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作者:北海卧龙 更新:2021-11-25 02:49
第九章 问鼎天下
无边无际的寂静,笼罩著清晨的大海,慢慢地一轮朝阳将海的尽头染得火红一片,在跃出海平面之前全力吐出七色的霞彩,染红了东方的天际。
一位中年男子临海站立山顶的礁石崖上,观看这壮丽的大自然景观,在他的背后几十名精悍的便衣警卫呈环状散布守卫在周围,警觉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尽管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老板”一大早发神经来到这悬崖边呆呆地等待观看日出,但作为经过严格训练万里挑一的国府特种部队精锐,每个人都毫无怨言地履行各自的职责,严密地守护着总统,在这特殊的非常时期,没有任何人敢抱怨懈怠,更没有人敢玩忽职守。
一辆普通轿车沿着盘山公路驶向山顶,虽然这辆轿车看上去毫不起眼,但却是经过名家精心设计的,车厢里面力求舒适平稳,又具有良好的防弹能力。原本它是国府总统的三部座车之一,现在车内坐的却是一位布衣老者。
“有钱的人真是会享受啊!”
望著眼前放在几案上的葡萄酒杯,王名扬不禁微微叹息了一声。虽然马车以飞快的速度在前进,但坐在里面的人却没有一丝震动的感觉,甚至连酒杯里面的美酒也没有丝毫的摇晃。
“王老,只要您点头出任国府咨情处参议,我可以建议总统将这辆车配您专用。”总统秘书方修开玩笑说道。
“我哪里有这么好命啊?”王名扬说著,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然后舒舒服服的哈了一口气:“我这个糟老头子只求安安稳稳地度过晚年就知足了,现在的天下是你们年轻人的了,我还瞎掺和什么。”
方修毕恭毕敬地恭维道:“王老,您这么说可太谦虚了,谁不知道您是台湾的第一智囊,要不是因为您暗中周旋,全力协助,沈总统也不会连任两届总统,台湾更不会有今天的局面。”
“嘿嘿,好小子,竟然学会给人戴高帽了,这可不是你以前的风格啊。”王名扬摇头晃脑的说道,同时又拿起酒杯喝了一口。
“那是以前小子无知,王老,不会还记恨我当年对您的无礼之举吧?”方修失笑道。
听方修这么说,王名扬也笑了,他想起当初与方修初次见面的一段“公案”。
当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高材生方修初入政坛,便精密的头脑算计和对政治的敏锐把握获得了“黄金童”的美誉,当时的台湾总统沈扁在欣赏之余,礼贤下士亲自登门拜访这位政坛新人,力邀他出任总统府秘书一职,有感于沈扁的礼贤下士,同时也渴望施展一下自己的政治抱负,方修权衡再三后接受了这一挑战。时值总统换届选举之际,方修鞍前马后日夜奔波,殚精竭虑为沈扁领导的民进党出谋划策,以确保沈扁能够继续连任台湾总统。而经历了政权丧失之败的国民党经过几年的痛定思痛,这一次也是全力以赴,势在必得。一时之间,台湾选战如火如荼,烽烟四起,参与群众如痴如狂。群雄逐鹿,究竟鹿死谁手?
众说纷纭,旁观者更是莫衷一是。大体而言,赌国民党胜者居多,估民进党赢者几稀。据台湾主要媒体《联合报》投票前最后一次民调显示,国民党党魁蓝战获41%选民青睐,而民进党主席沈扁仅获得38%群众支持;坊间赌盘则传出“228牵手护台”和“313反扁呛声”后蓝战依然保持票数五十万以上的绝对优势。至于专家观点有哈佛大学戈迪温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徐博东教授等铁口直断蓝战终将取得胜利,大局已定。
蓝战多次表示,沈扁在四年前的胜利是一场“历史的偶然”,而今年320后泛蓝阵营就要结束泛绿执政,成就“历史的必然”。沈扁则声称自己“必然”连任成功,从此让蓝战死了“偶然”夺位之心。不过,虽然沈扁口头上强硬,但形势比人强,在预选结果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他的助选班子也有心无力,深感回天乏术。在这危急时刻,沈扁带着方修悄悄拜访了一位神秘老人,这位老人就是有着民进党第一智囊之称的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名扬。
在民进党的发家史中,王名扬是一个深藏不露的影子人物,他从来不参与民进党的活动,只是以布衣之交的身份与民进党的领导高层少数人保持一份淡泊的默契,民进党每有疑难决断都会请教这位教书先生,而王名扬也每每能出奇谋妙计,助民进党化险为夷,以弱胜强。民进党能由一个十几人的在野小党在短短的不到十年时间里一跃成为拥有几百万支持者的大党,最后击溃了在台湾经营多年的国民党,夺取了执政权,其中王名扬的作用功不可没。沈扁当选总统后,第一个拜谢的不是那些大力支持他竞选的财阀和地方黑势力,而是这个不为外人所知的教书匠,没想到沈扁的拜访却吃了这个古怪老头的闭门羹,他深夜站立苦候至黎明也不得入门,最后老头只从门缝递出一张白纸,上面有《问政》诗一首写道:
贫贱相交易,富贵共享难;
天下一局棋,政党如走台。
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
只闻新贵笑,谁见苍生哭。
执政求民权,设谋求民生;
心中存一念,相忘五湖间。
沈扁见此诗只好洒泪而回,他知道这个从青年时代就立志推翻国民党残暴统治的老人,在民进党功成之际选择了身退。而且在最后退出之时他也对民进党是否能够逃出中国历代王朝“兴起——腐化——堕落——灭亡”的怪圈表示了怀疑……
沈扁执政台湾后曾多次聘请王名扬出山,可每次都吃闭门羹,可沈扁始终不死心,最后烦得老头一气之下,跑到澳大利亚做了两年客座教授,吓得沈扁再也不敢“骚扰”这个脾气古怪的老头了。不过这次换届选举民进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沈扁不得不硬着头皮再次深夜拜访这个民进党的第一智囊,没想到王名扬不仅让他进门而且在了解了情况以后还为他筹划了一条“苦肉计”。沈扁听后如获至宝,侍立在一旁的方修听了这条苦肉计却大惊失色,力阻沈扁不可冒此奇险,在苦劝无效后方修忍不住当堂大骂王名扬老糊涂,搞得当时的场面十分尴尬,沈扁再三赔礼还是让火冒三丈的老头将他们赶出了家门。
3月19日,沈扁在竞选演讲途中遭不明身份枪手袭击,当场被送进了医院,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台湾为之哗然,顿时民情汹涌,掀起了轩然大波。
3月20日,台湾选举公投,先前以大比分落后的民进党却以微弱优势胜出,沈扁再次当选台湾总统……
“想想当年也真险,要不是您老人家兵行险招,巧出奇计,现在坐在总统府的也许就是蓝战了。”方修现在想起仍心有余悸道。
“就凭那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他也配作总统的位子?”王名扬不屑一顾道。
方修好奇地问道:“王老,当时您为什么那么不看好蓝战,认为沈总统一定会再次当选?”
王名扬微微一笑道:“西方史学家深信‘History repeats
itself’。中国人则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两者意思其实相去不远,都是强调历史有一定的重复性。正因为历史具有这种自我重复的奇妙性质,后人方才得以借古鉴今,对未来趋势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有人问丘吉尔如何能在二战中最艰困绝望的时刻依然保持信心坚定,不动如山?丘的答案非常简单,就是他‘通晓历史’。其实对那次牵动亿万人心的台湾大选,历史已经启示我们大选结果的‘必然’与‘偶然’了。”
见方修迷茫不解的样子,王名扬不禁兴致大发,滔滔不绝地讲起三国历史:“东汉末年,天下纷争,烽烟不断。先有黄巾之乱,后又董卓窃政。董卓亡后,群雄并起。群雄之中,以河北袁绍、河南曹操实力居首。但一山岂能容二虎?袁曹于公元200年4月在黄河中游延津、官渡附近布阵对峙,两军倾力一搏。
首先论兵力。袁绍当时坐拥北方四州,兵力雄厚,带甲数十万。反观曹操,名义上掌握了汉室朝廷中央政权,实则一后起暴发户而已,势力地盘局限在黄河以南;部队战斗力强悍,但不过七八万上下。论兵力,对曹大大不利。
次之谈人才。袁绍麾下能者极多,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皆智谋之士,田丰、沮授乃忠义之臣;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张颌、高览、淳于琼俱世之名将。
曹操左右亦不乏精锐,荀攸、郭嘉、程昱机深智远;张辽、许褚、徐晃、夏侯渊勇不可当;夏侯敦,天下奇葩,曹子孝,世间福将。谈人才,袁曹双方精锐尽出,呈五五平势。
第三拼后勤。袁氏家族经营河北逾数十年,地广粮多,府库丰饶,擅拼经济,商贾政治献金多以亿万、千万计,后勤扎实充沛,利在持久战。另一方面,曹家军虽久经沙场,骁勇善战,但方才上台四年,经济状况拮据,商贾捐输仅以百万、十万计,后勤乏力难支,是故急欲迅速突破,东游西击,寻找决战机会。拼后勤,袁胜曹一筹。
第四搏宣传。袁绍与刘备结盟后,将汉室宗亲遍布天下的宣传喉舌利用得淋漓尽致,《伐曹檄文》风行各州郡县,务求将曹操彻底斗垮斗臭,‘曹操赘阉遗丑,好乱乐祸,潜包祸谋,豺狼凶暴,心怀篡逆,摧残汉室,托名汉相,实为汉贼……’面对汉家天下铺天盖地的舆论围剿,曹操只能望檄兴叹,徒呼奈何。搏宣传,袁又胜曹多矣。
无边无际的寂静,笼罩著清晨的大海,慢慢地一轮朝阳将海的尽头染得火红一片,在跃出海平面之前全力吐出七色的霞彩,染红了东方的天际。
一位中年男子临海站立山顶的礁石崖上,观看这壮丽的大自然景观,在他的背后几十名精悍的便衣警卫呈环状散布守卫在周围,警觉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尽管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老板”一大早发神经来到这悬崖边呆呆地等待观看日出,但作为经过严格训练万里挑一的国府特种部队精锐,每个人都毫无怨言地履行各自的职责,严密地守护着总统,在这特殊的非常时期,没有任何人敢抱怨懈怠,更没有人敢玩忽职守。
一辆普通轿车沿着盘山公路驶向山顶,虽然这辆轿车看上去毫不起眼,但却是经过名家精心设计的,车厢里面力求舒适平稳,又具有良好的防弹能力。原本它是国府总统的三部座车之一,现在车内坐的却是一位布衣老者。
“有钱的人真是会享受啊!”
望著眼前放在几案上的葡萄酒杯,王名扬不禁微微叹息了一声。虽然马车以飞快的速度在前进,但坐在里面的人却没有一丝震动的感觉,甚至连酒杯里面的美酒也没有丝毫的摇晃。
“王老,只要您点头出任国府咨情处参议,我可以建议总统将这辆车配您专用。”总统秘书方修开玩笑说道。
“我哪里有这么好命啊?”王名扬说著,端起酒杯喝了一口,然后舒舒服服的哈了一口气:“我这个糟老头子只求安安稳稳地度过晚年就知足了,现在的天下是你们年轻人的了,我还瞎掺和什么。”
方修毕恭毕敬地恭维道:“王老,您这么说可太谦虚了,谁不知道您是台湾的第一智囊,要不是因为您暗中周旋,全力协助,沈总统也不会连任两届总统,台湾更不会有今天的局面。”
“嘿嘿,好小子,竟然学会给人戴高帽了,这可不是你以前的风格啊。”王名扬摇头晃脑的说道,同时又拿起酒杯喝了一口。
“那是以前小子无知,王老,不会还记恨我当年对您的无礼之举吧?”方修失笑道。
听方修这么说,王名扬也笑了,他想起当初与方修初次见面的一段“公案”。
当年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的高材生方修初入政坛,便精密的头脑算计和对政治的敏锐把握获得了“黄金童”的美誉,当时的台湾总统沈扁在欣赏之余,礼贤下士亲自登门拜访这位政坛新人,力邀他出任总统府秘书一职,有感于沈扁的礼贤下士,同时也渴望施展一下自己的政治抱负,方修权衡再三后接受了这一挑战。时值总统换届选举之际,方修鞍前马后日夜奔波,殚精竭虑为沈扁领导的民进党出谋划策,以确保沈扁能够继续连任台湾总统。而经历了政权丧失之败的国民党经过几年的痛定思痛,这一次也是全力以赴,势在必得。一时之间,台湾选战如火如荼,烽烟四起,参与群众如痴如狂。群雄逐鹿,究竟鹿死谁手?
众说纷纭,旁观者更是莫衷一是。大体而言,赌国民党胜者居多,估民进党赢者几稀。据台湾主要媒体《联合报》投票前最后一次民调显示,国民党党魁蓝战获41%选民青睐,而民进党主席沈扁仅获得38%群众支持;坊间赌盘则传出“228牵手护台”和“313反扁呛声”后蓝战依然保持票数五十万以上的绝对优势。至于专家观点有哈佛大学戈迪温博士、北京联合大学徐博东教授等铁口直断蓝战终将取得胜利,大局已定。
蓝战多次表示,沈扁在四年前的胜利是一场“历史的偶然”,而今年320后泛蓝阵营就要结束泛绿执政,成就“历史的必然”。沈扁则声称自己“必然”连任成功,从此让蓝战死了“偶然”夺位之心。不过,虽然沈扁口头上强硬,但形势比人强,在预选结果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他的助选班子也有心无力,深感回天乏术。在这危急时刻,沈扁带着方修悄悄拜访了一位神秘老人,这位老人就是有着民进党第一智囊之称的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王名扬。
在民进党的发家史中,王名扬是一个深藏不露的影子人物,他从来不参与民进党的活动,只是以布衣之交的身份与民进党的领导高层少数人保持一份淡泊的默契,民进党每有疑难决断都会请教这位教书先生,而王名扬也每每能出奇谋妙计,助民进党化险为夷,以弱胜强。民进党能由一个十几人的在野小党在短短的不到十年时间里一跃成为拥有几百万支持者的大党,最后击溃了在台湾经营多年的国民党,夺取了执政权,其中王名扬的作用功不可没。沈扁当选总统后,第一个拜谢的不是那些大力支持他竞选的财阀和地方黑势力,而是这个不为外人所知的教书匠,没想到沈扁的拜访却吃了这个古怪老头的闭门羹,他深夜站立苦候至黎明也不得入门,最后老头只从门缝递出一张白纸,上面有《问政》诗一首写道:
贫贱相交易,富贵共享难;
天下一局棋,政党如走台。
兴也百姓苦,亡也百姓苦;
只闻新贵笑,谁见苍生哭。
执政求民权,设谋求民生;
心中存一念,相忘五湖间。
沈扁见此诗只好洒泪而回,他知道这个从青年时代就立志推翻国民党残暴统治的老人,在民进党功成之际选择了身退。而且在最后退出之时他也对民进党是否能够逃出中国历代王朝“兴起——腐化——堕落——灭亡”的怪圈表示了怀疑……
沈扁执政台湾后曾多次聘请王名扬出山,可每次都吃闭门羹,可沈扁始终不死心,最后烦得老头一气之下,跑到澳大利亚做了两年客座教授,吓得沈扁再也不敢“骚扰”这个脾气古怪的老头了。不过这次换届选举民进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沈扁不得不硬着头皮再次深夜拜访这个民进党的第一智囊,没想到王名扬不仅让他进门而且在了解了情况以后还为他筹划了一条“苦肉计”。沈扁听后如获至宝,侍立在一旁的方修听了这条苦肉计却大惊失色,力阻沈扁不可冒此奇险,在苦劝无效后方修忍不住当堂大骂王名扬老糊涂,搞得当时的场面十分尴尬,沈扁再三赔礼还是让火冒三丈的老头将他们赶出了家门。
3月19日,沈扁在竞选演讲途中遭不明身份枪手袭击,当场被送进了医院,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台湾为之哗然,顿时民情汹涌,掀起了轩然大波。
3月20日,台湾选举公投,先前以大比分落后的民进党却以微弱优势胜出,沈扁再次当选台湾总统……
“想想当年也真险,要不是您老人家兵行险招,巧出奇计,现在坐在总统府的也许就是蓝战了。”方修现在想起仍心有余悸道。
“就凭那个扶不起来的阿斗,他也配作总统的位子?”王名扬不屑一顾道。
方修好奇地问道:“王老,当时您为什么那么不看好蓝战,认为沈总统一定会再次当选?”
王名扬微微一笑道:“西方史学家深信‘History repeats
itself’。中国人则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两者意思其实相去不远,都是强调历史有一定的重复性。正因为历史具有这种自我重复的奇妙性质,后人方才得以借古鉴今,对未来趋势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有人问丘吉尔如何能在二战中最艰困绝望的时刻依然保持信心坚定,不动如山?丘的答案非常简单,就是他‘通晓历史’。其实对那次牵动亿万人心的台湾大选,历史已经启示我们大选结果的‘必然’与‘偶然’了。”
见方修迷茫不解的样子,王名扬不禁兴致大发,滔滔不绝地讲起三国历史:“东汉末年,天下纷争,烽烟不断。先有黄巾之乱,后又董卓窃政。董卓亡后,群雄并起。群雄之中,以河北袁绍、河南曹操实力居首。但一山岂能容二虎?袁曹于公元200年4月在黄河中游延津、官渡附近布阵对峙,两军倾力一搏。
首先论兵力。袁绍当时坐拥北方四州,兵力雄厚,带甲数十万。反观曹操,名义上掌握了汉室朝廷中央政权,实则一后起暴发户而已,势力地盘局限在黄河以南;部队战斗力强悍,但不过七八万上下。论兵力,对曹大大不利。
次之谈人才。袁绍麾下能者极多,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皆智谋之士,田丰、沮授乃忠义之臣;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张颌、高览、淳于琼俱世之名将。
曹操左右亦不乏精锐,荀攸、郭嘉、程昱机深智远;张辽、许褚、徐晃、夏侯渊勇不可当;夏侯敦,天下奇葩,曹子孝,世间福将。谈人才,袁曹双方精锐尽出,呈五五平势。
第三拼后勤。袁氏家族经营河北逾数十年,地广粮多,府库丰饶,擅拼经济,商贾政治献金多以亿万、千万计,后勤扎实充沛,利在持久战。另一方面,曹家军虽久经沙场,骁勇善战,但方才上台四年,经济状况拮据,商贾捐输仅以百万、十万计,后勤乏力难支,是故急欲迅速突破,东游西击,寻找决战机会。拼后勤,袁胜曹一筹。
第四搏宣传。袁绍与刘备结盟后,将汉室宗亲遍布天下的宣传喉舌利用得淋漓尽致,《伐曹檄文》风行各州郡县,务求将曹操彻底斗垮斗臭,‘曹操赘阉遗丑,好乱乐祸,潜包祸谋,豺狼凶暴,心怀篡逆,摧残汉室,托名汉相,实为汉贼……’面对汉家天下铺天盖地的舆论围剿,曹操只能望檄兴叹,徒呼奈何。搏宣传,袁又胜曹多矣。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