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作者:白竹猪    更新:2021-11-25 10:36
  霍东阁当时就奇怪了,遇到反坦克壕就推平它,这有什么希奇的,都是常规套路,“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没有等黄文回答,霍东阁下一挥手,“算了,我去前边看看,肯定有什么不对的……”
  果然,霍东阁下一看,就骂了句粗口,“这孙子还真想的出来!”
  苏军动员了23万人修建乌拉尔防线,反坦克壕从乌拉尔河口一直向上延伸到乌拉尔山脉,这都是平常事,谁布置防线都得这么布置。没成想,苏联人还真把反坦克壕,挖出花样来了。
  都是明白人,事先想不到,到了现场一看,就知道里面的门道。
  苏联人是不惜工本,反坦克壕挖了六米宽,八米深——这也寻常,无非是人工多一点,苏联人决心大一点儿。我军填埋,多费点儿事。
  但苏联人把挖出来的土,都堆到了反坦克壕临近苏联人的一侧,形成了一个两米多高的土堆。
  这就麻烦了。
  土堆到另一侧,推土机就只好往地下挖。反坦克壕可是距离河边不远,往下挖不了多深,就能冒出水来。
  而且,坦克各部位的装甲厚度是不一样的,底部和上面尤其薄。基本上,随便拿支反坦克枪就能打穿。有这么一个大土堆在,上坡就把底部露出来,下坡把上面亮出来。这一下一上,就是个死亡陷阱。
  那边停的七八辆坦克残骸,已经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
  难怪第一旅一时也卡在这儿了。
  但是,打仗就是这么回事,有困难也得上。
  霍东阁下令,“还在这矗着做甚?!暂时先别急着过坦克了,过去多少,也是个靶子。过去的坦克不要心疼,直接填反坦克壕里,需要几层就填几层。
  先过去一批推土机,把土堆扒出几段豁口来。”
  “是!”第一旅旅长王海说,“跟我想的也差不多,你不来,我命令就下去了”——真是混熟了。
  瞪了王海一眼,霍东阁没理他,紧皱着的眉头一点儿也没放松。他对乌拉尔防线很清楚,苏联人可挖了三道反坦克壕,过了这一道,还有两道。
  皱着眉头想了想,霍东阁也没有想出好办法来,暗道,这回可要出血了。踢了王海一脚,“有功夫磕搭牙,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办……”
  回到指挥部,霍东阁就把电话打到司令部去了,亲自说明了情况,要求空军大力支援。别人可能不清楚,霍东阁却知道云爆弹的存在,话里话外,就把这点了出来。
  蔡锷与他也很熟悉,就骂道:“一有困难,就想投机取巧,没有‘鸡弹’,还不打仗了!”
  熟悉自然是双方的,霍东阁也不秫他,“有没有‘鸡弹’,仗都得打,也一定会打赢。但情况在这里摆着,有了‘鸡蛋’,还要我拿人命去填坑,我可舍不得!”
  蔡锷笑骂说,“就你小子能挤兑我,你舍不得,我就舍得了?”
  战事刚刚开始,正是忙的时候,说笑了没两句,蔡锷就说,“我有事,不与你多说了。‘鸡蛋’是有的,空军也很愿意在实战中检测一下效果。但是,今天你是指望不上了,空军有任务,要用也得等明天。一会儿,我会派人去与你联系,商议如何配合。”
  “嘟……”对面的电话撂了。
  霍东阁一咧嘴,心想,‘等明天,等明天我早就突破这几道破壕沟了。白给我用,我还不用了呢!’
  霍东阁命令加紧进攻,并在河对岸建立起稳固的阵地。
  命令不是很详细,也不用说的很详细,他相信部下不会理解错误。
  就地设置阵地是不可能的,地方狭小,又不能深挖,只有向前渗透,突破反坦克壕,清除防守的苏军,并向两翼扩展,掩体工事都是常规设置,毋须多说。
  进攻势必以步兵为主力,这也没有二话。一个细节没有注意到,就令事先为坦克预备的架桥工具,只好用于步兵了。但壕沟两侧高低不平,要过推土机的话,就得采用笨办法了。希望王海不要太笨了,用装甲车填坑的效果应该也一样。
  ……
  夜幕降临,黑暗笼罩着大地,霍东阁开始收缩兵力——在不熟悉的地方夜战,可不是个好选择,但他派出了许多侦察兵小队。夜晚是侦察兵的主战场之一。
  进攻的第一天下午,霍东阁指挥部属在乌拉尔河西岸,突破反坦克壕,建立起了六处阵地。其中三处阵地的浮桥被炸断,一处浮桥受到重创,处于危险境地。
  进展不错,伤亡也不小。一下午就伤亡上千人之多,霍东阁就一个想法——‘还是缺乏实战经验呀!’
  霍东阁命令工程兵连接修补浮桥,并趁着夜色昏暗,用小船向这三处阵地增兵。傍晚时分,派来联络的空军参谋高云富,并没有带来好消息,霍东阁马上就为自己的乌鸦而后悔了。
  由于作战初期,没有预计要使用云爆弹,及一些杂七杂八的因素,空军需要一点时间,才能把云爆弹预备好。这点儿时间不长,短则三天,长就五日。
  霍东阁再不满意也得等,参谋部的计划如此,空军有空军的任务。心里埋怨了参谋部几句,霍东阁就把此事放下了。一方面,他还管不到空军,高云富列举的都是客观原因;另一方面,才打了一下午,就要求支援,这也不是什么露脸的事。
  再说,参谋部有参谋部的考虑,说这些都没有用,发牢骚不会解决实际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下一步如何进攻,从哪里打开缺口,突破过去。霍东阁拉着参谋长在地图上比比划划,制订出一套方案,再逐步完善它。
  霍东阁并没有等到云爆弹的到来,一个更为不幸的消息在几天后传来——国会暂停了云爆弹的使用。他只有自立更生了。
  事情还要从中央方面军的进攻说起。
  乌拉尔河从里海河口往上二三百公里,都是正南正北走向,此地地势平缓。再向上追溯,就进入到乌拉尔河的发源地——乌拉尔山脉。
  西方方面军的主攻方向就是地势平缓的这一段,适合机械化部队作战。进入乌拉尔山脉的奥尔得克-奥仑堡一线,西方方面军只是派兵加以牵制。
  乌拉尔山脉以东是北哈萨克,那里就是中央方面军的战线了。
  薛岳率领中央集团军的突击集团从勒石堡(即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出发,对伊希姆、库尔干和鄂木斯克,同时展开进攻。因为进攻目标多,汪道铭还额外将两个师交给薛岳指挥。
  龙牙配合突然袭击,顺利控制了伊希姆河畔的铁路桥和公路桥,第二装甲师和第三山地师如滚滚洪流,势不可挡,越过了河流的阻碍,兵临伊希姆城下。
  打开了这个缺口,早已准备就绪的第十一装甲师和第十三山地师随即赶赴伊希姆,并火速要求集团军增兵。攻克伊希姆后,就可以进攻托博尔斯克把新西伯利亚工业区与苏联内地的分割开来。
  同时,在库尔干、伊希姆和鄂木斯克,中央集团军的攻势全面铺开。
  库尔干是边防重镇,向西就是车里雅宾斯克、乌法和古比雪夫。前两者是乌拉尔工业区的两座重要的工业城市,后者是苏联东南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乘坐火车均可在一日之内,抵达库尔干。
  伊希姆西通库尔干、秋明(有铁路直通政府临时驻地喀山,距离也就一千公里左右),北抵托博尔斯克,西至新西伯利亚非工业区,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鄂木斯克是工业重镇,通往新西伯利亚的交通要道。
  西伯利亚铁路和新修的铁路,在这一带结成网络,库尔干、伊希姆和鄂木斯克依次由西向东从西、北、东三面把勒石堡包围在内。
  这条防线素来戒备森严,守军众多。薛岳的兵力调集的多了,容易被发现。一旦有了防备,以苏军每座城市都有十万八万的兵力,恐怕就会打成消耗战。调集的兵力少了,又容易形成添油战术。
  薛岳的打算就是全面施压,重点突破,把突破点选择在了伊希姆。
  想法是不错,最初执行情况也很好,但苏军已经处于战争状态一年多了,很多战士拥有实战经验,反映十分迅速。中军兵临城下,苏军没有慌乱,反而在短时间内稳住阵脚,对中军发起了反攻。苏军在此有六个师近十万人,依托永久工事,在地利、兵力上,都占了上风。若不是薛岳占了突袭和武器装备的优势,别说啃下伊希姆,一时只怕还有被打退的危险。
  在援军的支持下,薛岳打退了苏军的进攻,三面包围了伊希姆城,却迟迟没有进展。苏军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面对德军的进攻,积累了充足的守城经验。已经不是苏德战争初,那副惊慌失措的样子了。参谋部预计的种种,全没有发生。
  这下子,薛岳的麻烦大了。薛岳指挥突击集团疯狂进攻,也仅仅把苏军由城东阵地压缩进伊希姆城里。随之而来的巷战,令薛岳伤透了脑筋。
  伊希姆迟迟不能拿下,下一步作战方案就无法开始。这里都是划给中国的地盘,与乌拉尔河又不相同,龙牙都被派了过来,寄予的厚望可见一斑。
  汪道铭理所当然地,就想到了云爆弹。
  PS:还有一章.
  正文 第134章[全]
  汪道铭与霍东阁大不相同,真正说起来,除了退出一线的陈士诚,就他的资历最老,战功也无人能及,隐隐为军方第一人。霍东阁再厉害,那也是跟小一辈儿的比。与汪道铭这样的军方实权派,却没有可比性。
  汪道铭想要用云爆弹,他可用的手段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