离不开英国人的支持,以英军为主力。这一方面令英国人行动保守,不愿意冒险;另一方面也令英国人在行动上,有更大的发言权。而丘吉尔不愧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总算是说服了美国人。
英军在阿拉曼的准备是不够充分,却远比德意联军强上许多。当蒙哥马利将军率领英国第8集团军,由东向西进攻阿拉曼防线,攻击“沙漠之狐”隆美尔军团的时候,美、英联军在法属北非登陆——火炬行动,自西向东对德、意军队发动进攻,彻底消灭北非的德、意军队,控制地中海,为以后在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的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德军在北非的势力薄弱,其主力隆美尔军团经过为期数月的连续战斗,又未经补充,战斗力大减。盟军无论在兵力、坦克、大炮等各方面都数倍于德意联军。很适合没有战斗经验的美军熟悉战场。
而且,占领北非可以增加盟军进攻欧洲的途径,吸引德军的注意力,为盟军从法国北部登陆创造条件。
英国人的意见不是没有道理,且英军为战斗主力。英国人一意孤行,美国人想“先欧后亚”,就只好让其三分。
老实说,火炬行动与阿来曼战役,实际就是一个行动的两个部分。但英国人在法国投降后,直接攻击法国舰队,杀死数千人之多,令法国人极为痛恨英国人。为了避免北非20万法军的抵抗,盟军试图把登陆北非的行动,说成是美军的单独行动。
整个行动的准备非常充分,火炬行动非常顺利。在阿尔及利亚境内,法军的抵抗有名无实,不到二十四小时便告结束;在奥兰和卡萨布兰卡,法军的士气略高,也仅抵抗了二天。战斗变成了一场向突尼斯的赛跑。
对法国人来说,战争早在39年就已经结束。多数法国人不知道为何而战。为德国人战斗,法国人觉得自己象叛徒。为国家而战,哪个政府才代表法国,这也是个问题。维希政府投降的事实,太令人失望了。
相比之下,法军更愿意与盟军合作。就象魏刚说的那样,“假如你仅仅带1个师来,我将向你开枪;假如你带20个师来,我就要拥抱你了。”
法国人与盟军的合作,出乎希特勒的意料。恼怒之下,德军挥师占领了法国南部,维希政府垮台。希特勒还迅速派出了援军。
21日,增援的德国空军和国防军在突尼斯登陆。
隆美尔的形势不错,在隆美尔军团与英国第8集团军的较量中,打了个平手。然,考虑到美军向突尼斯的快速推进,他感觉到,自己的胜利全无意义。即便战胜了英军,也是不败而败。
反复请示了希特勒,隆美尔把意大利人甩给了蒙马利哥,率领部队快速撤退到利比亚。蒙马利哥除了意大利人外,仅俘虏了少量德军。
然而,这些都无济于事。主力陷于东方的德国,还有整个欧洲要保卫,在同实力雄厚的美国工业系统的较量中,不可能取得胜利。
况且,德国的海军实在够呛,盟军在地中海的海、空军袭击,严重地干扰了德军的补给。
8月中,英国第八集团军成功地绕过了利比亚的马雷特防线,突尼斯的盟军占据了压倒多数。9月1日,突尼斯失守。
9月7日,北非德意军队全部投降,盟军仅俘虏就超过十五万之众。
这是一个大胜利,极大的振奋了盟军的信心,使盟国人民有了战胜德国信心。丘吉尔说,“在阿拉曼之前,我们战无不败;在阿拉曼以后,我们将战无不胜。”——这话只能作为一个良好的愿望了,事实很快就给了丘吉尔当头一棒。
盟军在非洲获胜以后,登陆欧洲就提到了日程上来。如今,美英两国有了更多的选择。除了从英国出发,进击法国北部,一举打垮德军。两国还有了新的选择,就是从突尼斯出发,攻克西西里和意大利,再从那里进攻巴尔干,或者法国南部。
北非战役结束后,便开始欧洲登陆战——“曙光行动”。这本是美国人竭力主张和要求的。
留给苏联的唯一通道,就是由美国出发,经北冰洋,绕过北角,驶向摩尔曼斯克等北方诸港。但摩尔曼斯克距德军占领区仅二十英里,在此停泊,会面临德国海空军的联合打击。摩尔曼斯克位于北极圈内,夏天会出现白夜的,约三分之一损失实在令人难以接受。要知道,损失的不仅是货物,还有船舶。
而纳里扬马尔等新港,规模不能够与摩尔曼斯克相比,还要在北冰洋上多航行很长一段距离。
总之,在苏德战争的头一年里,运抵苏联的物资,并没有协议的那么多。形势刚刚有所好转,中国又对苏联宣战了。
至于“登陆法国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则是另一回事了。
最初,美国人是积极主动的,英国人却不是很愿意。
丘吉尔的考虑很实在。美军在短期内无法完成武装和训练,开辟第二战场的主力毫无疑问会由英国人承担,这会大幅削弱英国的武装力量。从而,使英国失去好不容易获得的安全,重新处于德国的威胁下。英国人自不取之。
英国人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欧战时沉重的伤亡令英国人记忆犹新,心有余悸。
后来,中国对苏联宣战之后,英国人的态度就不同了。唇亡齿寒的道理,丘吉尔还是知道的。
苏联战场已经陷入绝境,英美军队如国不从西方发动攻击,以解除俄国所受到的压力,则德军将取得全面胜利,迫使苏联的抵抗立即土崩瓦解。
在这种形势下,英国人可以参与一次有限度的攻击,这是为了共同利益的一种牺牲。
显然,英国人的计划与“大铁锤”计划是不相符合的。美国人在年初就提出了“大铁锤”计划,准备在法国登陆,快速打败德国。
美国的主要利益是在欧洲,但亚洲的次要利益也是利益。美国人是希望,干净利落地打败德国,再回过头来,收拾日本——太平洋的局势不妙,不能总这么下去。
“大铁锤”计划就是在这种心态下的产物。艾森豪威尔将军制订“大铁锤”计划,主要的意图是把德国空军从东线吸引到西线,并在法国海岸上建立稳固的滩头堡,为来年的大规模登陆作准备——主要是美国人认识到,组建一支进攻部队需要时间,要不,就把大规模登陆放在42年了。
英国人自不同意这个计划,况且年初的时候,印度动荡不安,把英国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但英国人又不能直接拒绝,如果美国一怒之下,到太平洋去开辟第二战场,丘吉尔就得哭死了。
于是,英国人就敷衍塞责,丘吉尔不说不同意,他对自己赞同的部分大加赞扬,对不同意的直接忽视。使美国人,霍普金斯、马歇尔等相信英国是赞同这一计划,不过,细节还要商量。
时移事异,现在形势危急,到了最紧要的时刻。如果不能在德军主力回师之前,给予德国重创,盟国在欧洲战场就必然失败。而这一失败,对英国的打击,将是决定性的。
考虑到这一点,丘吉尔的态度大为改观,他飞快地说服了内阁,英国的态度立马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态度比美国人还激进。
不管英国人是如何考虑的,客观条件不会因人的意志而改变。42年大规模登陆法国,是不现实的。
而美英两国全力以赴,也不足以同时为“体育家”计划——在法属北非登陆,及“大铁锤”计划提供物质支持。
与此同时,美国还在太平洋进行了第一次反攻。
瓜达尔卡纳尔是所罗门群岛最南面的一个岛。美国与日本在此进行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艰苦战斗,美国已渐渐取得优势。但日本不肯放弃,不断派出增援部队。
瓜达尔卡纳尔岛登陆后不久,新几内亚的战斗也开始的。麦克阿瑟指挥着美澳联军企图把日军驱逐出新几内亚。
从3月初延续到8月初,战斗欲演欲烈,却看不带一点胜利的希望。美国人被迫承认太平洋作战失败,在困难重重中组织了撤离行动。
更大的打击还在后头,42年注定在美国人的记忆里留下苦涩的一页。
PS:把136章罗斯福与丘吉尔的谈话,小小的修改了一下.今天还有一章...
正文 第140章[全]
对美国人来说,42年的军事行动开始是甜蜜的。但美国人猜出了开头,却没有猜中结尾。最初的甜美,更衬托出结果的苦涩。
7月19日,“火炬”行动开始了。
尽管在行动之前,对是否登陆法属北非有所争议。其实,美国人的选择余地并不大,英国人有着自己的困难。
5月份,隆美尔军团占领了的托卜鲁克要塞,俘虏三万三千英军。导致丘吉尔政府发生信任危机。丘吉尔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利用对手的错误,在议会过关。但是,丘吉尔别无选择,只有胜利才能稳定他的权力。
丘吉尔在推动北非登陆计划的时候,遭遇了很多困难。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不信任感,丘吉尔之前的欺骗,使美国军方怀疑,其为推动北非登陆计划,而夸大了登陆法国的难度。丘吉尔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美国人也因此在太平洋进行了反攻。
不管怎么样,美国人不可能单独行动。由于美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使之常备军非常少。这在平时是件好事,在战时,就不得不依赖于人。
如今,美国人想采取行动,还离不开英国人的支持,以英军为主力。这一方面令英国人行动保守,不愿意冒险;另一方面也令英国人在行动上,有更大的发言权。而丘吉尔不愧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总算是说服了美国人。
英军在阿拉曼的准备是不够充分,却远比德意联军强上许多。当蒙哥马利将军率领英国第8集团军,由东向西进攻阿拉曼防线,攻击“沙漠之狐”隆美尔军团的时候,美、英联军在法属北非登陆——火炬行动,自西向东对德、意军队发动进攻,彻底消灭北非的德、意军队,控制地中海,为以后在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的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德军在北非的势力薄弱,其主力隆美尔军团经过为期数月的连续战斗,又未经补充,战斗力大减。盟军无论在兵力、坦克、大炮等各方面都数倍于德意联军。很适合没有战斗经验的美军熟悉战场。
而且,占领北非可以增加盟军进攻欧洲的途径,吸引德军的注意力,为盟军从法国北部登陆创造条件。
英国人的意见不是没有道理,且英军为战斗主力。英国人一意孤行,美国人想“先欧后亚”,就只好让其三分。
老实说,火炬行动与阿来曼战役,实际就是一个行动的两个部分。但英国人在法国投降后,直接攻击法国舰队,杀死数千人之多,令法国人极为痛恨英国人。为了避免北非20万法军的抵抗,盟军试图把登陆北非的行动,说成是美军的单独行动。
整个行动的准备非常充分,火炬行动非常顺利。在阿尔及利亚境内,法军的抵抗有名无实,不到二十四小时便告结束;在奥兰和卡萨布兰卡,法军的士气略高,也仅抵抗了二天。战斗变成了一场向突尼斯的赛跑。
对法国人来说,战争早在39年就已经结束。多数法国人不知道为何而战。为德国人战斗,法国人觉得自己象叛徒。为国家而战,哪个政府才代表法国,这也是个问题。维希政府投降的事实,太令人失望了。
相比之下,法军更愿意与盟军合作。就象魏刚说的那样,“假如你仅仅带1个师来,我将向你开枪;假如你带20个师来,我就要拥抱你了。”
法国人与盟军的合作,出乎希特勒的意料。恼怒之下,德军挥师占领了法国南部,维希政府垮台。希特勒还迅速派出了援军。
21日,增援的德国空军和国防军在突尼斯登陆。
隆美尔的形势不错,在隆美尔军团与英国第8集团军的较量中,打了个平手。然,考虑到美军向突尼斯的快速推进,他感觉到,自己的胜利全无意义。即便战胜了英军,也是不败而败。
反复请示了希特勒,隆美尔把意大利人甩给了蒙马利哥,率领部队快速撤退到利比亚。蒙马利哥除了意大利人外,仅俘虏了少量德军。
然而,这些都无济于事。主力陷于东方的德国,还有整个欧洲要保卫,在同实力雄厚的美国工业系统的较量中,不可能取得胜利。
况且,德国的海军实在够呛,盟军在地中海的海、空军袭击,严重地干扰了德军的补给。
8月中,英国第八集团军成功地绕过了利比亚的马雷特防线,突尼斯的盟军占据了压倒多数。9月1日,突尼斯失守。
9月7日,北非德意军队全部投降,盟军仅俘虏就超过十五万之众。
这是一个大胜利,极大的振奋了盟军的信心,使盟国人民有了战胜德国信心。丘吉尔说,“在阿拉曼之前,我们战无不败;在阿拉曼以后,我们将战无不胜。”——这话只能作为一个良好的愿望了,事实很快就给了丘吉尔当头一棒。
盟军在非洲获胜以后,登陆欧洲就提到了日程上来。如今,美英两国有了更多的选择。除了从英国出发,进击法国北部,一举打垮德军。两国还有了新的选择,就是从突尼斯出发,攻克西西里和意大利,再从那里进攻巴尔干,或者法国南部。
北非战役结束后,便开始欧洲登陆战——“曙光行动”。这本是美国人竭力主张和要求的。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