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作者:北海卧龙 更新:2021-11-25 02:49
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日本统帅部一开始打算借道韩国,先协助美军在朝鲜战场同中国军队作战,然后稳扎稳打由东北攻入中国本土,一步步实现昔日的梦想。然而日本和美国几番劝说诱导,韩国方面对日军派军队协同作战的建议始终抱有强烈的敌意,韩国人可以容忍美军的统治,但绝不允许日军的皮靴再一次踏上朝鲜半岛的土地,历史上朝鲜民族被日本残暴压榨的苦难记忆时刻铭记在全体韩国人的心中,在对日本人的态度上,韩国始终保持一种高度的民族警惕性和竞争心理,任何有损韩国民族的事情坚决不做,任何与日本竞争的事情则要以命相搏。相比韩国人的坚硬民族骨气,中国人则远远不如。也许是天朝大国培养出来的懒散气质,中国人不论什么事情都喜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即使是民族的血海深仇,在某些人看了也是过去的事情,对于像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民族耻辱中国人也都表现得非常淡漠,甚至有学者和官员提议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改为世界和平中心。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过去,而背叛过去就意味着重温历史的耻辱。”第二次中日战争的炮火再一次用血淋淋的事实印证了这一名言。
“菊花的刺”是日本统帅部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制定的一个冒险计划——建立一条海上通道,从海上突袭中国。这一军事计划虽然要冒巨大的风险,但其战略效益也是丰厚的。首先它可以达成战争的突然性,中国军方不可能会想到日本会从海上大举登陆,因为小小的台湾海峡就使他们一筹莫展,彷徨无计,他们万万不会料到日本敢于和有能力跨越十几个台湾海峡的距离,攻击大陆本土。中国军方的这种思维定势和思维盲区恰恰为日军的奇袭提供了战略掩护。其次,如果首战能够切入中国最富裕的江浙地区,攻占上海,从战略上看这将为日后挺进中国内地建立一个出海口,将来日军进可攻,退可守,无后顾之忧,而海军一直是中国军队的弱项,不足以形成战略优势。从经济上看这将动摇中国的经济根本,有利于就食于敌,使战争的物资人员消耗在最短时间得到补充。最后一点是,江南地区河道交错,不利于机械化大兵团部队作战,日军可以利用空中优势,通过对公路、铁路、桥梁、水利设施采取破袭战迟滞中国军队在这一地区的集结,为日军巩固后方阵线赢得战略时间。
基于上述优点,最后日本统帅部批准了“菊花的刺”这一军事方案。在这个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是如何架起一条跨越大海鸿沟的海上通道,日本军部将这一任务交给了日本海军工程技术部门,军方技术部门会同民间企业经过多次实验和攻关,最后终于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用无数个人工海上浮台架起进攻大陆的桥梁。
在海上建造像岛屿这样庞大的漂浮工程乍一听,好像是不可能的事,但实际上,全球科学界早就在积极探求建设如人造机场、海上机场等海上漂浮工程的途径,而且日本在这一领域方面的一直处于专业技术领先地位。
建造海上机场的想法最早产生在20世纪初,以当时飞机的飞行能力,英美两国间的直航根本无法实现,如果在两者之间建造一些漂浮的人造岛屿和机场,那这一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但后来人们逐渐研制出了大型飞机,有能力进行长距离的飞行,此构想就被搁置起来了。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人准备建造海上机场,并称之为“漂浮工程”,地点选在东京湾的一个避风港。对于处在地震带上的日本来说,建造这种漂浮的、不易受地壳运动影响的机场再合适不过了。日本人想把这个海上机场当作横须贺市海上军事基地的备用机场,或者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把它作为一种可移动的海上综合救护设施。从1995年起,就有4家铸造公司和13家造船厂陆续加盟这一计划。但2002年底,日本暂停了这一计划。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阿古沙教授(“漂浮工程”的设计者之一)认为,海浪的起伏和飞机降落需要平稳是矛盾的,海上机场平台使用的材料需浮力和弹力兼备。弹力平台的动力学问题和整个漂浮工程的流体动力学问题已经研究得很充分,然而,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专家能够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虽然,很多大公司已经意识到建造大型海上漂浮工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但还没人知道这种设施在大海中的真正“表现”,所以当时还没人敢真正投资。只能通过理论研究和大量的复杂计算获得必要的数据。后来,俄罗斯有几位液压弹性领域的专家,从解决平台在海上的“随波逐流”问题入手,通过长期研究,成功地找到了漂浮平台设计数据的计算方法,被学术界公认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一种方法。此外,俄罗斯学者还提出了更加大胆的设想。他们认为这种海上机场甚至可以盖成“多层楼”。如:上层是飞机的起降跑道;中层是停机坪;再往下是修理厂、油料库等基础设施。建造平台的理想材料是超能压缩混凝土,比普通的混凝土轻许多,但承载的重量却相当惊人。
最近十年来,随着一系列技术问题的逐步解决,美国、日本等国又相继推出“浮岛”式航母的构想。美国设想建造一个由6个长150米、宽90米的组装模块拼接成全长900米、宽90米的大型半潜型“浮岛”式机动海上基地,包括C-130运输机、KC-130空中加油机的大多数飞机都能在上面安全起降,而无需复杂的弹射和阻拦装置。这种“浮岛”式航母可作为海上前进基地或舰船、飞机的运输、补给和维修基地。
1999年8月4日,日本在横须贺港海面上首次建成一个由6块长380米、宽60米、高3米的巨型钢铁漂浮物板块组成的海上漂浮机场。该机场有1条1000多米长、最宽处达120米的起降跑道。有关专家认为,这种机场具有很大的军事价值,战时可以作为支援作战飞机的移动基地使用。对于日本的这一技术突破美国海军非常感兴趣,并迅速提出海上基地的概念。海上基地(JMOB)是美军提出的建设海上“浮岛”计划的方案之一,联合移动海上基地(JMOB)可以在绝大多数攻击范围外实施战区内海军基地—战舰—目的地的补给。JMOB能够减少现存的部队对基地的依赖,尽管它不能完全取代岸上支援设施,但它可以将岸上的军事后勤设施减少到最低限度。它还可以有选择地向岸上部队提供支援,从而避免了向前沿部队过多提供多余物资的情况。JMOB还能为远征部队提供全方位的联合作战平台。在没有作战任务的情况下,JMOB的不同模块可以分开使用。在不稳定的和不断变化的安全环境中,它的单独部分也能够为美军提供低风险但又很强的机动能力。如果这项计划付诸实施,美军后勤补给线将大大缩短,使美国军队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能实施有效的海上作战。“海上基地”概念是美海军“21世纪海上力量”转型战略的三大支柱之一。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美海军负责舰船的项目执行官海军少将查尔斯·汉米尔顿认为:海上基地不单纯是某个平台的概念,而是一种不同平台形成网络化、模块化,进行协同作战的概念。组成“海上基地”的多个任务模块在海上移动时,如果任务模块都能通用,那么就能提高海军的战斗力和灵活性。其中包括一种“未来海上预置部队”(MPF-FUTURE)的概念,可无需码头或船坞即能运送武器装备和人员。其他在研的平台概念包括利用可重新配置、装载容量大的大型舰船来装载F-35联合攻击战斗机、倾转旋翼机和像LCAC气垫登陆艇这样的两栖装备。当大批的人员、物资和装备送往战区时,海上基地需要有在战场周围进行快速机动的能力,而且还需要两栖登陆装备将物资运送上岸。
日本技术人员在美军“海上基地”概念基础上结合本国的技术优势,创造性地开发设计出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海上浮台,工程人员们用废弃的集装箱作主体,在外面浇注一层特制超能压缩混凝土,这样一个标准的海上浮台模块就制成了,然后用特制的金属龙骨架将这些标准浮岛模块拼装整合,就可以建造出大小不一,适应不同战备需要的人工海上浮台,这些人工海上浮台再配备动力和一些特殊的设备就可以用来起落飞机、停靠船只、运载人员货物,还可以根据战斗需要,或潜伏于海面下掩藏行踪,或机动转移。不过这些简易的海上浮台也存在一些致命缺点,比如寿命期只有一年多,抗打击能力差等等,但在应付突发事件中它的成本低,组装快、机动灵活等优点,足以满足日军军部这次跨海作战的战术要求。
在中美两国酣战之时,大部分海上浮台模块被日军工程部队悄悄运往指定的海域,组装后潜伏于水下。当中日战争一爆发,这些巨大的海上浮台立即排空箱体内的储水浮出海面,日本空军对中国内陆地区持续不断的攻击力,主要就靠它们所提供的强有力的后勤保障,虽然日军没有航空母舰,但专门设计的“航母型”海上浮台每个都有相当于二个航母舰船的起落面积,日军飞机大规模的起落毫不成问题。日军还根据这次跨海作战的需要专门设计了一些特殊的海上浮台,有些用于存放物资,有些暂时储备兵员,有些作为陆基导弹发射基地,有些专门供空军起落补给。就这样在中日之战爆发的同时,这些海上人工小岛迅速在宽阔的海域间构筑了一条蛙跳通道,配合着那些移动的船只源源不断的将兵员和物资运往中国大陆。
“菊花的刺”是日本统帅部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制定的一个冒险计划——建立一条海上通道,从海上突袭中国。这一军事计划虽然要冒巨大的风险,但其战略效益也是丰厚的。首先它可以达成战争的突然性,中国军方不可能会想到日本会从海上大举登陆,因为小小的台湾海峡就使他们一筹莫展,彷徨无计,他们万万不会料到日本敢于和有能力跨越十几个台湾海峡的距离,攻击大陆本土。中国军方的这种思维定势和思维盲区恰恰为日军的奇袭提供了战略掩护。其次,如果首战能够切入中国最富裕的江浙地区,攻占上海,从战略上看这将为日后挺进中国内地建立一个出海口,将来日军进可攻,退可守,无后顾之忧,而海军一直是中国军队的弱项,不足以形成战略优势。从经济上看这将动摇中国的经济根本,有利于就食于敌,使战争的物资人员消耗在最短时间得到补充。最后一点是,江南地区河道交错,不利于机械化大兵团部队作战,日军可以利用空中优势,通过对公路、铁路、桥梁、水利设施采取破袭战迟滞中国军队在这一地区的集结,为日军巩固后方阵线赢得战略时间。
基于上述优点,最后日本统帅部批准了“菊花的刺”这一军事方案。在这个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是如何架起一条跨越大海鸿沟的海上通道,日本军部将这一任务交给了日本海军工程技术部门,军方技术部门会同民间企业经过多次实验和攻关,最后终于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用无数个人工海上浮台架起进攻大陆的桥梁。
在海上建造像岛屿这样庞大的漂浮工程乍一听,好像是不可能的事,但实际上,全球科学界早就在积极探求建设如人造机场、海上机场等海上漂浮工程的途径,而且日本在这一领域方面的一直处于专业技术领先地位。
建造海上机场的想法最早产生在20世纪初,以当时飞机的飞行能力,英美两国间的直航根本无法实现,如果在两者之间建造一些漂浮的人造岛屿和机场,那这一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但后来人们逐渐研制出了大型飞机,有能力进行长距离的飞行,此构想就被搁置起来了。
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人准备建造海上机场,并称之为“漂浮工程”,地点选在东京湾的一个避风港。对于处在地震带上的日本来说,建造这种漂浮的、不易受地壳运动影响的机场再合适不过了。日本人想把这个海上机场当作横须贺市海上军事基地的备用机场,或者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把它作为一种可移动的海上综合救护设施。从1995年起,就有4家铸造公司和13家造船厂陆续加盟这一计划。但2002年底,日本暂停了这一计划。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阿古沙教授(“漂浮工程”的设计者之一)认为,海浪的起伏和飞机降落需要平稳是矛盾的,海上机场平台使用的材料需浮力和弹力兼备。弹力平台的动力学问题和整个漂浮工程的流体动力学问题已经研究得很充分,然而,当时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专家能够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虽然,很多大公司已经意识到建造大型海上漂浮工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但还没人知道这种设施在大海中的真正“表现”,所以当时还没人敢真正投资。只能通过理论研究和大量的复杂计算获得必要的数据。后来,俄罗斯有几位液压弹性领域的专家,从解决平台在海上的“随波逐流”问题入手,通过长期研究,成功地找到了漂浮平台设计数据的计算方法,被学术界公认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一种方法。此外,俄罗斯学者还提出了更加大胆的设想。他们认为这种海上机场甚至可以盖成“多层楼”。如:上层是飞机的起降跑道;中层是停机坪;再往下是修理厂、油料库等基础设施。建造平台的理想材料是超能压缩混凝土,比普通的混凝土轻许多,但承载的重量却相当惊人。
最近十年来,随着一系列技术问题的逐步解决,美国、日本等国又相继推出“浮岛”式航母的构想。美国设想建造一个由6个长150米、宽90米的组装模块拼接成全长900米、宽90米的大型半潜型“浮岛”式机动海上基地,包括C-130运输机、KC-130空中加油机的大多数飞机都能在上面安全起降,而无需复杂的弹射和阻拦装置。这种“浮岛”式航母可作为海上前进基地或舰船、飞机的运输、补给和维修基地。
1999年8月4日,日本在横须贺港海面上首次建成一个由6块长380米、宽60米、高3米的巨型钢铁漂浮物板块组成的海上漂浮机场。该机场有1条1000多米长、最宽处达120米的起降跑道。有关专家认为,这种机场具有很大的军事价值,战时可以作为支援作战飞机的移动基地使用。对于日本的这一技术突破美国海军非常感兴趣,并迅速提出海上基地的概念。海上基地(JMOB)是美军提出的建设海上“浮岛”计划的方案之一,联合移动海上基地(JMOB)可以在绝大多数攻击范围外实施战区内海军基地—战舰—目的地的补给。JMOB能够减少现存的部队对基地的依赖,尽管它不能完全取代岸上支援设施,但它可以将岸上的军事后勤设施减少到最低限度。它还可以有选择地向岸上部队提供支援,从而避免了向前沿部队过多提供多余物资的情况。JMOB还能为远征部队提供全方位的联合作战平台。在没有作战任务的情况下,JMOB的不同模块可以分开使用。在不稳定的和不断变化的安全环境中,它的单独部分也能够为美军提供低风险但又很强的机动能力。如果这项计划付诸实施,美军后勤补给线将大大缩短,使美国军队在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能实施有效的海上作战。“海上基地”概念是美海军“21世纪海上力量”转型战略的三大支柱之一。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美海军负责舰船的项目执行官海军少将查尔斯·汉米尔顿认为:海上基地不单纯是某个平台的概念,而是一种不同平台形成网络化、模块化,进行协同作战的概念。组成“海上基地”的多个任务模块在海上移动时,如果任务模块都能通用,那么就能提高海军的战斗力和灵活性。其中包括一种“未来海上预置部队”(MPF-FUTURE)的概念,可无需码头或船坞即能运送武器装备和人员。其他在研的平台概念包括利用可重新配置、装载容量大的大型舰船来装载F-35联合攻击战斗机、倾转旋翼机和像LCAC气垫登陆艇这样的两栖装备。当大批的人员、物资和装备送往战区时,海上基地需要有在战场周围进行快速机动的能力,而且还需要两栖登陆装备将物资运送上岸。
日本技术人员在美军“海上基地”概念基础上结合本国的技术优势,创造性地开发设计出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海上浮台,工程人员们用废弃的集装箱作主体,在外面浇注一层特制超能压缩混凝土,这样一个标准的海上浮台模块就制成了,然后用特制的金属龙骨架将这些标准浮岛模块拼装整合,就可以建造出大小不一,适应不同战备需要的人工海上浮台,这些人工海上浮台再配备动力和一些特殊的设备就可以用来起落飞机、停靠船只、运载人员货物,还可以根据战斗需要,或潜伏于海面下掩藏行踪,或机动转移。不过这些简易的海上浮台也存在一些致命缺点,比如寿命期只有一年多,抗打击能力差等等,但在应付突发事件中它的成本低,组装快、机动灵活等优点,足以满足日军军部这次跨海作战的战术要求。
在中美两国酣战之时,大部分海上浮台模块被日军工程部队悄悄运往指定的海域,组装后潜伏于水下。当中日战争一爆发,这些巨大的海上浮台立即排空箱体内的储水浮出海面,日本空军对中国内陆地区持续不断的攻击力,主要就靠它们所提供的强有力的后勤保障,虽然日军没有航空母舰,但专门设计的“航母型”海上浮台每个都有相当于二个航母舰船的起落面积,日军飞机大规模的起落毫不成问题。日军还根据这次跨海作战的需要专门设计了一些特殊的海上浮台,有些用于存放物资,有些暂时储备兵员,有些作为陆基导弹发射基地,有些专门供空军起落补给。就这样在中日之战爆发的同时,这些海上人工小岛迅速在宽阔的海域间构筑了一条蛙跳通道,配合着那些移动的船只源源不断的将兵员和物资运往中国大陆。
作品本身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因而由此导致任何法律问题或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