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作者:北海卧龙    更新:2021-11-25 02:49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越来越趋于抽象;随着工作不断复杂,人们在工作中所涉及到的问题也越来越趋于务虚,这都要求我们学会用无形的思维视角去观察事物而不是仅仅用肉眼去观察事物。”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有句名言: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不仅仅取决于你的肉眼,还要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思维,思维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这句话并不是唯心论。对于低级的思维活动,视觉起着决定性作用,基本是所见即所思,在这一点上人与其他动物相比没有多大区别。在高级思维活动中,视觉的感官作用被大大降低,复杂的思维活动主要是由大脑独立完成,需要什么信息,从哪个角度观察现象
  ,以何种模式处理都是由大脑决定的,视觉器官只起执行作用。认清这个世界是由有形和无形两部分构成的,有助于我们在观察事物时有意识地去关注那些肉眼看不见的、抽象的、深层的、间接的、长远的、精神的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来扩大我们的思维视野。许多人常常感觉自己思路狭隘,不够开阔,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角度都局限在于有形的世界,而不知道在有形世界的背后还有一个无限广阔的无形世界。”
  听到这里,许多人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刚才大家在观察瓶矿泉水时,对于它的有形部分一目了然,但是在对它的无形部分进行列举时却无穷无尽,这就说明有形的是有限的,无形的才是无限的。这是我们这堂课应当掌握的第一个思维法则。”思维教练总结道。
  “教练,有形和无形的学习与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关系?这条思维法则能帮助我解数学题还是写作文呢?”一位中学生问道。
  在座的学生听到这个问题也都聚集起精神注意听,对于他们来说提高学习成绩比什么都重要,考试又不考思维,他们实在看不出来学习这个“有形”和“无形”究竟对学习有什么好处。
  思维教练对他笑了笑,缓缓地说道:“学习有形与无形当然可以帮助你解数学题或写作文了,比如,解题时,通过引入未知数X、Y可以迅速简化数学题的复杂程度。写作文时,通过对心理感悟的描写可以丰富作文内涵,这些都是把“无形”转化为“有形”在学习中的应用。不过这都是一些初级应用,刚才我们讲的那条思维法则还有更高级的应用。”
  大家聚精会神地听讲,思维教练接着问这个学生:“你能把一道数学题分解为有形和无形两个部分吗?”
  这位中学生想了一下,皱着眉摇了摇头,他实在想不出怎么样才能把一道数学题分解为有形和无形的两部分。
  思维教练把目光投向了在座的一位女大学生,问道:“赵纤,你说说看,我记得你学的专业好像是数学吧?”
  赵纤是一位师范院校的学生,利用暑假时间来学习思维课程,希望能把一些好的思维方法应用到将来的教学当中。
  赵纤想了想答道:“我们可以把一道数学题的已知条件视为有形的部分,把未知条件视为无形的部分。”
  “还有呢?”思维教练并不满足这样一个简单的答复,继续追问道。
  “还可以把这道题视为有形部分,把这道题的解题思路视为无形部分。”
  “回答的不错,有形的题目只有一个,而无形的解题思路却有许多。如果我们能够真正领悟到这一点,那么在学习中就应当把学习重点放在研究无形的解题思路上,而不是有形的题目上,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见大家还是有些不明白,思维教练便讲了一个故事:“在古时候,有两个年轻人拜一位名厨做徒弟,在学艺的时,一位徒弟学会了做一百道菜,另一位徒弟学会了把一道菜做出一百种花样,请问那位徒弟的厨艺更高超?”
  大家听到这里,恍然大悟,异口同声地笑道:“当然是那位能把一道菜做出一百种花样的徒弟技艺更高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学习中去做一百道数学题重要,还是去研究一百种解题方法更重要呢?显然,如果我们在学习中不是只把眼睛盯在有形部分,而是打开思维的视野把学习重点放在研究无形部分,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解题思路和写作思路,那么我们的解题水平和写作水平自然会越来越高。否则,我们的学习就会浮于的表层,没有一个深度的提升。其实,这种‘赢者务虚’的现象在工作中也随处可见,不管是什么行业,凡是被称为专家或精英的人才总是无形的领域比平常人钻研得更深一些,具有更多的优势积累。这就是‘有形的是有限的,无形的才是无限的’这条思维法则的高级应用。”
  “可我们怎么样才能在无形的领域比别人钻研得更深一些,具有更多的优势积累呢?”那位中学生还是有些迷茫地问道。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你应当学会划分什么是有形,什么是无形。只有当你对无形的世界有了深刻的了解之后,然后才能知道如何在无形的领域积累你的优势。”
  “我们的学习螺旋上升了一圈,似乎又回到了它起点。” 思维教练幽默地道。
  第四章 新军事革命
  看着电视屏幕上滚动播放的美军在本土和全球各地遭受袭击的新闻,总统布什的脸色气得铁青,周围陪坐观看的是一群噤若寒蝉的国防部、国土安全部、中情局的高级官员们,电视画面上熊熊燃烧的烈焰,仿佛就是总统内心怒火的真实写照,这个时候没有人敢去自讨没趣,大家都一言不发,惶惶不安地等待风暴的来临。
  截止到5月20日,美国的主要石油命脉全部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不论是深藏在地下的战略石油储备库,还是防御严密的大型石油炼化基地,不论是来自美国近邻墨西哥的输油管道,还是远在中东沙特石油运输港口,在中国特击军昼夜不停的攻击下美国的石油网络系统被搅得七零八落,国内能源供给彻底陷于瘫痪,除了少数军工企业和供暖发电厂还能保证最低的石油供应外,美国的其他行业基本上无油可用。美国号称是建立在汽车轮子上的帝国,这次石油能源系统遭受中国军队全面、系统、彻底的攻击,让帝国飞速旋转的车轮被迫停滞下来。
  严重的能源危机所带来的各种军事和经济问题,让布什一筹莫展,而民众反战抗议和新闻舆论对战局的不利报道又让他忙得焦头烂额。在有心人的消息“泄漏”引导下,嗅觉灵敏的新闻媒体界在第一时间挖掘到了这次中国军队的大规模海外反击战是由新组建的龙牙特击军组织实施的,一时之间,美国各大报纸和新闻网站的头条上都醒目的大标题报道中国新军种的诞生,惊呼未来的战争模式将由此改变,各国的智库研究机构也纷纷发表了对特击军和特击战的看法。
  英国著名军事专家劳伦斯教授应《伦敦时报》的邀请发表评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战争逐渐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武器制造追求大而全,军队规模越打越大。虽然高科技战争的出现,让作战方式由粗放型轰炸走向精确性打击,效率之高令人瞠目,使军队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精兵“瘦身”,但这种战争方式还是没有走出传统的人员密集型作战的框架,而特击战的出现使这种古老的陆军作战方式成为一场噩梦,传统的军事思维也将因此而被彻底颠覆。当五六个战斗人员凭借特殊的武器就可以轻而易举摧毁一座军事基地的时候,也摧毁传统军事作战理论的基石。它预示着未来的战争将由笨拙的集团化作战,重兵器作战方式,转向轻巧的单兵作战,高效能兵器作战方式,将由界限分明的两军对垒作战方式转变为模糊虚无的渗透作战方式。威力巨大、轻巧灵便的高效能兵器让单兵的攻击力度放大数千倍,人员越密集越有利于被一次性消灭,这使得传统的人员密集型军队成为最佳的被屠杀标靶。而且特击战的单兵作战方式机动灵活,既可以偷袭于炮火连天的阵前,也能够深入到歌舞升平的敌后,令对手防不胜防。这意味着,在过去需要一支军队才能提供的火力强度,才能达成的战术目标,今天一个单兵或者平民就可以做到。在特击战中,人人皆杀手,舟中皆敌国。他不无嘲讽地说,如果一个人=一支军队的话,那么美国需要派几十万军队在中国所做的事情,中国只要派几百名特击军到美国本土同样也能做到,而且这些特击军士兵所需要的食物、住宿和交通工具都是由美国服务业提供的。
  最后,他以敏锐的洞察指出,特击战的巨大威力使个人取代团体再一次成为战场的主角,在不久的未来我们更多会看到一对一的角斗而不是成千上万人之间的厮杀,战争仿佛又重新回归到了它的原点,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高科技的基础上的……
  对于新闻媒体和军事专家们的这些“耸人听闻”言论,布什报嗤之以鼻的态度,一句话都不相信,在他看来所谓的特击战不过是几个特种兵搞的偷袭,掀不起什么浪花,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天军、空军、海军、陆军,中国的特击军算什么?那不过是中国政府为了掩饰连续遭到惨重失败的一块遮羞布,是为了转移国际舆论对中国军队无能表现的嘲笑而制造出来的一个战争“明星”。他坚持认为这是中国人的一种信息战,是想借战争“概念”的炒作来吸引公众的眼球,这个错误的观念一直到他被迫辞职下台都没有改变,也正因为他的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才使得美军后来在中国战场上越陷越深,等他醒悟过来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在冯克率领的特击军的迅猛攻击下,美国设立在本土和海外的军事基地、科研中心、军工企业以及重要能源物资供应线遭受到沉重打击,当战争结束时,美国已经元气大伤,昔日辉煌的帝国被侵蚀的千疮百孔,风光不再,不得不将自己势力收缩回美洲一隅,这也导致了日后各种新势力的迅速崛起,引发了新一轮的军事竞争,使第四次世界大战在八年后又接踵爆发,不过那已经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