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山南县要选任镇长
作者:布之道言    更新:2021-10-30 04:35
  本着谁家的“匪寇”谁负责的态度,庞鸿文公开什么都没有表示。孙步志派出郡兵去吴县驻守,那是孙步志去“剿匪”的。他在孙步志上报的文书上简单的签了个知道了。
  孙步志拿到庞鸿文的回复后想了半天,派出了两百郡兵去吴县。庞鸿文没有说派出去多少,什么时候派,派出去做什么,如果遇到山南县的人能不能剿灭了去。所以他就决定做个样子算了,总不能把几千人马都派过去吧。他倒是想,可庞鸿文没有明确的态度啊,这要真是把几千郡兵都用来“剿匪”了,那事可就闹大了。先不说刘步彤会不会为此私下有意见,就算到时候真的与李化的民团冲突起来,庞鸿文会不会公开坚决支持他呢?
  孙步志又觉得李化肯定不会公开去攻打郡兵,民团公开攻打郡府兵那就是造反了。所以这些兵丁派过去至少是安全的,至于这两百郡兵能否完全阻拦吴县的煤矿主私下偷偷运送煤矿石,估计大规模的应该不会有。那样他也就能给孙伟河一个交代了。
  这两百多郡兵刚从南阳府出发的时候还擦拳磨掌,想着到吴县把守,那还不要多捞些银子。可当他们私下里相互了解到这所谓的“匪寇”可能是山南县的人后,就开始觉得这次到吴县估计应该是个苦差事了。银子是重要,可自己的性命更重要。所以这些人在西屋镇的隘口都睁只眼闭只眼,能得到点好处就不管发送到山南县的货物是什么。
  郡府兵到了吴县后,李化让江倩也摆出了剿匪的姿态,时不时的派民团的人到吴县和山南县的交界处巡查,但民团的巡查就是做个样子,遇到郡府兵的时候还会主动而友好的打个招呼。
  南阳府、吴县、山南县之间就在这样诡异的气氛中暂时平静了下来。大家各自守着各自认为属于自己的地盘,谁都假装看不到对方。
  这样的平静不会一直持续下去,李化对此很明白。庞鸿文之所以没有再次报复,那是因为他吃了哑巴亏,自己只要在山南县当县令不犯大秦的律令,庞鸿文就不好公开对他怎么样,他这个县令可是需要京城里面的睿帝去权衡太子与二皇子之间的利益平衡的,现在他只要不派民团去攻打吴县,那他就让人找不出罢免他的理由。他给太子在无烟煤生意上的分成不能白给。
  和吴县的事就这么暂时放下了。李化现在需要更多的人和更多的人才,各个方面都太需要人了。他要建立个招募人才的机制,以便于更多的人在山南县做事。
  李化到书院找到了周老先生,看能否先从书院中选出来一些暂时不想考取功名的人到县衙里面帮着点齐秀才。这次李化的决定齐秀才是相当认同,县衙太需要人了,而且书院是他自认为的“命 根子”,能从书院选人那自然最好,而且还是李化说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是建立个选人的机制,以后都可以参照。
  周德老先生自然是愿意的,书院里面的读书人不少,不是个个都能考功名的,而且由于书院里面开设了算学班算学班的人看起来地位不高,但县里给安排事啊,而且安排的事不只是去制作坊当匠人,还有的可以到县衙管什么盖房子或者到交易站的商会管文书等,这就让有些原本读经书的读书人的心思开始动了,他们读书不就是为了有个前途啊,现在的山南县就可以提供,虽然不是什么官职,但对于一般的读书人还是有吸引力的,就拿制作坊来说,一个原本只是个匠人的魏亮现在做了制作坊的管事,下面管着那么些产业,不到一年的光景就能在县城买院子了,而在大秦帝国你一个秀才如果考不上举人,那怕是都要穷一辈子的,更何况书院里面有些读书人现在还不是童生,标杆的作用是明显的。
  齐秀才也对李化这个想法很认同,他管理的事太多了,而且越来越多,只靠任鹏那些人肯定不行,现在县下的几个镇子都缺少管事的人。
  这三个人商议一整,决定先选出几个能在城外的乡镇做镇长的,把几个镇子给管好,镇长这个名词是李化提出来的。齐秀才的意思是选拔人才就用经书文章作为考核的前提,李化的意思是经书文章只作为考核的一个依据,更多的要考核务实的本事,而且他还有个方案,那就是面试加笔试,嗯,就是这个他穿越大秦以前很熟悉的考核方式。至于岗位嘛,可以设置镇长职位这样管理地方的,还可以设置交易站的书办等这样管理来往商户的,还有制作坊的岗位,但制作坊的岗位受邀是要懂得算学,能制图,到不一定读过经书。
  三个人完全商议好后,就让孙秀才去出个考核的方案,另外还让任鹏和赵不凡过来一起参与。
  任鹏和赵不凡都对这个决定是一百个愿意,现在求他们到县衙或者制作坊去的人太多了,这下他们可是有了一定的权利,那要是不参与进来的话,才会被各自的婆娘给罚去跪搓板。
  孙秀才不管任鹏和赵不凡去想什么,他只按照李化合齐秀才的吩咐做出了选拔的方案。李化看了方案后就直接让差役在县衙外张榜公布了出去。
  现在的山南县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县衙张榜公布发出就会围着不少人看,不管认字或者不认字,大家都知道这公布的告示一定会和自己的生计有关,说不定就是县尊大人发钱的事呢。
  这次有三个镇子选用镇长,以前的山南县的乡镇是没有什么镇长的,现在是第一次选任,要求是读过书,能书写文书;书院出身以及能懂得乡镇事务的首选。
  镇长这位置对于像考取功名的读书人算不得什么,他们想的是考进士,至少是为官做县令,这才是读书人的正
  (本章未完,请翻页)
  经事。但书院里面现在还有些不想考进士的了,那对他们太遥远,现在如果能做了镇长,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满足了。所以这三个镇长的职位竟然报了三十多人,超出李化的估计。
  交易站的职位大多是算学班的学子在报,还有外地来山南县的认写字的人在报。报制作坊的大多是有些手艺的人。
  苏鹤鸣是南阳府的人,家境贫寒,来山南书院前世个童生。他自知靠自己的努力顶破天能有个举人身份就烧高香了。而且在书院这些日子,他并不排斥算学的课程,有时候还会去听听。这一来二去的竟让他发现光是读书并没有以前他想的那样,只有读经书才能出人头地,读算学一样是可以的。这次县衙发榜选拔镇长让他很心动,他觉得这才是他的机会。
  和苏鹤鸣一样想法的是书院的潘玮,他原来就是山南县的,所以他眼见得李化到山南县后的变化,他根本就没有考功名的想法,但他同样不想学算学,这是因为他看到图纸就头痛,但他知道山南县的乡民想什么,所以他也报了选拔镇长的考核。他比起苏鹤鸣来说,更知道李化想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所以他很看重比试后的面试,李化不会只要光会读书的人的。
  镇长的考核笔试题目不难,而且题目不想考秀才、举人那样死板。算学人才的经书考核题目就更简单了,最难的题目是算数和制图。笔试结束后,县衙从三十个人中选出了十五个作为镇长的人选张榜公布,其中就有苏鹤鸣和潘玮,而县衙里面发告示说,李化会参加镇长选拔的面试过程,在面试中直接定下人选,以保证这次选出来的人是知书达理还善于事务处理,能造福一方的人才。这个消息一出,让书院里面原来还有些观望而没有报名的人大呼自己错过了机会。而苏鹤鸣和潘玮却兴奋的到听风楼好好的吃了顿饭犒劳自己。
  面试的时候李化、齐秀才和任鹏他们都参加了,任鹏对于镇长的面试选择主要是负责跟着李化点头或者摇头。李化说好,他就符合,李化说不太理想,他就稍微皱下眉头。赵不凡不参与镇长人选的面试,他知道自己才疏学浅,所以就没有在面试的时候出现,不过他倒是很体贴的用商会的名义给参加面试的人都在听风楼准备了早饭。
  面试的过程还是圆满的,周德老先生和李化与齐秀才作为最终的评选人确定了三个人。之所以说过程圆满,那是不管怎么样还是选拔出来了三个人。如果说还有欠缺的话,那就是齐秀才很看重苏鹤鸣,而李化很看重潘玮。齐秀才说潘玮看起来很不稳重,李化说苏鹤鸣看起来暮气沉沉的,没有朝气。两个人挣的脸红耳赤,为此差点动起手来。后来是周老先生一锤定音,打断了李化和齐秀才的吵闹,这两个人暂时通过,潘玮到北塬镇、苏鹤鸣到下河镇,都试用三个月,三个月后再决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