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作者:解力夫 更新:2021-11-25 02:51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决议,标志着国际社会反对伊拉克侵占科威特进入了
一个新的阶段:从经济制裁到经济封锁。这在联合国45 年多的历史上,还是
第一次由安理会授权采取这样的军事行动来实施自己的制裁决议。过去,由
于超级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在相互争斗的地区各不相让,以致安理会
一讨论地区问题,超级大国便行使否决权,使联合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所
作为。那时的联合国被人们称作“冷战的辩论所”。这次联合国一改旧貌,
要发挥它自己应有的作用。
然而,国际舆论界认为,联合国能发挥多大力量以及它的持久性仍然面
临着严峻的考验。强国,尤其是超级大国往往想要以联合国的支持作掩护,
但又不愿接受联合国对它们选择的行动限制。在这次海湾危机中,美国在这
方面的矛盾心理尤为明显。就拿六六五号决议来说,早些时候,布什总统坚
持认为美国有权以安理会对伊拉克实行禁运的名义拦截驶往伊拉克和科威特
的船只。过了一两天,美国又提出,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已经根据联合国宪
章提出请求援助的要求,美国可以动用武力。只是由于安理会大多数成员国
对美国持批评态度,白宫才重新找到安理会,让安理会通过具体授权采取执
行措施的决议。
另一方面,对决议,各国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解释,如何执行也会各不
相同。比如原苏联外长说:通过这项决议是为了防止事态朝着更加危险的方
向发展,但他没有说明如何发挥他提出的军事参谋团的作用,是行使反对伊
拉克的指挥部职能,还是作为情报交流的中心,或者只是接受各国行动的报
告?按照规定,军事参谋团的职责是在军事问题上向安理会提供咨询、组织
和指挥为执行安理会决议而派出的任何武装部队。可是美国会同意由联合国
来指挥它的军队吗?一位美国官员说:“这样的参谋团在作战和指挥方面是
不可能起作用的。”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在对665 号决议投
了赞成票后说:为了避免海湾地区武装冲突升级,致使局势严重恶化,中国
原则上反对大国的军事卷入,也不赞成以联合国的名义使用武力,决议中的
“必要时可采取与具体情况相称的措施”的提法,并不包括使用武力的概念。
总之,虽然这项决议并不能对战争的到来起加速或延迟作用,但是反映
出国际社会对制止侵略、维护全球安定的决心。事实上,该决议的通过使得
伊拉克不得不认真对待。8 月27 日,伊拉克下令它的油轮不要突破美国为首
的多国部队的海上封锁,避免发生冲突。28 日,萨达姆下令,在伊拉克的所
有外国儿童和妇女,包括被扣留者的家属可以离开伊拉克。
在此后的3 个月内,由于伊拉克拒不执行联合国要求撤军的决议,不断
变化手法,抛出一个又一个的对抗措施,联合国又相继通过了一系列决议。
但是,联合国鉴于封锁使伊拉克和科威特人民的食品和医疗用品短缺,出于
人道主义的考虑,于9 月13 日通过了666 号决议。决议规定了向伊拉克和科
威特提供食品的有关原则。要求安理会制裁委员会不断审查伊科两国食品供
应情况。决议说,该委员会如确认伊科两国需要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而必须向
其提供食品时,应迅速向安理会报告如何提供这些援助,但食品的分发须在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机构的合作下进行。
面对联合国的经济制裁和封锁,伊拉克采取了许多反措施。伊拉克原本
有不少像彼音747 客机之类的商业飞机。入侵科威特后,伊拉克拥有运输机
达150 多架,运输能力大大加强。自从陆路和海路被封锁后,这些运输飞机
就成了伊拉克绕过联合国制裁措施的空中桥梁。虽然它不能解决伊拉克生活
必需品的供应,不能靠它运送军事装备来改变力量对比,但它却是一种象征,
是萨达姆继续对抗的象征。
为此,联合国安理会于9 月25 日以14 票赞成、1 票反对通过了670 号
决议,决定对伊拉克和被占领的科威特实行空中封锁。决议要求所有国家不
得准许任何来往伊拉克或科威特的飞机载运货物,从其领土起飞,或飞越其
领空,除非所载货物经过安理会制裁委员会核准。
670 号决议对联合国来说也只是一种象征。因为检查可疑的卡车和轮船
而又不造成伤亡是容易办到的,但如何分辨飞机里是乘坐的旅客还是运载的
货物就很困难。如果飞机不服从命令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它击落。任
何国家都不愿以运载物可疑为借口冒险击落一架飞机,引起一种道义和政治
的公愤。
670 号决议的通过,表明国际社会的团结和对伊拉克态度的明确评价,
是对伊拉克如果继续在顽固的道路上滑下去将产生极其严重后果的警告。
随着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的决议进一步实施,伊拉
克的经济,特别是市场供应,受到了冲击。伊拉克经济结构比较脆弱。石油
生产力其主要经济支柱,占国民生产总值50 %以上,石油出口占国家外汇收
入的95 %;粮食三分之二靠进口,工业设备及原材料、许多日常生活用品均
靠外国提供;工农业和服务行业方面对外国技术、劳务力量依赖也较大。国
际制裁和美英等国的军事封锁,使伊拉克进出口基本中断,劳务人员大批撤
离(约40 多万人),从而使伊拉克原已困难的经济受到进一步打击。
从1990 年8 月下旬起,居民买面包排队,肉、奶等副食品价格飞涨,涨
幅普遍是7—8 倍,当局被迫于9 月初开始实行基本生活品定量供应,并严格
限制药品的供应。伊拉克让各国赴伊商谈释放人质的代表团随机运去药品和
基本生活用品,也反映了伊拉克在这方面的窘境。从伊拉克新闻媒介的宣传
来看,有些商店货架上物品还较充分,但这些物品大多是从科威特掠夺来的,
其高昂价格非平民百姓所能问津。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伊拉克进口工业原料、半成品和机械设备等己减少
90 %,加上外国劳务技术人员的撤离,许多工厂已处于停工减产状况。化学
添加剂短缺,使伊拉克炼油工业也出现困难。外贸受阻,伊拉克石油出口减
少97 %,使伊拉克外汇收入每天减少6000—8000 万美元。同时,国外存款
约40 亿美元被冻结,国际支付手段受限制。加上工商业受冲击,可动用资金
有限,大部分基建项目中断。
法国《费加罗报》驻巴格达特派记者克洛德报道说,虽然联合国的经济
制裁对伊拉克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但在巴格达、卡拉巴大商业中心,还
未出现恐慌。因为家家户户都作了6 个月的储备。虽然投机性的贮存要受到
法律惩罚,但国家不禁止一个主妇为将来作准备。巴格达当局利用经济制裁
给伊拉克造成的困难,组织人民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喊口号:“我们将吃
椰枣,喝清水!”一个11 岁的小女孩给布什总统写了一封信,她在信中说:
“先生,我可以没有百事可乐,这不是严重的。可您,没有石油,将怎么办?”
“我们要活命,反对经济封锁和制裁!”已成了萨达姆进行战争动员的一个
“强有力的口号”。
在实施经济制裁的同时,美国又加紧实施“沙漠盾牌”行动。欲知其详
情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二十章“沙漠盾牌”
一石激起千重浪,“沙漠盾牌”派用场;
海湾石油无价宝,决欲争夺动刀枪。
伊拉克侵吞科威特后,美国大举进军海湾,实施“沙漠盾牌”行动计划。
兵力集结之多,速度之快,是美军侵越战争之后所没有过的。
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伊拉克并吞邻国科威特,举世为之震惊,更
给沉浸在美苏握手言和与东欧剧变带来的胜利喜悦中的美国兜头泼了一盆冷
水。当这个超级大国正忙于欧洲事务并力图重振昔日威风之际,伊拉克钻了
空子,在中东这块原本就不平静的土地上点起了一把新火。美国不能容忍萨
达姆·侯赛因的挑战,不能容忍他打乱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不能容忍美国
的战略利益受到损害。
美国人决定立即干预。伊拉克占领科威特,这对美国军事计划人员来说
是一个棘手而又紧迫的问题。伊拉克军队在科威特立住脚后,对沙特阿拉伯
构成了巨大威胁。到8 月6 日,即第一批美军开始部署的前一天,伊军在科
威特已部署11 个师,超出了占领科威待所需的兵力。各种情报表明,伊军正
在向沙科边境沿线部署。并继续向科威特增兵。
当时的形势可谓严峻。如果伊拉克进攻沙特阿拉伯,美国和沙特阿拉伯
必然反击。当时情报部门估计,伊军可有二条进攻路线。第一条路线是沙特
东部的沿海公路,途经米什阿卜、朱拜勒和达曼。这是可能性最大的进攻路
线,因为这是通往沙特沿海港口和设施的最直接和最迅速的路线。虽然米什
阿卜附近有一片不利于通行的盐碱地,但这条沿海公路便于装甲部队、机械
化部队和后勤车辆通行。
一个新的阶段:从经济制裁到经济封锁。这在联合国45 年多的历史上,还是
第一次由安理会授权采取这样的军事行动来实施自己的制裁决议。过去,由
于超级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在相互争斗的地区各不相让,以致安理会
一讨论地区问题,超级大国便行使否决权,使联合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所
作为。那时的联合国被人们称作“冷战的辩论所”。这次联合国一改旧貌,
要发挥它自己应有的作用。
然而,国际舆论界认为,联合国能发挥多大力量以及它的持久性仍然面
临着严峻的考验。强国,尤其是超级大国往往想要以联合国的支持作掩护,
但又不愿接受联合国对它们选择的行动限制。在这次海湾危机中,美国在这
方面的矛盾心理尤为明显。就拿六六五号决议来说,早些时候,布什总统坚
持认为美国有权以安理会对伊拉克实行禁运的名义拦截驶往伊拉克和科威特
的船只。过了一两天,美国又提出,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已经根据联合国宪
章提出请求援助的要求,美国可以动用武力。只是由于安理会大多数成员国
对美国持批评态度,白宫才重新找到安理会,让安理会通过具体授权采取执
行措施的决议。
另一方面,对决议,各国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解释,如何执行也会各不
相同。比如原苏联外长说:通过这项决议是为了防止事态朝着更加危险的方
向发展,但他没有说明如何发挥他提出的军事参谋团的作用,是行使反对伊
拉克的指挥部职能,还是作为情报交流的中心,或者只是接受各国行动的报
告?按照规定,军事参谋团的职责是在军事问题上向安理会提供咨询、组织
和指挥为执行安理会决议而派出的任何武装部队。可是美国会同意由联合国
来指挥它的军队吗?一位美国官员说:“这样的参谋团在作战和指挥方面是
不可能起作用的。”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在对665 号决议投
了赞成票后说:为了避免海湾地区武装冲突升级,致使局势严重恶化,中国
原则上反对大国的军事卷入,也不赞成以联合国的名义使用武力,决议中的
“必要时可采取与具体情况相称的措施”的提法,并不包括使用武力的概念。
总之,虽然这项决议并不能对战争的到来起加速或延迟作用,但是反映
出国际社会对制止侵略、维护全球安定的决心。事实上,该决议的通过使得
伊拉克不得不认真对待。8 月27 日,伊拉克下令它的油轮不要突破美国为首
的多国部队的海上封锁,避免发生冲突。28 日,萨达姆下令,在伊拉克的所
有外国儿童和妇女,包括被扣留者的家属可以离开伊拉克。
在此后的3 个月内,由于伊拉克拒不执行联合国要求撤军的决议,不断
变化手法,抛出一个又一个的对抗措施,联合国又相继通过了一系列决议。
但是,联合国鉴于封锁使伊拉克和科威特人民的食品和医疗用品短缺,出于
人道主义的考虑,于9 月13 日通过了666 号决议。决议规定了向伊拉克和科
威特提供食品的有关原则。要求安理会制裁委员会不断审查伊科两国食品供
应情况。决议说,该委员会如确认伊科两国需要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而必须向
其提供食品时,应迅速向安理会报告如何提供这些援助,但食品的分发须在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机构的合作下进行。
面对联合国的经济制裁和封锁,伊拉克采取了许多反措施。伊拉克原本
有不少像彼音747 客机之类的商业飞机。入侵科威特后,伊拉克拥有运输机
达150 多架,运输能力大大加强。自从陆路和海路被封锁后,这些运输飞机
就成了伊拉克绕过联合国制裁措施的空中桥梁。虽然它不能解决伊拉克生活
必需品的供应,不能靠它运送军事装备来改变力量对比,但它却是一种象征,
是萨达姆继续对抗的象征。
为此,联合国安理会于9 月25 日以14 票赞成、1 票反对通过了670 号
决议,决定对伊拉克和被占领的科威特实行空中封锁。决议要求所有国家不
得准许任何来往伊拉克或科威特的飞机载运货物,从其领土起飞,或飞越其
领空,除非所载货物经过安理会制裁委员会核准。
670 号决议对联合国来说也只是一种象征。因为检查可疑的卡车和轮船
而又不造成伤亡是容易办到的,但如何分辨飞机里是乘坐的旅客还是运载的
货物就很困难。如果飞机不服从命令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它击落。任
何国家都不愿以运载物可疑为借口冒险击落一架飞机,引起一种道义和政治
的公愤。
670 号决议的通过,表明国际社会的团结和对伊拉克态度的明确评价,
是对伊拉克如果继续在顽固的道路上滑下去将产生极其严重后果的警告。
随着联合国安理会关于对伊拉克实行经济制裁的决议进一步实施,伊拉
克的经济,特别是市场供应,受到了冲击。伊拉克经济结构比较脆弱。石油
生产力其主要经济支柱,占国民生产总值50 %以上,石油出口占国家外汇收
入的95 %;粮食三分之二靠进口,工业设备及原材料、许多日常生活用品均
靠外国提供;工农业和服务行业方面对外国技术、劳务力量依赖也较大。国
际制裁和美英等国的军事封锁,使伊拉克进出口基本中断,劳务人员大批撤
离(约40 多万人),从而使伊拉克原已困难的经济受到进一步打击。
从1990 年8 月下旬起,居民买面包排队,肉、奶等副食品价格飞涨,涨
幅普遍是7—8 倍,当局被迫于9 月初开始实行基本生活品定量供应,并严格
限制药品的供应。伊拉克让各国赴伊商谈释放人质的代表团随机运去药品和
基本生活用品,也反映了伊拉克在这方面的窘境。从伊拉克新闻媒介的宣传
来看,有些商店货架上物品还较充分,但这些物品大多是从科威特掠夺来的,
其高昂价格非平民百姓所能问津。
据西方通讯社报道,伊拉克进口工业原料、半成品和机械设备等己减少
90 %,加上外国劳务技术人员的撤离,许多工厂已处于停工减产状况。化学
添加剂短缺,使伊拉克炼油工业也出现困难。外贸受阻,伊拉克石油出口减
少97 %,使伊拉克外汇收入每天减少6000—8000 万美元。同时,国外存款
约40 亿美元被冻结,国际支付手段受限制。加上工商业受冲击,可动用资金
有限,大部分基建项目中断。
法国《费加罗报》驻巴格达特派记者克洛德报道说,虽然联合国的经济
制裁对伊拉克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但在巴格达、卡拉巴大商业中心,还
未出现恐慌。因为家家户户都作了6 个月的储备。虽然投机性的贮存要受到
法律惩罚,但国家不禁止一个主妇为将来作准备。巴格达当局利用经济制裁
给伊拉克造成的困难,组织人民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喊口号:“我们将吃
椰枣,喝清水!”一个11 岁的小女孩给布什总统写了一封信,她在信中说:
“先生,我可以没有百事可乐,这不是严重的。可您,没有石油,将怎么办?”
“我们要活命,反对经济封锁和制裁!”已成了萨达姆进行战争动员的一个
“强有力的口号”。
在实施经济制裁的同时,美国又加紧实施“沙漠盾牌”行动。欲知其详
情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二十章“沙漠盾牌”
一石激起千重浪,“沙漠盾牌”派用场;
海湾石油无价宝,决欲争夺动刀枪。
伊拉克侵吞科威特后,美国大举进军海湾,实施“沙漠盾牌”行动计划。
兵力集结之多,速度之快,是美军侵越战争之后所没有过的。
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伊拉克并吞邻国科威特,举世为之震惊,更
给沉浸在美苏握手言和与东欧剧变带来的胜利喜悦中的美国兜头泼了一盆冷
水。当这个超级大国正忙于欧洲事务并力图重振昔日威风之际,伊拉克钻了
空子,在中东这块原本就不平静的土地上点起了一把新火。美国不能容忍萨
达姆·侯赛因的挑战,不能容忍他打乱美国的全球战略部署,不能容忍美国
的战略利益受到损害。
美国人决定立即干预。伊拉克占领科威特,这对美国军事计划人员来说
是一个棘手而又紧迫的问题。伊拉克军队在科威特立住脚后,对沙特阿拉伯
构成了巨大威胁。到8 月6 日,即第一批美军开始部署的前一天,伊军在科
威特已部署11 个师,超出了占领科威待所需的兵力。各种情报表明,伊军正
在向沙科边境沿线部署。并继续向科威特增兵。
当时的形势可谓严峻。如果伊拉克进攻沙特阿拉伯,美国和沙特阿拉伯
必然反击。当时情报部门估计,伊军可有二条进攻路线。第一条路线是沙特
东部的沿海公路,途经米什阿卜、朱拜勒和达曼。这是可能性最大的进攻路
线,因为这是通往沙特沿海港口和设施的最直接和最迅速的路线。虽然米什
阿卜附近有一片不利于通行的盐碱地,但这条沿海公路便于装甲部队、机械
化部队和后勤车辆通行。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